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我國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之願付價值研究(2011) 鍾采芳; Tsai-Fang Chung聯合國氣候變遷跨國小組(IPCC)指出最近100年間(1906年~2005年)的溫度線性趨勢為升高0.74°C,且全球暖化極有可能為人類造成。面對全球暖化的威脅,於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開第15次締約國會議,並達成溫度升高不可超過2°C的共識,但是因應全球暖化的方案─調適及減緩策略的成本太過高昂,各國抱持著搭便車(free rider)心態,最終導致哥本哈根會議失敗,2010年坎昆會議也無進展。然而臺灣的環境永續性指數(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Index, ESI)評比反應出我國天然環境脆弱,再加上人為開發破壞大幅增加環境脆弱程度,未來在氣候變遷衝擊之下,人類生活的環境將面臨更嚴重的災害。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公共建設損失高達164億,顯得政府應盡早分析調適政策的成本效益並規劃相關策略,以降低民眾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因此,本研究採用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 Value Method, CVM) 開放式雙界二分選擇法詢問一般民眾避免氣候災害的願付價值,評估我國民眾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整體社會效益與成本,並以Hines et al.(1987)提出之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做為理論基礎。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全臺灣的民眾,共抽樣706位受測者,達95%信賴水準。受測民眾平均願付價值為1,316.1元(區間推定值介於987.08元~1631.94元),估計我國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願付價值約為104億元(78億元~129億元),且關於全球暖化知識水平越高、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態度越積極或是有避免氣候災害的行為、亦或經常幫助氣候災民的表現都有助於願付價值的出價。此外,受災次數、年齡、居住地區、家庭人口數與個人收入亦會影響願付價值,且受災次數越多、家庭人口數越多,民眾避免全球暖化衝擊之願付價值則越低。 然而近五成的受測民眾不了解調適與減緩的知識,8成民眾不清楚再生能源價格的昂貴特性,8%的民眾不認為氣候變遷調適策略需要花費高昂經費,且僅有15.9%的民眾表示經常或總是以行動或金錢幫助受到氣候災害的居民,反應我國民眾氣候變遷素養不足之處,缺乏因應全球暖化的經濟概念與實際關注受災戶的行動。相關知識的缺乏,如不曾聽過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民眾容易出現無法確定或是願付價值為零元的現象。其中答覆無法確定的受測民眾,反應需要多一點的時間和資訊才能判斷,不願支付任何金額的民眾則表示對於政府施政沒有信心,應妥善利用現有的稅收而不是和民眾收錢。對於政府的不信任與施政的不透明,易隱藏我國民眾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真實價值。 在臺灣,調適策略的推動順利與否不僅需要全民參與達成社會共識,政治政策也應朝向透明化和全民參與性的模式。簡言之,於政策上,政府必須了解解決全球暖化衝擊的技術與調適的龐大財務負擔;於教育上,則必須提升全民以及政治人對於全球暖化政策的經濟概念,並且強調公民參與,共同參與環境的管理與治理,積極關注自身生活的環境以促使民眾具備避免全球暖化衝擊的能力,以期達到永續發展的社會。Item 島嶼氣候變遷在地觀點探討:以澎湖群島為例(2010) 王黛菁島嶼地區在氣候變遷的衝擊上面對較高風險,地形平坦的小島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暴風活動增加、生態環境變化、以及海水倒灌等;而在地居民對環境之觀察與因應,為減緩氣候變遷衝擊極為重要的一環。 本研究以澎湖群島為例,探討島嶼居民對氣候變遷的在地觀點。研究面向包括澎湖居民對住家附近或海邊的觀察與經驗、居民對氣候變遷現象的回應、以及資訊需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立意抽樣對澎湖居民進行調查,共發放212份問卷,有效問卷為174份;並以電話聯繫問卷回函中願意接受訪談者,共訪談9位受訪者,以彌補問卷資料之不足。 研究發現,(1)澎湖群島居民對環境之觀察與經驗主要以海岸為主,發現沿岸設施損壞、沙灘後退、洄游性生物減少等海岸與海洋環境變動的現象,並認為是人為因素所造成;(2)居民亦有察覺澎湖留鳥減少與植物生長週期改變,並多數認為是氣候變遷影響;(3)澎湖居民亦確實察覺到氣候規律之改變,並認為是自然因素;而氣候變遷對島嶼的食物來源影響最大;(4)以上這些觀察與經驗主要與居民個人的生活經驗有關。(5)澎湖居民認為島嶼氣候變遷資訊傳播依賴大眾媒體,認為氣候變遷概念仍須透過教育學習;(6)居民亦認為需透過政府的規劃與政策來積極防止或減緩氣候變遷。