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愛之「物」語:從家庭的物質文化探究父職身分認同與實踐(2023) 王子齊; Wang, Tzu-Chi父親傳統上以物質提供者為優先,現代因雙薪家庭普遍要求父親打理家庭與照顧孩子,使得父親的職責不再僅是工作賺錢而有了更複雜的意涵與職責。既有的父職研究常以母職為標竿,期許父親參與照顧孩子的生活以及家務分工,多以參與時間的觀點來捕捉父職盡責的程度。本研究企圖跳脫過去父職研究聚焦於父親參與的時間或計量性框架,從家庭物質文化的角度切入,並從家庭生活脈絡探究父親對其父職身分認同的意義以及實踐過程。家庭的物質文化即家庭使用物質並與之互動產生的現象,親職實踐的過程存在多種的物質媒介與資源的使用來教導孩子以及培養關係,而既有的父職研究較無對此觀點的探討。研究者透過便利取樣以半結構訪談蒐集資料,並以紮根理論編碼分析結果。研究參與者以中產白領雙薪家庭為多數,呈現9位年齡分布35-56歲父親教養孩子的生活點滴。研究結果可依兩大主軸歸納,一、父職實踐內涵之多重性:父親不再只是家計負擔者如此單薄的概念,而是兼具須要維繫品質與陪伴時間的親子關係經營者,教導孩子觀念規矩與做榜樣的教育實踐家,以及賺錢並妥善分配資源,為孩子保障經濟與教養資源,提供生活環境與餵養食物的養育責任者。過去家計負擔者的認同已經不足以回應研究資料中父親所表達的稱職之意涵,父職具有更多面的身分認同與實踐過程。二、物質文化觀點與父職實踐:研究者透過物交換與階級慣習捕捉家庭物質文化之概念,本研究指涉的愛之「物」語包含(一)物質與管教實踐:關注父親於生活中安排環境或是運用物品,引導孩子建立價值觀念、培養習慣與規矩。(二)教養投資與活動:依父親之財力與知識為基礎,透過教養外包、親自指導以及接觸人脈資源的方式,培養興趣與軟、硬實力,使孩子更具競爭力。(三)消費與家庭儀式:父親透過物品消費與家庭儀式,藉此培養父子共同擁有的情誼,也增添家中融洽的氣氛凝聚家庭向心力。這些物質媒介滲透在親職實踐的過程而得以換取孩子的各種福祉,包含養成健康的作息與飲食習慣、管理欲望以及合宜的金錢物質觀念、能力的提升與待人處世之價值觀以及滿足情感需求與家庭認同感。同時,中產階級父親對於物質使用的偏好與習性在無形中延續至子女身上,教導孩子理性消費與延遲滿足的習慣,培養口語表達與權利認知感,以及人脈建立與經濟資本的累積與傳承。Item 空檔年經驗對於成人初顯期個體生命意義感的建構歷程之紮根研究(2022) 陳姿蓉; Chen, Tzu-Jung本研究旨在探索空檔年經驗對於成人初顯期個體生命意義感之建構歷程與內涵。研究者採用立意抽樣的方式,以10位在18—29歲時曾實踐空檔年者作為研究參與對象。研究者採用質性研究,以紮根理論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空檔年經驗對於成人初顯期個體生命意義感之建構歷程有四個階段:(1)生命的經驗與形塑;(2)面對生命困境的選擇與承擔;(3)衝擊的因應與意義感的轉化;(4)生命意義感的彰顯與影響。生命的經驗與形塑核心主題為生涯的發展、關係的經驗、生命的狀態。生涯的發展之內涵為:(1)生涯規劃;(2)課外活動的體驗;(3)就業的經驗;(4)轉折的契機。關係的經驗之內涵為:(1)成長背景;(2)內在需求與期待;(3)人際模式。生命的狀態之內涵為:(1)無意義感;(2)獨立與自主的發展;(3)自我認同;(4)自我價值;(5)掌控感;(6)生活型態的認知。 面對生命困境的選擇與承擔核心主題為:實踐前外在環境的影響、實踐前內在歷程的覺察、空檔年的選擇與實踐、空檔年的衝擊與挑戰。實踐前外在環境的影響之內涵為:(1)空檔年的趨勢與熱潮的推力;(2)現實因素;(3)社會氛圍;(4)重要他人的反應;(5)機緣。實踐前內在歷程的覺察之內涵為:(1) 生涯的探索與考量;(2) 人際關係的期待;(3) 生命的期待。空檔年的衝擊與挑戰:(1)進行空檔年的時期;(2)實踐方式;(3)行前的前置作業。空檔年經驗的衝擊與挑戰之核心內涵為:(1)存在的焦慮;(2)文化的差異;(3) 地理環境的差異;(4)人際關係;(5)生存的壓力;(6)死亡的焦慮;(7)意外的影響;(8)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9) 服務與工作的挑戰;(10) 自我價值;(11) 安全感;(12)政治議題;(13) 身心困擾。 衝擊的因應與意義感的轉化之核心主題為:有意義人際連結的滋養與內化、面對挑戰的回應、存在經驗的轉化、建立與自然環境的連結。有意義人際連結的滋養與內化之內涵為:(1) 深化與他人的連結;(2)在人際互動過程中的自我覺察;(3) 修復性經驗。