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親環境行為的障礙:環境素養調節作用的批判性理論研究
    (2022) 江懿德; Chiang, Yi-Te
    環境與永續發展的困境,是全球人類至今仍不斷面對且充滿挑戰的課題。這些問題的唯一解方,就是改變人類的行為。環境教育在臺灣發展已逾三十年,環境教育的學術領域中,除了課程教材教法之外,「親環境行為」與「環境素養」是主要的兩大研究題目。然而,改變人類的行為非常困難,除了那些能夠促成親環境行為的因子之外,近年來也有許多學者開始研究「親環境行為障礙」。本研究希望建立臺灣親環境行為背後的理論基礎,釐清環境素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希冀填補理論和實務當中的鴻溝,以補足環境行為學研究之缺口。本研究將嘗試以親環境行為障礙形成理論架構,解析親環境行為複雜之結構因子,以及探討環境素養在其中所扮演之角色。本研究設計了以親環境行為障礙影響親環境行為與環境素養之調節作用作為主軸的研究假設,並依據過去理論文獻建立了親環境行為障礙量表。為此,本研究設計包含有親環境行為障礙、親環境行為、環境素養的正式問卷之在臺灣各縣市發放,最終收回1,024份有效樣本。藉由調查問卷收回之數據進行包括描述性統計、差異分析、相關分析後,以多元線性迴歸分析、調節模型交互作用效果分析進行假設驗證。本研究結果顯示「個人親環境行為」受到了「制度因素障礙」、「環境知識障礙」、「優先權障礙」、「舊有行為模式障礙」的顯著負向影響,並以「優先權障礙」之路徑係數絕對值最高。「公共親環境行為」則受到了「社會文化因素障礙」、「情感涉入障礙」的顯著正向影響,以及「環境知識障礙」、「控制觀障礙」、「優先權障礙」與「舊有行為模式障礙」的負向影響。「情感涉入障礙」是影響「公共親環境行為」中路徑係數最高的變項。本研究藉由調節模型交互作用效果分析進行假設驗證的研究結果,證實了親環境行為障礙會對親環境行為有所影響;此外,環境素養能夠在親環境行為障礙中,針對親環境行為的影響中扮演調節作用的角色。並且透過不同的調節模型交互作用效果,揭示了親環境行為障礙對親環境行為的複雜影響,以及不同的環境素養所扮演著不同的調節變項角色。本研究彌補了親環境行為研究上的空白,在過往的知識與理論基礎上建立了新的觀點,以量化方式確立了親環境行為障礙對親環境行為的影響,並且證實了環境素養可以在其中進行調節作用。
  • Item
    企業的永續意涵與員工環境素養-以台泥和平分公司及DAKA生態循環園區為例
    (2023) 李炫逸; LI, Hsuan-Yi
    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已不只是單純從慈善、回饋等作為出發點,甚至成為展現企業「永續經營」企圖心的舞台,透過環境、社會、治理 (ESG) 等面向,以「當責」的態度,與社會與環境和平共處。台泥是臺灣第一間上市公司,過去給人的印象是掠奪環境資源、高污染的傳統產業。近年來台泥積極轉型,在許多CSR大獎上取得佳績,可說是傳統產業轉型的典範,其中又以台泥和平廠及DAKA生態循環園區的設立,作為企業推動永續經營的先驅及實驗場域。台泥不只是對外的形象包裝,同時也有系統地將永續理念深根至各部門員工,以提升整體環境素養。本研究以台泥和及DAKA園區為例,釐清企業發展永續的過程,及員工環境素養培力的成果。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環教素養的探討。資料分析結果,顯示以台泥和平分公司員工與對照組相比,在環境素養各向度上,皆有較優異的表現。分析原因,和平分公司作為台泥發展永續策略的實驗場域,營造永續環境之氛圍,並與社區和平共處,進而帶動員工提升環境素養。然而研究也發現,部分族群及推動的方式,呈現相對較不積極的態度,因此透過這些區塊的調整,將有助於企業推動永續績效上事半功倍。
  • Item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
    (2003) 吳家凌
    個別區域環境的不同,適用的環境素養模式也必然會有差異,如何適度融入研究區域的特殊性,發展出一套地方適用的環境素養模式,是本研究探討的主旨。本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討「島嶼公民環境素養」的架構及金門地區當地公民環境素養的相關內涵。研究過程採用「德爾菲法」(Delphi Technique)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諮詢小組成員共十三位,包括金門當地具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及具有環境素養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歷經一次金門當地的焦點訪談及三回合的德爾菲法問卷調查,來確認其架構內涵的重要性及內涵的修正。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架構包含5大教學範疇及15項的教學目標,以及115項具有金門當地特色的環境素養內涵。