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一位中學校長多元文化領導意識覺醒的敘事研究
    (2024) 廖純英; Liao, Chun-Ying
    研究者自我敘說從初任教師階段到跨越超過11年校長生涯多元文化領導實踐歷程的生命經驗,透過敘說不同階段的關鍵事件與遭遇的多元文化領導難題,分析多元文化意識覺醒歷程及教育實踐經驗如何轉化為領導智慧,以做為校長多元文化領導及校務經營的參考。本論文採用Freire意識覺醒三階段理論與校長多元文化領導概念交互作用後,對照反思研究者多元文化領導的實踐行動。本研究採敘事研究法,針對案例故事中有關弱勢族群、階級、性別平等意識、學校組織權力、課程與教學等議題進行深度分析,並獲得以下結論:一、意識覺醒歷程隨著不同學校多元文化脈絡而轉化,校長勇於突破權力結構的限制,做一位多元文化領導人。二、面對多元文化領導難題,校長做為弱勢族群的守護者,敏覺文化差異造成的偏見與歧視,透視問題背後隱藏的權力結構問題,以對話溝通跨越邊界,捍衛公平正義。三、校長以勇氣與智慧跨越邊界處理多元文化教育議題,培養自我覺察力與敘事力在領導中完成意識覺醒。四、校長多元文化概念意識覺醒與多元文化領導實踐是交互影響的歷程。五、在多元文化領導過程,校長以學生需求為主體,基於捍衛民主自由的教育理念與維護公平正義精神作價值判斷的準繩。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一、對教育現場校長多元文化領導的建議(一)校長可以轉化視角看見自己與師生的需求,敏覺現象背後的文化意涵,跨出疆界與師生對話以提升自我意識達批判層次,達成多元文化領導。(二)校長可以運用自身所擁有的領導力,促進提升校園多元文化意識,促進不同文化個體或族群自由解放,創建多元文化校園。二、對教師教學的建議 (一)教師應敏覺教育現場的不公不義現象,促進以文化回應教學的課程設計。 (二)建議提供教師增權賦能,鼓勵開設多元文化課程以建構學生平等、民主的多元文化概念。 三、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在校長領導的培育與訓練課程應培養校長敘事力,讓校長成為能透過敘事歷程達意識覺醒的多元文化領導人。 (二)教育主管機關應鼓勵學校推動多元文化教育,建構多元文化校園。
  • Item
    成為女性:從失根到扎根的自我敘說
    (2022) 蔡咏燕; Cai, Yongyan
    本研究以自我敘說的方式,從研究者最早期的生命經驗開始書寫,梳理與父母、老師等重要他人之關係與互動經驗,欲探究對生命狀態的困惑與不解,建構對自己的理解。敘說內容包含研究者的記憶、札記與文章、不同時間點的夢境和繪畫,以及與家人的對話內容。在敘說的過程中,內在經歷的失落、哀悼與轉變,可謂不斷失根與流浪的過程,也從中對父親與母親有了更整合的認識與理解,也逐漸長出對自己的認同與內在力量。看見身為女兒曾經對父母的忠誠與無法分離,以及生長在父權的集體社會之下,與父親、老師等權威角色關係中的乖順形象。藉由女性原型模式的概念加以理解身為女性的發展,看見自我認同如何在父女關係與社會文化下被定義與框限。與此同時,在自我探究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在內在扎根,長出自己的力量,拿回自己的責任。更加知道「我是誰」、「要往何處去」,在個體化歷程中踏上成為女性的路程,寄予擁有更完整的生命體驗。
  • Item
    提早學習獨自面對人生──思覺失調症患者女兒的成長故事
    (2021) 邱一; Chiu, Yi
