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齡學習者人際互動、老化態度與成功老化關係之研究——以福建樂齡學堂學員為例(2024) 胡定源; Hu, Ding-yuan本研究係以福建樂齡學堂之55歲以上的高齡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高齡學習者的人際互動、老化態度與成功老化的關係,以提供高齡學習者、樂齡學堂及政府部門之參考。為達此一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高齡學習者人際互動、老化態度與成功老化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包含「個人基本資料」、「人際互動量表」、「老化態度量表」及「成功老化量表」等四部分,採用分層抽樣之方式,共抽取有效樣本653份,再經進行統計分析後,獲得以下九點結論:一、高齡學習者的人際互動大致良好,屬於中上程度;二、高齡學習者的人際互動與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有關,而與婚姻狀況及居住情形等無關;三、高齡學習者的老化態度大致良好,屬於中上程度;四、高齡學習者的老化態度與性別、教育程度、居住情形等變項有關,與年齡、婚姻狀況等變項無關;五、高齡學習者的成功老化大致良好,屬於中上程度;六、高齡學習者的成功老化與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情形等變項有關,而與婚姻狀況無關;七、高齡學習者的人際互動與成功老化具有正相關;八、高齡學習者的老化態度與成功老化有正相關;九、高齡學習者人際互動及老化態度對成功老化具有預測力,且老化態度為中介變項。據此研究結論,本研究分別對高齡學習者、樂齡學堂與福建地區政府部門及未來研究,提出二項、二項及二項建議以供參考。Item 穩定就業之女性智能障礙者友誼維持行為探究(2020) 陳佳妍; Chen, Chia-Yen本研究旨在探討已穩定就業的女性智能障礙者其友誼維持行為的探討。本研究探用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並以「立意取樣」之方式,挑選出3位已穩定就業但職種及家庭背景不盡相同的女性智能障礙者進行深度訪談,由她們的友誼故事呈現與分析其友誼維持情形、影響友誼維持行為的因素以及在友誼維持上曾遭遇過的困難和調適策略。研究發現如下: 一、穩定就業的女性智能障礙者其友誼互動能發揮擅長的能力,其中「互動陪伴」、「支持關心」、「正向積極」此三種行為是普遍出現的友誼維持行為。「表達情感」、「開放溝通」的行為則較不常出現。另外女性智能障礙者能利用交友網站結織異性友人,且能以手機行動應用程式與朋友聯繫甚至建立群組,對友誼連結有相當大的助益。 二、「自我概念」、「金錢與自主時間管理能力」、「語言能力」、「生活經驗」、「家人」以及「婚姻」此七項為影響穩定就業的女性智能障礙者友誼維持的主要因素。 三、穩定就業的女性智能障礙者在交友與人際互動中的困難主要為無法清楚表達想法、生活經驗受限以及無法拒絕家人對交友上的意見。 四、穩定就業的女性智能障礙者在交友與人際互動中,能善用可行的策略解決困難。 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特殊教育工作者參考:教導社會技巧、教導與昔日同學的維持友誼的策略、教導開啟職場的友諠、建立強化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提升學生休閒規劃能力、透過親師溝通協助家長了解孩子需求。期望本研究能對成年智能障礙者具有參考依循之正面意義,並讓教育工作者更重視女性智能障礙者等相關友誼議題,提供良好支持方案。Item 在融合班級中應用合作教學於綜合活動領域之行動研究(2005) 龔雅芬本研究以台北縣安安國中(化名)的一個七年級普通班作為研究場域,透過行動研究法探討資源教師與普通教師在綜合活動領域課程建構合作教學的歷程。本研究包含三個研究目的,首先探討合作教學的運作歷程,其次探討合作方案對學生之間的人際互動影響及學生在合作教學中的參與程度,最後探討研究者與普通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研究過程中,以討論記錄、學生訪談記錄、省思記錄、觀察記錄、人際互動技能檢核表及學生回饋問卷等方式蒐集資料。 在研究初期,由於教室秩序及課程均未詳盡規劃,使課程進行混亂。第二階段,經由對話及反思,研究者與普通教師共同發現教學問題及解決策略,形成互動良好的伙伴關係。 本行動方案的結果顯示:(1)視不同的課程內容,彈性運用合作教學模式;(2)教室經營方案及教案,有助於合作教學的運作;(3)普通學生與特殊學生間的人際互動有正向的改變;(4)大部分的普通學生對合作教學持正向肯定的態度;(5)中度障礙學生參與度有正向提升,重度障礙學生參與度則有限及(6)普通教師在教材、教法及班級經營上有所成長,能運用較多的教學策略來協助特殊學生的學習,研究者也歷經合作心態的轉變,肯定自己的教學並在行動歷程中實踐資源教師許多不同的角色。