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生涯發展課程對偏鄉國中資源班學生生涯成熟之影響(2023) 李霽蕾; Lee, Chi-Lei本研究旨在了解生涯發展課程對國中資源班學生生涯成熟之影響。採質性研究法,以新北市某偏鄉國中資源班四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用Super生涯發展論輔以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生涯議題為依據,擬作生涯發展課程,藉以瞭解對學生生涯成熟的影響,研究者蒐集過程中教室觀察、晤談、學習單資料、省思札記等質性資料,綜合分析學生在生涯發展課程中的學習表現。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1.生涯發展課程,創造偏鄉國中資源班學生獨立思考未來生涯的契機。 2.個別化調整的生涯發展課程,能幫助偏鄉國中資源班學生做出生涯選擇,對後續的生涯規劃有正向的影響。 3.透過生涯發展課程的質性研究能提升教師的專業省思與成長,更了解學生在生涯發展的困難。 最後,研究者依據結論提出建議,提供生涯發展課程的教案、教師實施生涯輔導、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應用。Item 視聽雙障大學生校園生活適應之探究(2021) 陳明宗; Chen, Ming-Tsung本研究旨在探究視聽雙障大學生在大學的校園生活之適應情形及所需的社會支持。研究者以質性研究之方式蒐集資料,使用半結構式訪談題綱進行深度訪談。並為部分研究參與者進行功能性視覺評估與紀錄結果。同時,所蒐集的其他資料包含:IEP資料或ISP資料影本、部分研究參與者個人出版的書籍或其接受報紙或電視專訪的影片段落。本研究邀請了七位視聽雙障者成為主要研究參與者以及其中三位的重要他人(兩位母親及一位資源教室教師)作為次要參與者。本研究並使用主題分析法來分析上述資料,融合貫通整理出質性編碼,且透過持續歸納法找出各大主題以回答研究問題。在研究結果部分,內文依序討論七位研究參與者的大學校園適應情形,針對其學業學習、人際互動情形提出綜合討論與建議。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學業學習適應的部分,視聽雙障大學生應具備主動詢問與積極求援的能力(assertiveness)、掌握資源與申請的能力、積極追蹤資源申請進度的能力、溝通上課方式調整的能力、取得適合之上課書籍與講義的能力、善用剩餘視覺與聽覺提升學習效率的能力、溝通調整考試方式的能力、與同學和學伴建立互惠的能力、找到小組報告夥伴的能力、在小組協作(collaboration)中成為領導者的能力、建構獨立交通與行走的能力。而學校方面則應協助培訓學伴提升其對於協助視聽雙障者的專業知能。且學校應協助落實ISP會議與所訂之目標並提供所需協助以促進其學業的適應。在人際互動方面,視聽雙障大學生應具備主動並提早告知他人關於自身狀況與需求的能力、主動尋求協助的能力(Assertiveness)、善用與人良好溝通的方法與策略的能力、與同學建立互助互惠之良好關係的能力。此外,本研究根據生態系統理論作分析,亦發現視聽雙障個體(微視系統)與家庭成員、朋友(中介系統),乃至於校園環境(外系統)與社會制度(鉅視系統)都是息息相關且互相影響的。例如:視聽雙障者(微視系統)與視聽雙障者家庭(中介系統)會受到校園環境(外系統)與社會制度(鉅視系統)的阻礙,進而在校園生活與學習方面經常受挫。所以,為了培養視聽雙障大學生具備積極樂觀的個性以提升其人際互動能力,前述系統中的家人、學校、教育單位也可以及早教育視聽雙障者關於其獨特性並持續給予正向鼓勵與支持。而本研究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視聽雙障大學生所需之家人、教師以及朋友的情感支持、有形支持、訊息支持以及陪伴支持等做為建議。