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由媒體記者的自我效能看待氣候風險與環境傳播(2022) 楊樺; Yang, Hua氣候變遷是全球重視的環境問題,許多環境教育相關研究發現,民眾主要是從大眾傳播媒體中,獲得氣候變遷資訊和知識,媒體報導氣候變遷議題時,常常會面對報導內容的科學資訊不正確、錯誤呈現風險統計數字,和扭曲事實等批評。氣候變遷議題渉及到科學知識正確性和風險不確定性,作為氣候變遷新聞製作者的媒體記者,工作上也必須符合新聞產製的價值認定和常規要求。氣候科學內容和新聞製作常規挑戰下,記者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資源,可以妥善完成氣候變遷報導,以及是否重視對環境友善的氣候變遷相關環境傳播,是本研究關切的重點。本研究採取量化及質化混合研究,以電視記者為研究對象的量化研究, 回收224份有效問卷,以暸解氣候變遷風險感知、氣候變遷風險知識,是否影響記者氣候變遷新聞報導自我效能,以及自我效能對環境傳播的影響;再以質化的深度訪談,訪問5位現任或曾任電視記者,進而分析和詮釋量化結果。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風險感知對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有部分顯著的正向影響,且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對環境傳播有部分顯著的正向影響,但氣候變遷風險知識對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的預測上,則未達顯著。以上可知,當記者的氣候變遷風險感知提升時,其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也會隨之提升,進而增加其對環境傳播的正向影響。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在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記者在氣候變遷風險感知的得分較高,應和媒體報導數量增加有關。而在氣候變遷風險風知識上,記者得分偏低,其中得分較高的是能源議題。記者氣候變遷自我效能得分很高,記者認為,不論之前是否有之前報導的經驗,如果媒體組織能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協助,記者會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在友善環境行為上,記者個人在氣候變遷環境傳播較被動,但同意透過討論和報導氣候變遷,可以學習到新知識,媒體有加強氣候變遷報導的社會教育責任。研究結果也顯示,媒體也應增加在氣候變遷「調適」的相關報導。記者相當不滿意媒體組織在氣候變遷報導上的表現。記者認為,媒體組織可以有很多鼓勵或協助記者報導氣候變遷新聞的方式,包括加強和氣候變遷學術團體合作、鼓勵參加相關新聞獎、實施教育訓練,以提升記者自我效能感。Item 從心理距離的觀點來探討氣候變遷圖像對氣候行動的影響(2023) 陳筠欣; Chen, Yun-Sin如何更有效地傳播氣候變遷,是近年來氣候變遷領域中重要的議題。由於氣候變遷是一種較為抽象、複雜的概念,傳播媒體會使用不同的媒材讓民眾更容易理解。圖像作為氣候變遷傳播中的重要媒材,會讓人們對氣候變遷議題產生不同的感受,進而影響民眾展開氣候行動的意願。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找出圖像有效的氣候變遷傳播策略,以達到促進民眾展開氣候行動的目標。本研究依照解釋水平理論將氣候變遷圖像區分抽象(Abstract)與具體(Concrete)兩組圖像,再去探討兩種類型的圖像對民眾在心理距離與氣候政策與氣候行動意願的影響。並討論個人認知風格對心理距離的影響,與情緒和議題關心程度兩個氣候行動的重要因子在心理距離到氣候行動間的作用。結果顯示,圖像操控會使民眾在氣候變遷的心理距離上有所差異,但卻不會在氣候政策與行動意願有所差異。圖像類型會影響民眾對氣候變遷的具體或抽象解釋,間接影響民眾對氣候變遷的心理距離。此外,具有全球公民意識與特質同理心的民眾較不受圖像操控的影響。當民眾對氣候變遷的心理距離接近時,會增強不同類型的情緒與對氣候變遷的關心程度。心理距離能透過關心程度、憤怒和希望情緒來增加民眾對氣候政策的支持與氣候行動的意願。