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40
  • Item
    高中生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之徑路分析—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
    (2024) 林麗純; Lin, Li-chun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影響高中生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之徑路分析,主要採問卷調查法,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使用「理財素養量表」、「理財態度量表」、「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感知控制量表」、「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主觀規範量表」、「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意圖量表」、「金融服務理財行為量表」為研究工具。研究方法以變異數、迴歸、結構方程模型、多群組等統計分析方法。研究結果發現高中生的理財態度、金融服務理財行為受理財素養影響;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意圖受理財態度、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感知控制、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主觀規範影響。高中生因掌握經濟資源有限與法規的限制,金融服務理財行為受理財素養與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感知控制影響,愈具備消費信用與財務責任素養者,對金融服務的使用愈有自信,愈有使用數位支付理財行為。因理財素養對理財態度有正向影響,愈具備消費信用與財務責任素養者,愈具財務自主的理財態度,愈小心使用數位支付理財行為。最後,透過多群組分析比較不同性別高中生之徑路關係,發現不同性別高中生在理財素養對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感知控制、理財素養對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主觀規範與理財態度對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意圖等三條路徑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 Item
    理財素養對家庭信用卡負債影響之研究—以中國大陸為例
    (2023) 徐麗佳; Hsu, Li-Chia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戶主之理財素養對家庭信用卡負債的影響程度,並說明戶主之背景因素和財務因素對家庭信用卡負債的影響。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研究使用2015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的數據資料,選取較適切及符合本研究之問項,並透過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線性迴歸分析和二元分對數模型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中國家庭的信用卡負債情形較佳,只有9.8%的家庭擁有信用卡負債,平均家庭信用卡欠款餘額為2,409元人民幣。二、中國戶主的理財素養有待提升,大約只有10%的戶主接受過理財課程;多數戶主的理財知識,在滿分4分中只得到1至2分;多數戶主對理財資訊傾向不關注、很少關注和一般的態度;多數戶主不願意承擔風險商品。三、中國戶主之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城鄉、收入、資產、理財課程、理財知識、理財態度和風險偏好,在信用卡欠款餘額上具有顯著差異。四、中國戶主之理財課程與理財知識、理財課程與風險偏好、理財態度與風險偏好,在信用卡欠款餘額上具有顯著差異。五、中國戶主之年齡、教育程度、健康狀況、收入、資產、理財知識、理財態度和風險偏好,在信用卡欠款餘額上具有顯著相關。六、中國戶主之性別、年齡、婚姻狀況、中國共產黨黨員身份、收入、資產、理財課程和風險偏好,在信用卡欠款餘額上具有解釋能力。 七、中國戶主之年齡、教育程度、城鄉、資產、理財課程、理財知識、理財態度和風險偏好,在有無信用卡負債上具有解釋能力。
  • Item
    老年人幸福感影響因素分析:以中國大陸為例
    (2022) 蔡鈞穎; Tsai, Chun-Ying