5大教學範疇包括「對島嶼環境有基本的認識」、「對島嶼環境議題有覺知及敏感度」、「具有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具有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及「具有解決環境問題的行動」。本研究最後以所完成的金門環境素養相關內涵架構來檢視當地鄉土教材在環境素養方面呈現的狀態,分析結果發現,金門當地的鄉土教材,在認知及情意方面的相關內涵較為充足,而且當地的環境議題及藝術相關領域的內涵也十分豐富,整體看來當地的鄉土教材已包含了部分的環境素養內涵,然而未來有待加強的部份包括有島嶼相關概念的融入、全球島嶼環境議題的瞭解、藝術內容中環境意涵的融入、島嶼環境技能及行動能力的培養等。最後則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對於金門未來鄉土教學及後續研究建議。
  • Item
    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與地方感影響分析
    (2008) 楊倍華; Pei-huaYang
    1977年伯利西環境教育會議指出環境教育是要培養出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有環境素養的人包含以下特質:(1)對整體環境的覺知與敏感性;(2)對環境問題瞭解並具有經驗;(3)具有價值觀及關切環境的情感;(4)具有辨認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5)參與各階層解決環境問題的工作。「地方感」是對於一個地方具有歷史、文化、地理、生態的感覺或情感,可協助我們去發現個人與環境的連結;透過對於地方的瞭解,可養成愛鄉親土的情懷。而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經由「地方感」的連結,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澎湖縣為一由90個小島所組成之群島,單位面積海岸線長度是台灣本島的55倍,四周環海,來自不同偏遠離島學生,成長環境差異大,對於環境的認識與個人環境經驗之影響是否不同,為本研究探討對象。 本研究目的希望瞭解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與地方感現況,並探討來自不同島嶼學生之地方感相異之處。主要以「島嶼公民環境素養」為架構,內涵包括五大範疇:環境知識、島嶼環境議題的覺知、關切環境的情感與態度、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及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並加入「地方感」的要素。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對澎湖縣內兩所高中階段學校:「國立馬公高級中學」和「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進行抽樣調查。共發出與回收問卷505份,有效問卷為431份,採用統計軟體SPSS12.0進行分析。再對高中老師及不同離島之學生,進行深入訪談,補充問卷調查之不足部分。 研究結果如下:(1)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對澎湖島嶼環境基本認識需加強;(2)學生對島嶼環境議題敏感度高;(3)學生具有積極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4)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待加強;(5)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偏少。(6)在成長背景上,性別、學校、年籍、居住時間與社團參與會影響環境素養;(7)且學生的重要生命經驗均對環境素養有正向的影響。(8)比較不同島嶼發現,偏遠離島的學生擁有較豐富的海洋經驗;(9)整體而言,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對地方感認同度高。
  • Item
    自然筆記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進行環境教育之教學研究
    (2007) 陳彩雅
    自然筆記可運用在許多學科的教學,學生透過自然筆記學習能對自然環境產生深刻的感受。研究者希望藉由自然筆記和藝術與人文領域的結合,達成環境教育的三個目標,在環境中教學、教學有關環境、為環境而教學。現今教育強調各學科間的科際研究、動手動腦的直接體驗、嚴謹具創意的推理、融和團體和個人的活動、多元智慧的培養,自然筆記完全符合這些改革目標。自然筆記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所推行的目的是一致的,讓學生擁有帶著走的能力。 本研究是以校園和社區環境為場域,自編環境教育教材,針對一個四年級班級進行質性的個案研究,探討自然筆記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瞭解對學生的影響、教學研究者的專業發展和省思。