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6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隱喻抽取技術探討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分析-以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例(2019) 羅仁傑; LO, JEN-CHIEH臺灣櫻花鉤吻鮭為臺灣特有亞種,是冰河時期孑遺生物。因其稀有與瀕臨絕種,在生物多樣性、物種遺傳、生態系統、棲地生態,及其關連的人類文化、學術研究、自然歷史、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等領域,皆有極高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帶出臺灣森林溪流生態系統議題,乃至全球氣候變遷的課題。 在政府積極保育、學者專家多方研究、發揮多元文化創意,以及傳播媒體大肆報導下,臺灣櫻花鉤吻鮭有了「國寶魚」的美名。在許多設計與繪圖表現中,都經常出現臺灣櫻花鉤吻鮭的身影,促使其成為臺灣的代表意象和生態文化的重要圖騰。在呈現臺灣不同區域的特色與面向時,對於不同的受眾與用途,相關美學意象的內涵會針對物種特徵、美感呈現、生態保育、棲地連結、環境教育,展現不同的表現形式及不同的美學意象。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立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分析架構,以圖像傳播理論,分析臺灣櫻花鉤吻鮭在傳播過程中的環境美學形式與內涵,以及生態意象代表類型與概念,然後探討將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及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之具體作法。本研究以隱喻抽取技術(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ZMET)針對政府機關相關工作人員、環境教育及傳播學者與相關圖像傳播及繪製人員,進行深度訪談。透過受訪者篩選出的各種臺灣櫻花鉤吻鮭代表圖像與訪談內容,進一步從圖像的外在形式、內在意涵、特殊連結等進行分析,呈現受訪者內心對於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的完整看法,發掘隱藏的視覺訊息與情感,釐清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對於圖像美感的關心多於生態內涵的表現;圖像的美感追求有時與事實違背,圖像生態內涵的真實表現有時容易喪失美感的表現,生態自然現實與個人情感認知不盡相同。然而,圖像風格與圖像功能可以互相呼應,因應不同的圖像功能要選擇不同的表現形式,才能發揮適當的效果。整體來說,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會因受訪者對於環境及生態的覺知、知識、態度、信念、行為等面向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過去的研究大多針對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個別分析,但是筆者基於長期對美學研究的基礎,特別將兩者同時納入分析架構,以敘明環境與生態是一體兩面,美學和意象兩者也不可分離,必須將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同時分析與探討,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才能就不同的傳播取徑來設計教材內容與實施方法,進而達成提升環境素養的目標。Item 探討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 TW)公民科學家的參與動機、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果(2019) 彭詩婷; Peng, Shih-Ting公民科學做為21世紀蓬勃發展的科學研究方法之一,所擁有的優勢除了補足傳統以科學家資料蒐集緩慢困難的問題,同時可作為大眾接觸環境教育的重要媒介。然而針對公民科學家本身的研究,不管國內還是國外比起其科學研究結果都相對缺乏。因此,本研究針對公民科學家參與公民科學計畫的重要因素,參與動機、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果進行深入探討,同時以Falk及Dierking於1998年即提出的自由選擇學習理論和學習情境模型,了解公民科學家的學習歷程中受那些因素影響。本研究以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 TW),臺灣的鳥類公民科學計畫為研究對象,於2018年運用量化的問卷分析公民科學家的動機和學習成果,2019年1月以質性參與式觀察和半結構式訪談了解參與時的學習歷程。在回收的126份有效問卷成果上BBS TW的公民科學家最初的參與動機以價值觀構面最多,持續動機在價值觀、社會互動和組織計畫構面上皆有顯著成長。學習歷程中,參與者辨識鳥類的能力、價值觀與環境敏感度等受不同學習情境影響。最終學習成果上持續參與BBS TW的公民科學家在知識、態度、行為與技能上都顯著高於中斷參與者。建議針對不同客群以主打不同參與動機,學習資源上加強聽力與圖像或學習環境的結合,期望本研究結果能利BBS TW公民科學計畫更有效的執行。Item 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初探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環境教育意涵(2014) 羅鈺婷; Lo Yu Ting本研究目的為從環境教育觀點出發,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探討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環境教育意涵。