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人教育政策的歷史社會學分析

Abstract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行歷史社會學的研究取向,從1949年至2006年,依台灣整體社會發展的特徵分為:(1)1949年至1980年代初期;(2)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3)1990年代後期至2006年三個階段。探討並分析台灣在威權統治、威權/民主體制轉型、民主體制等三種不同統治的形式下,所呈現的社會圖像,解讀其中「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轉變。由於台灣的社會教育及成人教育政策,其實是鑲嵌在各個階段的歷史脈絡中而逐漸發展。因此,我們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1)是分析台灣成人教育政策變遷的結構性因素。(2)是重新脈絡化台灣的成人教育。(3)為提供成人教育政策研究相關理論基礎。 本研究發現,從1949年到2006年之間,台灣的社會教育及成人教育政策,依其發展的特徵,可以分為:(1)成人教育與社會教育政策共生依附期(1949-1990)。(2)成人教育政策具體形成期(1991-1999)。(3)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政策統整融貫期(2000~)等三個時期。 在成人教育與社會教育政策共生依附期(1949-1990),台灣正處於黨國威權統治的情況下,在政治上呈現高度中央集權化的現象,統治階層的意志是主導政策制定的關鍵因素。這個時期台灣的教育政策被框限在「反共復國」的基本國策中。整體而言,當時台灣的教育政策變遷相當靜態。這一時期的成人/社會教育政策,所對應的是「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形構。亦即民族國家在打造社會根基的過程,也是形構「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過程。 在成人教育政策具體形成期(1991-1999),台灣社會面臨各種內外部條件的改變引發各種政經效應,因而鬆動了黨國威權統治體制的統治基礎。1987年解除戒嚴,台灣的政治開始由威權統治逐漸轉型為民主體制。台灣社會結構的轉化,台灣教育史上第一個整體性的成人教育工作計畫--「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綱要」,就在1991年脫胎而出。由是,在官方成人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成人教育開始發展自身的學科及專業屬性。在這一時期的成人教育政策,對應的是「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解構。 至於在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政策統整融貫期(2000~),台灣的成人/終身教育政策,所對應的是「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重構。由於台灣在歷經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等重要政治民主化的過程,民主體制已建立。在民主體制下,台灣社會必須面對民主如何持續深化的議題。一些草根性的學習組織,如社區大學逐漸興起。社區大學的原始構想,是希望在教育領域內推動社會改革,並使改革的影響力回來滲透教育體制。另外,在這個時期中,教育部則試圖透過終身教育的提供,以回應台灣在資本積累、民主化、以及社會發展等需求。

Description

Keywords

歷史社會學, 教育政策, 霸權, 結構, 行動, 社會運動, historical sociology, educational policy, hegemony, structure, action, social movement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