    隨著高齡化浪潮席捲全球,老年人相關議題不容忽視,本研究聚焦討論影響老年人之幸福感因素,將幸福感分為五個等級來討論,並以三大塊討論之,分別為財務因素、理財因素以及人口背景因素,透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2015年之數據資料進行分析,並利用Ordered Logit Model以及預測機率與邊際效應深入探討對於不同幸福感層級之老年人來說,哪些自變項之影響是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的,以及對哪個幸福感層級之老年人來說這些自變項之影響大過於其他幸福感層級。本研究結果發現「資產、健康狀態、共產黨員、居住於農村」此四個自變項達統計上之顯著水準,且對應不同層級之幸福感所得之邊際效應來看,在偏向不幸福的三個層級中(非常不幸福、不幸福與一般)得到負向邊際效應值;而偏向幸福的兩個層級中(幸福與非常幸福)得到正向邊際效應值,綜上得知,此四個自變項皆正向顯著影響老年人幸福感,且對於幸福感層級屬於「一般」及「幸福」者影響最深遠。
  • Item
    美國Jump$tart理財教育課綱「風險管理與保險」主題之層級分析─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與保險從業人員為例
    (2022) 蘇雅君; Su, Ya-Chun
    本研究以美國Jump$tart聯盟「K-12個人理財教育國家標準」(Jump$tart理財教育課綱)內的「風險管理與保險」(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主題為主軸脈絡,透過層級分析法(AHP)及問卷分析法,探討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與保險從業人員就該內容於重要性程度上的排序,以期建構對我國「風險管理與保險」之課綱發展與保險業主管機關之業務推展提供具體建議。依據研究資料,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師大學生與就業人員,就課綱中三項課程標準與各項能力指標所做之重要性排序,未達顯著差異。二、就三項課程標準之重要性,師大學生認最重要者為「(Ⅰ)會分析:一般風險類型、基本風險管理方法」;其次是「(Ⅲ)會合理說明:規劃健康險、傷殘險、長照險和壽險的原因」;最不重要是「(Ⅱ)會合理說明:規劃產險、責任險的原因」。從業人員認最重要者、次重要者恰與師大學生相反。而就最不重要者,雙方所持看法相同。三、就整體能力指標之重要性,師大學生與從業人員分別所認前五重要者有三項重複,且多是第Ⅰ項課程標準和第Ⅲ項課程標準的能力指標,並無第Ⅱ項課程標準的能力指標。研究結果顯示,師大學生與從業人員對課程標準與能力指標之重要性排序,未因背景變項不同而呈現明顯不同結果。並顯示,臺灣民眾重視壽險更甚於產險。
  • Item
    金管會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之層級分析—以雙北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為例
    (2020) 陳亮均; Chen, Liang-Jiun
    本研究旨在探討雙北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對於理財教育課綱之重要性排序分析。首先,透過文獻分析來探討主要國家的理財課程,並參考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8年修訂的「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國中篇,設計調查問卷,以層級分析法(AHP)來統整,以瞭解雙北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對於「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國中篇之意見。此外,以敘述統計、t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資料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重要性排序情形,以提供我國未來規劃國中理財教育課程之參考。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性別、任教地區、修習理財課程、教授理財課程的興趣、實際的理財行為等背景變項的國中公民科教師在「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國中篇之四大主題均無顯著差異。 二、國中公民科教師對於「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國中篇之四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結果為:金錢規劃、理財投資、借貸與信用、保險與風險管理。 三、「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國中篇之整體學習目標的重要性排序結果前五名為「一、金錢規劃──6.知道應該為自己的金錢規劃負責任」、「一、金錢規劃──1.認同量入為出的消費概念」、「四、理財投資──1.了解投資風險的特性」、「二、借貸與信用──1.認同不輕易借錢及準時還錢的重要性」、「一、金錢規劃──2.能察覺廣告的陷阱及迷思」。
  • Item
    理財教育融入國小課程之策略與實施之研究
    (2009) 黃劍華
