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紙本與AR桌遊運用於反毒教學成效之探討:以某市高中職生為例
    (2020) 王美智; Wang, Mei-Chih
    本研究目的以沒有吸食毒品習慣之高中職學生為對象,透過紙本與AR桌遊課程教學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以提升學生毒品基本識能、態度、生活技能、主觀規範、自己對拒絕毒品的知覺行為控制以及不用藥的行為意圖,以有效達成反毒行為。 本研究共招募600位高中職學生,其有效樣本為578人,並分為三組,194人接受紙本桌遊課程介入;194人接受AR桌遊課程介入;對照組190人,介入時間為2堂課,共計100分鐘,三組在桌遊課程前一週進行前測問卷,於教學介入後立即後測。使用SPSS for Windows version 23.0 進行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配對t檢定、多變量檢定及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介入前後之變化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以桌遊結合擴增實境(AR)教學之學生在毒品基本識能、生活技能、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以及行為意圖皆顯著進步,學生也表示桌遊課程有助於藥物濫用學習並提升學習成效。 本研究顯示使用紙本及AR桌遊教學皆可提升高中職學生毒品基本識能、生活技能、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以及行為意圖,可強化國內反毒之深度並加以推廣,建議學校往後可以參考本藥物濫用桌遊教學,以提升學生藥物濫用相關識能。
  • Item
    3D VR沉浸式藥物濫用防制模組對於高中生預防藥物濫用之學習動機、評量與成效之研究
    (2020) 王詩文; Wang, Shih-Wen
    本研究以臺北市高中在學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預防非法藥物濫用為主要核心,融入科技學習與資訊教育,運用3D VR沉浸藥物濫用防制模組,增加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評量,進而達到藥物濫用防制預防成效。 本研究招募50名高中生,有效樣本共49人,體驗時間40分鐘,於活動開始前進行前測問卷填答,於活動後立即填寫後測問卷。使用SPSS for Windows version 23.0 及偏最小平方法進行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配對t檢定、單因子獨立變異數分析等分析活動前後之變化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3D VR沉浸式藥物濫用防制模組之體驗不會因為性別、年級、家庭因素及是否體驗過VR的經驗,而影響其使用VR來學習藥物濫用防制教育之學習動機,而3D VR沉浸式藥物濫用防制模組之體驗教學,能顯著提升高中生對於預防藥物濫用之學習評量結果;藉由偏最小平方法結構方程模式(PLS-SEM)檢測可得知,臨場感顯著影響學習動機,學習動機顯著影響學習成效,而臨場感透過學習動機來影響學習成效也有顯著相關。 本研究進行3D VR沉浸式藥物濫用防制模組體驗教學後,高中生在學習評量有顯著進步,且可增加學生學習動機,強化學習藥物濫用知識,提升學習成效。未來能將此模式運用於其他成癮物質之預防教育(吸菸、飲酒、嚼食檳榔),或是發展以虛擬實境為基礎之青少年健康行為介入計畫,另也可提供給進行藥物濫用防制介入教育之縣市及學校單位,作為推廣的教材,運用創新科技融入教學,以增加學生學習動機,進而達到預防之成效。
  • Item
    高中職生完美主義、自尊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2014) 曾婉君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生完美主義、自尊與復原力之情形,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並進一步了解自尊在高中職生完美主義傾向與復原力間之中介效果。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桃園區高中職生625人為研究對象,運用「中文版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自我喜愛感/自我能力感量表-修正版」及「青少年復原力量表」做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收集。所得資料依研究問題,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皮爾遜積差相關、典型相關與多元迴歸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 高中職生的正向努力完美主義得分較高,尤其以「組織性」的得分最高。其中「父母批評」在高中職男生的得分顯著高於女生,「個人標準」、「組織性」及「正向努力」則是女生的得分高於男生。在不同學制上,高職生的「父母批評」程度高於高中生,而「正向努力」與「個人標準」則是高中生的程度高於高職生。2. 高中職生在自我喜愛感與自我能力感的得分均高於中間值,且無性別與學制上的差異。3. 高中職生具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復原力,其中「對他人正向態度」女生得分高於男生,在不同學制上並無顯著差異。4. 完美主義傾向與自尊有相關,過度在意完美主義與自尊均為負相關,正向努力完美主義與自尊均為正相關。5.自尊與復原力有中度正相關。6.完美主義與復原力有相關,過度在意完美主義與復原力為負相關,正向努力完美主義與復原力為正相關。7. 自尊在過度在意評價完美主義與復原力之間有完全中介作用。8. 自尊在正向努力完美主義與復原力之間有部分中介作用。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家長、學校教育、諮商輔導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高中生身心健康資訊之網路使用行為研究
