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9
本校社會教育學系創立於民國44年,因應社會發展需要而設「圖書館組」、
「新聞組」及「社會事業組」等三組。為使教育內涵符合社會變遷趨勢之需求,於民國61年將「社會事業組」更名為「社會工作組」,於民國86年分組招生。隨著時代變遷及因應專精化需求,原隸屬於社教系的「新聞組」與「圖書館組」,陸續獨立成立研究所。繼兩所之後,考量專業發展必要性,於民國94年本所與社會教育學系分離,成立獨立研究所(碩士班)。
為因應二十一世紀高齡化、少子化、多元家庭發展趨勢,及全球化形成跨國人口流動與資訊科技工業發展,對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的衝擊,導致許多社會議題如:兒童保護、婚姻暴力、移民與移工、酒藥癮、新貧階級、失業、長期照護、及災難不斷衍生。加上我國政治民主化及公民社會建構,使得社會大眾對人權與社會福利權高度關注,更隨著各項社會福利法案立法通過與福利服務方案推動,導致對社會工作專業人力需求激增。為因應台灣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之需求,培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並與國際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接軌,本所於民國94年8月1日正式成立。
成立之初,仍隸屬於「教育學院」。由於本所教育目標並非以師資培育為主,且專業屬性與教育學院不同;隨著校務發展規劃,於民國98年改隸屬於新成立之「社會科學學院」(簡稱「社科院」)。由於「社科院」僅三所,規模小不利競爭。為強化校際競爭力,經校務會議通過,本院於民國103年與「國際與僑教學院」整併,更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本所成立僅十三年。自成立以來,規劃之教育目標與發展進程,經多次微幅調整,但未有大變動。近程發展目標,主要是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建構完整之教育訓練課程,並結合多元實務工作領域,強化社會工作專業知能之訓練,培育「家庭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中長程發展目標,強調透過跨國學習與學術交流,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素養與能力,向下扎根,尋求發展社會工作學系的可能。
本所中長期發展目標有四:
一、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
二、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提升專業社會工作素養。
三、加強學術與實務的交流與互動,充實專業社會工作研發。
四、強化國際學術與研究機構的交流,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Item 康復之家住民的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研究(2024) 劉姿妤; Liu, Tzu-Yu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康復之家住民的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經驗、社會支持及生活品質三者間之關係,並檢驗社會支持對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經驗與生活品質的中介效果。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施測,共收集212位康復之家住民,問卷內容包含「個人背景資料」、「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程度量表」、「康復之家居住之自主性感受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及「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所收集的資料透過 SPSS Statistics 29 軟體進行分析與假設驗證。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程度情形,以居家生活自理服務的使用程度高於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的服務。 二、 康復之家住民的社會支持,以訊息性支持的最多,其次分別為評價性支持及協助性支持,而情緒性支持則最少。 三、 康復之家住民的生活品質以環境的評價最佳,其次分別為社會關係及生理健康,而心理的評價則最差。然而,比較NHIS的常模資料,康復之家住民的生活品質仍低於一般臺灣民眾。 四、 康復之家住民的整體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經驗、社會支持皆與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 五、 整體階層迴歸模型對整體生活品質的解釋力達46.2%,「目前使用藥物的副作用」、「康復之家服務使用程度之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康復之家居住之自主性感受」、「評價性支持」及「協助性支持」皆為整體生活品質的重要預測因子。 