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真實語料應用於法律華語教材編寫與教學設計
    (2023) 陳美吾; Chen, Mei-Wu
    法律華語為專業華語的分支之一,教學上注重專業知識技能及語言能力的提升。 然而,法律作為人類當今社會生活行為的抽象化規範,既看不清也摸不著。在教 學上多須依賴教師引用真實且具體的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法律概念。真實案例多 援引自新聞報導、影視媒體等真實語料。然而,真實語料與人工課本一樣僅作為 教材的選擇之一,有其優點及一定的挑戰性。目前在學術界內,有關真實語料的 研究雖不多,但有其研究價值。本研究將了解使用真實語料的好處與限制,根據 真實語料的選用及應用原則,將真實語料實際應用於法律華語教材編寫與教學設 計中。由於真實語料種類多元,本研究僅選取「租賃契約書」、「報刊新聞(社 會版)」以及「電視劇」等三種真實語料作為教材設計的文本,依此各設計出一 課課文。隨後研究者選取以新聞報導為教學材料的課文進行教學示範,並藉由課 堂活動來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並於課後實施教學滿意度問卷以檢驗教學成效。 結果顯示,無論是從課堂活動或是問卷結果來看,學習者的能力表現及對於真實 語料應用在法律華語課室教學中均呈現正向肯定的結果。
  • Item
    IBDP中文A概念爲本教學設計:以三毛《撒哈拉歲月》為例
    (2020) 黃欣喬; Huang,Sin-Ciao
    概念的學習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作用,國際文憑組織(IBO)重視概念為本的教學,在其四個教育項目中皆強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本文探究概念為本的教學模式,以及國際文憑(IB)中的概念教學,聚焦於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的課程設計。 本研究將應用概念為本的教學模式,以其所提出的教學步驟與技巧及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的課程設計原則,發展出概念教學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評鑑表,並以三毛《撒哈拉歲月》作為IBDP語言A的教學文本,設計《撒哈拉歲月》課程。在課程設計完成後,邀請專家學者利用「概念教學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評鑑表」進行評估,最後分析專家學者的建議,反思教學設計的過程,統整職前教育之IBDP中文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教學於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課程時,如何建構語言與文學課程設計的模式。
  • Item
    飲食華語課程教材設計-兼論網上輔助活動建構
    (2006) 方虹婷; Hong-ting Fang
    飲食華語課程教材設計-兼論網上輔助活動建構 中文摘要 關鍵字:飲食華語、華語文教學、飲食文化、教學設計、線上學習   傳統上,語言課中的文化教學往往被認為是與語言教學相捍格的另一學門。然而當語言程度達到中級之後,受文化所影響的語言使用或語言習慣層面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加突顯。因此若在中高級的教材中選用適當的文化內容作為主題,則可使語言能力的進步與文化知識的增長同時發生。基於此,本研究針對華語的特性,選出「飲食文化」作為主題,設計課程與教材。同時更針對文化教學的特性與需要,建構一個輔助的飲食華語教學網站。   在理論方面,首先就文化教學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的角色作探討,並分析華語與飲食文化間的互動,以作為主題選擇的依據。接著歸納課程設計與教材編寫的要素與發展準則,並結合網上學習的特性與優點,奠定本研究發展的理論基礎。在設計方面,從問卷的實施與教材和網站內容的分析中了解學習者的需求與和飲食文化相關的現狀趨勢,並以系統化教學設計的方法發展課程。最後設計出一個模擬樣課,以及完整的教材練習與課程計畫。並且搭配樣課設計出一套輔助的網上教學活動,以及其與樣課教學時的使用搭配。   在經過研究及實際設計之後,研究者得出了三方面的結論。一、在課程方面,目前華語教學界應致力於專門文化題材的課程設計,而且課程設計應更緊密地與教材結合。二、在教材方面,文化教材和語言教材的結合相得益彰,端看教學設計進行時如何妥善運用安排。此外,這類語言文化教材還有助於克服學習高原的障礙,特別是針對由中高級進入高級的華語學習者而言。三、在網上輔助活動方面,網上輔助活動的設計能解決部分對真實情境的需求,並可提供多元資料與多樣活動以配合學習。
  • Item
    基於任務型教學法之初高級華語漢字教學設計
    (2016) 陳姿文; Chen, Zi-Wen
