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6
  • Item
    「荷華細語」-生命意象繪畫創作研究
    (2021) 張立欣; Chang, Lih-Shin
    本創作研究源於筆者觀察家中庭院荷花池的體悟與反思,在季節的推移、時序的變動下,荷花的生命週而復始的循環輪轉,促使筆者思索生命的本質意義以及如何透過繪畫創作來表現生命意象。因而,本論文將荷花作為對象,以其在生命週期中展現的樣貌為主題,試圖透過文獻學理的疏理與繪畫創作的實踐,建構出完整的創作論述與作品呈現。文獻學理的探究將以荷花生命中展現的外顯現象為基礎,從客觀的理解活動出發,由荷花的生態環境與人文背景切入討論,並逐步探尋其衍生的心智內容是如何將意象具體化。透過分析與討論文學、宗教與繪畫作品中的荷花,來觀看荷花的生命意象是如何在許多不同結構系統中呈現其豐富的樣貌。並且藉由生物學、植物生理學與哲學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關於生命的疑問與臆測。 在不斷地摸索與嘗試下,藉由半抽象表現的創作風格,透過平面化、微觀與符號化的表現方式,將荷花於現實世界中呈現的形象轉化為荷花生命力展現的意象。希望藉由繪畫創作的表現,傳達出筆者對於生命本質意義的新視野與想像。
  • Item
    品東西―以西方媒材表現東方禪宗美學與意境之研究與實踐
    (2012) 黃坤伯
    創作是藝術家的直觀感受、是心境的呈現,透過畫布上的手繪動作與視覺的觸動,讓心靈有所寄託。創作者經由對外在景象的感知,將眼前景象所觀察得到的客體事實,藉由繪畫元素的構成、組織和運作,將心中的「意」藉由眼前的「象」表達出來。而畫家作畫不只為了再現事物,而是為了託物寄情,所以畫中之物,蘊含了藝術家的情感,而此獨特之情趣,便形成了繪畫的本質。藝術思維決定了創作的深度,東方禪宗美學和意境的審美體驗,對東方的詩詞、書畫的表現影響很大;甚至是西方五O年代的抽象繪畫和無形式繪畫的藝術家也受到東方禪學影響。所以,本研究與實踐試從中國禪宗美學的演變、禪法思想的發展,探討佛學禪傳入中國轉變成美學禪的過程和禪的藝術思維,以瞭解佛學禪如何演變到美學禪。接著再從意象論在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發展,分析「意象」和「意境」、「化景物為情思」的轉換。藉由前人豐富的美學論述和審美意境的探討,結合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審美情思,利用禪宗美學的頓悟、空性和中國古典美學的意象、移情等理論的研究,厚植個人創作論述上的學理基礎。另外,試著從東方禪宗美學與意境對東西方藝術的影響,尤其是以西方的媒材(油畫)作為表現媒介的藝術家,最後,以自己研究與實踐的結果作一個呈現。本文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內容包含論述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範圍、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東方美學禪的演變,從禪在中國的早期發展到美學禪的成形,探究禪的起緣與如何演變到美學禪。第三章「意」與「境」的流轉,藉由前人豐富的美學論述和審美意境的研究,從意象論在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發展分析「意象」和「意境」、「化景物為情思」的轉換。第四章是從禪對東西方藝術藝所造成的影響,概述藝術的發展與特色。第五章是個人創作鋪陳和研究實踐,最後一章是結論。
  • Item
    現實的差距—影像的感覺邏輯
    (2012) 張翊琪; CHANG, YI CHI