研究對象,以《石門水庫營運五十週年特刊》內容之「石門水庫環境教育紀行」為範疇,以其中所記載之環境教育活動(不包含會議)進行(1)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歷程趨勢分析;(2)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意涵分析;(3)研究者在參與觀察歷程中之學習歷程及參與者角色。 本研究以WHO-IDEA思議方法為研究架構及內容釐清之工具,並以質化及量化混和方式進行分析。研究者於2010年9月-2013年12月期間,進入研究場域參與觀察。藉由(1)參與觀察法,實際參與相關會議活動之資料蒐集及參與觀察紀錄;(2)文件分析法,將活動之會議紀錄、影音資料、活動議程手冊等彙整分析。透過此兩種研究方法使資料相輔相成於研究結果。以及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 本研究結果為(1)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因不同時代背景,經研究分析歸納內容可將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議題發展歷程分為保育治理期、環境教育基地建構期及環境教育發展期。(2)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之意涵及目的在保育治理時期著重於災害防救、自然保育之內容類型,活動目的主要為建構集水區居民及工程人員之覺之、知識、態度;環境教育基地建構期之環境教育活動目的以培植環境教育種子教師之工作坊為主,活動內容以知識及技能學習為設計考量,並發展活動所需之環境教育據點及課程設計;環境教育發展期之環境教育活動目的為發揮石門水庫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之功能,提供大眾申請環境教育四小時課程,在覺知、知識、態度上增進對石門水庫環境及水資源之關懷及環境素養。(3)研究者之參與歷程從單純的觀察增進對石門水庫環境教育知覺之、知識、態度,到實際參與影音及會議記錄,活動協助,資料彙整等,達成技能及行動之環境教育目標。因此本研究肯定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活動在各背景時期之意涵價值,提供北區水資源局檢視石門水庫環境教育推廣及辦理相關活動上的檢討、自評與規劃參考。Item 國小二年級學童環境覺知之探究----以校園環境為例(2012) 廖淑珍; SHU CHEN LIAO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量的研究為輔,利用「環境覺知量表」進行前後測,以質性資料分析探討教學成效;在教學活動中搜集學生所產出的資料,視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半結構性晤談,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和文件資料,分析教學活動對學生環境覺知的影響。教學內容以台北市北投區石牌國小校園為素材設計的自然體驗課程,以「順流學習法(Flow Learning)」進行教學,記錄實際進行教學的情形,探討整個教學活動對學生環境覺知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 一、環境教育所教導的內容是周遭環境裡所能接觸與探究的事物,適合將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中實施。 二、以校園為素材設計的自然體驗課程確實能提升學童的環境覺知。 三、以順流學習法的策略設計課程有助於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 最後,研究者綜合各項結果,提出在教師教學、課程設計、未來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建議以供參考。Item 自行車通勤族的持續騎乘行為之探討(2011) 顏卲玫運輸部門是僅次於能源及工業部門的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部門,為此,政府提出相關的運輸政策以達成節能減碳之效,鼓勵騎乘自行車是其中一項重要計畫。持續性的自行車騎乘行為,對於環境有實質的益處,因此本研究以自行車通勤族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持續騎乘自行車上、下班的行為。目的在瞭解自行車通勤族的持續騎乘行為的特質。本研究的主題涉及人們在自行車通勤行為之下的複雜心理,因此以質性研究作為研究取向。訪談、觀察和文件蒐集為本研究蒐集資料的方式,而後進行資料的編碼與分析。研究者與六位騎乘自行車通勤達3年以上的通勤族,訪談之內容為主要的資料分析來源。 研究結果顯示自行車通勤族是騎乘自行車上、下班的主動學習者,他們藉由騎乘經驗獲得了騎乘自行車通勤的技能,接著是在騎乘經驗的反思中,認知騎乘自行車通勤的可行性,同時影響了他們對於騎乘自行車的態度。無論自行車通勤族是中性地看待騎乘自行車通勤的行為,或者視其為生活的一部分、賦予它環保意義,可見自行車通勤族在騎乘行為之後有所學習與成長。自行車進而將新技能、新觀點與新態度推及生活的各個面向: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持續騎乘自行車通勤、鼓勵親友加入騎乘自行車的行列。 研究者依研究結果,分別提出關於教育及後續研究之啟示與建議。教育啟示:1.增強自我效能是促使個人騎乘自行車通勤的首要任務;2.滿足自行車通勤族的安全需求為先;3.將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誘因;4.