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

教育學系創於民國35年,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初期七系之一,迄今將屆七十年,期間組織與課程歷經變動,目前採行一系兩所之制運作。

教育學系創設之初,學制上只設大學部五年制學士班(含實習一年),招收本地生,之後增班並收海外僑生,主要來自港澳韓馬等地。另先後設有一年制及三年制教育專修科,自50年起增設夜間部六年制(含實習)學士班,至68年師範教育法公布實施後,改辦進修部三年制及四年制學師班招收現職教師,直至七十年代末。

至於研究所,民國44年單獨設立教育研究所碩士班,61年增設博士班,並開辦暑期教師碩士四十學分班。

民國76年配合學校行政組調整,系所合一。83年以後,再配合大學法修正,更名為教育學系,分設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另開辦暑期、夜間及週末等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為因應學術日趨分化專精,92年先行設立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班,98年再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為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自100年起推動「系所合一、一系二所」政策,系所務順利運作迄今。

本學系與教育研究所位址數經遷移,初創時,教育學系設於本部校區。後與研究所分設於圖書館校區舊圖書館兩側(今博愛大樓)。後教育系遷入舊教育大樓(今進修推廣學院),而教育研究所則於61年遷入公館校區研究大樓三樓(今數學系館)。77年新教育學院大樓落成,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一併遷入三、八、九樓。

本系所教師專長涵蓋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等主要領域,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早期有田培林、楊亮功、劉季洪、黃建中、王文俊、林本、余書麟、孫亢曾等名師執教。之後獲教育部學術獎者有程石泉、伍振鷟、黃政傑、楊深坑等諸師,兩度獲教育部國家講座者為楊深坑教授。另獲國科會傑出獎者有歐陽教、簡茂發、謝文全、楊深坑等諸師。另有賈馥茗、伍振鷟、歐陽教、謝文全、吳清基及簡茂發諸師,先後獲聘為名譽教授。有關行政服務上,郭為藩、林清江及吳清基三師先後擔任教育部部長,而系友多人歷任教育部司處長或地方教育廳、局、處首長,或擔任大專院校或中小學校長、主任。

至於本系所整體表現,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全球大學30個學科領域排名」,本校102年時教育學科排名首度獲評為第50名,103年晉升至42名,104年更躍升至22名,成績備受國際肯定。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明代家教文獻之童蒙教育觀研究
    (2013) 林秀環
    本研究分析明朝49種家教文獻的產生年代及內容,探討其童蒙教育的觀點,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明代有些家教文獻的教導對象包括成年子弟,而不限於童蒙。對於童子的教育重點,則主要在於德育及智育兩方面,其部分內容分別承襲了顏之推《顏 氏家訓》、朱熹或王陽明的童蒙教育觀點。 二、明代家教文獻可考著作者的身分背景,絕大多數為具有官職,或取得功名、學品、學銜的士紳,但亦不乏在野文人儒士的作品。另外,著作者所在地區,大多數分布於東南,尤其集中今浙江、江蘇一帶。 三、明代家教文獻中關於童蒙教育的內容,大致可歸納童子智慧的培養、童子品德的薰陶、女童教育以及對於家長如何教育子弟的建議等四方面,其重點摘 述如下: (一)童子智慧的培養:首先,家教文獻多認為子弟年幼時即應受教育,並提出謀職的「治生」觀點。其次,要求孩子勤奮讀書,力行實踐,主張以儒家經典作為教材。最後,家教文獻注重孩子思考及背誦的功夫,部分家訓則談到寫字的原則與方法。 (二)童子品德的薰陶:明代家教文獻中有許多關於「齊家睦族」、「品德修養」以及「待人接物」的內容。 (三)女童教育的觀點:明代家教文獻中大致以傳統的「三從四德」為基礎,以事夫、事舅姑為中心。 (四)建議家長如何教育子弟:明代家教文獻重視「及早教育」、「胎教」、「嚴教」與「身教」的觀念,且強調為孩子擇取良師的必要。 四、有關教育童子的主張,雖然明代學術思想上是以程朱理學為官方主流,中期以後陸王心學興起,晚明轉向實學,但在教育童子觀念上兼採了朱王的主張,但以朱說為主,至於實學似乎尚未發生影響。
  • Item
    王闓運的女子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
    (2018) 遲筠; Chih, Yun
    中國傳統女子教育向來遵循「男尊女卑」、「男女有別」、「男主外、女主內」三項基本原則,並以家庭教育作為主要的教育形式。晚清時期,隨著西方思潮的傳入,女性地位開始受到重視,諸如反纏足、反貞節觀、婚姻自主、知識教育等議題不斷衝擊傳統思想。而湖南名士王闓運,身為晚清保守知識份子之一,對女子教育卻抱持相對開放與支持的態度,在這段新舊衝突與磨合的過程中,透過妻妾互動與教育自己的十個女兒,走出一條有別於傳統女子教育與新式女子教育的道路。其女子教育思想與實踐,不僅結合周代禮制、童蒙教育、書院教育的方式,更將眼光投向先秦禮教與婦道,並結合自身的學習與教育經驗,既不像傳統女子教育般受限於三從四德,亦不像新式女子教育般教授西學知識。王闓運的女子教育思想與實踐,雖非當時女子教育發展的主流,但他在女子教育上所做的各種努力與嘗試,仍可提供當時女子教育的參考與借鑑,在晚清女子教育發展與家庭教育變革中,自有其獨特之處。
  • Item
    將女人還給歷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7-06-??) 方永泉
    隨著女權主義在各學門領域的出現,再加上美國女性教育哲學家J. R. Martin於1985年出版《重啟對話》,在教育學術領域開啟了對於以男性思想為主的教育哲學及教育思想的批判,近20年來,從性別角度來重新省察的教育理論及教育思想已有重大進展。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檢視以往西方教育思想中常被忽視的女子教育學說,並以一位十四至十五世紀的女性思想家Christine de Pizan(1364–1430)為主要的研究對象,特別針對其在教育及政治方面的代表作:《婦女城》、《三德之書》及《身體政治》各書的內容進行探討,並闡述其在女子和男子教育方面的主張。在教育思想的形成方面,Christine深受基督教思想與人文主義的影響,強調「德性」的教育主張。在其教育思想中最特別之處,是她對於婦女地位的捍衛以及對於平民地位、教育的重視。這些主張對於兩性平權的教育實踐活動極具時代意義。
  • Item
    C. Macaulay 的「兩性平等」人性觀與教育學說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1-03-??) 方永泉
    為探索C. Macaulay(1731-1791)這位在歷史上被忽略的女性教育學者,本文首先探討了她的生平背景,發現她在當時以男性為主的社會中,並未自我囿限於傳統所賦予之女性定位,而係以豐富的學識與堅定的決心,將政治改革者與女性知識份子的角色融於一身。筆者認為,Macaulay 的人性觀與其教育思想間有密切關係,故先探討其人性觀。Macaulay 主張,理性與情感均衡及兩性平等的人性觀,認為所謂的「性別互補」觀念應是在個人之內,而非社會之中。而在教育思想方面,Macaulay 則有下列的主張:一、教育的改進是社會及政治改革的起點;二、人的知識與品格可以透過教育來培育;三、重視道德教育的作用;四、主張男女皆可適用的文學教育;五、重視教師的品格及素質等。總言之,Macaulay 的教育論述並未論及窮人與僕人的階級該如何習得其所倡導的教育,可說是其理論缺陷。惟其透過對於兩性平等人性觀的倡導,具體地將一套完整的人文主義教育主張貫注在她的教育計畫中,正體現了Macaulay 心中的美德價值及人性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