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大學系籃球隊中的人際互動與認同建構
    (2014) 洪志瑋; Hung, Chih-Wei
    大學系隊為目前大專院校中常見的運動團體,系隊活動已經成為大學生普遍的生活體驗。本研究以師大歷史系男籃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師大歷史系男籃活動的性質、特色與發展歷程;球隊成員間的人際互動狀況;系隊認同的產生;系隊活動對於大學生的意義等四個問題。透過2個月的參與觀察、分析過去留下來的史料與成員在網路上發表的文章,以及對23位報導人的半結構式訪談來蒐集資料,最後以階級與性別的角度來分析球隊中的人際互動,得到以下三項結果: (一) 師大歷史系男籃在1974年為了參加第一屆北區歷史杯而成立,現在已經成為一支重視傳承與規範的球隊。 (二) 系隊活動讓人結交不少好友,或是感情上的另一半,但其中的衝突卻也可能嚴重影響彼此的關係。球員間因年級、球技的不同而產生階級,為了爭奪上場時間而衝突;經理之間的衝突因工作分配與對扮演角色的認知差異而產生;球員與經理之間則是對於彼此在球隊中的定位與需求不同而有衝突。團隊認同是一種動態的過程,系隊成員對球隊的認同,主要來自於歸屬感的獲得、人際互動以及比賽情境的催化,其中又以人際互動最為重要,成員之間每一次互動、交流,以及扮演不同的角色,都會改變對團隊的認同。 (三) 師大歷史系男籃對於它的成員來說是大學生活中重要的一個部份,即使畢業多年,當年那些共同奮鬥的日子就是彼此之間最珍貴的收藏。
  • Item
    男女排球選手扣球落地之生物力學分析
    (2011) 謝耀毅
    前言:排球運動中扣球是一個重要的技術,而扣球後落地的動作往往是傷害發生的主因,因此落地動作在扣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目的:藉由收集生物力學的參數,比較男女排球選手實際扣球落地動作的差異。方法:本研究實驗參與者是8名男性、8名女性排球選手,執行排球扣球動作,以10 部Vicon 高速攝影機(300Hz)及兩塊測力板(1500Hz)收集扣球落地運動學及動力學的資料。結果:扣球落地的動作男性會產生較大的跳躍高度,但地面反作用力沒有顯著的差異。在矢狀面下肢關節的活動中,扣球落地瞬間男性呈現較大的髖關節及膝關節屈曲角度。在落地期男性也呈現較大的最大髖關節屈曲角度及髖關節的活動範圍,女性則呈現較大的最大踝關節背曲角度及踝關節的活動範圍。而在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產生瞬間,男性呈現較大的髖關節屈曲角度及角速度。在額狀面下肢關節的活動中,扣球落地瞬間和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產生瞬間,女性呈現較大的膝關節外翻角度,而男性右腳髖關節呈現外展動作,女性則呈現內收動作。在落地期女性也產生較大的最大膝關節外翻角度。結論:男性和女性在執行扣球落地動作會選擇不同的策略,男性以膝關節和髖關節進行落地緩衝;女性以膝關節和踝關節進行落地緩衝,且會呈現較大的膝關節外翻角度。
  • Item
    瑜珈頭立式體位法之生物力學分析
    (2009) 李卓偉; Cho-Wei Lee
    目的:分析瑜珈頭立式體位法動作特徵以及男、女專業瑜珈教師 施作之差異。方法:以男(年齡34.1±3.31、身高177±1.79cm、體重72.4±4.41kg)、女(年齡36.5±3.94、身高162.1±6.24cm、體重52.1±3.71kg)各6名瑜珈專業教練為受試對象。利用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三度空間動作分析系統(200Hz)、同步Kistler測力板(1000Hz)與T&T Medilogic壓力墊,擷取頭立式完成動作過程中的運動學(kinematics)、動力學(kinetic)參數。將結果以描述性統計呈現;並以無母數Mann-Whitney檢定,比較男性與女性之差異,顯著水準之考驗定為α=.05。結果:頭立式運動學特徵為,身體矢狀面中,脊椎、髖關節、膝蓋關節與站立時關節角度無差異。動力學特徵為頭部、左右手肘各承擔身體重量約三分之一。不同性別施做頭立式動作之無影響。結論:雖然頭立式動作有其困難性,尤其在完成期,踝、膝、髖關節與脊椎呈直線狀態且與地面呈垂直時,要保持穩定平衡更加困難。但是瑜珈教師經長期練習後均能完成頭立式動作,並達於動作的一致性。另外,練習者只要姿勢及動作正確,在施做瑜珈頭立式動作時,也不會因性別差異,造成動作結果之不同。
  • Item
    不同移位步法對男女排球選手攔網著地之影響
    (2018) 謝耀毅; Hsieh, Yao-Yi
    前言:攔網在排球競賽中扮演著攻守兼具的重要角色,且攔網前常會進行側向不同步法的位移,在比賽和訓練中頻繁的攔網著地動作容易造成下肢傷害,因此有效的減緩衝擊是十分的重要。本研究目的:藉由收集攔網著地動作的運動學及動力學參數,以探討女性和男性在執行不同步法攔網著地動作上的差異。方法:本研究以8名女性及8名男性為研究對象,利用八台Vicon紅外線攝影機 (250Hz)、兩塊測力板 (1000Hz) 收集不同步法攔網著地之運動學及動力學的資料,並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結果:跨步攔網著地相較於併步攔網著地會呈現較大的垂直與前後的地面反作用力;在著地瞬間會呈現較小的踝關節蹠屈角度、較大的膝關節內收力矩,在著地期間會呈現較小的踝關節活動範圍、較大的最大膝關節外翻角度、最大髖關節伸肌力矩、最大踝關節蹠屈肌力矩,而在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瞬間會呈現較小的膝關節屈曲角度、較大的髖關節伸肌力矩。