Item 從「忍氣吞聲」到「輕安自在」:自我與人際拿捏困境者之諮商經驗研究(2011) 趙容嬋; Jung-Chan Chao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華人的人際和諧脈絡下,面對人際互動中「做自己」與「維繫和諧」間發生失調而求助諮商者的人際困境與諮商經驗。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紮根理論方法進行資料分析,共訪談八位研究參與者(八位女性,平均年齡22.6歲,大學生四位,研究所學生四位)。研究發現,在「做自己」與「維繫和諧」間發生失調而求助諮商的研究參與者,其困境內涵主要可分為兩類,類型一是因為在關係中「做自己」而受挫,類型二是重複以他人為重的人際模式,但開始感受到不舒服與自我被壓抑的痛苦。至於他們不敢「做自己」的因素主要有三,分別是關係維持的必要性、好我形象的建立與保持以及成長歷程中的社會學習經驗—和諧為重。經過諮商介入後,研究參與者在「做自己」與「維繫和諧」間新的協調狀態則有人際互動關係的改變、自我的改變以及理解讓自己受苦的僵化的觀念而不受困。綜合研究結果,研究參與者在藉由諮商介入後,他們從困境到轉化的因應歷程可以「人際互動中陷入『做自己』與『維繫和諧』困境者的協調歷程概念化模式」呈現,此模式共分為五個階段:「虛性平衡」、「忍氣吞聲」、「消極抗衡」、「自我強化」及「輕安自在」。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對於未來研究及諮商輔導工作的相關建議。Item 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2008) 黃筱甄; HUANG,HSIAO-CHEN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的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的相關情形,及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家庭背景變項,在依附關係及同儕人際關係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以 Greenberg 和 Armsden 於 1987 年根據 Bowlby的依附理論編製的IPPA為理論基礎編製研究工具,選取臺北市、臺北縣共八所國中的七至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704人,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根據受試者在研究工具的反應,進行統計分析,並獲得下述結果: 一、國中生依附關係因性別(女生高於男生)、年級(七年級高於八年級、九年級)、父母親教育程度之不同而有差異。 二、父母親教育程度在依附關係全量表達到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父母教育程度越高者(特別是大學以上教育程度),子女的依附關係表現也較佳。 三、國中生同儕人際關係因性別(女生高於男生)不同而有差異。 四、國中生依附關係和同儕人際關係有典型相關存在: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及同儕依附關係越佳時,其同儕人際關係越佳。 最後將研究發現,歸納成結論,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與教學上之參考。 關鍵詞: 溝通、信任、分離、依附關係、同儕人際關係、人際支持、解決衝突、人際認知、人際需求、人際互動Item 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2008) 秦永悌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之間的關係。採立意抽樣方式,以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28所公私立學校,高中、高職一至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為1095人。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手機使用行為問卷」、「人際互動問卷」、「社會支持量表」。調查所得結果,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皮爾遜積差相關及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處理。