同時,根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視聽雙障者本人、家人、學校及教育行政單位等提出的建議,期待本研究對於未來視聽雙障大學生的大學校園適應能有所幫助。最後,本文亦提出研究限制及未來建議。Item 女性癲癇患者創傷經驗後成長之生命故事敘說研究(2010) 吳美瑤本研究旨在探討女性癲癇患者創傷經驗後的復原與成長歷程。研究者自身即為本研究對象之女性癲癇患者,故而本研究將採用縱向生命史的時間序列觀點,並且研究者於自我書寫的過程中,重新回溯罹患癲癇疾病的創傷事件,同時在重要關係人的回溯式訪談重新還原創傷事件,將所收集之訪談資料依時間軸排列,以理解研究參與者於創傷事件後所面臨的重大改變與影響,呈現鉅觀的癲癇患者生涯歷程。此外,本研究亦將以橫向的整體敘說方式,呈現自身創傷後成長的生命故事,透過「整體-內容」分析方式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反思患者的創傷經驗和復原調適,深入探討女性癲癇患者及其重要他人於創傷經驗過程中,其心態調適策略與問題因應過程,紀錄患者微觀的生命故事,從患者自我書寫的過程中發掘創傷事件的意義。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 生命史研究能讓研究者重新定位自己在研究中的位置,重新詮釋創傷背後的事件意義以及對於個體的啟示。 (二) 創傷患者必須探究創傷經驗的正向價值,並且學習信任與分享,才能讓自己覺察事件意義與成長。 (三) 他人的「承認」對自我之「認同」具有重要性與決定性的意涵,他人的支持亦可促使患者正向基模的改變幫助創傷後產生成長。 (四) 創傷患者可透過受創經驗的書寫獲得自我認同,並且憑藉積極樂觀、自我肯定的正向人格特質,超越創傷、產生自我轉化。Item 母職經驗與學習:圍棋棋士的母親伴兒習藝歷程之探析(2012) 許淑卿; Hsu, Shu-Ching本研究係採質性研究,以六位圍棋棋士母親為研究對象,藉深度訪談及相關文件蒐集,探究棋士母親在伴兒習藝歷程中母職經驗的內涵,據以了解圍棋棋士母親在棋士不同棋力階段中,母職角色的介入、相關資源的尋求以及母職經驗的建構歷程,並進而探討其所遇壓力、困境及因應策略。研究結果如下﹕ 入門至級位階段是棋士母親伴兒逐夢的開始。棋士母親於教育性母職,係採陪聽等待,以掌握學習狀況;將課程轉換淺白辭彙,以協助學習;慎選啟蒙老師,以奠定根基。於情感性母職,則為延續興趣而有不在意輸贏的態度、且為孩子進行手足競逐心理的引導。於實質性母職,則為開發孩子潛能,於社區發起圍棋班的設立。 業餘低中段階段是母子同行、漸入佳境的尋夢之旅。棋士母親於教育性母職,係著重營造習棋環境、且實地陪伴練棋。於情感性母職,則注重輸棋時心理支持、獲獎時與親友分享快樂。於實質性母職,則積極與棋友家長訊息交流、並提供棋士經濟支持。 業餘中高段階段是挫折、喜悅交相試鍊的築夢歷程。棋士母親於教育性母職,係提供學校課業指導,或篩選對手、協助邀局。於情感性母職,是為孩子紓解壓力、提供心理支持。於實質性母職,則協助報名、參與棋賽,並訂閱圍棋雜誌、支應比賽及習棋費用。 職業入段階段棋士母親終究不悔辛苦的伴兒圓夢。棋士母親於教育性母職,係為孩子課業輔導與實驗操作、且為之建立正確觀念與態度。於情感性母職,是為孩子提供正向支持與激勵、且棋士母親樂在伴兒成長歷程中。於實質性母職,則予以生活照顧、擔任往返接送的司機角色。 在伴兒習藝歷程中,棋士母親身負圍棋的勝負壓力、時間緊縮的壓力、家人歧見的壓力、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壓力,以及多重角色擠壓的壓力。於重重壓力中,棋士母親又歷經孩子習棋的低潮瓶頸階段,本身亦陷入徬徨矛盾、圍棋學業難以抉擇的困境;此外,尚有陪伴棋賽與家務衝突的困境,以及家人無法達成共識的困境。然而,若棋士年齡小、專注力與自信心夠,且本身擁有高度興趣,再輔以良好的天資與穩定的心理素質,則自我學習驅力較強且發展空間較大,於此,棋士母親的壓力會消減許多。 個人資源層面,之於陪伴棋賽的壓力,棋士母親會採離開現場、閱讀書報、專注工作、尋求宗教慰藉等方式紓壓;之於孩子棋局的挫敗,棋士母親會自我認知改變,以重整心緒;此外,個人經濟獨立、擬定生涯規劃,亦可降低棋士母親的心理壓力。