與憤怒和希望感相比,恐懼、悲傷與內疚對氣候政策與氣候行動意願的影響效果則較有限,本研究還發現焦慮與羞恥情緒不利於民眾支持氣候政策。Item 臺灣茶農對氣候變遷的識覺與調適行動—以新北坪林地區為例(2022) 蔡欣妤; Tsai, Hsin-Yu由於人類活動過度發展,燃燒大量石化燃料,已造成全球氣候系統受到改變,而農業相較於其他產業更容易受到天氣條件影響,為避免氣候相關災難不能只靠政府或科技解決,農民作為農業活動的執行者,需要對農業系統不斷進行調整,以適應氣候變化相關風險。其中茶葉是臺灣重要經濟作物,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已顯現眾多負面衝擊。過去研究指出農民是否主動進行氣候變遷調適行動,取決於他們對氣候變遷的認知與極端天氣的風險識覺程度,故本研究欲探討茶農對於氣候變遷的識覺,以及識覺如何在個體性因素與外部性社會因素的影響下,影響調適行動。研究目的為瞭解不同茶農對氣候變遷識覺程度與調適行動間的關係,並以新北坪林地區茶農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從文獻回顧中建立氣候變遷心理識覺與調適行動模型,提出研究假設,並參考過去文獻建立問卷,在研究區進行隨機抽樣,透過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研究將比較不同背景的茶農,對於氣候變遷的識覺是否符合實際觀測資料,以及他們的識覺和氣候變遷調適行動的關係如何受到個體與社會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採隨機抽樣共蒐集176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茶農個人的氣候變遷識覺、調適意圖與因應行動有相關,且個人的調適意圖表現越高在因應行動上也越積極,個人背景變項的農耕方法、年齡、耕種經驗、教育程度有顯著相關影響因應行動。並將個人天氣感受與觀測站比較後,結果顯示坪林茶農對於溫度感受比降雨更精準,且對冷熱天數比單純的溫度變化更精準。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指引未來氣候變遷與農業發展相關研究與政策,更能有效回應農民對氣候變遷調適行動的需求。Item 我國大眾核能教育指標建構(2013) 鄭 安呈; Zhang, an-chang世界核能發展至今全球共有430座反應爐,若以2011年為例,核能占全球總電力消費的13.%,以國家用電量比例而言,分別占法國77.7%、日本18.1%,美國19%之國家總用電量比例。我國目前現存三座運行中核能電廠,占總發電量約12.6%,可見核能於世界或是台灣現存能源結構中,皆占有一定程度之影響力。因應此現況而發展核能相關教育計畫以促進民眾對於核能之基礎概念及風險理解是必要的,然而研究者發現台灣之核能教育於各級學校及社會教育之推行尚處於初步階段,簡言之,為促進民眾與政府於核能議題上有效之科學對話,核能教育之建構是必要的。 本研究以促進民眾與政府有效之科學對話為核心目的,發展我國大眾核能教育指標,研究以專家學者訪談、文獻內容分析及德菲法建構「我國大眾核能教育指標」,透過蒐集各領域專家學者對核能教育之看法與建議,建立本研究指標基礎構面及內涵,佐以蒐集分析國際核能教育指標、計畫及課程方案,建立本研究核能教育指標初稿,最終透過德菲法小組專家學者對指標的回饋與意見修正,共建立(一)世界能源與氣候變遷;(二)核能基礎知識;(三)核電與安全;(四)核電與環境;(五)輻射原理及防護;(六)事故應變及處理,六個主要構面,並包含八項次構面及三十條核能教育指標。 研究者亦發現學者普遍對核能與安全、輻射影響及防護、核廢料種類及處理、核災事故應變及世界能源趨勢高度關切且願意將其納入核能教育指標之中,其中核能意外事故肇因及應變相關指標及占十九項最重要指標中三分之一,而核能之物理化學原理則普遍被專家認為難度過高,亦缺乏實際應用功能,故重要性評等較低,反映專家對於大眾核能教育之內涵定義較傾向於核能發電後端所產生之環境問題、災害應變及輻射相關影響面向。 核能於世界各地之發展已是共同之趨勢與現況,其衍生議題涉及能源、環境及經濟各層面不同領域,為了促成完整與科學的溝通,公眾應對於核能之基礎原理、應用及環境議題有多面向的瞭解,本研究教育指標之建構,初步探討大眾對於核能應瞭解之核心內涵與指標,作為我國核能教育發展之基礎研究之一,期能有效促進民眾與政府之有效溝通,以永續發展為前提下共同參與國家未來能源政策討論。