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雷史畢基《B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2) 趙勻毓; Chao, Yun-Yu
    義大利在中世紀、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至巴洛克 (Baroque) 時期皆為西方音樂發展的中心,不過在古典時期之後,歐洲的音樂重心逐漸轉移至德奧地區,直到十九世紀浪漫時期後,歌劇的興起才漸漸恢復義大利在音樂歷史中的地位,身為此時期的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卻不以歌劇,而以器樂音樂在當時的音樂圈佔有一席之地,這讓筆者相當好奇他到底是何許人物。在雷史畢基的音樂之中,具有相當浪漫的音樂語法,也能聽見印象主義具有朦朧氣質的和聲,因此有些人認為他是後浪漫主義,也有另一派說法認為他偏向印象主義,讓雷史畢基成為一位無法明確定義流派的音樂家,這是筆者認為非常特別的地方。本篇論文自作曲家生平開始,尋找雷史畢基與其他同時期音樂家的關聯處,試圖找出他在音樂方面受到的影響,並以《B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為主題進行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以期更加理解作曲家與這首作品。
  • Item
    孟德爾頌《F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四》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2) 鄭子愛; Cheng, Tzu-Ai
    孟德爾頌一生創作無數,38年的歲月裡創作給小提琴的作品只有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兩首小提琴協奏曲與一首小提琴與鋼琴的雙協奏曲,其中以小提琴協奏曲最為人稱道,但其優美的旋律與從傳統衍生出來的形式,卻不斷出現在他各個時期的作品裡。本論文的論述由第一章孟德爾頌的生平開始,從他的生長經歷觀察其音樂風格的塑造過程,之後帶到關於《F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四》的創作背景,從孟德爾頌的早期作品風格,去窺探這個作品的創作理念,並且在第二章從不同版本的樂譜中,相互比較並找到最符合孟德爾頌原著的版本。第三章以樂曲分析為主,分析各種使用的手法,以及孟德爾頌如何在傳統的框架中發揮浪漫的本質。第四章則是從上述的研究中帶入筆者的音樂詮釋,希望以此能作為小提琴演奏者的參考。
  • Item
    米堯《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四十》分析與詮釋
    (2022) 洪千雯; Hung, Chien-Wen
    米堯(Darius Milhaud, 1892-1974)為法國六人團成員之一,且是其中最多產 且創作類型最為豐富的作曲家。自幼的生長環境、求學歷程、社交狀態,工作後 多樣的身分轉變:照顧難民、大使館隨員、演奏家及教授,豐富的遊歷經驗以及 廣闊的視野提供米堯多元的創作養分,輔以無論身處何方皆能提筆創作的性格, 在在直接或間接影響了他在創作生涯上的成就。本論文將就《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四十》分析及探討,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內容包含研究動機和研究過程中使用的方法;第二章介紹米堯的生平;第三章彙整作曲家主要創作風格;第四章為樂曲分析,以曲式及樂曲中使用的創作手法切入、闡釋;第五章演奏詮釋,討論演奏上的指法、弓法等個人見解;最後的結語為全文內容的統整及總結。
  • Item
    布拉姆斯《D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8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1) 白宇捷; Pai, Yu-Chieh
    十九世紀,中產階級崛起,浪漫主義盛行,在各式藝術型態相互結合,思想不斷創新的浪潮下,音樂家們爭先表達自我情感,推崇標題音樂。然而布拉姆斯卻獨步他人,意在藉以古典主義之形式,堅持早期絕對音樂之藝術理念,但發揚傳統的同時卻也結合新時代在寫作技巧上的突破,造就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得布拉姆斯在這樂派交錯的時代立下不可動搖的歷史定位。 本論文主要針對布拉姆斯《D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做完整的探討與研究,筆者透過作曲家生平背景、曲式及風格等資料彙整,深入瞭解此曲,期許能達成在演奏時有更深刻、貼近作曲家原意的詮釋。 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陳述筆者選擇此曲為研究題目之動機與目的,並確立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為生平概述,對作曲家之生平做深入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布拉姆斯在新古典主義上的音樂思想與風格特色。第三章為寫作風格與創作背景,透過研究布氏當代背景與創作影響,進而更瞭解其樂曲風格,並另立一節整理出布拉姆斯作曲手法中慣用的術語記號,探討其創作思維及用意。第四章為樂曲分析,針對此作品之樂曲架構、調性、和聲、樂句與動機作一系列分析。第五章為演奏詮釋,陳述此曲演奏上所使用的技巧如弓法、指法、段落安排等之詮釋理念。最後為結語,為筆者對此論文之歸納與總結。
  • Item
    莫札特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創作風格演變的研究
    (2013) 呂瑀棻
    在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約30年的作曲生涯中,小提琴與鍵盤樂器奏鳴曲的寫作從1762年到1788年,長達26年的時間,橫跨他各個創作階段。莫札特年少時,結識了修貝特(Johann Schobert, ca. 1720-1767)與約翰‧克利斯倩‧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 1735-1782)等作曲家,因而著手創作多達32首的作品。奏鳴曲樂章的結構、奏鳴曲式的演變,以及作曲手法的改變,展現出莫札特在不同時期所受到的影響,成為研究莫札特創作特色轉變的一套完整作品。 正值鋼琴取代大鍵琴,逐漸成為最主要的鍵盤樂器之際,小提琴與鍵盤樂器奏鳴曲的型態也隨之出現變化。原先以小提琴伴奏鍵盤樂器的模式,由於鋼琴音色與音量的獨立性,使得小提琴逐漸脫離伴奏的腳色。莫札特的這些作品,呈現出從兩種樂器之間關係的改變。 他們不僅是研究莫札特奏鳴曲發展的一套完整作品,同時展現出奏鳴曲式初期到創作手法成熟的架構。鍵盤樂器與小提琴地位從主屬關係,轉變為平等地位,因此也是研究小提琴與鍵盤樂器奏鳴曲在此時期演變過程的重要作品,並為此樂種在往後的發展,立下了創作的典範。本論文針對莫札特26首作品的曲式架構,以及小提琴與鍵盤樂器之間的關係,探討早期到成熟時期創作風格如何演變。