形成開放且接納的自行車騎乘環境。Item 以綠蠵龜發展生態旅遊之居民參與態度探討 -以澎湖望安島為例(2011) 張永祥; Chang, Yung-Shiang小型島嶼因海洋環繞、相對隔離、常具獨特之生物文化多樣性,然而環境也相對脆弱,外來發展極易破壞資源及損害居民生活品質。晚近,島嶼生態旅遊之推動,常以特定生態資源為目標,吸引遊客前往休閒;但旅遊規劃者對於世居島嶼家園的在地生活文化、環境感知及參與意願,卻常輕忽。以近年推動綠蠵龜保育及生態旅遊的澎湖望安島為例,在澎湖望安島每年都有穩定的綠蠵龜上岸產卵紀錄,政府部門為呼應國際保育理念,在1995年於望安島劃設六處綠蠵龜保護區。自保護區設置至生態體驗,多為外來專家或政策主導,在地觀點較少聽聞。 為理解居民態度,本研究以望安島居民為對象,進行問卷面訪,先理解「居民對望安島的意象」、「對生態旅遊的看法」;進而探討「對綠蠵龜的意象」及「參與綠蠵龜生態旅遊的工作方式」。研究發現:居民對望安島的意象,以「社會安詳」、「海洋」最顯著,甚少提及綠蠵龜;居民對生態旅遊的概念普遍不瞭解,但認為最具旅遊潛力者為中社花宅;對綠蠵龜則多有情感連結,大多數不贊同以此標的發展生態旅遊;居民對於參與綠蠵龜相關事務之意願不高;但若有解說培訓、沙灘維護、海龜巡護、海洋遊憩引導等工作,則有較高參與意願。本研究顯示,生態旅遊雖強調在地參與及收益回饋社區;但在小島更應理解以島為家的居民觀點、尊重在地文化、落實社區為主體之參與機制、共同維護島嶼之自然與文化。Item 我國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之願付價值研究(2011) 鍾采芳; Tsai-Fang Chung聯合國氣候變遷跨國小組(IPCC)指出最近100年間(1906年~2005年)的溫度線性趨勢為升高0.74°C,且全球暖化極有可能為人類造成。面對全球暖化的威脅,於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開第15次締約國會議,並達成溫度升高不可超過2°C的共識,但是因應全球暖化的方案─調適及減緩策略的成本太過高昂,各國抱持著搭便車(free rider)心態,最終導致哥本哈根會議失敗,2010年坎昆會議也無進展。然而臺灣的環境永續性指數(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Index, ESI)評比反應出我國天然環境脆弱,再加上人為開發破壞大幅增加環境脆弱程度,未來在氣候變遷衝擊之下,人類生活的環境將面臨更嚴重的災害。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公共建設損失高達164億,顯得政府應盡早分析調適政策的成本效益並規劃相關策略,以降低民眾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因此,本研究採用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 Value Method, CVM) 開放式雙界二分選擇法詢問一般民眾避免氣候災害的願付價值,評估我國民眾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整體社會效益與成本,並以Hines et al.(1987)提出之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做為理論基礎。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全臺灣的民眾,共抽樣706位受測者,達95%信賴水準。受測民眾平均願付價值為1,316.1元(區間推定值介於987.08元~1631.94元),估計我國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願付價值約為104億元(78億元~129億元),且關於全球暖化知識水平越高、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態度越積極或是有避免氣候災害的行為、亦或經常幫助氣候災民的表現都有助於願付價值的出價。此外,受災次數、年齡、居住地區、家庭人口數與個人收入亦會影響願付價值,且受災次數越多、家庭人口數越多,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之願付價值則越低。 然而近五成的受測民眾不了解調適與減緩的知識,8成民眾不清楚再生能源價格的昂貴特性,8%的民眾不認為氣候變遷調適策略需要花費高昂經費,且僅有15.9%的民眾表示經常或總是以行動或金錢幫助受到氣候災害的居民,反應我國民眾氣候變遷素養不足之處,缺乏因應全球暖化的經濟概念與實際關注受災戶的行動。相關知識的缺乏,如不曾聽過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民眾容易出現無法確定或是願付價值為零元的現象。其中答覆無法確定的受測民眾,反應需要多一點的時間和資訊才能判斷,不願支付任何金額的民眾則表示對於政府施政沒有信心,應妥善利用現有的稅收而不是和民眾收錢。對於政府的不信任與施政的不透明,易隱藏我國民眾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真實價值。 在臺灣,調適策略的推動順利與否不僅需要全民參與達成社會共識,政治政策也應朝向透明化和全民參與性的模式。簡言之,於政策上,政府必須了解解決全球暖化衝擊的技術與調適的龐大財務負擔;於教育上,則必須提升全民以及政治人對於全球暖化政策的經濟概念,並且強調公民參與,共同參與環境的管理與治理,積極關注自身生活的環境以促使民眾具備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能力,以期達到永續發展的社會。Item 陽明山生態學校發展特色環境教學活動之探討---以台北市大屯國小為例(2011) 張志美本研究針對陽明山生態學校發展環境教學活動之議題,探討生態學校有特色之教學活動,期望本研究的成果,可作為相關學校環境教學活動規劃工作及研究之借鏡與參考。