    此創作研究命名為《現實的差距》,旨在探討「影像」,如何在視覺上成立並形構、支配人類的知覺感受。分析筆者在創作實踐的過程中,將外部視覺影像其掛搭、流怖於萬物的特性與作用於身體的知覺經驗,內外反轉出重塑影像的感覺邏輯。 「影像」之所以能夠在視覺上成立,其透過身體感的先決過程,早已混搭了觸覺、聽覺甚至是時間、空間,影像不只投射了存有者的生活狀態和習慣,更透過自身暗示其它影像的浮光掠影,它是外部事物通過感官和神經的媒介作用於我們肉體的產物,也就是事物被知覺的同時成為的表象,也能透過被動的體驗折射出記憶的輪廓。創作者提供自己的身體,將世界體現在藝術表現上,並在視覺處落腳。於是繪畫,透過其色彩、輪廓與材質的混搭、配置,從而讓自己顫動或流佈,成為一種無位移的運動,而這種運動的必要性就是為了貼合萬物的可動特性,迫使觀者藉由追尋其運動的痕跡,找到使得身心震盪的蛛絲馬跡。 在此創作研究《現實的差距》提出的作品中,筆者希望利用影像 — 感官延伸的特性,並將自身體驗到的感覺、閱讀的差距,反轉到繪畫創作上,體現事件發生的不斷裂變,提供另一種視覺體驗。
  • Item
    形構山水-鄭生祥水墨創作論述
    (2012) 鄭生祥; Cheng, Sheng-Hsiang
    水墨畫在十九世紀以來迄今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相當大。許多喜愛水墨畫的先進都以各種論述為其努力,希望水墨畫有其更多元的可能性。當許多理論一味的讚賞西方的藝術思維,貶抑中國傳統繪畫精神的同時,卻嚴重犯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沒有一種文化可以憑空而來,我們是文化的繼承者同時也是開創者,筆者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希望在中國繪畫思維中找尋養分以及結合西方的藝術理論,梳理出自我的創作架構。 本研究主要分為五個層次探討,第一:理論思維根基。從中國寫景造境談起,說明審美思維的轉變和表現方式的差異,探討歷代畫家所帶給後世的藝術養分及創新思維,並由擬像介入山水畫表現中。第二:以視覺心理學中,圖地反轉原理做山水畫創作發想。第三:環境美學探討,並以環境議題運用到山水畫創作的可行性。第四:藝術家探究。列舉以造境、圖地反轉、環境議題為創作手法的藝術家,從他們的創作理念和思維的繼承與創新加以探討解析。第五:個人的創作研究。從前四項的探究中分析自己的創作理念、題材立意、表現手法...等,加上作品說明。 個人創作以山水畫為主軸,其中包括擬像介入、圖地反轉原理的運用、環境議題表現。嘗試在中國繪畫藝術觀中探尋養分以及結合西方的藝術思維作為創作理念的思考,以不同的構圖形式呈現,期待在此過程中,能使自我的創作方向和路程更加踏實與清晰。
  • Item
    失格 –衰微的意象創作研究
    (2011) 陳志意
    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社會的病態與肉體衰微的疏離感所導致的負面情緒而轉化成的個人創作-----《失格-衰微的意象》,筆者欲藉存在主義叔本華的生命觀點與象徵主義的生死觀點來闡釋生命與肉體衰微的意象,並藉由灰色的意涵來展現對於動物肉體衰微的描繪與紀錄,藉由凝視的眼光來觀看肉體,以寫實的手法讓衰亡昇華成藝術創作,進而體悟人與社會的關係及生命的可貴。論文撰寫的主要架構可分五章敘述,僅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與名詞釋義,筆者有感於生活的負面情緒,偶然間看見生命的衰微過程,這樣的過程恰巧與筆者一直以來所習慣的靜物畫(still life)的精神是相同的,啟發筆者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意義。又接觸「失格」這樣的詞彙,啟發筆者創作有肉體衰微之意象的作品,讓情緒有出口可以宣洩。 第二章創作之理論基礎:將影響筆者的美學理論作分析、闡述,其理論同樣也呼應在筆者的作品當中,筆者藉由社會的病態分析與叔本華的生命觀及象徵主義的生死意象來支持筆者的創作,藉著分析與學習內化成自我的能量,使作品可以在學術理論的架構之下,有具體的表現。 第三章創作理念:本章節闡述筆者之創作觀點,以灰的面貌、肉體的象徵意涵及凝視的眼光等理念說明筆者對於自身創作的觀點,透過上述三項的探討筆者找到自身創作的方向,不致盲目衝撞或是畫地自限,並呈現筆者的思想、精神、與創作脈絡。 第四章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本章節闡述創作內容----衰微的觀照,說明物與我的感情投射,並以寫實的形式作為創作的手法,筆者也將自身創作所使用的技法、媒材加以記錄、解釋、說明,藝術作品建立在可視的物質之上,透過物質性的加工,達到絕對理念的感性形式,並可供讀者參考筆者所使用的材料與步驟。 第五章作品解析:本章提供創作之圖像,作品以瓜果、樹幹、魚、肉、蒼蠅等等肉體為創作之載體,藉由灰色意念與寫實手法,表達筆者對社會的病態與肉體衰微的失格意象,並針對每幅作品評析與說明靈感之發想源頭,作品以不同題材傳達相同的氛圍,展露筆者內心的世界,宣洩筆者的負面情緒。 第六章結論與展望:個人創作體會與成果之分享,以及未來面對創作的態度及對自我的期許。
