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運用奠基模組提升學生數學學習之研究(2020) 簡盈佩; Chien, Ying-Pei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指出,數學是一種語言、一種實用的規律科學、也是一種人文素養。而研究者所處的教育現場,學生學習意願低落,數學學習表現不佳。在梁仲容、韓弘偉、黃建中(2014)、蕭新雄(2017)和陳怡潔(2018)在奠基活動運用於國中數學教學之研究中發現,學生覺得運用活動上課後,認為上數學課是有趣的,且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及數學學習動機,故研究者想在不同的場域及時間進行奠基活動相關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運用數學奠基活動於國中數學課後輔導課,目的為探討運用奠基活動後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中的八年級學生,進行為期8週的教學研究。研究採用奠基活動「數列魔法」連結學生的學習單元「等差數列」以及「不只老鼠會打洞」連結學生的學習單元「垂直、平分與線對稱」。資料蒐集工具包括數學試題前後測試卷、課程活動紀錄單、活動學習單以及學生學習意見回饋單。經過質性的資料整理分析及量化的統計分析後,本研究發現,一、奠基模組活動運用於國中課後輔導課確實可以建立學生正向的數學學習態度。二、奠基模組活動用於國中課後輔導課對於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並不明確。研究者建議教師:一、採用多元的教材教法於國中課後輔導課。二、結合更多與課程知識相關的練習題。三、設計由易到難的闖關試題型。四、奠基活動課程可以在前一個學期的課後輔導課實施。五、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分組進行活動。另外,未來研究方向,一、研究其它多元教材教法於國中課後輔導課。二、研究奠基活動於單元不同層次概念的影響。Item 數位學習環境之回饋策略與性別對國中生化學酸鹼中和單元學習之影響(2012) 李京翰; Jing-Han Li本研究旨在探討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績效性回饋、資訊性回饋)、並在不同數位學習環境(角色扮演遊戲、圖文式網頁)下,針對不同性別(男、女)的國中二年級學生,學習化學酸鹼中和知識概念的學習成效(知識理解、知識應用),暨其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樣本為台北市某國中二年級學生,隨機抽選八個班參與本次之教學實驗活動。該校所有班級皆為常態編班,所有學生均接受過電腦相關課程,且具備基本的電腦操作技能。 研究結果顯示:(1)使用角色扮演遊戲的環境下,學習化學酸鹼中和單元在知識理解向度之學習成效低於使用圖文式網頁的學習效果;(2)使用資訊性回饋策略,學習化學酸鹼中和單元在知識理解向度之學習成效高於使用績效性回饋策略之學習成效;(3)男性學生對於學習化學酸鹼中和單元課程之學習表現高於女性學生之學習表現;(4)學生在角色扮演遊戲學習環境進行化學酸鹼中和單元,比在圖文式網頁學習環境具有較高的學習態度;(5)無論是接受績效性或資訊性回饋的學生,對於化學酸鹼中和單元教學活動皆持有正面且肯定的態度;(6)男性學生對於學習學習化學酸鹼中和單元課程之學習態度相較於女性學生具有較高且正面的學習態度。Item 遊戲情境對國小學生分數學習的影響(2013) 陳祐禎本研究旨在設計一款針對國小三年級分數概念的學習遊戲,檢驗國小三年級生在使用分數遊戲學習分數的基本概念後,對分數的學習成效、分數學習態度及對遊戲教材設計滿意度之影響。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生共50人,研究對象分成兩組,其中24人使用數位遊戲教材,另26人使用與遊戲組相同故事情境的數位繪本教材。研究工具有研究者設計的「芬紫與芬姆王國遊戲」、「芬紫與芬姆王國繪本」、自編學習單與自編態度問卷,自編學習成就測驗卷是參考康軒、部編版101年國小三年級數學領域測驗題庫與國小學童分數迷思概念編製而成。以兩組的前測、中測與後測成績差異來解釋學生的分數學習成效,並以態度問卷歸納學生對分數學習、遊戲教材與繪本教材的學習態度,實驗後再蒐集與老師及學生的訪談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遊戲組或繪本組在經過實驗處理之後,學習成就測驗都有顯著的進步,但兩組間並無顯著差異;而遊戲組學生給予芬紫與芬姆王國遊戲正向的回饋,且兩組對分數的學習也都持正向的態度。綜觀來說,學生與老師皆表示透過遊戲學習分數概念能產生積極且正向的趨勢。Item 台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習態度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2008) 許秀薇; Shio Wei, Hsu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台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個人背景變項與學習態度和自我概念的關係。為達上述目的,以台北縣目前參與國小補校課程之外籍配偶為研究對象,採研究者自編的「台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習態度與自我概念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經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進行施測,共得有效樣本416份。資料蒐集後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考驗、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檢視概念間的關係,歸納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台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整體學習態度及三層面得分皆高,以「教學互動」之學習態度最為積極。 二、台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整體自我概念及三層面得分皆正向,以「心理自我」之自我概念最強。 三、整體學習態度及「學習慾望」層面因原生國學歷不同有顯著差異,以「高中畢業」者得分最高。 四、學習態度之「學習慾望」層面因就業情形不同有顯著差異,以「沒有上班」者得分最高。。 五、整體學習態度及「課後投入」層面因補校就讀年級不同有顯著差異,以「一年級」者得分最高。。 六、整體自我概念及「社會自我」層面因原生國學歷不同有顯著差異,以「高中畢業」者得分最高。。 