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我不笨,我是他媽媽~一位智能障礙女性的育兒經驗敘說
    (2010) 黃明雄
    本研究以一位領有智能障礙手冊並育有子女的女性為研究對象,並邀請另外兩位重要關係人一同參與研究。採取敘事研究方法,主要透過訪談,佐以觀察,探究智能障礙女性的育兒經驗。 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研究者先以縱向的連續性敘說,依序呈現研究對象十八年來的歷程,再以橫向的主要境遇描寫,描繪發生在她身上,那些跨階段,且影響著她育兒經驗的關鍵要素。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婆家及先生身上鮮少得到支持,甚至成為其壓力來源 二、研究對象在教養能力及家庭經濟上遇到顯著的困難 三、研究對象常遭受社會大眾的排斥或異樣眼光 四、因為教養能力的欠缺,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研究對象只能以蠻力制止, 進而造成其身體上的傷害 五、研究對象承受了來自孩子、先生、經濟及異樣眼光的龐大壓力 六、研究對象雖遭遇諸多困境,但其母親則是一股強大而重要的支持力量 七、除了母親的支持外,研究對象也曾零星地受到他人的支援或社會資源的援助 總體而言,研究對象在育兒的經驗上是苦多於樂,她需要更多自我決定的機會、更多的陪伴與支持、更多的專業協助、更多的接納與尊重,亦即從生態的角度提供其所需的援助,讓這條育兒的路走的更加順暢。
  • Item
    多重障礙者母親之母職經驗敘說探究
    (2016) 張欣穎; CHANG,HSIN-YING
    本個案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一位母親在得知孩子為多重障礙後,三十多年來教養的心路歷程,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以深度訪談、文件蒐集等法來蒐集資料,並將全部訪談過程轉錄為逐字稿。資料的分析採取「敘說探究法」,由逐字稿資料及相關文件中歸納出受訪者的心路歷程。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教養過程是連續的壓力與調適,對母親而言,在教養過程中「壓力」與「調適」是一個不間斷的循環過程,因此並沒有所謂調適「成功」的時候。 二、障礙兒教養順利的關鍵,在教養過程家人全力的支持及分憂解勞,使受訪者在教養過程中勇往直前充滿自信,也使孩子的發展能較順利。 三、母親的信念深深影響其障礙兒的教養,積極、正向的態度,對母親及障礙兒都有正面的幫助。 四、適時的尋求社會資源的協助確有助於障礙兒的教養。 五、時間亦為壓力調適的良方,並非每一種壓力都能立即獲得調適,特別是人際間的壓力,通常需要時間來調適。 六、壓力與調適並不足以涵蓋障礙兒教養的全貌,在漫長的教養歷程中,母親也會因障礙兒的教養而產生喜樂與欣慰。 本文闡述一位多重障礙者母親三十多年的障礙兒教養經驗,希能能藉由經驗的分享,讓家有障礙兒的母親早日走出傷痛,更希望能藉由此文喚起社會對障礙者母親及其家庭的關注。
  • Item
    通勤家庭為人母者之敘說研究:三位女性的故事
    (2010) 柯潔芳; Ko Chieh-Fang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在通勤家庭中,為人母者的生活經驗及其適應歷程,希望藉由研究結果瞭解通勤家庭型態對為人母者所帶來的影響,並找出她們的社會支持程度及其個人需求,以提供政府部門、社會人士、教育單位及助人專業工作者參考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的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之歷程。