Item 我國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之願付價值研究(2011) 鍾采芳; Tsai-Fang Chung聯合國氣候變遷跨國小組(IPCC)指出最近100年間(1906年~2005年)的溫度線性趨勢為升高0.74°C,且全球暖化極有可能為人類造成。面對全球暖化的威脅,於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開第15次締約國會議,並達成溫度升高不可超過2°C的共識,但是因應全球暖化的方案─調適及減緩策略的成本太過高昂,各國抱持著搭便車(free rider)心態,最終導致哥本哈根會議失敗,2010年坎昆會議也無進展。然而臺灣的環境永續性指數(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Index, ESI)評比反應出我國天然環境脆弱,再加上人為開發破壞大幅增加環境脆弱程度,未來在氣候變遷衝擊之下,人類生活的環境將面臨更嚴重的災害。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公共建設損失高達164億,顯得政府應盡早分析調適政策的成本效益並規劃相關策略,以降低民眾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因此,本研究採用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 Value Method, CVM) 開放式雙界二分選擇法詢問一般民眾避免氣候災害的願付價值,評估我國民眾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整體社會效益與成本,並以Hines et al.(1987)提出之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做為理論基礎。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全臺灣的民眾,共抽樣706位受測者,達95%信賴水準。受測民眾平均願付價值為1,316.1元(區間推定值介於987.08元~1631.94元),估計我國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願付價值約為104億元(78億元~129億元),且關於全球暖化知識水平越高、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態度越積極或是有避免氣候災害的行為、亦或經常幫助氣候災民的表現都有助於願付價值的出價。此外,受災次數、年齡、居住地區、家庭人口數與個人收入亦會影響願付價值,且受災次數越多、家庭人口數越多,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之願付價值則越低。 然而近五成的受測民眾不了解調適與減緩的知識,8成民眾不清楚再生能源價格的昂貴特性,8%的民眾不認為氣候變遷調適策略需要花費高昂經費,且僅有15.9%的民眾表示經常或總是以行動或金錢幫助受到氣候災害的居民,反應我國民眾氣候變遷素養不足之處,缺乏因應全球暖化的經濟概念與實際關注受災戶的行動。相關知識的缺乏,如不曾聽過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民眾容易出現無法確定或是願付價值為零元的現象。其中答覆無法確定的受測民眾,反應需要多一點的時間和資訊才能判斷,不願支付任何金額的民眾則表示對於政府施政沒有信心,應妥善利用現有的稅收而不是和民眾收錢。對於政府的不信任與施政的不透明,易隱藏我國民眾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真實價值。 在臺灣,調適策略的推動順利與否不僅需要全民參與達成社會共識,政治政策也應朝向透明化和全民參與性的模式。簡言之,於政策上,政府必須了解解決全球暖化衝擊的技術與調適的龐大財務負擔;於教育上,則必須提升全民以及政治人對於全球暖化政策的經濟概念,並且強調公民參與,共同參與環境的管理與治理,積極關注自身生活的環境以促使民眾具備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能力,以期達到永續發展的社會。Item 島嶼氣候變遷在地觀點探討:以澎湖群島為例(2010) 王黛菁島嶼地區在氣候變遷的衝擊上面對較高風險,地形平坦的小島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暴風活動增加、生態環境變化、以及海水倒灌等;而在地居民對環境之觀察與因應,為減緩氣候變遷衝擊極為重要的一環。 