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成人教育政策的歷史社會學分析(2007) 黃曉瑋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行歷史社會學的研究取向,從1949年至2006年,依台灣整體社會發展的特徵分為:(1)1949年至1980年代初期;(2)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3)1990年代後期至2006年三個階段。探討並分析台灣在威權統治、威權/民主體制轉型、民主體制等三種不同統治的形式下,所呈現的社會圖像,解讀其中「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轉變。由於台灣的社會教育及成人教育政策,其實是鑲嵌在各個階段的歷史脈絡中而逐漸發展。因此,我們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1)是分析台灣成人教育政策變遷的結構性因素。(2)是重新脈絡化台灣的成人教育。(3)為提供成人教育政策研究相關理論基礎。 本研究發現,從1949年到2006年之間,台灣的社會教育及成人教育政策,依其發展的特徵,可以分為:(1)成人教育與社會教育政策共生依附期(1949-1990)。(2)成人教育政策具體形成期(1991-1999)。(3)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政策統整融貫期(2000~)等三個時期。 在成人教育與社會教育政策共生依附期(1949-1990),台灣正處於黨國威權統治的情況下,在政治上呈現高度中央集權化的現象,統治階層的意志是主導政策制定的關鍵因素。這個時期台灣的教育政策被框限在「反共復國」的基本國策中。整體而言,當時台灣的教育政策變遷相當靜態。這一時期的成人/社會教育政策,所對應的是「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形構。亦即民族國家在打造社會根基的過程,也是形構「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過程。 在成人教育政策具體形成期(1991-1999),台灣社會面臨各種內外部條件的改變引發各種政經效應,因而鬆動了黨國威權統治體制的統治基礎。1987年解除戒嚴,台灣的政治開始由威權統治逐漸轉型為民主體制。台灣社會結構的轉化,台灣教育史上第一個整體性的成人教育工作計畫--「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綱要」,就在1991年脫胎而出。由是,在官方成人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成人教育開始發展自身的學科及專業屬性。在這一時期的成人教育政策,對應的是「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解構。 至於在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政策統整融貫期(2000~),台灣的成人/終身教育政策,所對應的是「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重構。由於台灣在歷經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等重要政治民主化的過程,民主體制已建立。在民主體制下,台灣社會必須面對民主如何持續深化的議題。一些草根性的學習組織,如社區大學逐漸興起。社區大學的原始構想,是希望在教育領域內推動社會改革,並使改革的影響力回來滲透教育體制。另外,在這個時期中,教育部則試圖透過終身教育的提供,以回應台灣在資本積累、民主化、以及社會發展等需求。Item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合法化歷程之研究(2017) 楊皓如; Yang, Hao-Ju本研究藉由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的重新描述,理解該政策的背景脈絡,分析政策參與者的行為與影響力,細究議題問題的形成、政策草擬以至於議程設定等過程,詮釋決策環境與各因素互動關係,作為未來教育政策推動立法的參考。 就所蒐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有關文獻加以分析,並選擇具代表性政策參與者進行半結構性訪談。經綜合討論及分析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和法化歷程歷經三個政策視窗開啟:1999年與2010年《國民教育法》第4條修正以及2014年《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利用多元途徑理論架構分析各階段問題流、政策流及政治流發現在非三條流域很難完全獨立是彼此互相交融影響的,而每一個政策視窗的開啟都成為下一個階段的政策環境。 問題未必需「社會大眾」矚目,「關鍵人物」對問題的識別更有意義及影響性。進入立法院的政策版本差異性不大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的特質有關,由於影響的政策標的人口小,且利益分配不明顯,政策的爭議與衝突相對降低,以教育專業進行溝通說服。而各階段政治流的情形則與台灣代議制度發展有關,隨民主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進入立法院之前的共識凝聚更為重要。 政策倡議者的行動受時代氛圍與制度環境的影響,倡議者基於某種需求和信念行動;倡議者具備專業能力、積極的態度並在同領域持續耕耘有助於擴大影響力;政策倡議者之間的關係時而合作時而分離;每個階段有類似的政策倡議方式,例如:事前擬定政策草案、結合議題及使用媒體。 政策背後意識形態的轉變是從國家教育權到國民教育權,而政策目的與價值則從國家人才培育到更重視發展個人自主學習。