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4
  • Item
    德布西《被遺忘的短歌》與《優雅慶典第一冊》之分析與詮釋
    (2023) 林子馨; Lin, Tzu-Hsin
    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 於法文藝術歌曲 (mélodie) 的創作地位獨樹一格,詩人魏爾倫 (Paul Verlaine, 1844-1896) 亦為法國十九世紀文學中跨越了巴拿斯派(又稱高蹈派) (Parnassiens) 與象徵主義 (Symbolism) 的詩人,其詩作豐富的音樂性以及細膩捕捉瞬間的特色吸引了德布西,也因此德布西許多法文藝術歌曲的靈感都出自其詩詞作品。本論文述說之作品皆為德布西選用魏爾倫之詞之作品,為《被遺忘的短歌》(Ariettes oubliées, 1903) 以及《優雅慶典第一冊》(Fêtes galantes, set 1, 1891) ,全文以六個章節論述,分別為緒論、作曲家德布西、詩人魏爾倫、《被遺忘的短歌》六首歌曲之樂曲分析及詮釋、《優雅慶典第一冊》三首歌曲之樂曲分析及詮釋與結語。
  • Item
    印象樂派作品研究 –以德布西《為鋼琴的》與拉威爾《庫普蘭之墓》選曲為例
    (2022) 洪琬宜; Hung, Wan-Yi
    十九世紀的法國歷經普法戰爭後,在音樂界形成振興昔日光輝的一股風潮,除了注重傳統的器樂音樂,也逐漸發展新穎的創作手法,企圖擺脫日耳曼音樂風格的影響。於 1871 年成立「國家音樂協會」 ( 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 ),並激勵當時的作曲家進行創作,在音樂創作上發展出三種風格,國際音樂 ( Le Style International )、溫和浪漫 ( Romantisme Modéré ) 和印象樂派 ( Impressionism ),其中印象樂派的興起受到繪畫的印象主義影響,以光線與色彩變化成為當時法國音樂發展的特色。阿希爾-克勞德・德布西 ( Achille- Claude Debussy, 1862 – 1918 ) 與約瑟夫-莫里斯・拉威爾 ( Joseph- Maurice Ravel, 1875 – 1937 ) 同為印象樂派的代表作曲家,在承襲法國傳統音樂之際,也以獨特的創作手法發展出音樂的新道路,在創作語法上兩人具有各自的特色;筆者以兩位作曲家致敬巴洛克樂派鍵盤組曲的鋼琴作品《為鋼琴的》、《庫普蘭之墓》作樂曲分析與詮釋之探討,分別選自兩部作品中的〈前奏曲〉、〈觸技曲〉,以及法國在十七至十八世紀盛行的兩種慢速舞曲〈薩拉邦舞曲〉、〈佛拉納舞曲〉,由曲式架構、調性、和聲與素材等創作手法比較兩位作曲家的創作特色。
  • Item
    德布西《貝加馬斯克組曲》與《版畫》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3) 游芷瑄; Yu, Chih-Hsuan
    克勞德・德布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 1862-1918),為印象樂派最重要的法國作曲家之一,他獨特的創作技法,跳脫過去德奧音樂和聲與調性的規範,開創二十世紀初的法國鋼琴音樂色彩。本文以德布西早期鋼琴作品《貝加馬斯克組曲》與成熟期鋼琴作品《版畫》為例,探討德布西的音樂風格之特色。本論文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德布西的生平概述,第三章為《貝加馬斯克組曲》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第四章為《版畫》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第五章為結論。
  • Item
    傳統與創新-德布西《版畫》及四首鋼琴作品《黑娃娃步態舞》、《海頓頌》、《小黑人》、《比緩版更慢》之研究報告
    (2022) 何芝蓉; Ho, Chih-Jung
