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加速現像》一加速現象的新媒體動態影像創作研究
    (2023) 賴華偉; Lai, Hua-Wei
    這篇論文從「加速」的哲學和美學思考切入,探討影像運動形式的理論和實踐,以及新媒體數位藝術如何通過抽象化、數位化、模組化、轉碼化、故障等方式來呈現和擴展運動感知。從加速主義的角度來看,影像運動形式不僅是物理和工程上的問題,同時也影響社會、文化和藝術等各個層面。論文的主要結構分為三部分:首先,論文探討「加速」的意義和現象,分析加速主義對於科技、社會、文化和藝術的影響,以及加速主義如何成為新媒體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其次,論文從薇薇安•索布查克(Vivian Sobchack)電影現象學的角度探討影像運動的現象學特徵,並引用喬丹•肖尼格(Jordan Schonig)《運動的形狀:電影與運動美學》的理論和代表性電影作品,來說明影像運動如何影響觀眾的感知、情感和意義。最後,論文探討新媒體中的運動形式,以肖尼格的理論為依據,介紹相關的新媒體數位作品,說明新媒體如何創造出新的運動形式和美感。 從加速主義的哲學和美學思考出發,將影像運動形式和新媒體數位藝術融合在一起,通過對影像運動形式的理論和實踐的分析,來豐富和深化對影像運動的理解,同時也為新媒體中的運動形式提供一些啟發和省思。
  • Item
    沉失/沉思:一個現象學流形的新媒體藝術創作研究
    (2021) 朱善修; Chu, Shan-Shiu
    對運動(motion)的不同觀念思維影響了新媒體藝術的創作與解讀。 本論文將 Sinking 視為空間維度之間的運動,從低維空間進入高維空間稱為嵌入(embedding),從高維空間穿越低維空間稱為浸入(immersion),「沉」、「失」兩個字代表著這兩種不同 Sinking 運動的現象。 Sinking/Thinking(沉失/沉思)是一個以現象學流形(Phenomenological Manifold)的觀點進行的創作研究,探討Sinking的運動(Motion)與非運動(Non-Motion)現象,最後完成Sinking系列新媒體藝術作品,表現跨越低維空間和高維空間的影像游牧。 作品《Sinking》不論是影像或是音樂,都希望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將意象顯現出來,從眼睛、身體、爾後影響到心靈,最後產生新的意識和想法。若以身心變容的觀點來說明,其實就是從身到心到意識,一個階段性探討如「沉浸」的感受過程,並以「四角對當」的關係來思考「沉」、「浮」間的對應關係。因此,整個作品是以一個流形的概念來表現多重的可能性,也會和時間空間聯想在一起,這也就是為什麼將音樂和視覺藝術類比在一起的原因,因為,這一切都和時間空間有關係。 以量子敘述、創作或解讀數位藝術作品,其實不僅是一個敘述性的故事情節,也可能會有許多說法,這是與每個人的理解或知識背景習習相關的,所以也需要有相關的知識背景才能有相關的體驗感受。因此,希望透過這樣的創作與研究,和所有欣賞者一同分享這樣的一種思考邏輯和觀看體驗。
  • Item
    當代新媒體藝術之特質與展覽成效研究-以台北數位藝術節為例
    (2014) 杜珮瑩; TU Pei-ying
    數位時代技術發展的特色在於不斷地快速進步,對於新媒介的熱衷追求,加上科技開啟與以往不同的感知,使得新媒體藝術自數位時代興起以來,成為一種正在生成的藝術形式。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媒體藝術的特質如何影響其展覽成效,特別針對台灣相關藝術展覽進行個案研究,包括展覽主題與作品選件情形、相關獎項的投件與得獎情形、專業與群眾對於新媒體藝術得獎作品的評價及觀感,進而分析比較出作品特質如何影響其展覽推行成效。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進行調查分析,以台北數位藝術節為個案研究對象,同時運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及問卷調查法進行歷年台北數位藝術節展覽概況與台北數位藝術獎推行概況,及數位藝術獎得獎作品評價觀感,分析整理藝術專業人士對於台北數位藝術節與台北數位藝術獎之評論看法,及一般大眾對於台北數位藝術獎與林茲電子藝術獎得獎作品評價。 研究結果發現新媒體藝術其媒材創造重於應用,特別是作品反應數位時代內涵的必要性。而於數位藝術獎而言,徵件項目演變反應當代科技文化的發展,不分類徵件後可能延伸新的問題,相關獎項可再朝國際化發展,目前台灣相關獎項投件情形以動態影像類作品居多,互動裝置類作品投件質量較匱乏。上述引申至數位藝術節需作為一個新概念引介的平台,主題具當代性與前瞻性,展覽觀念或過程重於作品本身意義解讀,及宜深化論述議題,並藉此以期作為日後台北數位藝術節執行規劃與相關藝術節規劃執行研究的參考。
  • Item
    藝文基金會之藝術計畫和展覽分析— 以《新富町—庖廩之所》為例
    (2018) 彭庭軒; Peng, Ting-Hsuan
      臺灣八〇年代末,市場經濟活絡,充沛的資金流動,間接帶動了藝術產業的發展。同一時間,政府及民間單位開始積極地開拓藝文場域及推廣美感教育,其中,有許多私人企業陸續成立藝文基金會,來展現對於藝術文化領域的最大支持。非營利性基金會長期地執行多元化的藝文活動,推廣大眾與藝術的對話,破除藝術擁有高牆的既有概念。   本研究的主軸聚焦於臺灣基金會之藝術行政與專案策劃,以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其藝術專案為例,特別著重於《新富町—庖廩之所》新媒體藝術創作計畫。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行動研究法、參與觀察法以及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和整理文獻,輔以個人參與展覽製作經驗。個案之研究分析包括:英國的泰納當代美術館、日本的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鳳甲美術館的北投藝群人等三個國內外案例,並探討私人藝文型基金會的組織營運與在地連結。之後深入分析《新富町—庖廩之所》的參與情境、藝術作品和展覽回饋,並探討展覽本質透過藝術交流喚起集體記憶和凝聚場所精神。   展覽所在的新富町文化市場是一處新與舊文化融合的場所,將當代藝術帶入傳統場域,以不同的語境和符碼與當地社群對話。研究成果總結私人基金會之優勢與目的,還有合作情境與教育推廣等實務分析,並探討參與性藝術計畫產生的對話關係。最後,研究者透過近身觀察和創作經驗,發現常民生活與藝術領域之間的距離,各族群對於展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期待,以及展覽實施後所產生的在地文化自覺與藝術反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