研究者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三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蒐集在通勤家庭中為人母者之生活經驗的自我敘說,訪談內容經整理為逐字稿之後,以敘說分析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型式進行資料的分析,最後撰寫三位研究參與者在通勤家庭中為人母者之經驗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發現夫妻分隔兩地的通勤家庭型態對為人母者的影響如下: 一、多重角色使為人母者感到時間的緊縮,因而調整平日生活的作息。 二、獨自承擔教養責任感到無助與沈重壓力,親職教養引發婚姻衝突,促使為人母者調整夫妻互動與溝通模式。 三、有感於先生缺席對親子關係的影響,調整家庭角色與生活模式,營造家庭的一體感與親密感。 四、為人母者與家人關係有所轉變,家人的支持是重要後盾,但有時也會感到壓力。 五、為人母者發現自己個性上的改變,並對此改變抱持正向肯定。 本研究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政府部門及相關人員提出建議。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Item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母愛的內涵與其影響因素之探究
    (2008) 黃淑滿; Huang, Shu-Man
    本研究透過十一位育有青少年子女之台灣母親的生命歷程訪談資料,分析出母親們對其兒女的母愛內涵,以及母愛的影響因素與變化歷程。本研究將母愛歸類為內隱母愛及外顯母愛。內隱母愛包含母親對兒女的情感、意志和期望,情感包含擔心、思念、心庝、渴望親近和自覺愧疚,意志包括為兒女犧牲的心志和不離不棄的責任感,期望則被歸類為母親期待兒女的健康、獨立、品德和成就;外顯母愛則包含母親對兒女的日常照顧、管教、陪伴、忍耐、為兒女提供資源和與兒女親親抱抱等行為。研究發現,外顯的母愛行為除了受內隱母愛所影響,還受母親對自我、對原生家庭和對信仰的反省所影響,也受母親的知識、婚姻關係、工作和時間,以及兒女本身的特質的影響。母親的母愛行為會影響兒女的母愛感受,此外,兒女的母愛感受還受兒女解讀母愛的能力、手足的爭競和兒女的經身親歷的影響,進而影響兒女對母親的回應,從感謝母親到報復母親都有。母親們很清楚自己對兒女的內隱母愛,但比起外顯母愛,前者更不易被兒女所感受,或許正因如此,本研究的參與母親皆認為自己給予下一代的母愛多於上一代母親給予自己的。也就是說,身受母親外顯母愛的兒女們不見得能解讀母親的內隱母愛。而那些因母親離家而無法享受外顯母愛的女兒們,對母親則表現出恨和報復。
  • Item
    幼兒與母親溝通行為之探究:以玩玩具為例
    (2019) 李菁芸; Lee, Ching-Yun
    溝通行為是個體與他人互動交流的能力,包括在某一個「時間」、在特定的「情境」、對某「對象」說或做了「什麼」。不同親子互動會引發不同的溝通行為,本研究目的即在瞭解幼兒與母親在共玩玩具時的溝通行為,探究幼兒在20個月大、26個月大、36個月大與母親玩不同類型玩具時,彼此的言語參與程度(the proportion of utterance)、溝通傾向(communicative interchange)、以及語言行為(speech act),以分析親子溝通行為在幼兒不同月齡的特性與變化,以及親子溝通行為是否因玩具類型不同而不同。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以居住在大台北地區家中有20個月大幼兒的家庭為研究對象,總共有40對親子參與,其中有22名(55%)男孩、18名(45%)女孩。在幼兒20、26、36個月大時,研究者提供積木、布偶及拼圖三類玩具請母親與幼兒共玩,親子共玩過程全程錄音和錄影。