搜集的資料包括:教學觀察紀錄、教學檔案、上課錄音、研究者札記、研究者的教學省思、研究者的自然筆記、訪談錄音、學生作品集、學生的自然筆記、學前後調查表等。 本研究主要發現: (一) 都市型的小學校園,可觀察到四季的變化、增進欣賞自然的能力,是發展環境教育的良好場所。(二) 本研究的環境教學策略和方法是自編教材,以自然筆記策略為主軸,指導學生繪畫技能,配合教學活動結合環境內涵來進行環境教育。(三) 運用自然筆記可以增強學生的觀察力,認識校園中的物種和環境,可增進地方感,提升環境覺知和敏感度。長期觀察記錄,學生能獲得第一手的經驗,從而尊重自然生命建立環境倫理觀。(四) 自然筆記教學結合了自然、藝術人文、環境教育、語文等領域,同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及發現學生的多元智慧。(五) 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不斷有新的發現、教學上突破、社區資源運用、與同事的互動、教學省思,進而提升教學和環境教育的專業能力。
  • Item
    金門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研究
    (2007) 林美君
    高中教育階段學生是即將進入社會中工作行使公民權的準公民,是直接使用環境者與對環境使用方式的決策者,在此階段前藉由了解其環境素養程度,可預測學生畢業後工作與行使公民權時對環境的態度與行為,且因島嶼環境脆弱及特殊,公民對島嶼的環境素養之程度亦將影響島嶼發展。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瞭解金門地區學生經過小學、中學之環境教育活動或鄉土教育課程的教育後,現為高中職學生之環境素養現況及影響環境素養之學習經驗,所探究學生之環境素養內涵包括五大範疇:1、金門島嶼環境與環境議題的認知2、島嶼環境議題的覺知3、關切環境的情感與態度4、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5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 總計在金門高中及金門農工職校共發出與回收問卷544份,剔除無效問卷53份,有效問卷為491份(一年級231人,二年級258人),回收率為90.26%。採用統計軟體SPSS12.0進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為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及Scheffe事後檢定。 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 受測學生對在地的島嶼環境知識有待提升;2.受測學生對島嶼環境議題覺知高;3. 受測學生關切環境的情感與態度表現為中上程度;4.分析及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需積極加強;5.學生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頻度不高;6. 學生之學習經驗對環境素養影響較成長背景因素大;7. 親近自然的經驗對環境素養的認知與情意領域可能有影響;8. 具有負面環境經驗的學生可能對整體環境素養表現有影響;9. 喜愛參與保育活動與自然課程對學生環境素養可能有影響;10. 參與環境活動有助提升學生的環境素養。最後則依據研究結論,對金門環境教育課程及活動上提出建議。
  • Item
    蒙古國烏蘭巴托市環境教育推動策略之研究
    (2014) 彩虹; Solongo Erdenebat
    蒙古國因為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日趨惡化,產生沙漠化、河川污染及垃圾棄置等問題。上述問題因為民眾缺乏環境知識,以及生活習慣欠缺環境素養,導致環境問題層出不窮。蒙古國現今狀況類似1960年代的臺灣,因為過度開發,重視經濟而忽略環保,產生環境劣化之情形。自1970年代起,中華民國臺灣民眾環保意識開始覺醒,學者及非政府組織(NGOs)積極守護環境,一起督促政府訂定相關環境保護策略,尤其2010年中華民國政府實施環境教育法,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環境教育法中賡續永續發展的重大使命,以上環境教育的經驗值得蒙古國學習。 本研究基於上述的概念,依據臺灣環境保護發展的經驗,首先針對蒙古國首府烏蘭巴托市市民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參與問卷民眾之環境知識、對環境關切程度,以及從事環境行為的態度及其影響進行分析。本研究在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共回收320份問卷,其中301份為有效問卷,經過彙整回收問卷之後,應用SPSS l5.0 for Window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採用敘述統計、主成分分析,以及相關分析進行研究。本研究共調查男性有125位,女性有176位,男女性別比約1:1.4。