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從社會行銷觀點探討高齡者對環保自然葬之使用意願
    (2023) 王眉茵; Wang, Mei-Yin
    政府於2002年設立《殯葬管理條例》,並鼓勵社會大眾使用環保自然葬,不僅能緩解土地資源不足與塔位供不應求的現況,亦能達到環境永續的理念。若能瞭解影響民眾使用意願的因素,將有助於提升環保自然葬之使用率,其中高齡族群亦是我們需要特別關心的重點對象。因此,本研究從社會行銷的觀點探討高齡者對環保自然葬之使用意願,藉以瞭解影響高齡者對環保自然葬使用意願之重要變數。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結合環保自然葬之社會行銷4P組合,加入環保意識與知覺子女可安全依附程度等變項,探討與高齡者環保自然葬使用意願之關係。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年滿55歲以上之高齡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發現:一、高齡者的態度對環保自然葬之使用意願有正向影響。二、高齡者的主觀規範對環保自然葬之使用意願有正向影響。三、高齡者的知覺行為控制對環保自然葬之使用意願有正向影響。四、高齡者對社會行銷4P中的產品需求認知會對其使用意願有正向影響。五、高齡者對社會行銷4P中的價格成本認知會對其使用意願有負向影響。六、高齡者對社會行銷4P中的通路管道認知會對其使用意願有正向影響。七、高齡者對社會行銷4P中的推廣資訊認知會對其使用意願有正向影響。八、高齡者的環保意識對環保自然葬之使用意願有正向影響。九、高齡者的知覺子女可安全依附程度對環保自然葬之使用意願有正向影響。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實務上的相關建議,供後續研究及相關單位參酌。
  • Item
    探討COVID-19後疫情時代護理、長照與公衛相關科系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意圖之影響因素
    (2023) 洪慈慧; Hung, Tzu-Hui
    背景:我國的人口老化速度逐年加快,預估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然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的威脅,可能影響國內長照產業投入意願,因此了解相關科系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有助於未來長照產業人才之投入。目的:本研究運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後疫情時代就讀護理、長期照護及公共衛生等健康產業相關科系的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意圖之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採線上問卷調查法,目標族群為國內年滿20歲以上之護理系、長期照護系、公共衛生系(含醫務管理系或健康事業管理系)等健康產業相關科系的學生,回收有效問卷共計153份,以SPSS 23.0版套裝軟體進行變異數分析、t檢定、皮爾遜相關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結果:本研究學生之老化知識程度為中等 (M = 7.71, SD = 2.38);對於長照或老化看法偏正向 (M = 25.59, SD = 3.50) ;同理心表現為正向 (M = 35.25, SD = 4.44) ;而對於COVID-19感知的程度偏高 (M = 7.86; SD = 1.54) 。在投入長照產業的計畫行為理論變項的表現上,本研究的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意圖 (M = 9.22; SD = 3.04) 、對於投入長照產業工作態度 (M = 10.80; SD = 2.07) 以及知覺行為控制 (M = 10.25; SD = 2.63) 為中等程度,但主觀規範偏低 (M = 8.71; SD = 2.76) ,而社會心理變項與投入長照產業意圖為低度相關。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影響後疫情時代的健康產業相關科系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意圖之因素包含「男性」 (β = -0.142, p< .05) 、「對於投入長照產業工作之態度」 (β = 0.481, p < .001) 、「主觀規範」 (β = 0.225, p < .001) 及「知覺行為控制」 (β = 0.214, p < .01) 。 結論:當學生對於投入長照產業抱持正向的態度時,提升重要他人的支持與勝任感,將有助於增強投入長照產業之意圖。因此,建議健康產業科系之教育單位能夠推動在地化產學合作,增加長照單位之參訪、見習機會,並增設高齡長照學實習為必/選修課程,強化學生對在地長照產業的認同,以激發就業的動機。同時,可增設高齡與長照相關通識課程或學分學程,以消除對於長照或老化之刻板印象或偏見,有助於未來長照產業人力的發展。
  • Item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臺灣父親申請育嬰假之行為意圖
    (2023) 吳亞蓓; Wu, Ya-Pei
    現今的臺灣政府提供符合申請資格的勞工,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皆能在孩子三歲前申請最多兩年的育嬰留職停薪假,並可以領取最多六個月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其額度為投保薪資的八成。有了部分經濟保障,也許正是原申請率低迷的男性,近年有較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本研究將運用計畫行為理論的架構,了解國內具有資格申請育嬰假的父親,為何選擇申請或不申請育嬰假。本研究於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止,經由立意及便利取樣,共收到396份有效問卷。分析結果發現:(1)過去申請過育嬰假的父親與未申請過育嬰假的父親,在未來申請育嬰假的行為意圖、態度及知覺行為控制得分上有顯著差異。(2)父親對於育嬰假的了解程度(r = .149,p<.01)與其申請育嬰假的意圖有顯著相關。(3)父親的態度(r = .353,p<.001)、主觀規範(r = .360,p <.001)和知覺行為控制(r = .600,p <.001)與其申請育嬰假的行為意圖有顯著相關。(4)整體模型能解釋父親申請育嬰假之意圖40.1%的變異,其中擁有最高解釋力的變項為知覺行為控制,其可解釋14%的父親申請育嬰假之行為意圖的變異。 本研究的發現有助了解男性申請育嬰假的需求與現況,作為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的參考。對於日益優化與便利的育嬰假新政,家長不一定能第一時間了解可以如何運用,若能加強宣導相關的育嬰假權益,也許能促進父親申請育嬰假的機會。期望政府藉由鼓勵實施友善家庭政策的企業與機構,打造對於育兒家庭更為友善的就業環境。