女性相較於男性在著地瞬間會呈現較大的踝關節蹠屈角度,在著地期間會呈現較大的踝關節活動範圍、較小的最大髖關節伸肌力矩,而在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瞬間會呈現較大的膝關節外翻角度。在男性中,跨步攔網相較併步攔網會呈現較大的髖關節活動範圍、最大膝關節伸肌力矩、著地瞬間髖關節內收力矩、最大髖關節外展力矩;而在女性中,跨步攔網相較併步攔網著地呈現較大的最大膝關節內收力矩;在跨步攔網中,男性相較於女性呈現較大的最大膝關節伸肌力、著地瞬間髖關節內收力矩、最大髖關節外展力矩。結論:跨步攔網著地動作會增加膝關節的負荷,女性在執行攔網著地動作會利用較多踝關節活動進行著地的緩衝,但較大的膝關節外翻角度會提高下肢膝關節受傷的機會。
  • Item
    回饋與性別對垂直跳高動作自我效能之影響
    (2004) 張永文; Aaron Yung-Wen Chang
    人類動作表現的性別差異之研究歸納出環境與生理發展為主要影響因素,並且隨年齡之增加環境因素有益趨增高的影響力。環境因素諸如成人的期望與鼓勵等,形成男性比女性有較多的身體活動參與機會與活動時間,較豐富的經驗因此形成較高的自我效能,高自我效能的個體可以預測會有較高的參與程度、表現、以及持續努力的行為。根據自信心性別差異假說,女性在缺乏回饋的情境下會造成低自信心,表現因而不如男性,本研究旨在檢驗於動作表現後提供不同型式的回饋,對不同性別間自我效能的影響。以男、女大學生各30位為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成:(一)不提供回饋的控制組;(二)提供立即結果獲知的KR組;和(三)提供立即的表現獲知的處方性回饋之KP組等三組。依變項為參與者對垂直跳高動作的效能判斷。實驗結果經t考驗與獨立樣本二因子(性別 x 組別)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實驗處理後之交互作用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F.95(2, 54) = 2.0, p< .05 , ES = 0.70, Power = 0.40),性別間的主要效果達顯著(F.95(1, 54) = 79.2, p < .05, ES = 0.59, Power = 1.00),組別間的主要效果也達顯著(F.95(2, 54) = 7.3, p < .05 , ES = 0.21, Power = 0.93),事後比較發現KR組分別與控制組及KP組間之差異達顯著,顯示KR回饋對效能判斷的影響高於無回饋以及KP回饋。依上述的結果,本研究所得的結論為:(一)KR有助於提升垂直跳高動作的自我效能,對男性的影響高於對女性;(二)KP無助於提升垂直跳高動作的自我效能,但是對女性的影響高於對男性。
  • Item
    體現性別
    (臺灣運動教育學會, 2010-10-01) 鐘怡純; 闕月清
    本我國施行九年一貫課程以來,雖然「性別平等教育」為六大議題之一,「健康與體育」亦屬於七大學習領域,但女學生運動參與偏低的現象仍屬常態。為理解此種現象,常識論述經常以性別二分的社會化歷程解釋男女身體經驗的差異,卻鮮少探討體育教學實踐與政策立法作為。本文旨在探索性別差異的體育課程並論述其身體教育意涵,特冸聚焦於女性經驗觀點。首先闡述性別差異的體育教學如何體現於女同學身上,影響其身體能力與身體意象的感知,以及運動參與行為。其次說明性別刻板印象之常識論述如何生產與再製,將男女有冸的身體經驗合理化。最後談論體育課程之社會建構意涵,並以美國第九條法案為例,說明政策立法如何致力營造性別平等的體育教學環境。結語處提示體育具有身體教育的意涵,而身體也是體現性別的重要場域,為使體育運動之正面效益普及於各性別族群,應有良善的政策立場作為根基,營造性別友善的運動環境與人文素養,使更多學生喜愛體育課程,培養規律運動習慣。
  • Item
    排球攔網落地之生物力學分析
    (2012/08-2014/07) 黃長福
    排球運動盛行於世界各地,一場精彩的比賽在於雙方不斷進行進攻與防守的動作,而攔網是防守技巧中的第一道防線,近年來隨著技術與規則的提升與改變,攔網不再只是用於防守的技巧,同時也兼具有主動攻擊的技術。 攔網不僅是起跳及空中的動作重要,落地的動作技巧也十分重要,因為長期從事排球運動需不斷執行跳躍落地的動作,頻繁的落地動作往往會造成人體下肢的傷害,因此,有效的減緩落地造成對身體的衝擊是十分重要的。從過去的研究中得知,女性和男性在落地動作中的策略存在著差異,且女性也有較高的受傷機率。然而,在比賽中大多數在執行攔網動作前都會進行側向的位移,因此本研究透過攔網落地動作的運動學及動力學參數,以探討女性和男性在執行不同方向攔網落地動作上的差異,藉此了解攔網落地動作的重要性。 本研究擬以12名女性及12名男性為研究對象,以十台Vicon紅外線攝影機 (250Hz)及兩塊測力板 (1000Hz)收集不同方向攔網落地之運動學與動力學的資料。動作要求實驗參與者執行原地及向左、向右併步攔網落地的動作,分別收取三次成功的資料,使用Visual 3D動作分析軟體進行運動學及動力學資料的處理,並採用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處理。預期找出落地動作的差異性,並期望能提供預防落地動作傷害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