    (2011) 黃若涵; Jo-Han Huang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為了讓生活健康水準上升,人們對於醫療及健康保健等話題越來越重視。本研究希望了解高中生的健康保健需求、利用網路解決健康保健問題的行為、面臨到的網路障礙以及解決辦法,分析高中生的網路使用行為,以資作為學校未來進行健康教育課程改革之參考。 本研究以質化研究為取向,抽取十個樣本做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彼此間互不認識,年紀介於16至18歲之間,不含進修部、夜補校以及高職五專生。研究方法為半結構式訪談,並且以質化分析辦法製作編碼表,整理歸納資料。 依據資料分析的結果,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高中生的健康資訊需求可分為生理及心理兩大方向:生理需求多數來自於針對高中生個人的健康問題、對他人的關懷以及在健康教育學習過程中所欠缺的知識;而心理健康資訊需求多半來自於學校課業、家庭以及同儕之間的緊張和壓力。 二、 高中生使用網路的動機來自環境外在因素以及個人內在因素:環境外在因素提升了高中生使用網路的動力,促使高中生使用網路檢索資訊;而個人內在因素則是高中生因為個人喜好以及信任感而選擇網路作為搜尋的管道。 三、 高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來自於平日生活中的學習經驗:高中生會依照個人的習慣及經驗有不同的檢索方式、資料判斷方式以及網路平台的選擇,健康資訊素養來自個人生活中的學習過程,造就了不同的資訊行為。 四、 高中生解決網路障礙以及個人能力為主,他人協助為輔: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高中生在面臨網路困難及障礙時會先試著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仍就失敗的話才會轉而向他人求助。
  • Item
    臺灣北部地區高中學生細懸浮微粒(PM2.5)防治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18) 朱小嫥; Chu, Siao-Ch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學生對於細懸浮微粒(PM2.5)防治行為意圖之現況,以及社會人口學變項、PM2.5知識、防治態度、環境敏感度、防治行為意圖、防治自我效能之情形。以簡單隨機抽樣方式選取基隆、台北、新北、桃園、新竹等五個北部地區之普通高級中學進行施測各地區施測學校至少兩所,實際測得有效問卷為619份(回收率96%)。分析結果如下: 一、北部地區高中學生在整體PM2.5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防治行為意圖及防治自我效能皆有偏高與正向之表現。 二、北部地區高中學生在不同社會人口學特質中,PM2.5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防治行為意圖及防治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三、北部地區高中學生在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中,對PM2.5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防治行為意圖及防治自我效能有顯著相關性。 四、防治態度、環境敏感度、防治自我效能等變項可解釋防治意圖行為之預測力(R2)為55.6%。 五、新北地區PM2.5整體知識顯著高於其他北部地區(基隆、台北、桃園、新竹)。 關鍵字:高中學生、PM2.5知識、PM2.5防治態度、環境敏感度、防治行 為意圖、防治自我效能
  • Item
    高中家人關係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
    (2013) 王宥婷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生的家人關係課程發展與實施成效。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研究者認教之高一學生為對象,進行八節課的教學以訪談、文件蒐集、教師教學日誌及同儕教師觀摩記錄等方式,蒐集資料並進行分析與檢核。 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主要有以下結論與發現: 一、「家人關係」課程發展成果 本研究共完成「有家真好」主題,包括「家」、「家庭有愛」、「愛家行動」三個單元的課程。在八堂課程的內容中,研發出單元一「我們這一家」、單元二「愛的多聲帶」、單元三「愛家行動」學習單,以及「愛家行動」回饋單與「有家真好」回饋單。 二、「家人關係」課程採用經驗學習設計的效果良好 教學課程有效幫助學生達到「澄清、思考自己對家庭的願景」、「瞭解自己與家人間的互動關係」、「瞭解良好互動有助於親密關係的建立」、「瞭解自己與家人偏好之愛的表達方式」、「瞭解自己與家人偏好之愛的表達方式」、「對家人表達關懷」、「營造良好的家人關係」等六大目標 最後依據結論,針對教師教學實務及未來的研究分別提出建議。
  • Item
    愛滋病圖板展覽對愛滋病認知及態度改變之評估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1997-05-??) 陳九五; 蕭介宏
  • Item
    考試焦慮與考試成績表現失常之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9-06-??) 陳婉真; WAN-CHEN CHEN
  • Item
    中學興趣量表編製報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93-07-??) 吳鐵雄; 陳淑美; 張景媛; Tieh-hsiung Wu; Shoo-may Chen; and Ching-yuan Chang
  • Item
    中學生共依附特質與信任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4-03-??) 林淑芳; 吳麗娟; 林世華; SHOU-FANG LIN; LI-CHUAN WU and SIEH-HWA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