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日籍學生對華語塞音的聽辨感知
    (2023) 藤本紀子; Fujimoto, Noriko
    本研究以語圖分析的方式比較華語塞音和日語塞音的特徵,並經由聽辨實驗探討日籍人士較不容易判斷的華語塞音。語圖分析的結果顯示,日語清音VOT取決於塞音位置,詞首(開頭位置)清音會送氣,詞中(開頭以外)清音則不送氣,與詞首及詞中的濁音相似。日語詞中清音的前接元音較短且持阻時長較長,日語詞中濁音的前接元音較長且持阻時長較短。華語塞音不會受到塞音位置影響,送氣音的VOT大於日語詞首清音,不送氣音的VOT與日語詞中清音及濁音VOT的正值相似。無論是送氣音或不送氣音,華語詞中塞音持阻時長與前接元音都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且前接元音比日語清濁音長得多。聽辨測驗的結果顯示,無論塞音位置在詞首或詞中,日語母語者大多會將華語送氣音聽成日語清音、將華語不送氣音聽成日語濁音,但有時會將高基頻起調(陰平及去聲)的不送氣音聽成日語清音,將低基頻起調(陽平及上聲)送氣音聽成濁音。對日籍人士而言,相較於送氣音,華語不送氣音更難聽辨。
  • Item
    日籍學習者的華語學習焦慮研究
    (2012) 李宜家
    學習焦慮在外語學習領域是一個廣為討論的議題,Krashen(1982)認為焦慮可能開啟學習者的情感過濾器,使其無法達到好的學習成效。外語學習焦慮研究也普遍認為焦慮有礙學習。然而目前針對華語學習焦慮的研究卻仍寥寥無幾。根據黃儀瑄(2007)的研究結果顯示,日籍華語學習者相較於其他外籍華語學習者,焦慮程度偏高,因此本研究針對日本東京學藝大學修習中文課的日籍學習者,採用問卷調查法配合質化訪談,調查日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容易感到焦慮的因素、並探討不同個體因素與焦慮因素之間的關聯,最後提出針對日籍學習者的華語教學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一、「對公開發言的恐懼」是令日籍華語學習者感到最焦慮的因素。二、除了「對公開發言的恐懼」以外,內在因素(如:對中文能力的自信、對不確定事物的焦慮和對中文課的態度)引起的華語學習焦慮高於外在因素(如:媒介、對他人評價的看法和教師教學時所採取的方法和措施)。三、在個體因素差異上,整體而言男性學習者較女性學習者更容易感到焦慮;隨著學習時間越長,學習者的自我期待提高,在對中文課的態度、他人評價、公開發言和自信方面的焦慮程度亦隨之增高;若有目標語國家經驗,即曾經到過中國或台灣的學習者,其華語學習焦慮程度一致較低;不曾與外國人士接觸的日籍學習者在華語學習焦慮反應較明顯。最後,也發現日籍學習者在華語學習過程中的口說焦慮,與其民族文化中的「恥感文化」和「團體意識」有極大關連。  為了減低日籍學習者在華語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本研究也在第六章針對學習者性別、中文程度以及其相關經驗等個體差異、課堂互動方式、教學方法和內容,以及幫助學習者自我調整等面向提出教學建議。
  • Item
    現代漢語拒絕言語行為之中介語分析-以日籍學習者為例
    (2011) 大崎由紀子; OSAKI YUKIKO
    日籍漢語學習者與漢語母語者溝通時,即便是中級或高級學習者也常因誤解對方真正的意圖,而感受到將自己真正的想法傳達給對方的困難性,其原因不僅僅是漢語發音或是詞彙習得之類的障礙,更多時候是由於學習者無法掌握該語言的深層知識即言語行為所造成的。另外,在溝通進行的過程當中,說話者使用委婉表達也會增加學習者理解的困難度。 本文根據Chen, Ye& Zhang (1995)的定義,將拒絕言語行為定義為「說話者否定進行對方所提出的行為」,Beebe at al. (1990)將拒絕言語行為細分為以下四種情境之拒絕:邀請(invitations)、請求(requests)、提供(offers)以及建議(suggestions)。本文以日籍漢語學習者、台灣漢語母語者以及日語母語者為研究對象,並採用語言完成測驗問卷(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收集資料,藉由各組拒絕言語行為與語言形式差異的分析,探討日籍漢語學習者中介語的主要特徵。 研究結果顯示,說話對象為教師(有權勢差距)時較說話對象為同學(無權勢差距)時的拒絕更難習得,又因為無法完全掌握委婉說法,而轉向使用較直接拒絕表達之學習者的比例較高。另外,請求與提供此兩種情境,一般而言,較難拒絕,學習者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較少接觸此類情境,因此容易出現語用遷移。本研究發現,初、中、高級學習者的拒絕言語行為皆有語用遷移,然而在筆者分析台灣地區及日本所使用的華語教材之後發現,教材裡面幾乎不存在有關拒絕主題的課文或討論。因此筆者希望以本研究做為開端,期許在未來能夠幫助日籍漢語學習者不失禮並有效地運用漢語拒絕言語行為。