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高中職學生平均使用手機將近3年,手機持有率為93.4%,未使用者為 0.60%。到目前為止曾經用過的手機數為2支手機,使用手機的主要理由為 「聯絡方便」,手機來源主要為「父母購贈」,如要自行購買手機,可接受 的價位為4340元。高中職學生每天平均花在打接手機和收發簡訊的時間平均 為16分鐘,使用手機其他功能平均為16分鐘;每天平均打接手機3通,每日 收發簡訊平均為3通,每月平均手機電信費用為532元左右,主要是由父母支 付。高中職學生最常使用手機的時段是夜間(17:00-23:00)。 2.不同科別高中職學生在手機持有、手機使用、父母態度及手機依賴上有顯著 差異。 3.不同性別高中職學生在手機持有、手機使用及手機依賴上有顯著差異,但在 父母態度上則無顯著差異。 4.不同年級高中職學生在手機持有、手機使用、父母態度上有顯著差異,但在 手機依賴上則無顯著差異。 5.不同科別、性別的高中職學生在人際互動各分量表上有顯著差異,但不同年 級則沒有顯著差異。 6.不同科別、性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社會支持上有顯著差異,但不同年級則沒有 顯著差異。 7.未使用手機者與高度使用手機者在人際互動及社會支持上皆達顯著差異。 8.手機使用行為中每月平均手機電信費用、每天平均打接手機收發簡訊時間及 收發簡訊通數可以有效預測父母態度,以每月平均手機電信費用有最佳預測 效果。 9.手機使用行為中每月平均手機電信費用、收發簡訊通數、每天平均打接手機 收發簡訊時間、打接手機通數可以有效預測手機依賴,以每天每月平均手機 電信費用有最佳預測效果。 10.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社會支持各分量表可以有效預測人際互動。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父母、學校輔導工作者、手機業者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大學生人際互動情緒表達壓抑的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3-??) 江文慈; Wen-Tzu Chiang西方的情緒研究與臨床心理實務指出,情緒表達壓抑不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且有礙人際關係的發展。然而,在華人社會裡,卻希望個體要能克制情緒不要任意表達,以免破壞人際關係。情緒表達壓抑在華人社會人際互動中所存在的心理現象,其背後的原委值得探究。本研究旨在瞭解人際互動中情緒表達壓抑的現象與原因,研究範圍聚焦在大學生的人際脈絡,採取質化研究取向,運用個別訪談與情緒札記來蒐集資料,共訪談到位大學生,另外也蒐集22 篇情緒札記,參考紮根理論的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情緒表達壓抑的原因相當複雜多樣,壓抑負向情緒表達的原因歸納有: '維持和諧闕係」、「理性克制衝動」、「避免場面尷尬」、「考量利害後果」、「符合倫理禮節」、「表達無濟於事」以及「不知如何表達」等。而壓抑正向情緒表達的原因,則有「避免過於炫耀」、「擔心嫉妒惹厭」、「考量對方感受」和「不習慣表達」等。人際互動中的情緒是否表達或者壓抑,端賴與互動對象的關係品質以及當下的情境。情緒表達有助於問題的溝通與解決,但不可忽略的是,情緒表達在人際互動中也是一種冒險,表達不當則有害人際關係'所以處於說與不說、露與藏之間,的確有許多層面的考量。在講究關係的社會裡, ,人前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是人際互動中情緒表達壓抑的一個貼切寫照。Item 不共脈絡性:輕症自閉症學生的人際互動特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4-07-??) 莫少依; 張正芬; Shao-I Mo; Cheng-Fen Chang本研究旨在探究輕症自閉症學生的人際互動表現特徵,研究對象為五位參與社會性技能教學團體的國小四、五年級男童,研究者以觀察者的身分參與全程共13 次的團體歷程,針對五位參與者的人際互動表現撰寫田野筆記。研究者運用語用學工具對此人際互動田野觀察資料進行質性分析,並為每位參與者寫出一份溝通互動描述,以獲得其溝通脈絡特徵的掌握。研究結果發現:一、五位參與者的行動序列表現合於語用學規則;二、五位參與者對字詞意義的理解大致良好:三、五位參與者以不同程度但一致地表現出與交談現場脈絡的不相契合性,研究者稱之為「不共脈絡性」現象。最後,本研究結果指出, 「談話現場行動」與「談話指涉脈絡」兩層次之間的落差顯現於輕症自閉症學生人際溝通活動中,從而表現出無法與人共脈絡的人際互動特徵。研究者將同答研究問題,討論研究所得,並對後續研究方向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