七、整體自我概念及「心理自我」、「社會自我」層面因補校就讀年級不同有顯著差異,以「一年級」者得分最高。。 八、整體學習態度及整體自我概念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依據上述結論,提出建議供任課教師、教育單位及未來相關研究參考。Item 高齡者希望感與學習態度關聯性之研究─以臺北市及宜蘭縣樂齡學習中心為例(2018) 呂菀瑄; Lu, Wan-Hsuan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者希望感與學習態度的相關性,以臺北市與宜蘭縣樂齡學習中心為例,經由立意抽樣調查法進行問卷調查,獲得547位高齡者之有效樣本。本研究以包含背景變項、希望感、學習態度等部分之自編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並進行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如下:(一)高齡者具良好的希望感與學習態度;(二)高齡者自覺健康狀態愈好,希望感與學習態度皆愈有較佳的表現;(三)高齡者的希望感與學習態度具正相關;(四)希望感的路徑思考會影響行為表現和認知層面等學習態度層面;(五)高齡者的希望感在路徑思考對學習態度具有預測力。最後,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供政府部門、高齡教育實務工作者、高齡者及未來研究參考。Item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習障礙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態度之研究(2017) 陳渝蓁; Chen, Yu-Chen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心理健康及學習態度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在心理健康及學習態度的差異情形,進一步探討臺北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學習態度兩者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包括自編之「國民中學學習障礙學生學習態度問卷」及陳李綢(2014)編製、心理出版社出版的「正向心理健康量表」,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國中確認學習障礙學生,依照臺北市12個行政區採叢集式抽樣,發放253份問卷,回收問卷203份,實際有效樣本為197份。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 研究結論顯示: 一、臺北市學習障礙學生整體學習態度表現屬於積極,以對學校的態度最高,其次 是對教師的態度、對同儕的態度,對課業的態度最低。 二、臺北市學習障礙學生整體心理健康程度尚佳,以情緒平衡最好,其次是家庭和 諧、人際關係、自我悅納,樂觀進取最低 。 三、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在心理健康表現上沒有顯著差異;在學習態度表 現有顯著差異,女生在學習態度整體、對學校的態度、對課業的態度、對同儕 的態度等表現優於學習障礙男生。 四、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在心理健康、學習態度表現上沒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特殊教育服務情形的學習障礙學生在家庭和諧表現、學習態度整體及各面 向表現有差異。 六、不同入資源班年級的學習障礙學生在心理健康五個向度表現上沒有顯著差異; 在心理健康整體表現上,八年級開始在資源班接受直接教學課程的學習障礙學 生心理健康表現較九年級才開始在資源班接受直接教學課程的學習障礙學生心 理健康表現佳。 七、不同入資源班年級之學習障礙學生在學習態度整體及各面向表現沒有顯著差 異。 八、臺北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學習態度與心理健康呈現正相關,但心理健康中的情 緒平衡與學習態度無顯著相關。Item 多元智能探索課程對國中八年級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之影響(2011) 蔡幸君; Hsing-Chun Tsai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適合國中八年級的「多元智能探索課程」,並探討該課程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效果。研究方法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某國中63名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共33位學生,控制組共30位學生,實驗組接受為期六週,每週三節課(135分鐘),共十八節的實驗課程處理,控制組學生則調整教學進度先進行其他綜合活動課程。 本研究以「國中生學習動機量表」及「國中生學習動機量表」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課程開始前與結束後分別進行前、後測,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單元回饋表」、「課程總回饋表」、「教師省思札記」及「學生訪談問卷」為質性的輔佐資料以深入瞭解教學實驗之效果。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1. 多元智能探索課程具可行性。 2. 多元智能探索課程有助於提升國中八年級學生的學習動機,包括「學習價值」、 「自我效能」及「目標導向」層面。 3. 多元智能探索課程有助於提升國中八年級學生的學習態度,包括「對教師的 態度」及「對同儕的態度」層面,但無法有效提升「對學校環境的態度」。 4. 實驗組學生對多元智能探索課程的看法持正向且肯定的態度,喜歡課程內容 與教學方式,覺得學習內容有趣且能有收穫,並給予實驗課程相當高的評價 及滿意度,亦表示透過課程能對自己的多元智能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且知覺到此課程對個人的生涯發展有所助益。