六、 康復之家住民的整體社會支持在整體服務使用程度及整體生活品質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七、 康復之家住民的整體社會支持在整體自主性感受及整體生活品質之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 八、 康復之家住民的評價性支持在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構面、自主性感受及生活品質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九、 康復之家住民的協助性支持在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構面、自主性感受及生活品質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研究建議如下: ㄧ、持續增進康復之家人際互動與社區適應服務。 二、提倡康復之家管理方式以自主性為主。 三、持續提升專業人員所提供的情緒性支持及評價性支持。 四、發展減緩藥物副作用的處遇服務,且針對因藥物副作用不便的康復之家住民,給予支持協助,以提升生活品質。Item 伴與絆:思覺失調患者的工作適應經驗(2024) 鄭云; Cheng, Yun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思覺失調患者於病後康復、回歸社區工作時所經歷的工作適應經驗,特別是他們在過程中如何獲得來自社區的資源與支持,以及所面臨的挑戰的經驗。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透過立意取樣與滾雪球的方式,邀請8名工作滿3個月以上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為本研究對象。每次訪談為面對面的深度訪談60-90分鐘,針對訪談資料分析結果如下:一、罹病後的就業經歷,說明八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如何在出院後透過不同管道尋找工作的經歷,包括他們如何規劃和實施復健計畫。二、工作上的挑戰,則是探討這群人在職場中所遇到的主要挑戰,包括與疾病、人際以及職業倦怠的影響。三、維持工作的原因,闡述他們如何透過自我支持、親友協助和在友善的工作環境中尋求幫助來應對工作中的挑戰。四、提升就業的建議,提出在職進修訓練和透過媒體進行去污名化等方法來提升精神障礙者就業率。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的建議可以透過就服員服務內容精進以及建立友善職場兩大方向和方法來協助促進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工作適應。Item 成年聽障者的社會支持、充權感受及生活品質關係之探討(2023) 翁晨瑄; Weng, Chen-Hsuan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成年聽覺障礙者的社會支持、充權感受及生活品質三者間之關係,並檢驗充權感受對於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的中介效果。本研究採用網路問卷調查法進行施測,共蒐集225位本國籍、年齡介於20歲至65歲未滿,並領有聽覺機能障礙之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者為研究樣本。問卷內容包含「個人背景資料」、「社會支持量表」、「充權感受量表」及「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所蒐集的資料透過SPSS軟體,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分析、皮爾森績差相關、多元階層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與假設驗證。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成年聽障者的社會支持為中等偏低程度,其中來自家人的社會支持最佳,其次為朋友的社會支持,專業人員的社會支持則最弱。二、成年聽障者的充權感受為中度權能程度,其中社會政治充權最佳,其次為人際充權,個人充權則最弱。三、成年聽障者的整體生活品質平均分數為3.27(SD=.65),四大範疇的加總分數為51.79分(SD=10.56),分數介於「中等稍高」範圍,其中生理健康的評價最佳,其次分別為環境及心理,而社會關係的評價則最差。然而,比較NHIS常模資料,成年聽障者的生活品質仍低於一般臺灣民眾。四、個人背景在整體生活品質的差異情形方面,成年聽障者在「教育程度」、「收入」、「家庭經濟狀況」及「聽障資源使用」達顯著差異。五、相關情形方面,成年聽障者的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社會支持與充權感受呈顯著正相關,充權感受與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六、階層迴歸方面,整體迴歸模型對整體生活品質的解釋力達57.2%,「聽障資源使用」、「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清寒家庭」、「個人充權」及「人際充權」皆為整體生活品質重要的預測因子。 七、「個人充權」為整體生活品質及各範疇最重要的預測因子,聽障者在個人充權的分數越高,其對整體生活品質及各範疇的評價越佳。 八、成年聽障者的整體充權感受在整體社會支持及整體生活品質之間,具有完全中介。 研究建議如下: 一、提升專業人員所提供的社會支持。 二、重視聽障者的經濟安全議題,強化家庭增權的服務模式。 三、增加學校及職場對於聽障文化的瞭解,強化聽障族群的人際支持。 