  • Item
    暈染與墨漬之意象研究-「水澤灘」系列創作實踐
    (2006) 黎玥岑; LI YUEH-TSEN
    本研究主題為「暈染與墨漬之意象研究」,內容涵蓋了「暈染繪畫探討」、「寫與繪的表現與意涵」、「創作理念的分析與實踐」三個部分,在研究架構上共分為五個章節。 水墨畫相較於西洋繪畫,更著重的是表現畫家的人文精神,尤其對畫家的自身素養也有較高的要求。以筆寫以墨染,表達了畫家的意境深邃。本研究所選取的暈染與墨漬之意象即是以生活層面的體會為出發,試圖從分析筆墨暈染手法與自然面向結合,進而分析暈染與「氣韻生動」、所傳達之筆墨趣味再探水墨意境之營造。另外在水墨暈染的表現論述,選擇「在美學上的自然探討」為研究範圍,分析「暈染」在繪畫上所具有的意涵,尤著墨於「墨趣」與「意境」之探討。並以「暈染」所標舉出的一些對藝術詮釋和判斷方法,作為切入和探討繪畫的討論基礎。 「水澤灘」系列創作實踐中,探討繪畫創作與筆墨的呈現問題,分析寫與繪在繪畫上所具有的涵意,西方繪畫著重“繪”(PAINT)的表現,東方繪畫則講究 “寫”(WRITE)的運用,中國筆墨表現蘊含了多種因素,藉由創作實驗的歷程,分析建立客觀性的理論架構。 本文將自身所體悟對於所處之時代環境,透過歷代美學的研究法,分析、比較與歸納「傳統」與「現代」水墨畫中的表現型態,對於現實做省思與闡述,作為日後建構創作時的借鏡與導向。
  • Item
    生命的律動--空間與分割繪畫的創作研究
    (2009) 謝淑蓉
    摘 要 藝術就是透過眼前有限的形象,經過藝術家的專業學養及認知表達他想傳達的情感及意境。藝術的內涵在於呈現生命的脈絡與律動,創作的靈感則來自於自然與現實人生。 在上班途中,常感受到光及色彩在路過的農田因不同的季節、時間產生不同的美,尤其在農耕翻田時,大群大群的白鷺鷥在天空、田間漫舞著,因搶食、嬉戲、求偶,美麗的倩影、優雅的姿態,都足以讓人將視覺、感覺與知覺在空間重新組織,在結構裡注入時間、運動而產生充滿韻律的線條及交融的色彩,賦予畫作和諧的整體感。農村的各種景象,不管是泥土、田野、古屋、牛群都有著對父母濃濃的思念,以分割、變形、交錯、融合用解構及建構加上蒙太奇式的剪接手法,表達光與色彩在空間、時間中所造成的各種變化,用色彩、線條、結構、筆觸及利用分割技法,將空間解構、重組,在畫面上呈現時間的延續性與律動感的處理。 在週休二日的現代,各地方強調「特色」以吸引觀光人潮,地方政府擴大舉辦民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讓逐漸式微的「風俗民情」再度受到重視。本文以「風俗民情」、「生命脈動」系列作品為主軸,畫面主要用線條、色彩以分割形式呈現光影的律動,這些作品皆以生命律動為創作命題,注入立體主義的移動視點,輔以中西美學、繪畫論述、藝術史等相關資料,進行創作的實驗,幫助確立創作的方向及拓展理念的深度,及個人繪畫可能的創作表現領域。來拓展繪畫藝術視野並感受分割的律動作為個人的創作的探討。
  • Item
    阡陌‧意象 - 臺灣鄉土風情系列之繪畫創作研究
    (2007) 吳佳音; Wu Chia-Yin
    本篇論文以「阡陌.意象」為主題,是以筆者對臺灣鄉村的意象作為視覺藝術創作研究之方向,透過描繪臺灣鄉村景色為出發點,從藝術史和美學的理論基礎中,探討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繪畫創作總計有十二幅;論文共分為五個章,各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針對本研究的主題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闡述個人對於臺灣鄉土的印象,並在名詞釋義中詮釋創作主題「阡陌.意象」。 