本研究以澎湖群島為例,探討島嶼居民對氣候變遷的在地觀點。研究面向包括澎湖居民對住家附近或海邊的觀察與經驗、居民對氣候變遷現象的回應、以及資訊需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立意抽樣對澎湖居民進行調查,共發放212份問卷,有效問卷為174份;並以電話聯繫問卷回函中願意接受訪談者,共訪談9位受訪者,以彌補問卷資料之不足。 研究發現,(1)澎湖群島居民對環境之觀察與經驗主要以海岸為主,發現沿岸設施損壞、沙灘後退、洄游性生物減少等海岸與海洋環境變動的現象,並認為是人為因素所造成;(2)居民亦有察覺澎湖留鳥減少與植物生長週期改變,並多數認為是氣候變遷影響;(3)澎湖居民亦確實察覺到氣候規律之改變,並認為是自然因素;而氣候變遷對島嶼的食物來源影響最大;(4)以上這些觀察與經驗主要與居民個人的生活經驗有關。(5)澎湖居民認為島嶼氣候變遷資訊傳播依賴大眾媒體,認為氣候變遷概念仍須透過教育學習;(6)居民亦認為需透過政府的規劃與政策來積極防止或減緩氣候變遷。因此,研究建議加強大眾媒體環境傳播內涵,提昇全民環境觀察與因應能力。Item 澎湖群島國中教師之氣候變遷識覺與教育現況探討(2010) 林維捷; Lin WeiChieh全球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將威脅小型島嶼,澎湖群島擁有眾多島嶼地處臺灣海峽、四周環海與海洋關係密不可分,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能較為顯著,因此當地居民需從小培養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與在地環境的觀察能力。國中教師為國民教育重要的啟發者與引導者,透過教育的方式讓下一代可以面對未來可能的環境衝擊。 本研究旨在調查澎湖群島國中教師,對澎湖當地的情感與環境、氣候變化的識覺和發現,並且在氣候變遷的議題教學上的現況與需求為何。本研究使用調查研究法,以問卷發送至澎湖群島14所國中的教師,共發送286份問卷,有效問卷為228份,並對7位教師進行訪談。 經問卷統計與訪談研究結果顯示: (1)國中教師對澎湖情感顯示高度關心,其情感差異會與氣候變遷議題的表現有所相關。 (2)多數教師覺得近年來澎湖的氣候正在改變,並認為人為影響是主要因素之一。而他們也認為人類發展改變了地景環境和生態環境,其影響大於氣候變遷的影響。 (3)澎湖的國中教師對氣候變遷議題態度、知識表現正向且積極,任教於社會科或自然科的教師更為明顯,有85.5%的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氣候變遷相關課程,此外也會藉由新聞事件、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討論相關議題。 (4)教師認為可將氣候變遷課程與當地環境有所連結,贊成運用戶外教學課程讓學生更能深刻體會氣候變遷周遭環境的影響。Item 我國新聞記者氣候變遷迷思概念與成因之探討(2014) 李宜亭; Yi-Ting Lee隨著全球極端天氣事件日趨頻繁,近年來世界多處遭受暴風雪、乾旱、洪災、森林大火及熱浪災害襲擊,全球社會經濟、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難以估計。國內多數記者的氣候變遷相關知識不足;對於國內外氣候變遷情境不瞭解;氣候變遷相關因應策略不清楚,這樣的情況也反映在新聞報導中,民眾容易接受到不完整或錯誤的訊息,進而影響對國家政策的態度。整體來說,媒體的氣候變遷素養有待加強。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新聞記者的氣候變遷迷思概念及其成因,並繪製出記者的氣候變遷迷思概念圖。本研究透過問卷測驗和半結構式訪談深入瞭解記者在氣候變遷議題中存在那些迷思概念及其迷思概念的成因。 本研究透過分析半結構式訪談結果後發現,電視新聞記者在氣候變遷的成因、造成的衝擊、如何減緩及調適方面都具有明顯的迷思概念。從記者的迷思概念來源中,發現媒體組織運作框架對其迷思概念的影響甚劇,新聞的消息來源、自身缺乏新聞內容決策權、截稿時間、採訪路線及組織內部的專業分工等皆為影響迷思概念的原因。個人認知框架也是造成迷思概念的因素之一,記者認為若該知識對目前工作毫無幫助,即不須記憶,需要用到時再去搜尋資料即可,也有部分記者表示曾經記得氣候變遷相關知識,但經過一段時間及工作少接觸便也遺忘,可見這樣的知識並無進入長期記憶區。