四、持續透過個人、人際及社會政治充權之策略,多方面提升聽障者的生活品質。Item 中高齡志願服務者服務場域、社會支持、生命健康資訊對死亡態度的影響(2020) 朱晏瑢; Chu, Yen-Jung本研究旨在了解參與志願服務的中高齡者是否會因其不同服務場域而讓他們對於死亡態度產生差異;中高齡志願服務者所得到的社會支持是否會影響他們對於死亡的態度;以及知悉生命健康相關資訊是否會讓中高齡志願服務者對死亡產生不同的想法。研究採用實體及線上的問卷調查法,以「中高齡者死亡態度量表」為主要測量工具,同時詢問他們的志願服務場域、社會支持與對於生命健康資訊知悉的狀況。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年滿四十五歲之中高齡志願服務者,正式樣本採取分層抽樣,共發出661份紙本問卷及97份線上問卷,在回收488份紙本及線上問卷後,首先去除未滿45歲的填答者,以及系統性遺漏者,再以平均數插補法進行資料的修正隨機遺漏值,最終獲得471份完整有效問卷。本研究先對紙本受訪者及線上受訪者進行檢測,發現紙本(376份)及線上問卷(95份)的結果在死亡態度五面向都有顯著性的不同,因此,本研究最後只採用紙本問卷資料(376份)。本研究有將近四成的受訪者同時從事兩種以上的志願服務工作,而且當中有近五成的志願服務者已經服務滿九年以上,從此研究結果可知,志願服務是一種長期投入時間、體力、心血的活動,除了可能成為退休生活的興趣與樂趣,亦能發展成一種全新樣貌的生活風格。從階層式線性迴歸分析結果得知,信仰天主教/基督教、離婚、自覺健康狀況、從事生態環保類型、志願服務年資、與生命健康相關具體行為都與負向死亡態度(死亡恐懼、死亡逃避)相關;而性別、信仰佛教/道教/一貫道或天主教/基督教、已婚有偶、子女數、自覺健康狀況、社會支持程度以及生命健康資訊接收都與死亡接受(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中性導向的死亡接受)相關。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未來政策、實務社會工作、及研究的討論與建議,以期對中高齡志工的死亡態度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有效的應用。Item 年輕女性乳癌病友的身體意象與社會支持(2014) 陳禹岑; Chen, Yu-Tsen本研究在探討瞭解逐漸增加且有特殊需求及任務之年輕乳癌病友族群,在進行相關手術及治療後,其身體意象(bady image)與社會支持之變化。針對六名四十歲以下罹患乳癌之女性病友,透過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收集。研究結果發現,外科醫師手術方式的決定,是最直接影響乳癌病友身體意象的因子;在治療終結後,可以發現方式或找到管道讓受苦得以昇華,創造出其他的意義及價值,對於乳癌病友而言,是一個相當大的轉念力量,對其身體意象亦有正向的影響。在社會支持部份,家人、朋友、職場及病友組織等,都是病友罹病過程重要的支持來源;另發現,罹病經驗與人際互動之間,及身體意象對於病友人際關係的抉擇,相互影響。對於年輕未婚乳癌病友而言,面臨雙重困境,在沒有伴侶情況下,與原生家庭的互動下因各個家庭間互動親密與疏離,所獲資源不一。 透過研究,希冀未來的許多女性能在疾病的預防及診斷上能採取積極作為,主動與醫師討論治療計畫,並打開心房走出家門,並在可能的情況下持續工作;另外,提醒親友對於病友的愛與關懷應持續且保持彈性;對於醫務社會工作師部分,建議能依著新病友的特性,媒合適切的病友服務,另可針對病友家屬進行團體工作;最後,在醫護部分,對於病情的解釋能有個殊性的做法,並應完善醫院病友組織的工作機制,提供正向的肯定及實質的協助。Item 發展遲緩兒童家長的社會支持、充權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及新北市接受早期療育服務之家長為例(2012) 王思淳; Wang, Szu-Chung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接受早期療育服務之家長的社會支持、充權及生活品質之現況,探討家長的社會支持與充權對生活品質之影響,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升家長之生活品質,並作為早期療育機構規劃家庭支持服務之參考。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及新北市接受早期療育服務的發展遲緩兒童家長。研究者先將樣本「分層」,再分別從社福、衛生、教育三大單位進行「便利取樣」,總共回收235份有效問卷。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包括:社會支持量表、家庭充權量表、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量表、及基本資料。 研究者使用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PSS)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早期療育服務概況部份,將近四成五的家長每個星期和早療服務人員連繫一次,至於家長認為和其最常接觸或印象最深刻的早療服務人員是治療師(42.6%),其次是特教老師(29.7%),再來才是社工員(11.9%)。 二、家長感受到早療服務人員所提供之社會支持為中度偏低。在社會支持的三個構面中,家長最常感受到的為資訊性支持,其次為情緒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則最低。 三、家長之整體充權程度為中度偏高。在充權的三個層面中,家長得分最高的是服務系統,其次為家庭,社區與政策則為最低。 四、家長的綜合生活品質與綜合健康滿意度均屬中度偏低程度。