第二章 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除了從臺灣美術史領域的探討中,了解臺灣鄉村的變遷與繪畫發展外,並從美術史的表現形式中汲取創作元素,作為創作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 創作內容與形式分析,則綜合前述之理論基礎,發展個人的創作形式、技法與媒材運用。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創作歷程分析,針對筆者個別作品的探討,來延伸對於主題的論述以及視覺呈現。 第五章 結語與展望,對於作品呈現之相關問題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省思。
  • Item
    尋找當代新樂園 ──劉國興現代水墨與科技對話
    (2012) 劉國興
    本研究主題「尋找當代新樂園——劉國興現代水墨與科技對話」內容包含三大部分 一、抽象與現代水墨:現代水墨的表現形式自六○年代發軔迄今,持續不斷,從西方抽象主義切入,從事各種媒材、技法的實驗,在臺灣當代創作形式中,獨具一格,有個鮮明的面向、成果也極為豐碩。 二、多元面相與當代水墨語境:當水墨的新興發展在兩岸三地相繼進行中,其表現手法與形式呈現更加多元且豐富,更有不同領域的介面轉入,例如錄像、裝置、數位科技……等。 三、科技與電腦水墨:現代科技日新月異,電腦數位化更加速了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視覺藝術也千變萬化,對人的美感經驗造成很多新的驚奇與衝擊,同時也衍生了很多不同表現的創新多媒體藝術。 隨著現代科技一瀉千里,迅速進展,電腦已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配備與工具。尤其對新世代而言,影像科技已成為其主要溝通及依賴的方式,早已習慣處於此種科技的環境中,其未來的走向會是如何呢?目前尚無法預知,但科技卻是一種新興的動力,能間接幫助藝術創作展現潛藏的可能性,及賦有更新生命力的藝術景象。 讓「電腦」成為創作者另一隻「筆」、「工具」是可以去實驗與接受,不是嗎?也思索將傳統素材「水墨」與現代「科技」兩者來做一融合的可能性,創作一種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因藝術與科技整合的時代已來臨,且已持續蓬勃開展形成可觀的局面。 1. 對本身處於當代藝術中重新探討水墨的價值與意義 2. 從中國傳統繪畫的藝術特徵、審美觀再深入理解與反思 3. 現代「科技」與傳統「水墨」的融合與應用
  • Item
    島 影
    (2012) 謝明機
    本研究主題為「島影」,主要藉由筆者周遭的生活圖像出發,並藉由此一媒介來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記憶的存續,透過影像的再製呈現及還原當下的人、事、物、地,並一如歷史般的經由繪畫作為連結刻畫出過往的視覺經驗,引發人們曾經共同存在的真實感。誠如康德所言:「美是愉悅的表現」,由此來闡明藝術無論是貴賤或貧窮、主觀或是客觀的表明人的思維意志,圖像確實能為我們創造出美好普世價值。   在創作作品中,將當下的人物圖像,輔以攝影美學所呈現的照片場景,運用寫實主義繪畫理論基礎,視覺圖像的象徵主義,以及心理學上的移情作用透過生活中的物品,經由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進行對照、挪用、拼貼,將我們生活上的林林種種,隱含在不斷逝去的記憶裡,猶如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使超現實的慾望更顯真實與甜美。   紀錄台灣現今的生活形態中,發掘基層人民旺盛的生命力,讓擁有這塊土地的人們體認到文化的傳承與創造是一脈相傳的,而裝飾藝術與色彩的試煉為得尋求更多元的創作方向。「島影」—利用影像.繪畫來再現心中意象的創作研究,正是喚醒著我們當下擁有的美好時光,而筆者一系列的創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從「人與環境的互動」的議題為出發點,希望能藉由畫作來喚醒人類善的本性,用愛來善待這片土地,用呵護幼苗的心來灌溉,並能更珍惜並保有這珍藏生命情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