Item 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指標建構之研究(2009) 馮清皇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的基本意涵和相關理論,以期形成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之執行模式,並據此執行模式進一步建構適用於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的衡量指標,提供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應用之參考。依據上述目的,研究設計乃透過模糊德懷術問卷調查法,蒐集並分析25位專家的一致性意見及重要性程度,做為建立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指標之依據。並採用焦點座談與訪談之研究方法,選擇教育行政與學校行政之實務工作者為研究對象,針對本研究所建構完成之指標內容進一步進行是否適切的檢核工作。 本研究經過模糊德懷術問卷調查、焦點座談與訪談之研究歷程,回應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而獲得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的重要內涵,包含意義、特性、功能、核心流程與影響因素。 二、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之衡量指標,包括:1.政策環境、組織能量、執行策略與作業管理等四個層面指標;2.政策內容的認同、政府推行的決心、標的團體的支持、外在環境的促動、適當的人力配置、充分的財物支援、順暢的資訊流通、彈性的組織結構、發揮組織領導、強化組織學習、形塑組織文化、激發組織創新、掌握明確執行目標、擴展決策參與範疇、建立同步協調機制、推動可行獎勵制度、實施自我監控管理、落實績效回饋評估等十八個項目指標;以及3.「1-1-1學校同仁會因對政策價值的瞭解,而主動表達執行的意願。」等七十四個細目指標。 三、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指標的執行現況條件,仍存有落差尚待進一步改進,包括:1.教育行政機構提供參與決策平台普遍不足,無法滿足學校執行者參與政策制訂的需求;2.學校普遍缺乏應有執行資源,以及彈性調度的管理空間;3.學校組織學習風格丕變,創意分享平台普遍匱乏;4.過程評核功能未獲認同,自主獎勵權責有待補實。 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從以下三方面提出相關的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強化政策宣導工作,以提高學校執行的正向知覺。 (二)提供應有執行能量,並授以校本經營的自主空間。 (三)重整專業學習系統,以激發創新文化的不斷生成。 (四)爭取過程評估認同,以求得專業績效責任的體現。 二、對學校行政單位的建議 (一)善用指標檢核功能,以求自我政策執行力的持續提昇。 (二)建置應有執行人力,並力求行政菁英領導團隊的組成。 (三)重視校長參與執行,並強化校園共同行為模式的建立。 (四)強調目標具體轉化,並同步實施資源整合的作業管理。 三、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焦點方面:未來研究可因研究主題的改變而選取私立學校、特殊學校,或是針對其他層級學校進行研究。 (二)在研究對象方面:未來研究可擴大或轉換研究對象,以求得更周延、平衡的觀點。 (三)在研究方法方面:未來研究宜可採取大樣本問卷調查法,廣泛蒐集、了解我國公立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的表現情況;或運用民俗誌等質性研究方法,針對某一個學校研究樣本,做長期且縱性資料的蒐集,以對本研究所建構發展之衡量指標,做更深入的驗證與批判。Item 全球化主要教育指標建構與我國教育政策對應之分析(2007) 劉永元; LIU YUNG-YUAN全球化主要教育指標建構與我國教育政策對應之分析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全球化理論的內涵和發展,以做為建構全球化教育指標的基礎,並進一步利用所建構的全球化教育指標,檢視我國教育政策與全球化發展的聚合和分岐情形,並研提具體的改進意見,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和學校規劃和推展全球化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在方法論上,採取文件分析法、焦點團體訪談法、德懷術等進行研究分析。首先,就全球化的意義和特徵、本質和區辦、內涵、發展觀和對教育領域的重要影響,進行分析和探究,以瞭解並探明全球化教育指標應有的面向和架構,其次,進行焦點團體訪談,蒐集學者專家對有關全球化教育指標架構和內涵的意見與看法,初步建構和修正全球化教育指標雛型;最後,編擬「全球化教育指標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再採三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方法,進行專家意見調查。此外,本研究另進行對應分析,研究我國近六年來教育政策和全球化教育指標間的符應情形。 根據前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全球化理論發展方面 (一)全球化理論主要包括過度全球化論者(hyperglobalist)、轉型論者(transformationalist)和懷疑論者(skeptic)三大基礎。全球化理論對教育的衝擊也造成一致性、異質性和多元性等不同的風貌和影響;(二)全球化的重要發展趨勢,包括:1.行動的聚合現象;2.權力的重大變異;3.市場化、私有化和階層化發展;4.全球化的混種化發展。 