在生活品質的四個範疇中,家長得分最高的是生理健康,其次分別為社會關係、環境,心理則為最低。 五、在社會支持與充權之相關部份,整體社會支持與整體充權呈顯著正相關,除了工具性支持與家庭層面充權未達顯著相關外,社會支持各構面與充權各層面均達顯著正相關。在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相關部份,資訊性支持與整體生活品質及其各範疇達顯著正相關,但工具性支持與整體生活品質及其心理範疇、社會關係範疇、環境範疇則呈顯著負相關,而整體社會支持、情緒性支持與生活品質及其各範疇則皆未達顯著相關。在充權與生活品質之相關部份,整體充權及其家庭層面、服務系統層面與整體生活品質及其四個範疇達顯著正相關;不過,社區與政策層面充權與整體生活品質及其四個範疇皆未達顯著相關。 六、階層迴歸分析發現,迴歸模型對整體生活品質的解釋力達23.3%,而家庭充權、資訊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及早療服務頻率為整體生活品質之重要預測因子。路徑分析則發現,資訊性支持除了直接影響外,還會透過充權的間接中介效果對整體生活品質產生影響;情緒性支持會透過充權的間接中介效果對整體生活品質產生影響,並且為完全中介效果。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早期療育實務工作者、機構組織、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Item 新移民女性的社會支持與教養態度之研究(2012) 邱婉華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新移民女性的社會支持、教養態度的現況以及彼此間的關係,採取便利取樣方式,以台北市、新竹縣、台南市、屏東縣等四縣市的新移民母親為母群體並進行問卷調查,總計發放853份問卷至61個新移民課程單位,回收之有效問卷為645份。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包括:社會支持量表、教養態度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等三部份。 研究者使用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PSS)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大部份的新移民女性在台灣的適應情形、中文流利程度達普通以上。 二、新移民女性感受到的非正式社會支持多於正式社會支持,且非正式社會支持以情緒性支持最多,工具性支持其次,資訊性支持最少;而正式社會支持則以資訊性支持最多,情緒性支持其次,工具性支持最少。 三、新移民女性在教養態度的整體、自信、歸因、瞭解等構面皆為中度偏正向,然在接納構面為中度偏負向。 四、新移民女性感受到非正式社會支持與正式社會支持愈多,其在整體教養態度及其各構面的教養態度愈正向。 五、迴歸模型對整體教養態度的解釋力達29.1%,台北地區、教育程度、非正式情緒性支持及非正式資訊性支持為整體教養態度之重要預測因子。 六、迴歸模型對教養態度的自信構面解釋力為最佳(25.8%),其次為對歸因構面(23.6%),再次則為對瞭解構面(12.2%),對接納構面的解釋力最差(9.9%)。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政府單位、新移民女性的相關服務人員、新移民女性本身及其丈夫、家人、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以對於往後新移民女性的服務和資源的提供上有所助益。Item 精神康復者對無差別殺/傷人事件的看法之研究:以思覺失調症為例(2018) 劉晏如; Liu, Yen-Ju近年來,台灣發生數起無差別殺/傷人事件,因媒體過度渲染、大眾缺乏對思覺失調症的認識,社會激起一陣對精神疾病的惶恐,漸漸影響思覺失調症康復者的康復之路,從社區的不友善、家人的害怕和工作的歧視,讓思覺失調症康復者成為無差別殺傷人事件中被噤聲的代罪羔羊。 因此,本研究選擇質性研究呈現受訪者的聲音,並運用深度訪談法探討近年無差別殺/傷人事件頻傳與媒體大肆報導的氛圍下,九位思覺失調症康復者對此現象的看法和感受,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思覺失調症康復者對於無差別殺/傷人事件之看法與感受。 二、瞭解於無差別殺/傷人事件發生後,思覺失調症康復者對於大眾易對精神康復族群產生較負面的連結及污名化的經驗。 三、根據本研究結果,提供實務工作者讓思覺失調症康復者發聲的策略與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從受訪者的康復經驗和生命故事中,發現受訪者們較能同理嫌犯面對精神疾病時的脆弱情境並顯現社會支持的重要性,故思覺失調症康復者的聲音應被重視,成為預防無差別殺/傷人事件的關鍵。無差別殺/傷人事件發生後,媒體成為污名的重要推手,且原有的疾病污名和事件後續的污名相互交織,也加深了社會氛圍不友善與受訪者的人際關係,更讓受訪者產生自我懷疑的污名態度,使康復之路更顯得寸步難行。 台灣無差別殺/傷人事件與思覺失調症康復者間的錯誤連結,逐漸影響受訪者的生活,建議適時地規範新聞媒體的污名化報導,並加強大眾的心理衛生觀念,精神領域的實務工作者應多重視倡議工作,藉由實際接觸和重現康復者的聲音,化解精神疾病之刻板印象,營造友善的社會氛圍,讓社區的精神康復者有勇於求助的機會。另外,無差別殺/傷人事件之預防政策,應多傾聽思覺失調症康復者的聲音與建議,以了解悲劇背後的複雜原因,才能編織完備的社會安全網。 關鍵詞:無差別殺/傷人事件、思覺失調症、污名、媒體、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