    本研究為質性取向的自我敘說研究,以自我敘說文本為主、過往自陳文字紀錄為輔,將研究者的身為思覺失調症患者女兒的成長經驗再次呈現。研究程序先以第一人稱的研究參與者視角切入,專注於面對母親罹病的成長經驗,覺察經驗中的感受,並將敘述謄寫成為文本,將記憶中的經驗再現。而後以第三人稱的研究者視角進行文本分析,解構與統整資料,梳理脈絡。最後重構經驗,為家人罹病賦予新的意義,並探討「唯一照顧者」成長經驗造成的影響。研究結果主要有三:一、研究參與者在回顧過往經驗的爬梳中,認為「母親罹患思覺失調症」、「遇到高中班導」、「成為教師」為其成長經驗中對自己人生影響最大的三個事件。二、面對家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女兒」與「照顧者」的角色協調,以及「過好自己的生活」與「照顧生病的母親」的任務兼顧,對於研究參與者而言都有很大的困難度;但此心理調適經驗使其發現:母親罹患思覺失調症對其而言的意義是學習「抉擇」與「釋懷」的考驗。三、作為思覺失調症病患的唯一照顧者,此成長經驗使研究參與者提早學習到「人生本孤獨」的哲理。上述研究結果,望能供醫療、社扶與教育單位參考精障家庭中青少年的處境,以期使該族群得到需要的協助。
  • Item
    一位探索教育指導員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
    (2020) 翁淑暖; Wong, Sun-Nuan
    本研究從「我」身為一位探索教育指導員,回顧個人的專業發展歷程,透過學習歷程各個階段的發展及生命經驗的敘說,探討塑造自己成為探索教育指導員的專業發展之關鍵點。 研究方法以自我敘說方式呈現,運用資料收集、經驗整理、自我分析、重新建構、掌握脈絡,理解生命經驗的意義,建構及觀察反思其脈絡,採用「整體-形式」與「歸類-內容」的敘說模式進行分析。學習歷程以「在職培育」階段:大學求學期間,開啟我對探索教育的熱忱及志向;「導入輔導」階段:進入教學場域工作生涯一至五年,透過理論與實際帶領,豐富我的教學經驗,樹立我個人的專業圖像;「在職精進」階段:研究所修讀課程理論,帶領新進同仁經驗傳承,展開自我批判意識。各個階段的發展作為分析的主題,歸納出在職培育階段的關鍵點為:「個人志向的奠定」;導入輔導階段的關鍵點為:「同仁帶領」、「跨出舒適圈」、「勇於嘗試」;在職精進階段的關鍵點為:「不斷學習」、「省思過程」,並針對自己擔任探索教育指導員面臨離職抉擇的轉折、工作環境的轉變、教學與行政、假日進修時間分配的難題,歸納出「明確的規劃」、「適應及應變」以及「練習取捨」,這些成為自我因應的方式。 期望透過此研究結果對於探索教育指導員能提供更進一步有助於了解自我專業發展歷程的關鍵點,以及自我分析所面臨到的轉折與因應方式,亦期望藉由此研究過程重新建構經驗,理解自己的教育價值觀,進而達到反思及成長。
  • Item
    從親子同校邁向畢業的自我敘說研究
    (2013) 廖悅婷
      本研究是我(研究者)以教師子女的身分,透過自我敘說,探究親子同校經驗對於個人的影響,是一趟勇敢、誠實面對自己冒險的旅程! 我透過重新回顧家中教師家庭的成長環境,成就至上信念對於個人的影響,以及親子同校中的矛盾經驗,其中角色模糊、特權、過多關注如何相互交織,而產生教師子女「乖」的樣貌,從服從、放棄到接納,更進一步接觸內心的「空洞」,看見不穩定的自我從何而來。   透過與文獻的對話,我看見華人世界中的強勢文化:「為有讀書高」的信念造成無止盡的成就追逐與競爭、透過面子串起糾纏的親子關係、父權文化下男性管教成了打罵教育與窒息的愛的扭曲集合體;而教師職業背後的優勢傳遞中產階層的教養方式,加上雲林縣資源相對缺乏下,而有傳統思想更為濃厚及放大檢視標準的狀況。親子同校最主要困境來自於界線的模糊,在學校的場域中,親子關係與師生關係的重疊,讓雙方的角色無法清楚的定位;在家庭中,教師父母的工作與角色同樣有滲透的狀況,出現父母在家中仍像老師的狀況。教師子女內化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價值與期許,而在順應正常的軌道、成為自己並肯定自己之中擺盪,在外顯的人際關係與課業學習上呈現適應的狀況,在個人心理適應中自我概念較為不穩、較缺乏情緒適當表達的狀況。   我透過自我敘說不斷經驗、解構的歷程,經驗到獨立與依賴過程中的掙扎、對於家庭極大憤怒的綑綁到宣洩、經驗到自己與家人關係的轉變。對於過去的經驗、與自己的認同、與家人關係,因著同是社會齒輪底下的「人」而能理解與放下,並且在宣洩與轉化的過程,開始能賦予新的意義、開啟新的可能,而逐步成為一個「真實」的人;對於老師這個角色,則有新的期許!也將帶著真實、勇敢、一致,迎向接下的生命旅程!