面對挑戰的回應之內涵為:(1)積極採取行動;(2)心態的調適;(3) 情緒的調節。存在經驗的轉化之內涵為:(1)存在孤獨的遭逢;(2)死亡焦慮的遭逢;(3)面對責任得以自由的轉化。建立與自然環境的連結之內涵為:(1)身處於自然之中;(2) 對自然現象的詮釋。生命意義感的彰顯與影響核心主題為:生涯自主性的彰顯、關係的平衡與調適、生命存有的回應。生涯自主性的彰顯之內涵為:(1)生涯的選擇;(2)生涯多元面向的拓展;(3)挑戰與衝擊;(4)生涯的反思與實踐。關係的平衡與調適之內涵為:(1) 內在狀態的自我照顧;(2)人際互動模式的調整;(3)挑戰與衝擊。生命存有的回應之內涵為:(1)存在的感受;(2)目的感的浮現;(3)覺察與反思;(4) 相關性;(5)重要性;(6)行動與實踐。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認為空檔年的實踐象徵著成人初顯期個體的個體化歷程。研究參與者們在空檔年前面臨了各自的困境,生命的困境反而促成實踐空檔年的契機。而研究參與者在意識到生命的困境進而選擇空檔年實踐之間,她們也會根據外在環境的影響,以及內在歷程的動機與期待做為空檔年的選擇與實踐的基礎,並且進而承擔選擇實踐空檔年的責任。當研究者參與者在想辦法克服或調適在空檔年所經驗到的衝擊與挑戰時,生命的意義感也會從中焉然而生,因為生命意義感的發展源自於負向生命事件,促使研究參與者能夠反思存在的議題,面對挫折的苦澀亦能夠有所轉化。當研究者參與者們帶著在空檔年所構築的生命意義感返臺後,她們在生涯的生涯自主性、關係的平衡與調適,以及生命存有的回應等方面都有所轉變。 本研究探討空檔年經驗對於成人初顯期個體生命意義感之建構歷程與內涵。最後,根據研究過程與結果提出研究限制與相關建議。Item 學校輔導教師督導者之督導經驗與學校輔導督導系統建構(2019) 林淑華; Lin, Shu-Hua本研究旨在探究學校輔導教師督導者之督導經驗,以及建構學校輔導督導系統,採取紮根理論方法,邀請10位學校輔導教師督導者參與,進行半結構的深度訪談。經謄錄逐字稿進行分析後,研究結果顯示督導者之督導經驗為一動態系統循環,督導者所具備之專業地圖引導督導運作面向,接著從實際督導運作中有所反思,並回饋至原有之專業地圖,經由重整專業地圖,再次同樣地經歷上述之循環歷程,而此動態系統循環的經驗是在學校場域的系統脈絡下所開展。構成動態系統循環之督導經驗內涵分別為:(1)督導者個人之專業地圖:包含督導理念與輔導知能;(2)督導運作之面向:涵蓋督導目標、督導功能、督導關係、督導過程與督導方式;(3)督導者之督導歷程反思:分為體察感悟與自我期許。 學校輔導督導系統之建構,以三部分說明之:(1)督導者之適任條件宜符合基本條件,並達成進階條件,同時具備足夠的知能;(2)督導培訓課程規劃應兼具理論和實習,符合層次性與實用性原則,且督導者和受督者可共備學習,宜由專屬單位或跨單位執行課程;(3)督導實行模式應加強評量機制,以及提供專輔多元學習機會。 依據研究發現,進一步形成學校系統思維督導視域圖,此圖說明督導核心精神為專業主體性之踐履,闡述於督導過程中宜運用生態系統觀,包括理解受系統環境影響之個案、看見在系統中工作的專輔、覺察督導者個人所處之系統,以及善用系統思維進行督導。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實務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原住民護生在最後一哩的學習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9-03-??) 林淑君; 張家臻; 李惠玲; 王麗香; 吳曉明; 劉杏元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原住民護生在最後一哩的學習歷程,以北部某技術學院護理科五專原住民護生完成最後一哩「臨床護理選習課程」共48人為研究對象,以參與觀察、半結構式問卷、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訪談進行資料蒐集,並透過長期投入、三角檢證、同儕審視、參與者檢核、反例個案分析、厚實敘寫等方式,做為提高研究信實度的方式,最後歸納其於最後一哩之學習歷程為:一、護生與原住民身分的原罪與束縛;二、護生與新手護士間角色轉換;三、在挑戰與支持間尋找情緒的出口;四、在最後一哩中探索生涯。將可做為原住民教育及護理教育之重要參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