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聽覺障礙學生網路行為之研究~以花蓮縣兩位國中生為例(2004) 林秀珍; Hsiu-Chen Lin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聽障學生網路使用之現況,並藉由瞭解其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及其所造成的影響,對學校教育與輔導、家長及聽障生本身提出一些實務上的建議,以協助聽障生培養適當的心態及正確使用網路的行為。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兩位花蓮縣國中聽障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學生上網手札、蒐集相關文件及實地瞭解上網情況等方式蒐集資料。並以資料歸類與編號、反覆閱讀資料、叢聚並發展主題等步驟分析資料。並利用錄音資料轉錄為逐字稿及三角交叉檢視等方法提高信賴度。研究結果發現: 網路使用行為:國小四年級即接觸網路,每週上網11至27小時。晚餐後及週末下午成為上網之黃金時段。上網地點以家裡為主,若家中電腦設備不足,可能轉向網路咖啡店進行網路活動。「休閒娛樂」是上網的主要使用動機。使用網站的功能或活動及瀏覽的網站均以「遊戲」為主。上網速度慢為普遍之困擾。 心理特性:受聽力限制,語文能力低下,無法完全瞭解網頁內容。但會利用網路抒解壓力、發洩情緒,並透過網路活動獲得成就感,亦會利用網路匿名的特性悠遊於網路虛擬世界。 網路的潛在危機:上網時數長,易被網路誘導而接觸色情暴力資訊。資訊偏頗會誤導判斷力不足的聽障生。且聽障生不太明瞭智慧財產權之相關知識。應加裝防毒及過濾社群等軟體以保護聽障生及電腦。 網路行為對聽障生的影響:利用網路學習人際互動,與友人聯繫,亦可增加與友人的共同話題,但受語文能力的限制。另外使用網路時間長,會影響與同儕的互動。親子共同參與網路活動可增進彼此關係,但若處理不當,可能造成關係緊張。透過親師的協助能上網搜尋資訊,但若沈迷於線上遊戲,亦會耽誤課業。上網為休閒娛樂活動,可擴增知識,但若使用時間過長,可能耽誤睡眠、飲食、休閒活動及健康。Item J. Dewey教育目的論的辨明與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3-09-??) 林秀珍J. Dewey的教育目的主張曖昧模糊,常常引起誤解和爭議,有必要加以討論與釐清。所以本文主要目的有二:第一是以Dewey的學說意旨和歸納前人研究的成果,對Dewey教育目的論再作討論澄清。第二是跳脫有、無二元對立的思維與語言文字的考掘,從超越性的詮釋立場,來衍釋Dewey教育目的論中隱而未顯的深意,期能開啟創造性的詮釋視野,啟發吾人的教育思考。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文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針對「教育無目的論」、「教育無外在目的」,以及「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等三種稱述Dewey觀點的說辭加以討論。第二部分是將Dewey教育目的論中有待商榷的論證與疑義「存而不論」,直接藉由老莊哲學的超越觀點,通過「萬竅怒號」、「無待於外」,以及「長而不宰」的理解,來開顯「生長」的人文意蘊,期能深化Dewey教育目的論的內在精義,開展新的詮釋視野。Item 教育理論本土化的省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9-01-??) 林秀珍本文先從歷史發展,探討百年來西方文化對我國社會的衝擊,以及台灣四十年來社會變遷的梗概,從社會現象與學術研究兩方面,進一步提出教育理論本土化的意義與方向。最後本文從科學理性考察與生命體驗的實證研究態度、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學術研究自由與自律以及教育研究人才的培育等方面,論述教育理論本土化的重要條件。筆者認為,教育理論本土化的訴求,反映出當代教育學者的研究自覺與文化認同。「本土化」有利於體認自身文化淵源,使學術推展獲得足夠的自我意識,更明智的把持進展的方向。但是「本土化」的努力,不應該自閉於文化傳統的靜態迷戀,造成本土文化與西方理論的嚴格對峙。相反的,在中西殊異的思維模式與文化視野中,透過對話、理解與詮釋,達成創造性的視野交融,讓多元催發帶來教育理論的創新與進步,不僅提昇國內的學術研究水準,也能貢獻於整體教育學理論的發展,這應是教育理論本土化的最終目的。Item 「教育即生活」抑「生活即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1-07-??) 