  • Item
    於幽微邊境上巡禮--建構自我療癒之道
    (2011) 張義平; YI-Ping Chang
    在我的生命歷程裡,個人內在、個人與他者、個人與社會的衝突接連不斷,內外衝突造成生命中的斷裂與傷痛,使我不斷產生自我懷疑與困惑,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看不清楚世界真實的樣貌,經過種種追尋及探索,外在解答皆無法貼近我的生命,於是我決定回到自己身上找尋出路的解答。 本研究以個人生命經驗為焦點,透過自我敘說,嘗試回答我對生命的困惑,在這當中研究焦點數度轉變,從剛開始單純想替自己發聲,轉而發現自己對家的渴望,於是追溯起心理離家的開端,進而找尋返家之路,其後發現我更渴望瞭解如何面對生命中的各式衝突,而在找尋到以愛消融對立的關鍵要素之後,我才發現原來自己最渴望的是理解己身,通達他人。 在研究方法上,我先浸泡在生命經驗中,並將經驗化為文字,接著反覆閱讀與省思,透過詮釋循環、脈絡性理解與互為主體性的理解,我解構並重構經驗的意義,產生對過往經驗的新理解,並重新理解他者的生命經驗。透過此一反覆循環的研究歷程,我發現人我之間因為成長歷程的脈絡差異而產生衝突,卻能因看見彼此本質上的相似而產生連結及和解,當彼此能回到本質之愛的流動裡,便有可能嘗試相互理解與對話,使原本因脈絡差異而產生的衝突,能夠同時被擺放於共存的基底上,使彼此皆能安在。 然而我也發現能使彼此安在的並非衝突的消解,而在於是否能深刻地產生人我之間的理解,而這才是愛的樣貌,愛需要具有「溫柔的魄力」,於是可以涵容,亦能有所堅持,當我能夠培養出在衝突中仍保持柔軟敞開的心胸,卻也能堅守個人脈絡之下的抉擇時,才能產生與現實碰撞的能力。 本研究結合了經驗書寫、研究反思與社會實踐三者,透過不同位置的「我」相互激盪,碰撞出多元的眼光,使研究過程中得到的理解隨著生命開展持續變化,故本研究之結論僅具暫時性,仍有可能持續變動,療癒的動能亦在此過程中,從幽微逐漸明晰。 最後,本研究雖旨在自我陳述透過解構與重構個人生命經驗之意義,從而理解自我與他人的歷程,卻亦嘗試透過呈現個人生命經驗,喚起觀者對其自身生命之省思,在這場自我對話的觀看與被觀看中,我與讀者交織出一種心理上的移動與對話,使療癒的動能得以持續傳遞與擴散震盪。
  • Item
    生命的裂縫看見光:準諮商心理師生命成長的自我敘說
    (2009) 劉懿嫺
    本研究係為研究者四年碩士生涯中,經歷之「生離死別」為主軸的生命故事,透過自我敘說的方式呈現。這是研究者生命陷入谷底的階段,也是生命轉化與生命成長的階段,而這整個生命成長的歷程,亦即容格所述朝向「個體化」的歷程。 在自我敘說的研究歷程中,研究者重新理解與觀看自我,發現在經歷生離死別的連續撞擊後,自我崩裂了,但卻也從裂縫中,看見個人內在生命的愛與光,最後,決心走向「以世界在我之內的眼光,看見與收復自身陰影,朝向合一道路」的修行。這越來越朝向誠實面對自己的態度,反應在研究者朝向自我敘說的旅程,而收復自身陰影朝向生命合一的愛,所帶來的療癒、力量與體會,也反映在個人專業的成長與轉變上。在自我敘說歷程中,研究者體悟「助人專業,是陪伴生命的專業」,唯有當助人者能夠回歸與經驗自身的生命,誠實面對自身的內在時,才能收復陰影與療癒自己,並從中真正瞭解與學習如何對待與陪伴生命,進而真實朝向專業與生命的合一,穿越助人者的角色,活出我的靈魂。
  • Item
    滿懷恩典:走過懷孕失落的悲傷療癒旅程之自我敘說
    (2010) 陳宥澐; Yu-Yun Chen
    本論文是研究者透過自我敘說方法來探究如何療癒懷孕失落的悲傷,涵蓋一份悲傷地圖和三個不同的旅程。 一、悲傷地圖:研究者整理國內有關懷孕失落的文獻,幫助讀者理解懷孕失落婦女在台灣的社會文化下的悲傷反應、衝擊影響和療癒方法,同時是懷孕失落婦女踏上悲傷療癒旅程的指引。 二、悲傷療癒旅程:研究者回顧五年來經歷懷孕失落後的生命故事,呈現悲傷的歷程與療癒方法。 三、自我敘說之旅:記錄研究者在自我敘說研究的歷程和收穫。 四、自我的奇妙之旅:呈現研究者的「自我」從破碎到整合的轉變歷程,用圖畫輔以簡短的文字來說明。 在研究的終點,研究者領悟了「失落的禮物與悲傷的恩典」。研究者可以平靜接受孩子死亡的事實並和逝去的孩子說再見;與自己和解並修復與他人的關係,進而明白失落的意義是為了教會研究者好好愛自己。研究者在「愛自己」的覺醒後,決定重新學習愛自己,並且在愛自己的實踐中產生新的自我,展開新的人生旅程。
