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4
  • Item
    貝多芬《g小調第 二 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五之二研究與詮釋
    (2024) 曹妤蓁; Tsao, Yu-Chen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創作生涯中總共創造了五首大提琴奏鳴曲,這五首大提琴奏鳴曲更是將大提琴在古典時期的地位往上提升至新的層級。此論文所要分析的為《g小調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五之二 》Cello Sonata No.2 in g minor, Op.5 No.2 是貝多芬於 1796年完成,1797年出版的作品。本文內容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個章節為緒論,包含了筆者的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第二章節為貝多芬生平與創作特色,包含貝多芬的生平與其一生各個創作時期所創作的重要作品及其特色;第三個章節為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鳴曲概論與重要性,內容將會論述古典時期以前大 提琴之發展歷史與改良及五首大提琴奏鳴曲創作經歷與其重要性; 第四個章節為樂曲分析 ,為筆者對於樂曲結構與作曲手法之探討;第五章為演奏技巧與詮釋,為筆者演奏此樂曲所呈現的演奏技巧與樂曲之語法、氛圍;第六章為結論。
  • Item
    馬克‧埃謝內《為低音單簧管與鋼琴之奏鳴曲》 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3) 許恩愷; Hsu, En-Kai
    低音單簧管具有廣闊的音域與獨特的表現力,在管弦樂團中經常擔任獨奏的 要角,其低沈淳厚的音色受到許多作曲家鍾愛。二十世紀低音單簧管被頻繁使用在 樂團中,並且開始有大量的作曲家為低音單簧管譜寫樂曲,使低音單簧管有更多精 彩絕倫的室內樂及獨奏作品。馬克‧埃謝內《為低音單簧管與鋼琴之奏鳴曲》效仿二十世紀法國單簧管作品 的風格,完成此低音單簧管奏鳴曲。筆者將對此作品深入研究,並進一步探究低音 單簧管技巧與詮釋。本論文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深入探討低音單簧管之樂器演變、記譜法與演 奏技巧。第二章將透過彙整作曲家生平與創作背景,闡述作曲家的創作手法。第三 章著重分析曲式架構、和聲動機與演奏詮釋。第四章為結論。期望藉由以上分析與研究,貼近作曲家對樂曲理想的風格呈現,更進一步提升 低音單簧管演奏能力。
  • Item
    費利克斯·德萊賽克《降B大調單簧管奏鳴曲,作品三十八》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3) 薛婷尹; Hsueh, Ting-Yin
    十九世紀中期歐洲興起以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及威廉.理查.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為首的「新德意志樂派」(New German School),提倡多個新興樂種的創新,而德國作曲家費利克斯.德萊賽克(Felix Draeseke, 1835-1913)亦是其中一員。全文探討德萊賽克創作於1887年的《降B大調單簧管奏鳴曲,作品三十八》(Sonata in B-Flat major for Clarinet and Piano, Op. 38),經由筆者的研究與和聲的分析發現此曲展現大量的素材拼貼、主題動機的多重再現、單簧管與鋼琴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戲劇性的氛圍轉換,同時帶著浪漫保守派的風格。 本論文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引發筆者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將透過資料庫統整作曲家的生平及樂曲創作背景特色。第三章為全曲的架構整理、和聲分析與筆者的演奏詮釋以及第四章將彙整以上的結果作為結論。期望透過深入的了解與統整,能貼近當時的音樂風潮與樂曲樣貌,進而提升對樂曲的敏銳度及詮釋的巧思。
  • Item
    薩繆爾・奇曼《第二號長笛與鋼琴奏鳴曲》作品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3) 陳美君; Chen, Mei-Chun
    薩繆爾・奇曼(Samuel Zyman,1956-),二十世紀中出生於墨西哥城的音樂家,從小展現對音樂的喜愛,奇曼的作品充分展現了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特色,他的音樂不受古典理論規範的框架,和聲上打破固有大小調音階及調性使用,擅長加入不同的音樂元素,例如:教會調式、減音階及變化音階;他的音樂織度融合古典樂的豐富與爵士樂的多彩,使整體音樂聽起來自由、奔放且充滿直接與震撼的節奏感,像這樣的創作風格,讓他的作品在國際上逐漸受到重視,並成為墨西哥具領導地位的音樂家之一。本論文為研究薩繆爾・奇曼的《第二號長笛與鋼琴奏鳴曲》,探討其生平、創作風格,並配合分析樂曲結構來說明詮釋建議。本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並提出文獻探討及訪談資料做為參考的依據;第二章將介紹奇曼之生平與其音樂風格特色;第三章為樂曲分析,筆者將探討各樂章的曲式、旋律、節奏與動機;第四章為樂曲詮釋,以筆者對奇曼與此奏鳴曲的認識及感受,用文字來描述演奏上的詮釋;第五章為結論。
  • Item
    施雷克《給低音管與鋼琴奏鳴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探討
    (2023) 陳昱安; Chen, Yu-An
    古斯塔夫·恩斯特·施雷克 (Gustav Ernst Schreck, 1849-1918),是德國十九世紀晚期的作曲家。本論文之目的為研究施雷克的《給低音管與鋼琴奏鳴曲》,探討其生平以及創作風格,並進行樂曲分析以及提出詮釋建議。本文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第二章為作曲家施雷克的生平及創作風格;第三章為樂曲分析,並解析施雷克的創作手法;第四章是從節奏、旋律、力度、表情符號、術語、鋼琴合作等角度來對施雷克《給低音管與鋼琴奏鳴曲》進行三個樂章的演奏詮釋;第五章為結語。