    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 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最重要的法國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打破過去的調性與和聲功能的體制規範, 在音色、旋律、和聲、節奏上的種種突破,經常為後人分析與研究。有關德 布西的研究不計其數,題目也涵蓋廣泛,筆者把德布西視為起首,探究德布 西獨特的創作手法對二十世紀音樂帶來的影響。本論文以德布西的《版畫》及《海頓頌》、《小黑人》、《比緩版更慢》 與《兒童天地》中的〈黑娃娃步態舞〉共七首小品為曲目,探討其傳統與創 新之處。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 與方法;第二章簡述德布西的生平與音樂特色;第三章依循傳統,討論創作 背景與樂曲分析;第四章以創新的角度,剖析爵士風格與七首小品的串連, 以和弦符號、爵士創作元素、爵士寫作手法切入,佐以繁音拍子的沿革、阿 巴內拉舞曲節奏與西班牙吉普賽音階之分析;第五章為結語,為筆者綜合前 四章觀察後的心得。
  • Item
    武滿徹與德布西兩首長笛、中提琴與豎琴三重奏之比較
    (2015) 張佳馨
    法國作曲家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 - 1918) 是音樂史上第一位採用長笛、中提琴與豎琴之編制創作室內樂的作曲家,屬於德布西晚期音樂風格的這首《長笛、中提琴與豎琴奏鳴曲》 (Sonata for Flute, Viola and Harp, 1915), 不僅是音樂史上的創新之作,亦成為後代作曲家爭相模仿使用的編制典範。在眾多相同編制的音樂作品當中,日本作曲家武滿徹 (Toru Takemitsu, 1930 - 1996) 所寫的同編制三重奏《於是,我知道那是風》 (そして、それが風であることを知った / And Then I Knew 'Twas Wind, 1992), 除了直接引用了德布西作品當中的音樂片段,在曲式、調性、動機、速度等方面,皆具備高度相關性,本論文除了個別分析這兩首樂曲之外,亦將針對兩首樂曲之相關性加以比較。此外,本論文亦將探討德布西與武滿徹他們各自所受到的日本、法國文化之影響,並探討兩位作曲家在音樂哲思上的共通點。
  • Item
    德布西 小組曲之作品分析與指揮詮釋
    (2012) 劉美伶; LIU, MEI-LING
    原為鋼琴四手聯彈作品的《小組曲》是德布西學生時代的創作,根據魏倫的詩集《優雅慶典》裡兩首同名詩作及詩集所呈現的精神所譜曲。爾後,畢塞爾依照德布西慣用的管絃樂配器與語法改編為管絃樂版本。本論文透過資料蒐集、背景探討、樂曲分析、版本比較和實務演練來進行研究,期許自己找出最貼近作曲家意念且最適當的詮釋。
  • Item
    以月光小丑的想像故事–《月下琴愁》 作為德布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的演奏詮釋
    (2016) 蔣宛瑾; Chiang, Wan-Chin
    德布西在私人信件中表達,自己在晚期對音樂有了新的領悟,德布西認為計畫中的六首奏鳴曲,在音樂上重要性是超越抒情劇的。既有文獻顯示《皮耶洛對月亮生氣》是此奏鳴曲原本的副標題,並已經廣為大多數音樂學家所接受。除此之外,當時知名法國大提琴家洛蘇發佈了聲稱來自德布西本人的皮耶洛奏鳴曲詮釋,而德布西寫了兩封信向他的出版商迪朗抱怨此事。難道這首德布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如同《牧神的午後前奏曲》的靈感取材來自詩,是以《月光小丑》的詩作為題材,和以《皮耶洛對月亮生氣》作為標題的「標題音樂」? 筆者以個人演奏詮釋的角度,想像德布西使用荀貝格音樂話劇《月光小丑》中二十一首詩的標題作為每個段落的題材,將這首曲子的節奏、和聲、與音色的材料具象化,把每個段落中的每個動機的音響效果,想像成月光小丑一連串的背景、動作與故事情節,將這首奏鳴曲詮釋成一個月光小丑完整的故事,命名為《月下琴愁》,以這部創作《月下琴愁》作為表演者演奏詮釋的的藍圖。 如此一來,這首德布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的演出,已經嚴然成為一個詩、畫、與音樂所創造的《月下琴愁》想像空間,重新演奏詮釋出這首奏鳴曲非凡的歷史價值和音樂成就。 荀貝格在1912年以德文版《月光小丑》詩集中二十一首詩作為劇本,完成了其著名的音樂話劇《月光小丑》,巧合地在三年之後,德布西在1915年完成《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在《月下琴愁》故事的創作過程中,意外地發覺《月下琴愁》的故事與德布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緊緊相扣,故事每一首詩的發展與此曲段落間的起承轉合不謀而合。難道德布西就是以法文版《月光小丑》詩集中的二十一首詩作為題材,創作出不讓荀貝格音樂話劇《月光小丑》專美於前的傲世佳作?