    本研究旨在探究理財教育融入國小課程的策略與實施,以供未來推動國小理財教育以及進行相關研究的參考。首先是綜合國外國小理財教育課程內涵、理財教育專家以及我國國小教師的意見,建構出適合我國國小階段實施的理財教育課程內涵﹔其次是透過問卷,以立意抽樣的方式,調查我國國小教師對理財教育的認知與需求﹔最後則是透過實驗教學來探討在國小階段實施理財教育的成效。   本研究主要的發現如下: 壹、在國小理財教育課程內涵之建構方面 研究者從理財知識、理財技能與理財態度三個面向,分成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 三個階段,建構我國國小理財教育課程內涵: 一、低年級:包含金錢的意義、金錢的由來、金錢的功用、儲蓄、消費行為、金錢的使用、金錢的保管、做決策、理財責任、倫理關懷等10項理財教育主題及14項能力指標。 二、中年級:包含金錢的意義、金錢的由來、金錢的功用、所得、儲蓄、消費行為、金錢的使用、金錢的保管、做決策、理財責任、倫理關懷等11項理財教育主題及19項能力指標。 三、高年級:包含金錢的意義、金錢的由來、所得、儲蓄、稅賦、投資、消費行為、金融組織、金錢的使用、金錢的保管、做決策、理財責任、倫理關懷等13項理財教育主題及31項能力指標。 貳、在國小教師對理財教育的認知與需求方面 研究者以自編之「國小教師理財教育之認知與需求調查問卷」,採立意抽樣的方式抽取我國24個縣市共43所國民小學共456位教師進行調查研究,共獲致以下結論: 一、國小教師對理財教育的觀點 (一)在國小階段實施理財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而且國小學生是有能力學習理財教育的相關課程內容。 (二)國小學生學習理財教育的相關內容之後,可以幫助他們做出明智的理財決策﹔也有助於適應日益複雜的生活環境。 (三)教育當局並沒有重視國小理財教育,而現行的教科書也沒有提供充足的理財教育相關教材。 (四)以融入方式來實施國小理財教育較為恰當。 (五)應該將理財教育納入能力指標之中,以作為課程設計時的參考。 (六)國小理財教育的實施有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 二、國小教師對理財教育各能力指標之重要程度的觀點 (一)各項能力指標對學生未來的生活都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 (二)教師對「理財知識」、「理財技能」及「理財態度」三方面能力指標之重要程度的看法,並無明顯的差異。 三、國小教師對理財教育能力指標之了解程度 (一)教師對各項能力指標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教師對「理財知識」、「理財技能」及「理財態度」三方面能力指標之了解程度,並無明顯的差異。 (三)教師對理財教育能力指標的了解程度與重要性看法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中度正相關性。 參、國小理財教育實施之成效方面   研究者以任教學校之五、六年級各兩班進行實驗教學,教學前後分別以研究者自編之「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理財觀調查問卷」進行施測,並於全部課程實施完畢後,針對參與實驗教學的四位教師與部分學生進行訪談,研究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學生「理財觀」前後測結果之量化分析 (一)每一項理財教育主題的後測結果都高於前測結果,而且都達到顯著差異的水準,顯示透過理財教育課程的實施,對增進學生的理財觀念是具有相當成效。 (二)透過理財教育的實施,對學生整體的理財觀念的提昇是相當有效的。 (三)理財教育相關課程對五、六年級學生並不會造成學習上的困擾。 (四)在接受理財教育相關課程之後,學生對理財教育課程展現了相當濃厚的學習意願。 二、學生訪談結果分析 (一)能熱烈參與教學活動。 (二)更能妥善規劃零用錢的使用及珍惜物品。 (三)能將理財知識與技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四)能知道承擔理財責任的重要性。 三、教師訪談結果分析 (一)理財教育課程的實施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且不會造成教學上的困擾。 (二)將理財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中實施,是最可行的做法。 (三)透過理財教育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本身的理財觀念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單位、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關鍵字:理財素養、理財教育、課程內涵、國小理財教育
  • Item
    國小教師所需具備理財教育學科知識之研究
    (2013) 陳國益