  • Item
    從冷漠到關懷: 分離台海兩岸家人關係之自我敘說
    (2011) 方美珠; Mei-Chu Feng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究從1987年兩岸開放以來,研究者對大陸父兄從冷漠態度轉為關懷的心路歷程。研究者父親年少就離開福州到台灣求發展,並在台灣結婚生子,家鄉卻有個童養媳在等他。1949年7月,正值國共戰爭激烈,大陸風雲變色,大家紛紛逃往台灣之際,研究者父親卻於此時,攜兒子返回福州家鄉奔喪,從此夫妻、母子、父女、姊弟、兄妹台海分隔兩岸38年。1989年兩岸母子再度見面時已相隔40年之久,遺憾的是父親已天人永隔。 研究者以家人各自描述的手法,呈現兩岸不同的生活事件及個人的生命故事。尤其透過研究者回憶和訪談,對台灣30年代的台海婚姻、單親家庭和40年代的童年生活,家族的凝聚力有深刻的描述。 研究者經由台海雙方家人敘說的、敘寫的、歷史資料,以及童年的回憶,試著回到父母的時代背景,透過層層的自我反思,去理解父母婚姻內涵,反思對待父兄冷漠的心態,試圖自我解構、並重新建構父女關係 研究者理解家人台海分離,是殘酷的內戰造成的,是大時代的悲劇,也是全中國人的悲劇。研究者重新看到的父親有大時代苦難下的不得已,有身為長子背負的家族重擔,有對抗共產制度周全一家的努力,也有獨自吞噬思念妻女的悲哀,父親是位勇者、承擔者,犧牲者。研究者主動改變對待大陸家人防衛排斥的心態,從冷漠到接納,從接納到關懷,重新拾回家人般的感覺。 研究者透過敘說對心靈的洗滌,解除時代造成的心結,營造兩岸家人溫馨和煦關係,同時對大陸家人也展開關懷的行動,並發現自己,了解自己,也邁向海闊天空、自由自在的心靈境界。
  • Item
    紅鞋女孩的生命旅程:在失落中尋回自我價值之敘說研究
    (2011) 許怡麗
      本研究目的在於釐清自身生命議題的內涵、形塑原因,及其對親子關係、執教生涯的影響與解套方式。希望藉由生命旅程的回溯、書寫與重新理解,尋回自在自適的生命質地。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是採自我敘說的方式,參照Riessman的主張,架構整個研究流程:以個人當前處境的關注為起點,並輔以敘事團體的分享進行經驗的敘說,再將所獲得的回饋融入文本中以進行轉錄。最後,運用Crossley的「整體—內容」分析法,除扣緊生命歷程脈絡的豐富性反覆閱讀、分析文本外,並藉助理論的視框,重新詮釋與理解生命故事的整體意義。藉由經驗我、文本我以及詮釋我三個層次的呈現,進行故事性理解並體現互為主體性的精神。 透過自我敘說,本研究發現自身生命議題的源頭,包括因果業報的錯誤認知、隨諸多失落與負面事件而陷落的自我價值感;從而發展出的生命形態則是忙亂、自虐的生命姿態與僵化、負向的思維模式。然而,借助生命故事的剖析與理論的對話,我發現經過認知視框的轉換、意涵的擴充,生命議題的理解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意義。此外,藉由先苦後甘的敘寫歷程,研究者體悟到:儘管書寫本身即具安頓的療效,並從而發掘內在寶貴的正向資源。然而,從生命糾結的理解到實際的鬆動,仍有一大段路要走。因此,自我敘說只是一個自我探究的起點。   再者,儘管本研究試圖藉助竹教大敘事團體的參與架構多元的理解視角,本身依然存在單一視框的跳脫、生命議題對論文敘寫的影響、生命故事的適宜剪裁以及學術典範與敘說探究的衝撞等研究挑戰與限制。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發現與限制,針對教育工作者、親職父母以及諮商專業人員提出相關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