  • Item
    德布西《練習曲》之音樂分析與詮釋探討
    (2018) 高子媛; Kao, Tzu-Yuan
    阿奇.克勞德.德布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 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相當具代表性的法國作曲家。由於受到不同作曲家、美學觀、異國文化及文學、繪畫、舞蹈等藝術之薰陶,使他具有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也對於後世的音樂產生巨大的影響。德布西的《練習曲》(Etudes, 1915) 具有承先啟後的特質,不僅延續過去練習曲的部分特色,同時也在創作手法及呈現效果方面有著顯著的創新,如不同的曲式結構、多變的和聲與調性、風格、速度和力度上的強烈對比、音色聲響的探究,以及技巧上的難度,使《練習曲》成為他在音樂創作上力求突破的最佳展現。因此,本論文以德布西的十二首《練習曲》為研究主題,藉由瞭解德布西的生平背景、創作風格,及《練習曲》的創作背景,並分析其中的音樂特色,探究德布西鋼琴音樂的獨特語彙,再進一步探討其音樂之詮釋方式。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筆者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第二章為作曲家背景概述,根據文獻資料概述德布西之生平背景、創作風格形成與影響,及《練習曲》的創作背景與特色;第三章為音樂分析,針對《練習曲》之曲式特色、和聲與調性、速度變化與力度層次進行探討;第四章為詮釋探討,針對速度與拍號變換、音色與觸鍵,及力度與聲部層次三個面向,提出筆者對於音樂詮釋的看法;第五章結語,為全文的統整與總結。期望透過歷史背景、音樂特色及演奏詮釋的探討,能夠洞悉德布西《練習曲》的音樂內涵,並提供個人之詮釋建議供讀者參考。
  • Item
    《德布西前奏曲》選之研究
    (2016) 賴郁青; Lai, Yu-Ching
    提及德布西的音樂,大部分會聯想到的是音樂中朦朧的意象,並與印象主義的繪畫作聯想。而德布西的音樂中不僅僅只有這一方面的表象中,他的音樂精緻、細膩,充滿高雅的詩意。而聲音在他的手中有如運用調色盤作畫一樣,搭配自由,這都仰賴他在和聲上的敏銳,也為了音樂史上的音樂色感增添璀璨的一頁。 德布西是在法國音樂歷史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不僅是在法國音樂中有一席之地,對當時的德奧音樂,以及浪漫派、後浪漫派的音樂而言,德布西是如此與眾不同、光鮮奪目的作曲家,對後輩而言,也是相當偉大的典範楷模,他的音樂為音樂史上另闢新境,可說是為了音樂史上立下重要的紀念碑。 本詮釋報告筆者將進行幾個部分作探討:一是德布西的生平與其年代,在生平部分會稍微提及風格及代表作品,並簡述印象主義與象徵主義的精神概念。第二部分則是針對德布西的鋼琴創作歷程作研究,先概述鋼琴音樂的美學所在,再進行分期,以及簡略介紹德布西《前奏曲》的創作背景。第三部分是以《前奏曲》為例進行德布西的創作手法探討,鑑於國內探討德布西鋼琴作品時通常將特色與曲子合併介紹,筆者試圖將特徵先行整理,以結構、和聲、鋼琴演奏風格以及音色等面向作分類探討,並以樂譜印證,更能對德布西的風格有整體性的把握。最後的章節分別介紹《前奏曲》的選曲八首,再次針對每一首的背景、架構、演奏方式探討,呈現每一小曲中的非凡價值。
  • Item
    克勞德・德布西兩套鋼琴組曲比較性研究—《貝加摩》組曲、《為鋼琴的》組曲
    (2016) 許芮于; Shiu, Ruei-Yu
    十九世紀末、1871 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音樂界興起一股振興法國文化的 風潮。由於法國音樂在十九世紀中以來,國內中產階級增多,喜愛好聽易懂的音 樂與表演藝術,因此音樂發展並沒有太突出的表現,除了討好聆賞者的音樂以外, 主要是日耳曼地區輸入音樂。音樂界藉著普法戰爭的戰敗,試圖在音樂上突破重 圍。 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5-1918)跳脫傳統的創作手法,有別於當時法國由學院派「溫和的浪漫」風格、「法蘭克幫」(bande de Franck)的國際風格,以及德國的後浪漫派音樂,震撼了當時的音樂界,尋找出音樂中新的聲音模式。然而,這樣的創新,被拿來與當時的「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畫派類比,貼上在當時帶有貶義的標籤。即使過了這麼多年,德布西的音樂經常被演奏、分析與討論,但大多注重在技巧方面。而對於德布西的音樂,與「印象派」這樣的標籤,究竟 兩者之間有著些什麼樣的關係,則時常以幾句似是而非的言語帶過,進而影響聆 聽、演奏時的認知,產生許多誤解。 本篇論文先探討作曲家所處的時空環境,透過相關文獻的參考,試圖將應該 具有的背景認知,以重點的方式呈現。樂曲上比較德布西早期的作品《貝加摩》 組曲(Suite Bergamasque, 1890-1905)、與成熟時期的《為鋼琴的》組曲(Pour le piano,1901)。兩首作品在標題或背景上,與巴洛克時期有著明顯的關聯,筆者也嘗試透過分析比較的方式,將這一部分凸顯出來。透過前面的背景論述與分析作為根基,反應在詮釋樂曲上,呈現出各曲應該注意的演奏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