研究結果發現,在兩年之內曾經捐款支持推動環保或是環境教育者,佔72%,捐款比例相當高。曾經擔任環保義工占42.7%,不曾經擔任環保義工占57.3%,可見一般民眾比較願意捐款,比較不願意擔任環保義工,這是因為受訪者以烏蘭巴托市都會區中的上班族居多。在性別方面,蒙古的女性支持環保的機率比較高,但是捐款金額相當少,這是因為受訪的蒙古女性教育程度較高,大多有上班但是當主管的機會比較少,以至於薪水較低之故。 本研究依據調查分析結果,參照臺灣提倡環保意識的具體經驗,以及參考環境教育方案,提出適合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推動環境教育之策略建議如下:第一、學習臺灣宗教界參與環境保護的經驗為例,運用慈濟精神,以喇嘛教系統為基礎推動環境保護義工工作,建立環保義工制度,以保護環境。第二、學習臺灣環境教育法第19條,公營機關、團體及事業機構,以及各級學校之所有員工、教師、學生,每年均應參加4小時以上環境教育的精神,敦促蒙古國的自然環境部和教育部制定相關的規範,推動戶外學習。第三、在蒙古國境內廣設環境教育設施或場所,以利各界辦理環境教育。 本研究藉由調查分析參與問卷之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民眾之環境行為意向模式、對環境關切程度,以及從事環境行為的態度及其影響進行分析。研究中參照臺灣推動環保經驗,藉由案例分析,希望將臺灣成功的典範推廣至蒙古。並希望藉由本研究結果,作為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改善環境保護政策的參考依據。
  • Item
    台北植物園之環境教育學習內涵與需求探討:以環境素養之架構分析
    (2014) 李莉儂
      教育展示是現代植物園的主要功能之一,本研究的場域台北植物園是一個都會型的植物園,位於交通便利的台北市區內,是一個兼具歷史與自然價值的植物園,加上鄰近各級學校,因此是一個相當適合發展成為大眾親近自然、認識自然的環境教育場域。目前台北植物園的教育活動,主要是不分齡的導覽解說,學習的內涵以植物相關的知識為主,在環境教育的發展上應該還有更多可能性。   研究採用北美環境教育學會(NAAEE)於2011年提出的環境素養評量模式做為資料分析的工具,從環境素養的四個面向:知識、環境意向、綜合能力、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探討適合台北植物園的環境教育學習內涵,並探討台北植物園環境教育之學習內涵與學習方法需求,與界定台北植物園環境教育的學習歷程。   研究結果發現,在知識方面,台北植物園能夠促進學習者對於各類植物以及植物學相關知識的瞭解,並體會植物對於人和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從台北植物園中的史前遺址、古蹟、老樹能夠認識台北植物園的環境史,與台北從史前至今的發展歷程;在環境議題方面,台北植物園應該讓學習者瞭解目前自然生態環境所面臨的威脅,藉此體認植物保育的迫切與必要性。在環境意向方面,台北植物園應重視啟發學習者「對於植物與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習者「喜愛與尊重自然的態度」,提升學習者的「環境覺知與敏感度」以及「環境行為意圖」。在綜合能力方面,「野外調查與實驗能力」以及「分析環境議題並選擇自己的立場」是台北植物園推行環境教育時可融入的學習內涵。在負責任的環境行為面向,台北植物園可針對環境議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對於環境友善的行為   在環境教育發展需求方面,「欣賞與喜愛自然的態度」、「以各種感官探索自然環境」、「保育自然環境的必要性與方法」、「基因改造食品議題」是較多受訪者認為台北植物園應該加強的環境教育學習內涵。台北植物園的導覽解說一直以來重視植物科學或專業知識,因此應該帶入更多生態學的概念。而「導覽解說」、「啟發性的遊戲」、「農業或園藝之實作體驗」和「攝影或藝術創作」是較多受訪者認為應該採取的學習方式。   在學習歷程方面,若對象為學齡前至國小低年級的兒童,應著重於感官的啟發,以及培養他們對於自然的喜愛與興趣;若對象國小中年級至中學的學生,可逐漸讓他們學習關於植物與生態的各類知識、環境議題,以及培養他們分析環境議題與野外調查的能力;而成人的學習者應重視行為面向的學習,並且學習內涵要與他們的需求或興趣結合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於台北植物園的環境教育規劃、環境教育方案設計、室內空間運用,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Item
    台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對於社區居民環境素養影響之研究