  • Item
    以桌遊結合AR擴增實境為基礎之創新教學在藥物濫用防制教學的成效探討-以高中職進修部學生為例
    (2020) 宋慶禾; Sung, Ching-Ho
    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運用AR擴增實境桌遊為特色之教育介入,探討在藥物濫用防制創新教學的成效。招募108學年度桃園市某兩所高中職校進修部40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362位學生,實驗組接受AR擴增實境桌遊課程,對照組接受傳統講述教學課程。 在教學介入後,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描述性統計基本資料分布情形,成對樣本t檢定介入前後的差異性;廣義估計方程式(GEE)檢定分析,比較兩組前後測之組間差異,及實驗組AR桌遊科技易用性評價。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基本識能、生活技能、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及行為意圖顯著相關並優於對照組,態度較不顯著,科技易用性評價滿意度佳,認為AR桌遊具有教育功能且簡單容易操作。 此教育介入在藥物濫用防制教學有相當的成效,能有效影響學生拒絕藥物濫用之行為。
  • Item
    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之行為意圖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例
    (2012) 王雯華; Wen-Hua Wang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計畫行為理論」為例來分析影響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行為意圖的因素。研究工具是研究者自編之「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之行為意圖調查問卷」。針對臺北市及新北市的公立國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發出正式問卷1500份,最後回收1103份有效問卷。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法、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所得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行為意圖之現況屬於中下程度。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尋求網路諮商各層面的差異情形 (一)不同「就讀學校行政區域」及不同「就讀年級」的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在各層面上均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及不同「家中網路設備」的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在各層面上有部分差異。 三、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間具有顯著相關。 四、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之聯合預測變異量達39.9%。其中以「主觀規範」最高,「態度」次之,最後為「知覺行為控制」。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單位、青少年諮商輔導機構、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 Item
    以多層次分析探討影響國中生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之因素-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
    (2011) 蔡宜螢
    本研究目的為以多層次分析(階層線性模型,HLM)並運用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個人層次因素與學校層次因素對「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之影響。以台灣北部四縣市(基隆市、新北市、台北市、桃園縣)隨機抽樣的24所國民中學之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合計2285人。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個人層次因素中,「同儕藥物使用情形」、「學生自主性」、「拒絕藥物態度」、「拒絕藥物主觀規範」及「拒絕藥物知覺行為控制」皆為拒絕藥物行為意圖的顯著個人變項。同儕有使用藥物者其拒絕藥物行為意圖比同儕沒有使用藥物者低,學生自主性越高與拒絕藥物態度、拒絕藥物主觀規範及拒絕藥物知覺行為控制得分越高,拒絕藥物行為意圖得分亦越高。11個個人層次的解釋變項可解釋學校內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之變異的60.3%。 二、學校層次因素中,「學校都市化程度」及「學校平均拒絕藥物知覺行為控制」為影響拒絕藥物行為意圖的顯著學校變項。學校位於都市地區其拒絕藥物行為意圖比位於鄉村者高;而學校平均拒絕藥物知覺行為控制得分越高,學校整體拒絕藥物使用行為意圖越高。7個學校層次的解釋變項共可解釋學生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之變異量的0.93%。 三、在控制個人層次因素後,學校層次因素不再對拒絕藥物行為意圖具有影響,顯示造成學生拒絕藥物行為意圖的高低,主要是受到學生間變異的影響,而學校間變異的影響較微小。可新增同儕藥物使用、學生自主性等變項於計畫行為理論架構中,以增強拒絕藥物行為意圖的解釋力。 整體而言,影響國中生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主要為個人層次因素,包括計畫行為理論變項、同儕藥物使用情形及學生自主性。因此,建議未來的藥物使用防制介入課程可依據計畫行為理論及社會影響理論(應針對有同儕藥物使用的高危險群學生)進行課程設計,並多給予學生正向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得以改善自主性動機。
  • 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吸菸行為意圖之調查
    (2014) 陳昱任; Yu-Ren Chen