二、全球化教育指標的一級指標方面 全球化教育指標的主要構面有四,包括:(一)教育思想與價值觀念發展指標;(二)民主社會與文化環境發展指標;(三)治理型態與教育權力發展指標;(四)資訊科技與終身學習發展指標。 三、全球化教育指標二級具體指標及三級指標內涵方面 (一)教育思想與價值觀念發展指標的二級具體指標共有四項。三級指標內涵則有廿三項;(二)民主社會與文化環境發展指標的二級具體指標共有四項。三級指標內涵則有廿一項;(三)治理型態與教育權力發展指標的二級具體指標共有三項。三級指標內涵則有十三項;(四)資訊科技與終身學習發展指標的二級具體指標共有三項。三級指標內涵則有十五項。 四、全球化教育政策發展方面 (一)全球化教育政策符應良好者有二項,分別為:關懷和照顧弱勢、建立終身學習體系;(二)全球化教育政策有待加強改進者有八項,分別為:1.支持創新的網絡不足;2.主體性不足;3.未能實施教育組織的財務自主政策;4.教育選擇的空間和機會不足;5.教育組織的開放和彈性有限;6.高中以下學校的自主性仍然不高;7.全球化文教活動貧乏;8.國際招生不足;(三)全球化教育政策有待重新建構者有十四項,分別為:包括:1.缺乏強化知識建構和發展的教育政策;2.缺乏強化知識管理和應用的教育政策;3.未有鼓勵成立知識社群的教育政策;4.缺乏批判和反省的機制;5.培養全球公民意識和宏觀視野不足;6.缺乏接納和重視全球公民的公共意見;7.缺乏培養世界公民的社會參與能力;8. 缺乏進行多元文化批判;9. 缺乏推動非營利跨國組織參與教育事務;10.缺乏整合全球發展和多元行動主體的治理趨勢;11.缺乏融合本土治理和全球治理;12.缺乏在地方特色的基礎上向國際發聲並與國際接軌;13.缺乏培養公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議題和政策制定;14.未重視建立專業對話社群和機制。 根據上述的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在因應全球化發展趨勢方面的建議:(一)積極因應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二)加強全球化綜效之研究;(三)建立全球政治經濟和教育文化論壇、智庫和網站。 二、在建構全球化教育指標方面的建議:(一)積極建立世界級的教育標準;(二)加速建立大學全球化發展指標;(三)建構可檢驗的全球化教育指標細項;(四)成立專責機構負責教育指標統計和建立引用指數。 三、在強化全球化教育政策方面的建議:(一)強化全球化教育政策制定;(二)持續發展優勢的全球化教育政策;(三)強化全球化不足的教育政策;(四)建構嶄新的全球化教育政策。 四、在發展全球化教育指標方面的建議:(一)在組織管理面:加強績效責任、學校本位和評鑑;(二)在民主法治和環境永續面:加強普世價值、再法治化、夥伴和永續發展;(三)在人力培育面:建構未來學校、e化學習和教學策略。 五、對未來研究的建議:(一)加強研究文獻蒐集;(二)擴大教育領域的研究;(三)提高研究應用。 關鍵字:全球化、教育指標、教育政策Item 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教育為例(2010) 吳怡萱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縣國民教育階段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之情形,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解決研究問題,以立意抽樣抽取臺北縣160所國民中小學教師,包括:校長、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教師為調查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總計發出480份問卷,回收405份,有效問卷393份,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17.0之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綜合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結果,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臺北縣國民教育階段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的執行,以協助申辦新住民子女獎助學金、提供新住民家庭親職教育的相關資訊、提供新住民子女課後輔導(含課業、生活及親職輔導)等三項,執行度最高。 二、影響臺北縣新住民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執行主要因素,包括「執行人員與標的團體的溝通」與「執行人員的意願與能力」。 三、臺北縣新住民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執行面臨的主要困境,包括新住民家長缺乏參與學校多元文化教學或活動的意願及學校人力不足,無法有效執行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 四、改進臺北縣新住民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執行所面臨困境的策略,包括加強社會大眾有關多元文化、國際理解之知能及宣導、提供教師多元文化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課程及教育主管機關制訂明確可行的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 五、不同性別、職務別、學校類別之教師對國民教育階段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看法有明顯差異。 六、不同職務別、學校類別之教師對國民教育階段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影響因素看法有明顯差異。 