錄音和錄影資料採用兒童語言交換系統(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的轉譯格式CHAT(Codes for the Human Analysis of Transcript)進行語料轉譯、編碼和分析。其中,言語參與程度是分析親子共玩玩具時,幼兒、母親語句數佔母子共同話語數的比例。至於溝通傾向和語言行為則採用Snow和Ninio(1996)所編製的「語用溝通行為目錄-簡要版,INCA-A」(Inventory of Communicative Acts-Abridged)編碼系統,分析親子在幼兒20個月、26個月、36個月共玩積木類、布偶類、拼圖類玩具時,各會傳達什麼樣的溝通傾向,並採用哪些主要的語言行為達成其溝通傾向。編碼結果再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檢驗幼兒、母親的言語參與程度、溝通傾向和語言行為是否因幼兒月齡和玩具類型不同出現顯著差異。 本研究主要結果為:(1)言語參與程度:幼兒、母親在玩玩具時,其言語參與程度均隨著幼兒月齡增加而有些變化,展現出愈為平等的對話模式。(2)溝通傾向:幼兒、母親在玩玩具時,討論、協商是最主要的溝通傾向類型,而且討論的比例隨著月齡而增加,協商則隨著月齡而下降。(3)語言行為:幼兒、母親在玩玩具時,陳述和回應、問題和回應均是其最主要的語言行為類型。(4)幼兒、母親的溝通傾向與語言行為會因幼兒月齡、玩具屬性而有顯著差異。 本論文以縱貫研究方式,整理出20、26、36個月大幼兒、母親玩玩具的言語參與程度,以及最主要出現的溝通傾向、語言行為類型,並且進一步比較不同月齡幼兒與母親的溝通行為變化,探討其溝通行為與幼兒月齡發展及不同類型玩具的差異。研究結果有助瞭解臺灣幼兒與母親溝通行為的特性,以及與其他國家親子溝通行為的異同。文末針對研究限制,提供未來的研究建議。
  • Item
    長期追蹤研究台灣家庭之二到六歲幼童飲食變化與生長速度
    (2018) 陳韻伶; Chen, Yun-Ling
    飲食狀況與生長發展息息相關,但較少研究針對食物類別與生長速度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將以食物類別及營養素的角度,觀察幼童2~6歲期間的飲食變化,分析其食物類別及營養素攝取量對於生長速度的影響。同時,觀察幼童飲食與母親之間的相關性,藉以了解母親對於幼童飲食的影響程度。 研究對象為民國91年及98年招募的2個長期追蹤世代,包括北中南區家庭,每年定期以電話訪問的方式收集24小時飲食回憶及體位等資料,持續追蹤至6歲(n=150),而本研究將幼童2~6歲及其母親的資料利用統計軟體SPSS23.0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北中南區幼童和母親飲食並無地區差異。體位方面,分析幼童2~6歲體重、身高、BMI及生長速度(體位增加量)皆符合國內外生長曲線之正常範圍。飲食攝取方面,大部分食物類別攝取量隨著年齡增加多呈顯著增加的趨勢,奶粉及起司攝取量則隨著年齡增加呈顯著降低的趨勢,且蔬菜類、水果類、奶類攝取量偏低;熱量及大部分營養素攝取量隨著年齡增加多呈顯著增加的趨勢,但維生素C、鈣、鐵的攝取量隨著年齡增加呈顯著降低的趨勢,而幼童2~6歲熱量攝取量皆比DRIs適度活動量之建議量低,蛋白質攝取量皆比建議量高,鐵的攝取量皆比建議量低,鈣的攝取量則在4歲之後低於建議量。觀察幼童2~6歲飲食變化,2歲時奶類為熱量和多種營養素的主要食物來源,3、4歲後熱量及營養素來源大多非由奶類所供應,逐漸以一般家庭飲食為主,顯示3、4歲為幼童飲食變化的轉變點。 觀察影響幼童生長速度之因素,發現雙親體位可能會影響幼童2~6歲體重及身高增加量,另外,飲食方面顯示2~6歲平均植物油類攝取量與體重增加量(r=0.319)及體重z分數增加量(r=0.269)呈顯著正相關,平均肉類及水果類攝取量與身高增加量(r肉=0.231,r果=0.251)及身高z分數增加量(r肉=0.229,r果=0.249)呈顯著正相關;2~6歲平均植物性脂質攝取量與體重增加量呈顯著正相關(r=0.215),平均熱量(r=0.225)、維生素B6(r=0.240)、膽鹼(r=0.247)、鉀(r=0.217)攝取量與身高增加量呈顯著正相關,平均熱量(r=0.217)、脂質(r=0.227)、膽鹼(r=0.219)攝取量與身高z分數增加量呈顯著正相關。