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教育輔導及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國中生學習態度、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東地區為例(2015) 魏頡; Wei, Jie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國中生學習態度、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以 103 年學年度就讀台東地區國民中學七至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青少年學 習態度量表」、「正向心理健康量表」及「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進行資料蒐集, 有效樣本共 381 人。所得資料採用描述統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 關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茲將主要研究發現分述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台東地區國中生的人際關係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級之台東地區國中生在學習態度及心理健康有顯著差異。 三、性別與年級在台東地區國中生的心理健康-「樂觀進取」分量表及人際關係-「人際認知」分量表之交互作用達顯著。 四、台東地區國中生的學習態度與心理健康有顯著正相關。 五、台東地區國中生的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有顯著正相關。 六、台東地區國中生的學習態度與人際關係有顯著正相關。 七、台東地區國中生的學習態度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心理健康,共可解釋 心理健康 40.9%的變異量。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做為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國中生未來時間觀、學習態度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關係的研究(2017) 岳修琪; Yueh, Hsiu-Chi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未來時間觀、學習態度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在不同背景背景變項的差異情形,以及國中生未來時間觀、學習態度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關係。選取「國中生未來時間觀量表」、「國中小學習態度量表」及「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為研究工具,以新北市、桃園市、彰化縣、高雄市及宜蘭市等五所國中七到九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使用問卷調查法收集資料,得到有效樣本共計754人。再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變項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處理所得資料,並使用線性迴歸分析檢驗學習態度對國中未來時間觀及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國中生未來時間觀在性別、年級上有顯著差異,在不同父母教育程度上則無差異。 2.國中生學習態度在性別、年級上有顯著差異,在不同父母教育程度上則無差異。 3.國中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在年級上有顯著差異,在性別及不同父母教育程度上則無差異。 4.國中生未來時間觀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有正相關,並能預測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5.國中生學習態度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有正相關,並能預測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6.國中生未來時間觀與學習態度有正相關。 7.國中生學習態度在未來時間觀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間具有中介作用。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期能提供教育與輔導相關工作人員及後續研究做為參考。Item 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希望感及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2017) 鄧佳紋; Teng, Chia-We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希望感與學習態度之間的關係,以104學年度就讀於臺北市公私立學校之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以「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國中學生學校希望感量表」以及「青少年學習態度量表」進行資料蒐集,有效樣本為796人。所得資料再以描述性統計、多變量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驗證假設,並使用線性迴歸分析檢驗希望感對國中知覺父母期望及學習態度的中介作用。茲將主要研究發現羅列如下: 一、不同性別在整體希望感、整體學習態度有差異。 二、不同年級在整體希望感有差異。 三、不同學制在整體知覺父母期望及整體學習態度有差異。 四、不同父母親教育程度在整體知覺父母期望有差異。 五、不同家庭結構在整體知覺父母期望、整體希望感有差異。 六、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希望感有顯著正相關。 七、國中生希望感與學習態度有顯著正相關。 八、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學習態度有顯著正相關。 九、知覺父母期望與希望感能有效預測學習態度,共可解釋學習態度66%變異量。 十、希望感在知覺父母期望及學習態度間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提供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知覺父母期望、希望感、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