社會支持層面,自配偶、家人、親屬、朋友、師長或圍棋組織等均為棋士母親提供支持的重要來源;尋求外在系統支持,將可成功紓解棋士母親之親職壓力。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分別對棋士母親、家庭、學校與政府教育主管機關,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Item 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女性就業輔導之研究(2010) 尚傑人勞動市場是促進新住民「社會化」學習的最佳場所,目前政府各相關部門雖積極推動新住民照顧輔導措施,但大多數新住民女性在台謀職遭不平等待遇履見不鮮。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女性的就業與輔導需求之關係,並提出輔導可行措施與方案之建議。 本研究經文獻分析後.以立意取樣擇臺北縣國小補校9位新住民女性學員、6位新住民男性配偶及6位補校主任等三面向為訪談對象,進行半結構式深入訪談,訪談結果顯示,新住民女性大多數須負擔家庭經濟壓力,並期望能從事每月有固定收入的工作,但受到就業歧視、缺乏就業資訊與參加職業訓練之機會與管道等因素,而面臨僅能從事短期、臨時的工作之困境。此外,受訪的新住民對補校增設就業輔導資訊及開辦職業訓練課程,大都有濃厚興趣。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亦提出如何有效運用新住民女性的勞動人力,並解決新住民家庭經濟上的壓力之相關建議,如:培養新住民女性在台生活適應能力與獨立性、正確的就業態度與專業技能,以提升經濟收入與生活品質;提供補校新住民女性完善的就業資訊與職業訓練之機會與管道,進行個別化、深度化的輔導正確就業態度,並開辦國小補校多元化及彈性化的教學課程,以強化新住民女性就業之能力;規劃全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女性健全的職業訓練方案與配套措施,設置單一服務窗口,提供就業資訊與職業訓練之諮詢管道,建立完善的新住民職業訓練與就業管理機制,以輔導新住民就業之能力,落實新住民訓練需求評估以及多元化、彈性化的訓練時數與課程內容調整,增強社會支持網絡,強化新住民女性及家庭支持系統;簡化身份證申請的流程和取得的時間,增修職業訓練和就業服務相關法規,促進新移民女性就業,及適度修正新住民專業證照考試辦法等,供新住民家庭、國小辦理補校,以及地方政府相關機構研議新住民就業輔導之參考。Item 國小未婚教師婚姻觀之研究(2010) 李春吟本研究以六名37~48 歲的國小未婚教師為研究對象,藉深入訪談的研究方法,來探究國小未婚教師婚姻觀的實質內涵,呈現未婚者對於婚姻的意義、擇偶等相關議題的真實想法,再援用生態系統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社會交換論來分析影響國小未婚教師婚姻觀建構的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對國小未婚教師而言,婚姻的意義可以分為:社會面、心理面、生物面、法律面、經濟面等。 結婚社會面的意義是為了順應社會規範以獲取認同,但對於婚姻的必要性提出質疑;婚姻心理面的意義是肯定自我價值、獲得心靈歸屬與生活延伸;婚姻在生物面的意義則是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但是隨著性觀念的開放,婚姻滿足生理需求的功能逐漸沒落;在法律面,婚姻的實質保障也因離婚率增加而不再重要;婚姻經濟面的意義是維持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不可以忽視。 國小未婚教師的婚姻觀在擇偶方面,大致以內在表現重於外表,年齡是已過適婚期的教師比較擔心的,並且以個人自由和經濟基礎為結婚的必備條件;還有一些國小未婚教師認為個人擇偶條件有實際與理想上的差距,質疑經濟供給能力並非唯一的判準,每個人有其主體性,因此擇偶行為可能最終是個人價值澄清的歷程。 