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三位育有學齡前兒童全職媽媽休閒生活之敘說研究(2013) 曾美螢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全職媽媽休閒參與之歷程和其在面臨阻礙時所產生的因應策略。本研究以三位育有學齡前兒童之全職媽媽為研究參與者,採敘說研究方法進行,經由研究參與者講述自身的經驗與觀點後,透過研究者的視野寫成故事,呈現研究參與者的樣貌。研究結果發現:全職媽媽休閒時深受母職角色之限制,因而呈現出陪同型休閒、附帶型學習、他控式休閒的特性;在時間限制下,則產生縫隙式休閒、延遲性休閒的因應策略。孩子出生是已婚婦女休閒行為的分水嶺,自此之後,婦女的休閒生活在母職實踐的前提下,多以滿足子女的需求為中心。研究建議政府相關機構可以提供補助托育,讓全職媽媽培養更多元的休閒活動,協助全職媽媽瞭解或參與休閒。對於全職媽媽的休閒選擇、規劃與參與等相關權利以及休閒權之保障與尊重,政府相關機構可站在輔助者的角色,去幫助全職媽媽建構其該享有的休閒權利。Item 跟自己賽跑的人-我的馬拉松經驗敘說(2014) 柯捷瀚; Ke, Chieh-Han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中的敘說探究方法。以我為觀點描述一位業餘馬拉松跑者如何從「減重」為初心到挑戰人生馬拉松路跑賽事,從抗拒跑步、自我懷疑、欣然接受、沉溺其中、融於習慣、挑戰自我等轉換變化過程對於自我的描述。跑步已在我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對於我的人生價值觀、工作、家庭等帶來轉變的生活經驗,透過敘事故事發展之忠實呈現挑戰馬拉松過程中的流汗、艱苦、鬱悶、興奮、痠痛及滿足的過程,本研究以個人敘說為文本,輔以跑步練習歷程、心得紀錄和參加路跑比賽照片、完賽獎牌及證書為資料蒐集方式,期望能呈現我的生命故事。Item 動、助、情-台灣阿甘參與運動之生命故事敘說(2015) 李昭毅; Li, Chao-Yi本研究以一位視覺障礙者為研究對象,以質性研究為根,透過與研究對象深入訪談,呈現其參與運動的生命歷程,並藉此探究其關鍵因素。研究者採敘說分析方式呈現,歸納台灣阿甘參與運動的生命歷程共分為五期:一、啟蒙前期:模糊視野阻止不了其對運動的熱情,跑步佔據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二、低潮期:高中時夜讀為了考上大學,意外戳瞎眼睛,雙眼全盲以致無法參與跑步運動。三、啟蒙期:在教練幫助下,台灣阿甘參與馬拉松運動。四、巔峰期:在各項運動中挑戰自我限制,不斷追尋超越自我可能。五、推廣期:轉換競技舞台,提供身心障礙人士運動機會。 經上述歷程中歸納分析,台灣阿甘參與運動的關鍵因素為以下:一、「好動人生」:台灣阿甘天生對運動熱愛與好奇,即使面對困難與阻礙也不退縮。二、「人助之情」:陪跑教練秉持助人熱誠、身負責任與壓力、角色衝突幫助台灣阿甘圓夢。三、「溫情四溢」:社會上幫助視障人士的資源與管道漸趨增加與拓寬,提供視障人士更多參與運動機會。本研究從台灣阿甘參與運動過程中發現臺灣視障者運動參與狀況,希冀研究成果能給予政府與民間相關單位參考與建議。Item 兩棲偵搜部隊天堂路-男性文化認同的敘說(2016) 蘇育德; Su, Yu-De摘要 「我」進入海軍陸戰隊服役下轄的兩棲偵搜大隊服役經驗開始,以「我」進入一個未曾經歷過的處境,團體生活的軍事訓練,內心遭受的衝擊與外在環境的壓迫,逐漸達到平衡的過程。面對軍隊文化強調的特質加以認識更漸漸深化到認同的部分,如海軍陸戰隊的隊訓:無條件服從,無限度忍耐,為達到此一精神所進行的訓練可代表兩棲偵搜大隊此一軍事團體對個人表現出來的態度、精神、以達到上級及同儕間的認同,是兩棲偵搜大隊訓練的主要目的。所以「我」從男性文化探討在服役過程種種事件所代表的意涵,回顧自身這段受訓生命歷程,歸類出男性文化在兩棲偵搜大隊中位於上層的意義,透過生活語言的敘說,從「我」的體驗中汲取對男性特質,陽剛文化的認同,描述其代表的獨特意義。