  • Item
    普羅柯菲夫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之研究與詮釋
    (2008) 陳懿俐; Yi-Li CHEN
    普羅柯菲夫生長在新舊世紀交際,畢生奔走於亞歐美三大陸,他的音樂亦是難以定位,是陳舊還是怪誕?是東方抑或西化?其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九十四是改編自唯一的D大調長笛奏鳴曲,受到小提琴演奏家青睞的程度比起原編制有過之而不及。 本論文第一章將普羅柯菲夫的生平分為三個主要時期,反映其受大時代牽動的一生;第二章中探討作曲家獨特的音樂語法;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將樂曲按樂章依序進行結構的分析、以及演奏詮釋的討論;第五章則藉由兩種樂器編制、樂譜版本、和有聲資料的比較,企圖為樂曲的演奏上尋求客觀性及更多的可能性。
  • Item
    艾爾噶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八十二之研究
    (2007) 洪佩棻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樂壇正處於傳統與革新交替的時代,生逢此時的艾爾噶,其樂曲形式多承襲自貝多芬、布拉姆斯,在當時是屬於保守風格的作曲家,但他的音樂中又充滿了深度的情感以及英國式的高貴氣質,正當其他作曲家紛紛追逐新潮、奇異的作曲手法時,艾爾噶卻堅持以傳統的素材創作,並加入其獨特的英國語法為舊素材開發了一種新的氣象,然而這首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八十二就是最好的例證,此曲中沒有怪誕的和聲、也沒有複雜的技巧,但旋律線條卻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現他寫作優美旋律的長才。這篇論文先從英國音樂環境的發展開始討論,進而介紹艾爾噶的生平以及作曲風格,說明哪些因素影響了他的創作,並對艾爾噶的小提琴作品作一番概述與介紹,最後分析與詮釋艾爾噶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八十二。
  • Item
    多赫南尼升C小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詮釋報告
    (2013) 陳又寧
    多赫南尼(Ernst von Dohnányi, 1877-1960)是一位二十世紀初巡演世界各地的傑出鋼琴家,此外,還身兼指揮家、作曲家與教師的多重身分。 他的作品有著豐沛的情感與動聽的旋律,對於身處二十世紀初音樂風潮極欲擺脫過往窠臼的世代而言,如此堅持著傳承十九世紀浪漫樂派風格的音樂家,是個特殊的例子;畢生致力於推廣匈牙利民族音樂,他不但啟發了後起之秀巴爾托克及高大宜等人的音樂成就,也時常藉著自己的名聲為發表他們的作品。 多赫南尼雖是鋼琴家出身的作曲家,但他的弦樂作品卻是可圈可點的,著名的《弦樂小夜曲》(Serenade in C for String Trio, 1904),僅使用三個樂器便能有豐富的和聲與織體架構,相較之下,他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21, 1912)作於1912年,題獻給十九世紀知名小提琴家維克多‧馮‧海爾茲費爾德(Victor von Herzfeld, 1856-1919),反倒較不廣為人知,其架構與創作手法上略偏於傳統,幾乎在音樂史上為數眾多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曲目中被埋沒,卻是情感細緻而富有變化、獨特而清新雅致的作品。 筆者從多赫南尼的生平與創作、其時代背景與他的音樂成就著手,再探究此曲的創作背景與寫作手法,接著分析樂曲各樂章之曲式與結構,最後就其演奏詮釋與技巧作深入探討。
  • Item
    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之曲式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2) 楊欣暐; Yang, Hsin-Wei
    法蘭西斯‧浦朗克(Francis Poulenc,1899-1963)為二十世紀重要的作曲家,曲中常令聽眾留下優美、自然、高雅的印象,在他的小提琴奏鳴曲中最為人稱道並且仍持續被演奏的作品的是這首創作於1942-1943年的奏鳴曲,共有三個樂章,曲中有著豐富多變的曲趣,也仍舊透露浦朗克樂曲易於親近的特質。 本文從作者的生平、風格、創作時期的特點、音樂理念、以至此曲的各樂章曲式及詮釋分析...等角度探索此曲的背景,來研究本首小提琴奏鳴曲的創作手法,並期望在演奏上能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與認知。
  • Item
    浦羅柯菲夫f小調第一號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80之研究與詮釋
    (2018) 蔡庭庭; Tsai, Ting-Ting
    浦羅柯菲夫是以擁有「鋼鐵般的手指」為名的鋼琴家,雖在學院派的制度下學習了十年,但其始終被認為是位前衛且標新立異的作曲家。在歷經俄國革命、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浦羅柯菲夫曾有一段在海外的生涯,奔走於歐亞美三洲,但浦羅柯菲夫最後仍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為浦羅柯菲夫回歸蘇聯後,花了八年時間才完成的作品,創作期間其小提琴家好友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也曾提供了諸多建議,這也是浦羅柯菲夫所有小提琴作品中譜寫最久的一首。 本論文的第一章係為筆者之研究動機、目的和方法。第二章由浦羅柯菲夫的生平,和從俄羅斯文化發展的角度來探討俄羅斯音樂的形成。第三章則是探究俄羅斯小提琴學派的脈絡,後延伸探討至20世紀與浦羅柯菲夫的小提琴作品之相關聯。第四章為樂曲結構的分析。第五章則將透過前四章的探討,作出個人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