由於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研究內容較深入但無法推論母群,且受限於時間精力,除了呈現未婚男性在婚姻的意義、擇偶等相關議題的真實想法外,其他面向研究者並未進行探討;且本研究為研究者獨立完成,個人主觀的影響將無可避免。期望本研究所得之研究結果能引導社會大眾,正視婚姻觀變遷的事實,並提供未來相關研究或課程法令制定之參考。Item 多重障礙者母親之母職經驗敘說探究(2016) 張欣穎; CHANG,HSIN-YING本個案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一位母親在得知孩子為多重障礙後,三十多年來教養的心路歷程,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以深度訪談、文件蒐集等法來蒐集資料,並將全部訪談過程轉錄為逐字稿。資料的分析採取「敘說探究法」,由逐字稿資料及相關文件中歸納出受訪者的心路歷程。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教養過程是連續的壓力與調適,對母親而言,在教養過程中「壓力」與「調適」是一個不間斷的循環過程,因此並沒有所謂調適「成功」的時候。 二、障礙兒教養順利的關鍵,在教養過程家人全力的支持及分憂解勞,使受訪者在教養過程中勇往直前充滿自信,也使孩子的發展能較順利。 三、母親的信念深深影響其障礙兒的教養,積極、正向的態度,對母親及障礙兒都有正面的幫助。 四、適時的尋求社會資源的協助確有助於障礙兒的教養。 五、時間亦為壓力調適的良方,並非每一種壓力都能立即獲得調適,特別是人際間的壓力,通常需要時間來調適。 六、壓力與調適並不足以涵蓋障礙兒教養的全貌,在漫長的教養歷程中,母親也會因障礙兒的教養而產生喜樂與欣慰。 本文闡述一位多重障礙者母親三十多年的障礙兒教養經驗,希能能藉由經驗的分享,讓家有障礙兒的母親早日走出傷痛,更希望能藉由此文喚起社會對障礙者母親及其家庭的關注。Item 慢性病患者疾病自我調節歷程之質性研究(2015) 李季芳; Chi-Fang Lee慢性病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也仰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照顧。本研究採用自我調節理論為基礎,以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為代表,欲探索慢性病患者的疾病自我調節歷程含有哪些有利或不利適應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目的包含下列3項:(1)以患者的角度,探索其疾病自我調節歷程中的重要元素及各元素間相互的影響關係。(2)透過歸納不同患者之疾病自我調節歷程,發現慢性病患者之疾病自我調節的可能類型。(3)由不同疾病自我調節的類型,進一步探索促進及阻礙慢性病適應的關鍵,以及造成轉變的條件。 為了個別且深入瞭解患者的生病經驗,本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16位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蒐集其疾病知覺與所引發的調適行動等質性資料,之後透過紮根理論分析方法,將資料編碼歸類後,經主軸分析、過程分析及跨個案分析,歸納出慢性病患者疾病自我調節歷程之內涵。 研究結果顯示:(1)每一位研究參與者在疾病調節歷程中皆含有疾病症狀、疾病解釋參照、疾病認知表徵、情緒表徵、調節目標、因應行動及行動結果與評估等7項元素。(2)疾病認定與疾病時程會影響調節目標的設定,而疾病調節目標又會與疾病後果與控制信念作用,產生10種不同的疾病調節歷程類型。(3)疾病調節元素影響結果的適應性或不適應性,且有階層關係,在高階層次缺乏適當調節元素,患者在後續層次也會較偏離慢性病良好適應所需之特質,導致不良的適應結果。