  • Item
    布梭尼《F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0a》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3) 郭雨玟; Kuo, Yu-Wen
    布梭尼 (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 是一位鋼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作家、美學家,及更為大眾所熟知的傑出改編者,例如他改編自巴赫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 (Violin Partita No. 2 in D-Minor, BWV1004) 中的《D小調夏康舞曲》 (Bach-Busoni, Chaconne in D minor) 是最常被演奏的曲目,原創曲目卻比較少被提及。本文以布梭尼的《F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0a》(Piano Sonata in F-Minor, BV 204 Op. 20a) 為研究曲目,此曲於1883年創作並獻給安東・魯賓斯坦 (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主旨在透過原創作品辨析布梭尼,這一個具有豐富技巧的作曲家,並整理布梭尼的生平及創作生涯,及探討樂曲架構與風格,最後是詮釋與總結,期望此文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布梭尼的原創作品。
  • Item
    德維安《降E大調第二號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十八 》之作品分析與詮釋
    (2023) 羅珮瑜; Lo, Pei-Yu
    古典時期之法國長笛演奏家、低音管演奏家、作曲家及音樂教育家,弗朗索瓦•德維安(François Devienne, 1759-1803),一生致力於音樂創作及教育,尤其在長笛教育中,著有《最新理論及實用長笛教學》教材,總合以上,德維安在管樂發展中,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本文探討德維安的作品《降E大調第二號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十八 》,透過資料蒐集與樂曲分析,將研究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研究動機及範圍;第二章為德維安之生平及創作背景,及透過分析他的《最新理論及實用長笛教學》教材中的範例,整理出德維安的作曲貫用手法;第三章為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針對樂曲之創作手法、調性、和聲、旋律及樂句結構進行分析,並探討其演奏詮釋方法。第四章則是結論的闡述。
  • Item
    若利維《給長笛與鋼琴的奏鳴曲》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0) 劉有騏; Liu, Yu-Chi
    若利維以其喜愛的部落儀式及魔法故事作為創作樂曲的靈感,並認為音樂是種超越語言、種族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其音樂創作思維上,與自然的本質及運行法則息息相關,亦試圖探索著音樂如何能夠以最直接的方式觸動人心。究竟在若利維音樂中,不論聽覺上或是譜面之視覺上,所呈現神秘且複雜之狀態所蘊含的核心,是否可嘗試藉由其喜愛之思想——萬物運行法則「陰陽」解構與詮釋?本文將藉上述之方法,以若利維《給長笛與鋼琴的奏鳴曲》為例進行探討。文章結構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將闡述筆者之研究動機與方法;第二章為作曲家,將介紹若立為之生平與其創作思維並簡介其核心作曲概念;第三章為樂曲分析,筆者將探討各樂章曲式與分別之核心概念,闡述運用在陰陽概念上的關係;第四章為樂曲詮釋,筆者將先以吹奏方法及身體運用,帶入探討其與陰陽之連結,依序詳述之;第五章為結論,將以若利維核心思想為軸心串連各章結構,加上與筆者自身的關係最後再收攏於本章欲揭示的主要概念。
  • Item
    佛瑞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十三 分析與詮釋
    (2020) 蘇品瑜; Su, Pin-Yu
    佛瑞 (Gabriel Faure, 1845-1924) 的創作生涯橫跨了十九世紀末的浪漫樂派,以及二十世紀初的現代樂派,因此他早期與晚期的音樂風格會有明顯的不同。但他依然能將不同樂派的創作手法兼容並蓄,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 1 in A Major, Op. 13) 為佛瑞早期的第一首室內樂作品,當中使用的旋律與風格,除了符合浪漫樂派的特質,也有豐富的和聲變化,以及大膽的轉調手法。因此本論文將會進一步探討,佛瑞是如何將創新的和聲手法,融入傳統的浪漫樂派作品中。這首作品在單純優美的旋律中,同時蘊含豐富的和聲色彩,而使音色與情感有更細膩的層次,進而增加了演奏者在詮釋樂曲的難度。 本論文將分為五個章節來探討。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十九世紀法國的音樂背景,以及佛瑞的生平概述;第三章介紹佛瑞的創作特色與手法,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為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
  • Item
    雷貝卡‧克拉克《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1) 盧妍年
    筆者以克拉克身處的維多利亞時代背景及生平做為開端介紹,並探討克拉克的創作風格、手法及報章雜誌對其音樂的觀點;克拉克身為女性作曲家的地位在當時受到莫大的關注,間接影響了她爾後的創作生涯。其次就克拉克《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各章節曲式的架構、段落、調性、素材…等做分析,最後筆者將以個人觀點對克拉克《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做音樂的詮釋,使本篇論文在研究背景和內容後,有實際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