  • Item
    「會」的中介語分析—以日籍學習者為例
    (2009) 吳珮華; Pei-hua Wu
    本論文以日籍學生「會」的中介語做為研究材料,從日語母語以及華語教材可能影響學習者中介語的假設為出發點,對比「會」在漢語及日語的用法有何異同;以解釋學習者遺漏「會」或誤用其他能願動詞(如:要、能、可以)的導源。 漢日語語料的對比結果發現:日語動詞變化可涵蓋「會」的語義。表能力時,以可能動詞「~れる(reru)/~られる(rareru)」→(會/能~)、「~できる(dekiru)」→(會/能~)或可能表現「~ことができる(koto ga dekiru)」→(會/能/可以~)呈現;表未來行為則以原形「~る(ru)」、禮貌形「~ます(masu)」敘述,此形式概念為漢語一般動詞,轉換時易缺少「會」的可能義與突出焦點之功能。 其次,分析日籍學生「會」的書面語料,發現教材對「會」詞性及語義解說易造成錯序、誤代的訓練遷移現象,如:「*她再會來一次。」。日籍學生尚有三種系統性的中介語形式:○1「會」的遺漏;○2「會」與表行動完成的「了」合用或誤代,及○3「會」的添加。基於上述特徵及對比結果,再進行翻譯問卷的收集,以評估偏誤來源為母語影響的可能性。 問卷結果顯示日籍學生中介語的來源受母語的影響甚大:由於日語為表現時制(tense)的語言系統,動詞原形「~る(ru)」、禮貌形「~ます(masu)」、過去形「~た(ta)」,造成「會」、「了」合用的合理性;且日語副詞「きっと(kitto)」(一定)出現時,常省略「會」標記態度、調節肯定語氣的功能。 理解偏誤可能的肇因後,本文提出教師在教學時可注意以下幾點:○1不同情境及帶有語氣副詞「一定」、「說不定」下,理解「會」的語用功能;○2釐清「會」與「了」的搭配限制,說明能願的未來時制與動作完成時制的衝突;○3能願動詞類詞語的語義區分練習(如:會、能/可以;會、要);○4結合語法規則進行語序教學(如:動介詞不能連接「會」、部分副詞不能修飾「會」等),使學習者對能願動詞間的辨別與其功能更加清楚。
  • Item
    針對日籍學習者之華語課堂教學媒介語研究
    (2010) 高橋燁; Takahashi Yo
    本論文旨在調查日本的華語教師在課堂上,其華、日教學媒介語的實際使用狀況。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只使用日語為媒介語,或只使用華語,或夾雜使用華日語進行上課及糾錯,找出基本原則與因素。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探討學生對教師使用之華語和日語的態度以及不同教學媒介語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有什麼樣的效果,並探討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哪一種教學媒介語,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本研究方法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及課室觀察資料。問卷以華語教師與日籍學生為對象,課室觀察則以日本的學校及語言機構之華語課堂作為觀察對象,進行教學媒介語比較分析。 論文架構總共分為五章,前三章說明本論文研究之緣起、目的、文獻探討及研究方法之分析整理;第四章第一節先從教師與學生兩種問卷調查之內容做分析討論,包括個人資料、教師常使用之教學媒介語、糾錯所使用的教學媒介語,以及學生對糾錯媒介語的理解度以及滿意度等。再從語音、詞彙、語法、語用、文化的五種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媒介語的使用;第四章第二節則深入探討比較課堂中使用不同教學媒介語上課的情形,並且以錄音、非正式訪談以及訪談札記作為研究分析的材料。 本論文第五章歸納前述各章之探討結果,得出如下結論:華語教師與日籍學生對課堂教學媒介語的使用存在著頗大的差異。華語教師認為,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習任務和學習目的,需要使用一定比例的學生母語作為教學媒介語;初級階段的日籍學生也認為,在華語學習過程中,以日語作為教學媒介語是必要的。 另外,華語教學中應如何正確使用教學媒介語,並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有效習得華語,本文也提出具體的教學媒介語使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