因此,研究建議加強大眾媒體環境傳播內涵,提昇全民環境觀察與因應能力。Item 澎湖群島國中教師之氣候變遷識覺與教育現況探討(2010) 林維捷; Lin WeiChieh全球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將威脅小型島嶼,澎湖群島擁有眾多島嶼地處臺灣海峽、四周環海與海洋關係密不可分,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能較為顯著,因此當地居民需從小培養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與在地環境的觀察能力。國中教師為國民教育重要的啟發者與引導者,透過教育的方式讓下一代可以面對未來可能的環境衝擊。 本研究旨在調查澎湖群島國中教師,對澎湖當地的情感與環境、氣候變化的識覺和發現,並且在氣候變遷的議題教學上的現況與需求為何。本研究使用調查研究法,以問卷發送至澎湖群島14所國中的教師,共發送286份問卷,有效問卷為228份,並對7位教師進行訪談。 經問卷統計與訪談研究結果顯示: (1)國中教師對澎湖情感顯示高度關心,其情感差異會與氣候變遷議題的表現有所相關。 (2)多數教師覺得近年來澎湖的氣候正在改變,並認為人為影響是主要因素之一。而他們也認為人類發展改變了地景環境和生態環境,其影響大於氣候變遷的影響。 (3)澎湖的國中教師對氣候變遷議題態度、知識表現正向且積極,任教於社會科或自然科的教師更為明顯,有85.5%的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氣候變遷相關課程,此外也會藉由新聞事件、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討論相關議題。 (4)教師認為可將氣候變遷課程與當地環境有所連結,贊成運用戶外教學課程讓學生更能深刻體會氣候變遷周遭環境的影響。Item 我國新聞記者氣候變遷迷思概念與成因之探討(2014) 李宜亭; Yi-Ting Lee隨著全球極端天氣事件日趨頻繁,近年來世界多處遭受暴風雪、乾旱、洪災、森林大火及熱浪災害襲擊,全球社會經濟、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難以估計。國內多數記者的氣候變遷相關知識不足;對於國內外氣候變遷情境不瞭解;氣候變遷相關因應策略不清楚,這樣的情況也反映在新聞報導中,民眾容易接受到不完整或錯誤的訊息,進而影響對國家政策的態度。整體來說,媒體的氣候變遷素養有待加強。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新聞記者的氣候變遷迷思概念及其成因,並繪製出記者的氣候變遷迷思概念圖。本研究透過問卷測驗和半結構式訪談深入瞭解記者在氣候變遷議題中存在那些迷思概念及其迷思概念的成因。 本研究透過分析半結構式訪談結果後發現,電視新聞記者在氣候變遷的成因、造成的衝擊、如何減緩及調適方面都具有明顯的迷思概念。從記者的迷思概念來源中,發現媒體組織運作框架對其迷思概念的影響甚劇,新聞的消息來源、自身缺乏新聞內容決策權、截稿時間、採訪路線及組織內部的專業分工等皆為影響迷思概念的原因。個人認知框架也是造成迷思概念的因素之一,記者認為若該知識對目前工作毫無幫助,即不須記憶,需要用到時再去搜尋資料即可,也有部分記者表示曾經記得氣候變遷相關知識,但經過一段時間及工作少接觸便也遺忘,可見這樣的知識並無進入長期記憶區。大眾媒體種類眾多,建議後續可針對平面媒體、網路等媒體人員進行訪談,探討不同形式的媒體在迷思概念上的差異,便可建立更完整的資料,使研究應用層面更為廣泛。Item 臺灣主流報紙的氣候變遷新聞框架分析(2012-2016年)(2018) 廖豈汶; Liao, Chi-Wen我國許多民眾對於環境資訊與知識的主要取得管道為大眾媒體。近年來環保意識提升,氣候變遷議題逐漸受民眾關注與熱烈討論,這幾年的重要議題包括:2012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到期、2013年IPCC發布「第五次氣候評估報告」、2014年全球190國代表協議出「利馬呼籲氣候行動」以及2015年的巴黎氣候峰會。上述事件在我國氣候變遷報導中也佔有一定的篇幅,所以,媒體如何框架這些資訊,也會影響民眾理解和回應的方式。 近十年來有許多針對氣候變遷報導框架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則在於了解我國媒體如何處理氣候變遷議題新聞,以及媒體在新聞議題上的報導面向,透過哪些框架建構出氣候變遷議題。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探討我國四大報《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如何報導氣候變遷,並檢視2012年至2016年共五年間與氣候變遷議題相關新聞的框架,以量化方式檢驗新聞中的框架及面向,依據新聞的數量、形式、領域、來源、地點、以及環境教育內涵等項目做分類。 研究發現,氣候變遷新聞的報導數量因為2015年的巴黎氣候峰會而在當年達到高峰,該次會議的目的是要協定出各國因應氣候變遷的減緩及調適方案,因此發現新聞框架偏好為「社會演進」框架,並關注在氣候變遷對環境的影響。此外,我國相關報導的主要來源為「政府單位」,而我國媒體在撰寫氣候變遷報導時,多採用環境教育目標中的「覺知」及「行動」,著重在氣候變遷的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