七、不同服務地區之教師對國民教育階段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面臨困境看法有明顯差異。 八、不同職務別、服務地區之教師對國民教育階段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困境的改進策略之看法有明顯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分別針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育人員及未來研究提出參考建議。Item 臺灣地區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及其執行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2006) 陳玉娟; Chen Yu-Juan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探究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現況及其教育政策理論基礎、瞭解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內涵及實施情形、探討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執行問題及解決策略。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供未來擬定及推動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之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兼採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等研究方法,以文獻探討結果作為「臺灣地區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調查問卷」編製之基礎,進行調查研究。最後,針對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結果,進一步編製訪談大綱,進行訪談,以瞭解教育行政人員、學校人員、專家學者及外籍配偶家庭成員等,對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之看法及意見。問卷部分,共寄發問卷1,199份,實得有效問卷837份;訪談對象為16人。最後,根據文獻探討、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形成本研究之結論,並據以提出建議,以達研究目的。 依據文獻探討、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發現,歸納出下列數項結論: 一、目前臺灣地區外籍配偶子女人數日益增加,就讀國小人數多於國中階段,且多集中在中南部及離島各縣市。 二、我國外籍配偶子女所面臨的教育問題中,以學業表現、學習態度、語言溝通、本身自信、文化適應及解決問題能力等問題較為嚴重。 三、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多為後天環境所造成,而家庭、政府、社會、學校及學童等因素,皆可能會造成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其中以家庭因素影響程度為最大。 四、我國可採行的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種類眾多,然目前經常落實者只有:課業輔導、生活常規訓練及身心障礙調適等三項,其餘政策執行仍不普遍,只是「偶爾做到」。 五、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規劃宜遵循的原則計有:規定明確、滿足需求、尊重差異、機會均等及考量廣泛等原則;惟目前只做到機會均等原則。 六、 目前我國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規劃的滿意度不高,其中較滿意學校層級的規劃,不滿意縣市政府教育局及教育部層級的規劃。 七、 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經費宜由中央政府及縣市政府負擔為主,不應由社會公益團體、外籍配偶家庭或學校支付所有費用。 八、 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相關經費的核銷流程彈性程度仍不足,而接受補助者的正確態度與認知仍未完全建立。 九、 教育部及教育局主管人員、學校人員、學生家長、大眾傳播媒體、政治人物、專家學者、民間社團及社區人士等類別對象,會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的執行與落實;然實際執行過程中,社區人士所發揮的影響力偏低。 十、 協助解決我國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執行困難對象中,以同事及自己的經驗最常使用,而以同事協助效果最好。另在十二類對象中,使用頻率越高者,協助效果越好。 十一、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實施方式中,最認同「教育部、縣市政府教育局及學校共同訂定並執行」及「教育部訂定縣市及學校執行」模式,最不認同的是「學校訂定並執行」模式。 十二、針對我國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執行滿意情況,填答者滿意「學校」的執行成效,但不滿意教育部及縣市的執行成果。 