而母親與幼童之間飲食攝取相關性中,發現3歲後多種食物類別及營養素攝取量與母親飲食皆有顯著正相關,海鮮類(r=0.225~0.455)、肉類(r=0.170~0.346)及水果類(r=0.223~0.601)的攝取量在3~6歲皆與其母親攝取量有顯著正相關,而相關係數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幼童植物性蛋白質(r=0.216~0.418)、膳食纖維(r=0.200~0.486)、葉酸(r=0.182~0.398)、鈉(r=0.221~0.765)、鎂(r=0.171~0.455)攝取量在3~6歲亦與其母親攝取量有顯著正相關。 綜合以上,雖然家庭遺傳(雙親體位)可能為影響幼童生長速度(體位增加量)的因素,但藉由後天適當的飲食攝取─選擇高營養密度食物,提供幼童充足的微量營養素,有助於身高之生長。而幼童轉變為一般家庭飲食後,家庭(母親)的飲食習慣會直接影響孩子,因此除了了解幼童平時的飲食攝取情形之外,母親亦須注意自己的食物選擇,才能培養孩子均衡的飲食習慣。
  • Item
    從母親的嬰兒照顧經驗看華人社會女性的美麗與哀愁
    (2011-06-10) 陳姣伶; 黃迺毓
    「母親」在個體成長過程中一向被視為是最重要(甚至是不可取代)的角色,除了傳統上對於「天賦母職」存有迷思,認為母親天生具有較強、較佳的照顧能力之外,文化也常賦予母親責任性的母職,將她定義為一個必須負有照顧、養育、服務與安撫孩童等相關責任的社會角色(張靜文,1997)。對就業母親來說,工作和育兒的雙重壓力實在是難以承受之重,其育兒經驗必然也是充滿挑戰的歷程。本研究以陳姣伶(2009)所進行之就業母親托嬰選擇調查的量化研究樣本做為取樣母群體,從中邀請12位母親進行深度訪談,請受訪者敘說個人的嬰兒照顧安排情形、托育決策與使用等歷程經驗,並嘗試從母親們的敘說中勾勒其嬰兒照顧的性別文化脈絡,包括照顧者的選擇、家人與配偶的參與情形、所遭遇的托育困境、托育歷程的心理調適等,期能對母親嬰兒照顧經驗的內涵及所經歷的問題、困境和心理情緒有更深入的看見與了解。
  • Item
    天下無不是的母親?母親內隱母愛之探究
    (2009-11-01) 黃淑滿; 周麗端; 葉明芬
  • Item
    一位開心手術患孩母親的壓力源及因應行為
    (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 2004-09-01) 王美文; 黃珊
    本文是探討一位母親,得知女兒罹患法洛式四合群症合併肺高壓,經過患孩接受開心手術後在加護病房期間,母親所感受的壓力及調適行為。筆者在90年2月22日至90年4月19日照護患孩期間,藉著母親來探視的接觸觀察,完成互動過程記錄共7篇,就紀錄內容加以整理分析,歸納出母親所感受到的壓力源有二方面:來自患孩方面的壓力源(手術的衝擊、擔心患孩的治療過程及癒後情形、與期望不符合的失落) ,來自母親本身的壓力源(其他子女照顧壓力、社會刻板印象的壓力、經濟的壓力) 。母親藉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尋求相關資源、運用家庭支持系統、醫護人員支持系統、尋求宗教信仰等五類行為來達成調適。筆者於護理過程中,主動提供開心手術後相關照護資訊,幫助母親調適渡過。分享此護理經驗可提供此類個案照護之參考,進而提昇照護品質。
  • Item
    新生兒母親對新生兒B 型肝炎預防注射之認知、態度和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1989-03-??) 晏涵文; 張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