    中文摘要 目的:吸菸的危害對國小學童的威脅日益嚴重,但國內探討國小學童菸害研究尚有不足,故本研究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不吸菸行為意圖的相關因子與現況。方法:本研究採立意取樣,選擇新北市八所國小高年級學童作為調查對象,以橫貫式調查進行研究,研究樣本數359人。本研究運用多元階層複迴歸進行分析。結果:計畫行為理論中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可以有效預測不吸菸行為意圖(R2=72.2%)及至國中不吸菸行為意圖 (R2=69.8%),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與不吸菸行為意圖皆呈正相關;個人層次社會人口學變項中,嘗試吸菸經驗可以有效預測不吸菸行為意圖及至國中不吸菸行為意圖,嘗試吸菸經驗與不吸菸行為意圖皆呈負相關。主觀規範在整體迴歸模式中預測力最強,個人層次中社會人口學變項以嘗試吸菸經驗之預測力最強。男生對家長、師長、同學的規範遵守程度較女生低。較喜愛上學學童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不吸菸行為意圖、至國中不吸菸行為意圖愈高。曾經有菸品接觸經驗之學童,態度、主觀規範、不吸菸行為意圖、至國中不吸菸行為意圖較差。個人層次中,喜愛上學者,佔68.8%;自覺菸品獲得困難者為最高,佔73.7%;有嘗試吸菸經驗佔10.6%。環境層次中,家人物質與同儕使用,皆以接觸菸品為最多;二手菸暴露率為67%。結論:計畫行為理論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變項預測學童不吸菸行為意圖之效果佳,建議應提早在國小階段實施菸害防制課程,課程內容可參考計畫行為理論之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變項設計,並考量二手菸危害與性別差異因素,以增強學童不吸菸行為意圖並維持穩定性。 關鍵字: 行為意圖、國小、計畫行為理論 
  • Item
    飲食節慶遊客行為模式建立之研究
    (2009) 蘇靖淑; CHING-SHU SU
    節慶活動在結合觀光發展下,一直以來都是各國發展觀光的重要資源,越來越多地區運用節慶活動為推廣觀光及提升地方經濟的工具(Felsenstein& Fleischer, 2003)。Kivela and Crotts (2005)指出美食觀光是一種富有意義且可能有高忠誠度的市場區塊,美食體驗對於行銷旅遊目的地來說是效力非常大的行銷工具;而飲食節慶對於美食觀光客是最受矚目的,通常是美食觀光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Smith & Xiao, 2008)。然而,針對飲食節慶遊客行為的瞭解仍有待探究。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建立飲食節慶遊客之行為模式;並透過生活型態進行樣本分群,探討不同生活型態遊客之行為模式的差異。本研究採取量化研究取向,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透過文獻探討,發展出計劃行為理論之量表及生活型態量表。以便利抽樣方式對「2008第八屆澳門美食節」遊客進行問卷施測,有效問卷共回收244份,並運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進行模式配適與驗證。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 計劃行為理論部分解釋解釋飲食節慶遊客之行為模式; 二、 生活型態與計劃行為理論的結合有助於形成良好的行為模式; 三、 不同生活型態遊客的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意圖有不同的影響。根據實證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於飲食節慶的舉辦與經營提出實務上之建議;同時,亦提出理論之意涵,期望對於未來學術理論之發展有所貢獻。最後,本研究提出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方向之建議。
  • Item
    應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醫院志工定期至護理之家從事志願服務之行為意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5-06-??) 林昱宏; 劉懿慧; 張宏哲; Yu-Hung Lin, Yi-Hui Liu, Hong-Jer Chang
    護理之家屬於長期照護服務機構的一種類型,若為醫院附設型態,實務上醫院志工較少主動選擇前往定期服務。本研究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醫院志工定期至護理之家志願服務行為意向,採立意取樣方式,以臺灣選取6家有附設護理之家的醫院其志工為樣本,共發送600份問卷,有效問卷為447份,有效回收率為74.5%。採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資料發現,醫院志工的態度(學習技巧、預知老年、學習服務、見到人生、聯想照護)、主觀規範(護家同仁、家人朋友、志工夥伴),以及知覺行為控制(服務技巧、獲成就感、處理情緒),皆正向顯著影響定期至護理之家志願服務的行為意向(容易度、願意度、可能性),此結果符合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另外,此三項影響行為意向的因素中,以主觀規範的影響程度最高,顯示重要他人的意見對醫院志工的行為意向影響甚大,建議護理之家在招募志工除通報醫院社工室外,另也可直接向已在醫院服務的志工訴求協助,或是社工室在舉辦相關志工在職教育等活動時,派員向醫院志工說明服務內容,將更有助於增加志工的主觀信念,提升醫院志工到護理之家定期服務的行為意向。
  • Item
    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12-??) 洪榮昭; 傅惠筠; Jon-Chao Hong; Hui-YunFu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計亞行為理論模式作為基礎理論,並參考相關文獻提出延伸變項,探討大專校院學生的利社會行為‘節能減般認知﹒價值、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怪制及態度對於節能減碳行為意圓的影響。本研究採用自編之「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因問卷」進行施測,共取得有效樣本800 份。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積差相關、徑路分析進行考驗。研究結果顯示模型契合度良好,就直接效果而言,個人的知覺行為也制越高,節能減般的行為意間就越強烈。就間接效果而言,主觀規範、利社會行為或知覺行為控制越高,皆可導致較佳的節能減碳態度,並造成較高的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另外,對節能減碳的認知越多並不會導致越佳的態度,而擁有越佳的節能減碳態度則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亦會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