此外,每一層次的回饋皆可能修正較高階層次的偏差。(4)患者會因知覺到新的疾病症狀或疾病解釋參照訊息不同而轉換調節歷程之類型。 經由探討慢性病患者在疾病自我調適歷程中之重要元素以及調節歷程的類型,本研究提出一廣泛了解慢性病患者疾病調節經驗之架構,此架構將可提供臨床工作者瞭解與評估慢性病患者的疾病調節歷程相關因素之參考,並以此為根據,擬定適當的介入計畫。 關鍵字:慢性病、自我調節、質性研究、疾病表徵、調節目標Item 這是我的家?心智障礙者團體家庭之生活樣貌(2011) 許秋凰本研究旨在探討心智障礙者居住於團體家庭的生活經驗。研究者邀請了三位居住於團體家庭達一年以上的心智障礙者及其重要他人與團體家庭的工作人員來參與研究。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透過參與觀察、訪談及蒐集相關資料,進行資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結果先呈現三位主要研究參與者入住團體家庭前後的生命故事,再指出從三個故事中發現的共同點:原生家庭的困境、在團體家庭的改變。最後探討造成研究參與者這些改變的團體家庭具備了哪些健康家庭的特質。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參與者皆帶著家庭的困境來到團體家庭,包括心智障礙者本身及其父母雙重老化、家長自認缺乏對待心智障礙子女的適切態度及方法。三位研究參與者在入住團體家庭後,生命皆有了明顯的轉彎,朝著正向的角度發展,其改變包括:(1)適應行為的增加,如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提升人際互動能力、增進金錢管理能力、開發未知潛能、個性轉為正向、自我控制能力提升。(2)非適應行為的改善,如攻擊破壞行為消失、對工作人員的佔有欲減少、改善固執行為及不良習慣,例如暴飲暴食、偷竊、衝動購物、花錢無度等。(3)社區參與的增加,如使用社區資源、參與社區活動。三位研究參與者的改變,來自於工作人員努力以經營一個家的方式來經營團體家庭。團體家庭具備了健康家庭的許多特質,令三位研究者對團體家庭產生認同感及歸屬感,因而發生許多正向的改變。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團體家庭及其他夜間住宿服務機構的實務工作者、心智障礙者之家人、政府相關單位及對未來研究者,分別提出相關建議。Item 社會工作相關學系視覺障礙學生就業前工作技能之探究(2015) 溫伊梵; Wen, Yi-Fan本研究旨在探究社會工作學系視覺障礙學生就業前工作技能之準備目標,研究者採用的是質性研究法,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十位研究參與者參與本研究。分別是三位社會工作學系視障大學生;一位盲用電腦老師與一位大學資源教室個管員;以及五位社工接受訪問,由研究參與者分別描述其所認知的社工工作技能、學習歷程、工作歷程,輔以研究者進行工作觀察記錄。經過研究者將資料進行編碼、分析與詮釋,研究結果先呈現研究者透過訪談整理之各項社工之實務工作內容,再分別呈現所描述的社工工作內容所需之各項工作技能。最後,分析與綜合討論影響視障者從事社工工作時,在工作技能上的落差原因為何。 研究結果顯示,各項社工工作相關技能,分別為:語文能力、數學能力、電腦資訊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定向行動能力。而視障者深受外在環境和個人身心特質等因素影響,本研究基於受訪者描述與研究者觀察,綜合討論並提出造成視障者在五大項工作技能的落差之影響層面。 另外,本研究受限於對象、方法和時間,僅能呈現出這十位研究參與者所描述之社工工作技能、個人學習經歷與生活經驗,未能代表所有社工相關科系視障大學生與專業社工在職人員之認知與體驗,是本研究限制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