    我國近幾年來因「卡奴」問題爆發,加上金融海嘯產生的持續經濟不景氣,政府體認到理財教育的重要性,透過行政院金管會擬定「金融知識普及計畫」,在此計畫下金管會編製了理財教育系列教材,並於2011年開始草擬「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努力推動理財教育,培養學生的理財素養。但相對的,從事理財教育的教師,應注意哪些理財教育知識內容,或具備哪些學科知識能力,亦即理財教育師資的準備,則較少受到關注。 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以及三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參酌專家學者所提供的建議,經過統計處理及資料分析,統整出專家學者的共識。根據研究發現,歸納本次研究結果如下: 一、確認「國小理財教育知識內容與教師所需具備的學科知識」 二、建議國小從事理財教育教師應修習相關科目 三、對金管會的「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提出修正意見 本研究結果期待國小從事理財教育之教師,在面對理財教育課程時能夠了解理財教育的學習架構以及所對應的學科知識內涵,輔以本研究的專家學者建議,提升自我理財教育學科知識,並融入於理財教育教學中。
  • Item
    以活動本位教學策略將金管會理財教材融入國中正式課程之行動研究
    (2011) 黃泰元; Huang Tai Yuan
      本研究之宗旨在探討如何運用活動本位教學策略,將金管會所編製之個人理財教材,在不增加教學時數的狀況下,融入現今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正式課程中。本研究以行動研究之方式,針對研究者所任教之學校,進行融入教材的嘗試。並期望透過此過程,發現教材中尚待改進的部分,以及在融入教學時,可以補強的地方。為了能夠更全面且深入的瞭解本次行動研究教學之成效,本研究採取質量混合研究設計,希望以多元的資料收集,來達到研究目的。   本研究共挑選兩個九年級班級,將理財教材結合活動本位教學策略之後,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以及社會學習領域當中實施,目的除了探究實施理財課程之後,學生的理財素養是否有顯著的提升之外,亦強調解決在融入的過程當中,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供相關的改進策略。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的研究工具有三,第一,為金管會所編製之理財教材「個人理財國中篇」,經過修改之後,進行實施。第二,以研究者自編之「國中學生理財素養調查問卷」對實施理財教學之班級進行前後測,進行統計考驗,來得知學生在接受理財課程之後,理財素養是否有所提升;第三,研究者在理財課程結束之後,對若干學生以及協同合作教師進行訪談,瞭解其對於本次教學之回饋以及建議。   根據研究發現,歸納本次研究結果如下: 一、金管會理財課程之檢視  本研究主要目的之一,即是要瞭解金管會所設計之「個人理財國中篇」課程在國中階段實施的情況,本次行動研究發現:  (一)學生對教材內容接受度高,唯金錢價值觀與金錢規劃部分較不符合國中程度  (二)風險管理與保險課程較難與國中教材作結合,內容稍嫌不夠完整  (三)「瞭解銀行的功能」單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較難連結 二、以活動本位教學策略進行理財課程之成效  (一)學生之理財素養在接受理財課程後有顯著的提升  (二)活動本位教學策略相較於講述法,較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活動本位教學策略有助於教師以多元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評量 三、學生對於本次理財課程的學習經驗與反應   多數學生都認為活動本位教學策略讓上課變得比較有趣,也比較願意參與課程的進行。而對於理財課程的內容,學生亦認為理財十分重要,也希望可以在國中就接觸到相關的知識。整體來說,學生對於本次理財課程抱持正面的評價。 四、協同合作教師對於本次理財課程的回饋   協同合作教師表示從本次理財課程的實施當中,可以觀察到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態度上,皆有十分明顯的提升,對於理財素養的培養,也有相當的成效。認為以活動本位教學策略來進行理財課程,對學生的幫助很大。若能將課程的內容與現行的國中教材作更有系統的結合,會更適合目前的教學現場環境。
  • Item
    活動本位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理財教學成效之研究
    (2010) 范禎娠; Chen-Shen Fan
    本研究旨在探討活動本位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理財教育之教學成效。首先藉由文獻探討,先廣泛瞭解英、美、澳、日四國對於國中理財教育的基本觀點、課程內涵、規劃方式、教學單元設計以及實施情形;接著瞭解國中生理財素養是否因性別、學校區域環境、學生家庭社經地位之關係而有所差異,再探究活動本位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理財教學之模式;最後,則討論在本次實驗教學中,國中理財教育實施之成效與情形為何。 