林秀珍本文旨在探討「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可能涵義,以及何種詮釋適用於說明杜威的教育思想。筆者採用修辭學與邏輯解析的方法,先分析中文「即」字的用法,進而比較釐清「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的涵義。討論結果發現,對「即」的不同理解,會開顯出不同的詮釋意義,「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各有其不同的著重點,如果以教育作為主題,則「教育即生活」比較適用於說明杜威的教育觀點。不過依據杜威的思想體系與思考脈絡,「教育即生活」可解作「教育似生活」或「教育是生活」,前者所指的生活是廣義的,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動都包含在內,所以教育與生活不可視為同一概念,只是借用生活與教育的相似屬性,來凸顯教育的「生活化」性質。至於後者「教育是生活」的「生活」應解作狹義的民主生活,教育是民主生活的縮影,可視為民主生活的一部分,這句話在強調民主內涵是教育的必要條件,由此可以彰顯杜威民主社會的理想。筆者認為,「教育即生活」蘊含著上述兩種詮釋意義,這是理解杜威的教育主張時,應加辨明之處。至於「教育即生活」的意義詮釋,本文分別從經驗的連結與統整,以及民主生活的體現來加以探討。期望透過這些觀點的掌握,可以提供國內教育工作者,共同來思考「生活中心」的理念涵義與具體的實踐策略。Item 心靈饗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7-11-??) 林秀珍進步的觀念是教育創新與發展的基礎。 思想家的真知卓見對於教育觀念的啟迪裨益良多。本文以西方重要思想家洛克、盧梭、康德、彌爾、杜威、羅素與懷德海等學者的論著為藍本,擇其書中幾點教育蘊意提出討論,內容架構分為七大部分,包括:一、洛克《教育漫話》:談體罰、理性教育。二、盧格《愛彌兒》:談好奇心、「從做中學」。三、康德《論教育》:談獎懲。四、彌爾《論自由》:談「個體性」、思想自由、教育。五、杜威《民主與教育》:論學校教育之弊、「教育即生長」。六、羅素《教育與幸福人生》:論理想的品格、性教育。七、懷德海《教育的目的》:談想像力、教育的節奏。本文所述僅是洛克等七位學者思想睿智中的點滴,期望點點滴滴的努力,讓教育在經驗重組與校正的歷史進程中,孕育永續成長的生機。Item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研究---國中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研究(2004-07-31) 黃純敏; 程玉秀; 林秀珍Item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研究---國中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研究(2003-07-31) 黃純敏; 程玉秀; 林秀珍Item 經驗的改造與重組(2009-09-09) 林秀珍; 葉坤靈(協同主持)戶外探索活動寓有運動、休閒與教育的涵義,特別適合青少年階段的身心發展需 求。多年來我國國中教育在升學主義箝制中,仍難免過度競爭與過度考試,使眾多學生 背負莫名的挫折與壓力,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本研究的目的在運用戶外探索的體驗方 式,融入觀察與反思指導,來深化身體活動經驗的意義,同時也為當前國中教育的困境, 拓展新的出路和希望。Item 學校中的運動經驗與道德教育的結合(2006-10-23) 林秀珍; 石明宗; 葉坤靈面對新時代的家庭與社會環境變遷,學校的道德教育益形重要。為了落實道德教育的成效,學校也必須與時俱進,開創道德教育的多元途徑。本研究的目的 在釐清學校中的運動經驗與道德教育的相關性,探討二者結合的可能性與具體作 法,期能落實學校道德教育的成效。本研究主要以一所完全中學的成功範例作為 研究對象,透過文獻閱讀與實地觀察訪談,梳理出運動經驗的德育意涵,及其作 為學校道德教育媒介的具體行動策略。Item 台灣運動與宗教之研究(2008-07-31) 林秀珍; 葉坤靈面對新時代的家庭與社會環境變遷,學校的道德教育益形重要。為了強化道德教育成效,學校也必須與時俱進,開創道德教育的多元途徑。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學校運動 會的神聖性,希望透過創造性的詮釋視野,結合我國傳統文化對教育神聖本質的思考, 以及運動與宗教的相關研究,來深化運動會的道德教育與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