    對於許多學習華語的非漢字圈學生來說,漢字一直都是主要的學習難點之一。如何使漢字教學更有效率、更具實用性與趣味性成為近年來教學者與研究學者們所關注的焦點。自1990年代起,任務型教學法漸成為主流第二語言教學法之一。任務法注重學習材料和交際過程的真實性,任務須根據實際交際情境以及學生的需求來設計。在華語教學的應用中,研究者們也肯定了任務法對於提升實用性和趣味性、加強學習動機等效果,但在漢字教學方面的應用還不多見。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結合任務型教學與漢字教學的原則,設計出以完成交際任務為核心,同時兼顧漢字結構系統的漢字教學活動。 本研究首先蒐集對外漢字教學、非漢字圈學習者特點、任務型教學法等三方面的文獻資料,梳理出近年來漢字教學研究領域所關注的議題。為了解漢字教學的現況,對現有的漢字教材進行分析,並觀摩了臺師大開設的漢字課。在此基礎上,對非漢字圈成人學習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漢字學習觀念、策略運用和生活中各種文本的困難度,並對華語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其教授漢字的方法與遭遇到的問題。接著根據文獻、現況分析結果以及師生的需求訂定設計原則,提出任務型漢字教學活動範例。設計完成後,對外國學生進行試教,以檢視其成效,並根據師生的反饋意見修改了部分教案內容。本研究之成果可總結為下列幾點: 一、任務型漢字教學活動能將漢字的結構系統與語言的交際系統相結合,讓學生在以意義為主的學習活動中同時注意形式。二、任務型漢字教學活動提供學生主動學習、分組合作、發現漢字規律的機會,使漢字教學更具互動性及趣味性。三、漢字和任務型教學的結合讓學生體會漢字的交際實用性,即學即用,進而提高其學習興趣。
  • Item
    透過部件遊戲提升學生的漢字技能以泰國「班本科技公學」為對象。
    (2018) 鄭美芳; Kamonwan Sangkasenakul
    在泰國教中文的時候,發現大部分學生學華語的困難之一是 「寫漢 字」。因為他們覺得漢字非常難寫,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動機而放棄。無論哪 個領域的教學最大的課題之一就是「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探討要怎麼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於漢字產生興趣並主動學習,而非只是為了 分數而學習。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者較能表現出自我,並產生「我能感」, 對學習者的成長有所幫助。因此,若能將「遊戲」的元素融入課程中,也許能引起學生更高的學習動機,同時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其學習興趣, 進而提升學習成效。本研究以「發展研究法」為主,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 回顧泰國華語文教育的背景與發展,將漢字教學理論、遊戲理論和課本教材之相關理論、文獻等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第二、訪談漢語老師,瞭 解老師如何進行漢字教學,進而更深入瞭解學習者的漢語學習概況;第三、 分析現有漢字部件教材,並以此教材為參考,進行自編漢字教材;第四、分析漢語遊戲和語言遊戲,再將這些遊戲應用在實際教學,進而創造出一 套「部件遊戲」。 本研究經過文獻分析以及實際演練後,得到以下結論: 一、 本研究透過部件遊戲提升學習者的漢字技能,大多數的學習者非常喜歡部件遊戲。二、教師使用部件遊戲之後,能提升學習者在漢字學習上的學習 動機。三、進行遊戲教學之後,將課前能力測驗與課後能力測驗的結果來 判斷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除了發現他們的測驗結果提升之外,還發現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一天比一天地積極。同時他們對漢語 學習的概念也改變,從「漢語難學」轉變為「漢語易學」。
  • Item
    IBDP中文A 語言與文學之課程個案研究
    (2017) 吳盈臻; Wu, Ying-Chen
    本個案研究欲探討大學預科文憑課程IBDP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中,語言類課程教材選取原則及內容為何,是否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透過文獻蒐集及前導研究後進行教學設計,確認其具體教學步驟並實施課程實驗,而後再依據實驗結果進行檢測,提出未來研究建議,希冀能為修讀IB課程的學生有所助益。 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探討,針對IBDP相關文獻進行研究。並從教材、教師訪談及學生問卷中進行前導研究,以設計出合適的教學設計,並於實際課堂中操作實驗,蒐集受試者的國家詞彙聯想前後測、兩份反思評論作業以及課後問卷回饋進行分析。 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在教學設計後的國家概念聯想檢測、作業表現及問卷中皆呈現對於國家認知教學目標的理解。情意教學目標方面,受試者增加了對於母國的認同感,並加深對公民的意義的思考。然而,對於公民意識及同理不同政治體制人民的部分,仍有待修正加強。此外,成對樣本T檢定亦顯示了受試者理解分析的能力以及總分皆達到顯著差異,證實了受試者理解分析的技能因教學設計而提升。課程活動方面,實驗發現,建構式教學法有助於增加受試者的學習效果;以學生導向為中心的教學法以及於課程中融入多媒體教材能有效增進受試者的學習動機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