研究者於研究期間(2010.7~2011.6),參與陽明山生態學校研習,跟隨汪靜明教授走訪陽明山生態學校,確定研究場域後,以教學者、觀察者、訪談者角度,進行研究。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法,研究場域為陽明山生態學校之一的大屯國小,教學研究對象為五年甲班十三位學生,本研究針對學校推行環境教育的相關活動進行探究,研究者透過文獻探討、資料收集、實際教學、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研究日誌、教學手札、學生作品等方式蒐集資料,並加以分析詮釋。大屯國小有多棵百年老樹,校園及其週邊環境的生態資源豐富,學生長期在自然環境中學習,因此本研究目的主要欲瞭解大屯國小學生對校園環境的認識與關懷、陽明山生態學校學生的戶外經驗與環境素養,以及加入陽明山生態學校後,學校環境的改善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等相關內容。 本研究結果在分析後發現學生對大屯校園的認識與關懷,主要透過在校園的所見所聞、遊樂經驗與生物觀察;學校多樣化的特色教學活動培育出學生有豐富的戶外學習經驗,進而產生愛護環境的行動力,主要依據老師專長、社區教室和配合在地資源的方式,如參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活動--清理外來種植物、賞蝶、淨山等活動;而大屯國小加入生態學校後,原本阻礙大樟樹生長的石板鋪面,如今已改善完成為適合根部生長的木板平台,成為大屯友善老樹、創造生物與人和平共處最佳環境教學的場域與教材,在這過程中,學生學會友善校園生物與散發保護行動力,而木板平台也成為老師教學、學生學習與休憩的最佳場域。Item 經濟學觀念融入國小全球暖化教學之研究(2011) 賴貞吟; Chen-Yin Lai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若在全球暖化教學中融入經濟學觀念,對小學生全球暖化相關知識、態度與解決全球暖化問題的行為意向是否有所影響。本研究的對象為新北市某國小的四個六年級班級,任選兩個班級為實驗組,兩個班級為對照組。實驗組的學生實施經濟學觀念融入全球暖化教學,對照組則進行一般全球暖化教學。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及相關文獻,發展出自編的經濟學觀念融入全球暖化教學活動,在教學前後使用「經濟學觀念融入全球暖化教學之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問卷」探討經濟學觀念融入全球暖化教學對於學生全球暖化知識、態度及行為意向的改變,並輔以參與觀察班級導師及學生的晤談紀錄,來探究經濟學觀念融入全球暖化教學對於學生的影響。教學實施後,實驗組及對照組學生的全球暖化知識觀念、態度及行為意向都有提升,而實驗組學生提升的分數較對照組顯著。實驗組學生對於抗暖化的經濟誘因手段—調漲電價、油價的接受度,也明顯較對照組學生高。從質性訪談中也得知,實驗組學生在教學後,普遍了解到再生能源在台灣的實際發展困境,多數並認為調漲油價、電價是很好的抗暖化方式。Item 我國民眾對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之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調查分析(2011) 鄭毓君; Yu-Chun Cheng本研究就我國民眾對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之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進行調查分析,以水資源系統觀點為核心進行研究。透過對民眾之問卷調查,瞭解其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之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表現情形,並探討民眾個人背景變項與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得分表現的相關性,以及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之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三者間之相關性。 本研究採量化研究之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北、中、南、東四個地區的民眾為研究對象,採叢集抽樣方式進行問卷發放,總計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370份。 研究結果顯示民眾水資源相關知識的主要來源為電視、廣播,約有73.4%;而76.5%的民眾家中飲用水來源為自來水,家中有裝設淨水器、濾水器、飲水機等裝置之民眾佔了69.7%。而有經歷過水災之民眾有四成,因缺水而被限水之民眾則高達七成以上。 民眾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的知識得分表現偏低,而態度表現堪稱積極正向,但在行為意向方面表現不若態度積極,缺乏行動力。 從整體知識題之表現情形來說人口學變項對知識題得分並無顯著影響;而態度則受到年齡、居住地區、教育程度等變項影響;年齡、居住地區在行為意向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民眾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的知識與態度表現呈顯著水準,民眾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的態度與行為意向之間的表現呈顯著水準,但民眾在水資源與相關公共建設議題的知識與行為意向表現之間並無顯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