十三、外籍配偶家庭及學校的配合度足夠及等二十項策略,對政策執行具有重要影響性;然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目前僅做到學校配合度足夠及政策制定過程合法化,其餘十八項皆未做到。 十四、不同背景填答者對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情況及政策的看法,大同小異。 最後,綜合文獻探討、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提出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壹、對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內容及執行方面的建議 一、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焦點宜先置於學業表現、學習態度、語言溝通、本身自信、文化適應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上。 二、要解決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須同時兼顧家庭、政府、社會、學校及學童本身等因素,尤其首應克服家庭因素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三、目前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內容宜加強聯絡網頁的建置、教材的編製、學童人際及生活常規的建立及鼓勵社區人士加入等議題。 四、政策內容規劃上宜加強落實規定明確、滿足需求、尊重差異及考量廣泛等原則。 五、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經費宜由中央及縣市政府負擔,經費核銷流程宜增加彈性程度,並建立正確之接受補助的觀念。 六、執行與落實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過程中,應重視社區人士、專家學者、民間社團及政治人物等對象的影響力和參與程度。 七、外籍配偶子女國民教育政策的實施宜採用中央、地方政府及學校共同訂定並執行,或是由教育部訂定後由縣市政府及學校執行之模式。 八、在政策執行策略方面,應強調政策、人員、資源及配合度等四大因素二十項執行策略的落實。 九、為提升政策執行成效及滿意程度,應將學校層級及性別因素列為重要影響因子,從中尋求提高成效及滿意度的方法。 貳、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 增加政策內容及執行狀況的宣導活動 二、 提供基層執行單位的協助管道 三、 政策內容應廣徵外籍配偶家庭及基層執行者意見 四、 建立成員正確績效責任觀,落實政策執行的評鑑工作 五、 設立專責單位,以統合不同團體或單位的力量 六、宜由中央政府進行外籍配偶子女現況的普查及比較活動,以確定外籍配偶子女現況 七、補助宜考量各縣市外籍配偶子女就學人數比率及城鄉差距的事實 八、培養外籍配偶家庭正確的補助觀念 參、對學校的建議 一、發揮輔導室功用,建立靈活的志工制度,達成資源共享的目的 二、提高學校成員對教育的熱忱與奉獻度 三、政策執行過程應強調自然及無差別對待 四、善用社福團體的力量,提供學校人員暢通的協詢管道 五、重視學童學業表現外的偏差行為之矯正活動 肆、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一、 針對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進行推動後的績效責任評鑑及改進狀況研究。 二、 採取縱貫性研究,以瞭解外籍配偶子女在各方面的進步情況及趨勢。 三、 深入探討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以瞭解政策形成的背景因素、政策立論基礎及權力互動等因素。 四、 探討未來師資培育過程中,如何兼顧多元文化素養的培養,及提供滿足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的師資訴求。Item 近50年來國民教育發展之探究:九年國民教育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8-12-??) 吳清山; Ching-Shan Wu1968年實施的九年國民教育和2014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可說是我國跨世紀最重要的教育工程,影響我國教育發展極為深遠。本文旨在探究近50年來國民教育之發展,並以九年國民教育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為例,就其發展背景、法律依據、政策內涵、成效檢討等部分進行說明。首先,探究其發展背景,兩者都是基於社會發展、教育潮流和人才培育的背景而來,但九年國民教育政策之推動,有強人主導,雖規劃時間較短,但比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要來得順利;其次,就其法律依據來看,九年國民教育是以《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為依據,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則以《國民教育法》和《高級中等教育法》為依據;第三,就其定位、目標、入學方式、課程及教學、經費及學費和師資分析其政策內涵;最後,就其實施成效進行檢討,其中以入學方式最受關注,而九年國民教育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雖能有助於人才培育,但就減輕學生過度學習壓力的政策目標而言,效果實屬有限,此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必須改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