    (2018) 陳冠羽; Chen, Guan-Yu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南官田社區居民的環境教育素養現況,以鄰近臺南官田區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與水雉有較為密切互動的東庄里社區居民,以及位於官田區極東點的大崎里社區居民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本研究以社區居民的環境素養為研究架構,以官田當地居民對於自我家鄉的地方感為核心價值,問卷內容包括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三個面向。為符合臺南官田地區之在地性,研究者在回顧相關文獻後,深入了解鄰近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之官田當地現況,期望問卷內容能更貼近當地居民。問卷樣本數為117 人,發出117 份問卷,收回114 份,回收率達97﹪。 研究資料使用SPSS 軟體予以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之性別、年齡、職業、居住地、與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互動關係等變項,「居住地區」對環境素養差異情形達顯著水準,主要表現在「環境知識」及「環境態度」面向,研究結果顯示:1. 居民對不同的概念知識落差相當大,居住地區會影響整體之環境概念知識。2. 在環境行動策略知識的部分,大崎村居民得分高於東西庄社區居民,顯示農業與生態的矛盾,仍會間接的影響社區居民的作答。 3. 居民在環境態度方面的覺知與敏感度高,居民的生活與周遭環境有密切相互作用。4. 社區居民對於水雉生活在官田地區有在地情感的關懷,但對於季節轉變所帶來的水雉族群數量影響的環境敏感度相對較低。5.「環境行動意圖」與「環境行動技能」分數較低,顯示從環境態度上的轉變到環境行為上的實際落實仍有一段空間。 環境素養在環境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直接或間接影響正向環境行為的產生。從過去研究結果得知,環境素養越高者,其環境行為之表現越佳。然而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下仍會產生不同的研究結果。鄰近臺南官田區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與園區有較為密切互動、資訊上取得較為方便的社區居民,主要影響「環境知識」,需仰賴環境教育將環境知識、態度轉化為正向的環境行為。
  • Item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之海洋環境教育內涵探討
    (2016) 張伊寧; Cheong, Yi Ning
    近幾年,台灣在努力推動海洋教育的情況之下,社會開始關注海洋的相關議題。台灣2001年首次公佈「海洋白皮書」,教育部亦於2007年公佈「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並於2008年公布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課程綱要。台灣的海洋教育著重在中小學教育的執行,期望透過有系統的正規教育將海洋教育向下紮根。因此,為了提升國民科學知識水準與精神生活層次,海洋科技博物館便在引頸期盼的情況下於2014年正式開館。 本研究期望能夠採用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 2005)提出的「海洋素養(ocean literacy)」結合北美環境教育學會(NAAEE,2011)提出的「環境素養(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探討遊客自導式參觀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主題館的海洋環境教育內涵。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科館)主題館現行海洋環境教育的內涵,並且探討未來改善之方針,以期建構未來更完整、更符合國際趨勢之海洋環境教育。研究結論如下: 一、 導覽解說有助於提升自導式參觀遊客之海洋環境知識及海洋環境意向,一般有經過導覽解說的遊客對於主題館的印象也較好。 二、 海洋環境知識、海洋環境意向、綜合能力以及負責任的環境行為之間有相互影響之正向關係。 三、 海洋環境廳為此調查中參觀狀況及滿意狀況最高之展廳,參觀海洋環境廳亦有助於海洋環境知識得分的提升。 四、 未來可再加強主題館內海洋科學、科技與環境教育之間的連結,加強以「永續海洋」為目標之海洋探索與海洋科技。 五、 主題館內一些展項設計在與環境教育議題的結合上,仍有一些不足及改善空間,因此非常仰賴解說人員激發遊客「永續海洋」之概念,以彌補展項設計的不足與限制。 六、 海洋科學的趣味、海洋永續科技之概念,在某程度上仰賴館內導覽解說人員體現其海洋環境教育之內涵。 七、 海科館之海洋教育目標乃以「永續海洋」為最終目標,博物館結合科學、環境與海洋之教育亦是博物館發展特色與優勢。 八、 為了提升自導式參觀遊客的學習成效,海科館加強解說導覽人員的解說能力及人員數量。 九、 發展更多元之針對自導式參觀遊客可選擇之課程及活動。 十、 積極建立與外部夥伴連結之系統,進行成果交流及資源共享,共同推廣海洋環境教育之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