本研究是在兩所學校(位於不同地區)進行實驗教學,研究對象以九年級學生為主,在量化方面,以自編之「國中學生理財觀之現況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於刪除無效及缺填問卷後,以256份問卷(A國中124份;B國中132份)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雙共變量(前測成績及學生社經背景)共變數分析,來探究學生在實驗教學前後之差異;在質性資料部分,乃於理財教育活動課程結束後,訪談參與本次實驗教學中,前後差異性最大的16位學生及4位協同研究教師,以瞭解他們對活動本位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理財教學之感受。 根據研究發現,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中生理財素養現況 以目前國中生理財素養現況而言,在訪談A、B國中教師後,兩所學校教師皆認為兩所國中之學生的理財素養普遍不足。而論及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在理財素養上是否有顯著差異時,發現: (一)不同性別學生在整體理財素養上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學校學生在整體理財素養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學生在整體理財素養上無顯著差異。 二、活動本位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理財教學之成效 (一)相較於一般傳統講述教學法,活動本位教學策略較能提升學生之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 (二)透過活動本位教學策略帶入重要的理財概念,讓同學們由體驗中學習,更能強化其學習到之知識。 (三)活動本位教學策略適度地運用競爭模式,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並促進活動參與。 (四)活動本位教學策略有助於增強教師對教學技巧靈活運用,同時亦提供教師另一個評量學生的方式。 三、綜合量化資料及質性訪談之討論結果後,可發現教師與大多數實驗組學生 對理財教育活動課程的回應皆為正向。
  • Item
    我國中學理財教育課程綱要之建構
    (2009) 饒玉屏; Jao Yu-Ping
    本研究旨在建構中學理財教育的課程綱要,先藉由文獻探討的方式分析整理各國理財教育的主要內涵,初步建構我國中學理財教育課程綱要。接著針對我國公立國高中教師進行抽樣調查,以瞭解中學教師對理財教育融入課程與實施的意見與做法,對我國中學理財教育課程綱要之建構做最後的修正及建議。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壹、在中學理財教育課程內涵之建構方面 研究者從理財知識、理財技能與理財態度三個面向,分成國中及高中兩個階段,建構我國中學理財教育課程內涵: 一、國中:包含所得與稅賦、消費行為、信用與借貸、風險管理與保險、儲蓄與投資、金錢管理與規劃、做決策、理財責任、倫理關懷等9項理財教育主題及42項能力指標。 二、高中:包含所得與稅賦、消費行為、信用與借貸、風險管理與保險、儲蓄與投資、金錢管理與規劃、做決策、理財責任、倫理關懷等9項理財教育主題及62項能力指標。 貳、在中學教師對理財教育的認知與需求方面 研究者以自編之「中學教師理財教育之認知與需求調查問卷」,採立意抽樣的方式抽取我國24個縣市共41所國民中學及40所高級中學共758位教師進行調查研究,共獲致以下結論: 一、中學教師對理財教育的觀點 (一)在中學階段實施理財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而且中學學生是有能力學習理財教育的相關課程內容。 (二)中學學生學習理財教育的相關內容之後,可以幫助他們做出明智的理財決策﹔也有助於適應日益複雜的生活環境。 (三)教育當局並沒有重視中學理財教育,而現行的教科書也沒有提供充足的理財教育相關教材。 (四)以融入方式來實施中學理財教育較為恰當。 (五)應該將理財教育納入現有之課程綱要之中,以作為課程設計時的參考。 (六)中學理財教育的實施有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 二、中學教師對理財教育各能力指標之重要程度的觀點 (一)各項能力指標對學生未來的生活都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 (二)教師對「理財知識」、「理財技能」及「理財態度」三方面能力指標之重要程度的看法,並無明顯的差異。 三、中學教師對理財教育能力指標之了解程度 (一)教師對各項能力指標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教師對「理財知識」、「理財技能」及「理財態度」三方面能力指標之了解程度,並無明顯的差異。 (三)教師對理財教育能力指標的了解程度與重要性看法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中度正相關性。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分別針對:一、教育行政機關;二、學校行政單位;三、教育工作者;四、後續研究者等四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字:理財教育、理財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