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現代漢語可能性副詞可能性排序之研究(2010) 陳韻竹本文探討方式乃先從情態角度切入,統整中西對於情態的討論與分類,從中找出體系中符合漢語討論「可能性」(probability)的對應情態類別,並根據Li and Thompson(1992)、鄧守信(2005)對「可能」的分析,與參考許又尹(2004)漢語能願助動詞(modals)句法結構和葉信鴻(2009)界定漢語助動詞(auxiliary verbs)的檢視標準,將漢語助動詞與可能性副詞區別開來,例如口語中常出現的「可能」實為鄧(1975)動詞三分系統下的狀態動詞,而義務情態的「應該」屬助動詞,故兩者都不列入本文討論範圍,然知識性的「應該」實為副詞,因此列入本文中探討。接著綜合漢語語言學家研究漢語副詞時常舉例詞及參考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選出「應該、也許、或許、好像、似乎、大概」六個可能性副詞作為研究對象,再分別討論個別句法搭配與特徵、各自核心語義及「可能性」語義來源,最後根據口語語料與網路問卷調查,判定其可能性程度上的高低排序為:應該>似乎>大概>好像>也許>或許。 然而,人們在日常生活表達個人意見時,未必規律地依循個人自主意識,即往往會因為外在因素影響語言使用,因此在界定可能性副詞可能性程度高低之後,將以Brown and Levinson(1987)提出的面子威脅(FTA)理論 (face-threatening act)為參考,討論其語用上的表現。最後檢視目前現行教材現況,綜合上述對語義、句法和語用複雜度的討論,提出現代漢語可能性副詞的教學建議,以供未來教學使用上參考。Item 韓中身體慣用語中的比喻現象探究與教學應用:從容器和食物概念出發(2014) 金惠珍; KIMHYEJIN我們與人交際時,尤其是想把情緒、狀況等抽象的事物具體地表達時,常常會使用身體部位來表達,這樣的慣用語稱為身體慣用語。比如,「鼻酸」、「兩手空空」等。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是跟外部世界直接接觸的,而且由於這是全人類共同的經驗,所以為了達到有效溝通,我們會基於自身感知與自身經驗,將身體部位當作比喻對象,藉由隱喻的方式進行言談。 本論文主旨在探討韓中身體慣用語當中的身體隱喻表現,依據Lakoff & Johnson(1980)的隱喻理論,探討韓中慣用語身體部位之隱喻現象。透過韓中身體慣用語的收集和語義分析,再觀察身體詞彙在韓中慣用語出現的隱喻差異,以討論身體詞彙在韓中慣用語的隱喻現象異同。本文先從詞典、論文及期刊收集韓中身體慣用語,分類於容器隱喻、食物隱喻、機器隱喻等七類,再經過數量比較將分析的類別縮小為容器隱喻、食物隱喻。探究韓中身體慣用語的隱喻現象及其對比分析。 本文研究結果發現韓文的主體取向較中文強。比如,韓文是用主體「肩膀」來描述責任感及心理負擔,以身體部位說「어깨가 가볍다/무겁다(肩膀輕/重)」。中文則是用客體「擔子」進行描述,說「擔子輕/重」。中文是將客體擔子視為容器進行隱喻,韓文則是以主體的身體部位進行隱喻。 另外,從食物隱喻中使用的詞彙發現韓文的集體取向較中文強。比如,韓文利用「익다(熟)」與「안 익다(未熟)」的詞彙,以一個詞彙「익다(熟)」及其否定形式「안 익다(未熟)」來表示正反兩種現象,例如:「눈에 익다(對眼熟)」、「눈에 안 익다(對眼未熟)」和「손에 익다(對手熟)」、「손에 안 익다(對手未熟)」等。中文則利用兩個不同的詞彙「熟」與「生」來表示,例如:「面熟」、「面生」和「熟手」、「生手」。 最後,本文檢視中文教材中有關身體慣用語的語料,建議教師可先建立容器隱喻與食物隱喻的概念,基於此對中文身體慣用語進行系統性分類,組織慣用語之間的關係,以歸類排列的方式揭示中文身體慣用語,再與學習者的母語做對比進行慣用語教學,幫助以韓文為母語之學習者能夠聯想相關性的慣用語組合,加強對中文慣用語的掌握。Item 結合認知語義與概念圖於華語多義詞教學上實證研究-以「吃」和「發」為例(2015) 黃奕寧; Huang, I-Ning本文結合圖式(認知語義概念圖),透過隱喻(Lakoff, 1987)、轉喻(Littlemore, 2009)及意象圖示(Lakoff&Johnson, 1980; Langacker, 1987),展現出多義詞之間的關聯,提出輔助學習多義詞的方法,並應用於華語教學課堂中。目前已有相關英文文獻,將此概念應用於二語教學中(Boers, 2000; Beréndi, Csábi& Kövecses, 2008)。然而,Boers(2011)提出先前研究存有缺陷,這些研究也大多以英語為主。因此,本文以Boers(2011)為基礎,運用實驗研究法,欲知結合認知概念與概念圖於華語教學課堂中,是否有助於二語學習者詞彙習得,以延時記憶中之保存。其次,本文希望了解在使用認知語義概念圖教授多義詞時的教學步驟,以及,受試者在習得由不同認知概念延伸出之詞彙上是否有差異。最後,探究此方法能否提高相關延伸詞彙之詞義理解和類推能力。 本文透過前測篩選出在國內大學語言中心的42位學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之目標詞彙為以「吃」及「發」兩個動詞結合而成之詞彙(吃飯館、吃老本、吃苦、吃紅、發傳單、發短信、發財、發瘋)。 本文發現:1. 結合認知概念與概念圖於華語教學課堂中,有助於二語學習者相關詞彙的習得,並對詞彙在延時記憶中之保存有幫助,延時測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達顯著差異,t (40) =2.23, p=0.031, p<0.05。2. 運用認知語義概念圖教學能幫助提高相關延伸詞彙之詞義理解和類推能力,實驗組和對照組達顯著差異,t (40) =2.10, p=0.042, p<0.05。3. 雖無達到顯著差異,但認知語義概念圖用在為學習者複習、鞏固詞彙時效果較用在學習詞彙前,有意識地分析其學習效果好。4. 雖無達到顯著差異,但在即時和延時後測中,透過轉喻延伸出之詞彙分數最高,意象圖示第二,隱喻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