大眾媒體種類眾多,建議後續可針對平面媒體、網路等媒體人員進行訪談,探討不同形式的媒體在迷思概念上的差異,便可建立更完整的資料,使研究應用層面更為廣泛。Item 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初探「到蒙古種樹-百萬森林計畫」推動之環境教育意涵及參與者角色分析(2014) 盧敏惠2011年是聯合國的「國際森林年」,各國在各地推動「百萬森林」計畫,全球約一百個城市進行種植一百萬棵樹的全球行動。這是一個國際性的植樹活動計畫,亦是全球著名的植樹綠化活動之一,該活動同時推動環境教育、生態文化導覽與鑑賞、綠化、防沙漠化和保護文明的工作。本研究範圍為蒙古國,位處中亞洲,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森林覆蓋率低,水資源匱乏,為全球矚目的生態戰略地點之一。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到蒙古種樹-百萬森林計畫」推動之環境教育意涵,以及環境教育參與者角色功能分析。研究方法採取質性方法,以WHO-IDEA思議方法、深度訪談、文獻分析與參與觀察等方式,進行研究分析並交叉檢核研究之正確性,希冀依據嚴謹的學術方法,提供方法論以協助蒙古國推動環境教育及環境復育工作。 研究結果顯示「到蒙古種樹-百萬森林計畫」推動之環境教育意涵如下:(1)從小培養種樹護樹,愛護環境的覺知及環保行動可強化永續的觀念;(2)種樹行動要確實,才能藉由可長可久的行動落實計畫;(3)提升全民正確的環境知識素養,種樹要從小苗種起才容易存活,要在適當的時間適當地方,種適當的、有經濟價值的蒙古原生樹種,種了還要照顧它至少照顧4-6年(幼年期)才會存活,這是尊重生命、尊重環境的體現;(4)培養愛護環境正確的態度,具備能力分析環境破壞後所造成的災害,及關心地方環境,並採取適宜的行動;(5)學習保護環境的技能,種植有經濟價值的樹木(生產層面),協助其製作成商品、行銷販賣獲利以改善生活(生活層面),持續種植與照顧樹木,以保護水源,照顧環境,使環境永續發展(生態層面)。 本研究參與者之角色分析結果顯示,專家學者以客觀立場,扮演生態學者及環境教育學者雙重角色;而在環境教育參與者角色扮演上,則發揮供給者及中介者之角色功能。在研究者角色轉移上,主要建立於針對社會支持的影響層面,其中關鍵因素在於專家學者在歷程發展的觀念引導、知識傳授、價值澄清、資源提供提出具體建議之功能。研究者目前角色為桃園縣環境保護協會會長,在本研究中為中介者與接受者,經過參與式的行動研究之後,後續將成果賡續推動桃園縣石門水庫集水區植樹造林護水源運動,企盼在鄉土環境教育上產生生產、生活及生態等三方面效益。Item 臺灣主流報紙的氣候變遷新聞框架分析(2012-2016年)(2018) 廖豈汶; Liao, Chi-Wen我國許多民眾對於環境資訊與知識的主要取得管道為大眾媒體。近年來環保意識提升,氣候變遷議題逐漸受民眾關注與熱烈討論,這幾年的重要議題包括:2012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到期、2013年IPCC發布「第五次氣候評估報告」、2014年全球190國代表協議出「利馬呼籲氣候行動」以及2015年的巴黎氣候峰會。上述事件在我國氣候變遷報導中也佔有一定的篇幅,所以,媒體如何框架這些資訊,也會影響民眾理解和回應的方式。 近十年來有許多針對氣候變遷報導框架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則在於了解我國媒體如何處理氣候變遷議題新聞,以及媒體在新聞議題上的報導面向,透過哪些框架建構出氣候變遷議題。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探討我國四大報《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如何報導氣候變遷,並檢視2012年至2016年共五年間與氣候變遷議題相關新聞的框架,以量化方式檢驗新聞中的框架及面向,依據新聞的數量、形式、領域、來源、地點、以及環境教育內涵等項目做分類。 研究發現,氣候變遷新聞的報導數量因為2015年的巴黎氣候峰會而在當年達到高峰,該次會議的目的是要協定出各國因應氣候變遷的減緩及調適方案,因此發現新聞框架偏好為「社會演進」框架,並關注在氣候變遷對環境的影響。此外,我國相關報導的主要來源為「政府單位」,而我國媒體在撰寫氣候變遷報導時,多採用環境教育目標中的「覺知」及「行動」,著重在氣候變遷的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