Item 銘刻在身的痛:優秀女性運動員運動身體痛/苦經驗之敘事(2010) 呂碧琴; Lu, Piching本研究以質性取向之敘事探究為方法,旨在研究優秀女性運動員運動生涯中所遭遇的各式痛/苦經驗故事,並從中探尋這些運動相關痛/苦經驗的內容及深層意義,以藉此揭示優秀女性運動員的生命情懷與人生意境。 研究以立意取樣選取四位國內在田徑、舉重、網球和羽球等運動競技上,成績最優的現役女性運動員為研究參與者,透過表達的自傳式訪談蒐集資料,經整理、並用敘事分析之「整體-內容」和「整體-形式」為原則,先建構運動員身體痛/苦經驗故事,然後再詮釋故事的深層意義,而這些故事內容與意義也呈現了優秀女性運動員,在其漫長運動生涯中某一種生命情懷與人生意境。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優秀女性運動員運動身體痛/苦經驗共有26個項目,分屬身體、心理、社會和文化等四種範疇。 二、運動提供一個使女性運動員展現其運動天賦及致達秀異的平台;且優異的運動成就是優秀女性運動員自我認同及他者指認的根源。 三、運動傷害導致優秀女性運動員體驗:(一)個人身心上一種「立即性墜落」和「立即性失落」的痛苦;(二)個人身心與社會「關係斷裂」的痛苦;(三)存在處境定位上「混沌不明」的痛/苦。 四、運動競技失利,不僅代表優秀女性運動員沒有完成該次比賽的目標;也暗示著她們的運動訓練還有改善的空間;同時她們的自尊和自信也暫時會受到影響;而對競爭失利最嚴重的焦慮感是使她們產生「不如死去」或「快要死了」的類死亡痛/苦意念。 五、儘管運動導致優秀女性運動員經歷各種身、心、社會和文化體驗上的痛/苦,但她們終究仍然願意在運動場上繼續奮鬥。深究原因發現,係因在她們的運動生命、人格、與命運本身蘊含豐沛的「愛」、「熱情」、「勇氣」等重要元素,及強烈追求「自我認識」與「自我實現」的動機。 六、運動員生命存在的意義是在「主體-客體」、「小我-大我」、「痛苦-快樂」、「理性-感性」、「虛假-真實」、「生-死」等結構之相生相映的關係中蘊生。 七、本研究發現,痛/苦現象與經驗是成就菁英運動發展與運動菁英生命成長的重要關鍵,也是使運動和優秀運動員具備神聖性的至要因素。 本研究最後針對「研究中的權力關係」、「文化評論家的論述」、「語言的限制和意義之流變」、「敘說經驗」、「研究結果」及「研究寫作經驗」等提出六點反思,以及六點後續研究之建議。Item 尋找、發現、迷失、超越自我-一個籃球選手逐夢經驗的敘說與範疇勾劃(2010) 吳永仁; Wu, Yung-Jen投入競技運動,無非追求卓越及獲得肯定;而「國手」正是獲得肯定的重要指標。撇開之前為追求當選資格所做的努力不談,十三年織夢、尋夢的歷程,原本以為圓夢後的果實,必為甜美,但事實卻與想像不盡相同。原來,成為國手後,隱藏於光鮮的外表之下,著實存有不少令球員煎熬的秘辛。筆者在對中華隊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進入了夢想。進入夢想後,體驗到許多身體與心理的痛苦與掙扎,這些經驗都是筆者在入選中華隊之前從未經歷過的。這些經驗雖然在當時令筆者十分的痛苦,但卻在未來豐富了筆者的生命。筆者經由不斷的自我調適、鍛鍊及反思,從中體會出許多生命的哲理,生活的細微也逐漸改變。筆者在時間之中不斷來回、重新閱讀自己故事,進而尋找到自己、重新認識自己,並體會出這個夢想對筆者的真正意義,那就是超越自己。Item 以人為鏡的運動經驗探微-一位桌球教練選手的反思(2018) 徐仲徽; Hsu, Chung-Hui本文旨在探討一位桌球教練選手的桌球運動經驗,研究的進路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探究國內桌球好手-陳思羽的運動經驗,以無結構式的訪談方式讓陳思羽依照自己的意願敘說其桌球運動生涯的經驗故事;第二階段則以研究者本身服務的小學學生作為觀照的對象,以其為借鏡,探究研究者本身在訓練時的不足之處;第三階段則為研究者本身運動經驗的自我敘說,前三階段的文本皆採用敘事研究的方法來進行描述;第四階段則是以劉一民提煉出梅洛龐蒂的基進反思(radical reflection)作為理論基礎,將上述三階段文本的反思再進行反思,最後提出研究者對於運動經驗的主體思維轉變,以期能夠對自己的過往經驗有更深一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