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越南來臺留學生語言學習與文化適應之研究(2024) 阮氏茶; NGUYEN THI TRA隨著越臺之間交流與合作的增加,由於其特殊的經濟和文化重要性,近年來愈來愈多越南學生選擇來臺攻讀華語。本研究旨在探討越南來臺留學生在臺灣的語言學習與文化適應情況。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為主,採用内容分析、深度訪談和觀察等方式,針對越南留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文化衝擊及其適應策略進行深入分析。本研究以來臺灣攻讀學士學位的越籍學生爲研究對象,其在臺時間為1至5年之間。本研究的具體目的為:1.分析越南留學生在臺灣的語言學習歷程、2.探討越南留學生的文化適應情況、3.提出相關政策和教育建議。研究結果發現,語言障礙、文化差異是影響留學生適應的主要因素。此外,個人因素如個人來臺動機亦對其適應過程產生重要影響。研究結果具體如下:1. 來臺動機:語音相似、親朋好友在臺灣、臺灣多元文化國家、臺灣具有安全舒適的環境、就業機會、聽從父母與朋友的建議。2. 語言障礙:詞彙不足、語速太快、課堂學習内容有難度、練習語言環境缺乏、自信心不足。這些問題都成爲越籍學生語言學習困難。3. 文化差異:越南學生在臺灣面臨各種文化適應問題,包括被歧視、飲食、交通、節慶和氣候等。這些適應問題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幾點教育政策與學習方法的建議,以促進越南留學生在臺灣的學習和生活適應。Item 基於語料庫的現代漢語通用量詞「個」之研究(2022) 芮晶瑩; Rui, Jingying「量詞」作為現代漢語中單獨存在的一種詞類,是漢藏語系語言的重要特徵,而「個」作為現代漢語中唯一的通用量詞,其「通用」的屬性讓「個」不可避免地與其他的專用量詞存在語義重疊的情形,從而造成包括母語者群體在內的混用及誤用現象,值得深入探討。本研究首先基於語料庫的研究方法,針對量詞「個」的語義語法等相關語言使用規律進行分析探討,並結合學習者語料庫數據對大陸及台灣地區學習者有關量詞「個」的使用偏誤進行分析與總結。此外,本研究還採用了問卷調查法對量詞「個」在兩岸不同族群中的日常語言環境表達進行補充考證,探討不同族群間有關量詞「個」的使用差異性及泛化特徵分佈。經綜合分析,本研究共揭示以下五項結果。第一,「個」的使用範圍及可出現的語境均較為複雜,並不存在明確的語法規則,但具有一定的傾向性規律。第二,「個」是典型的具有中性語義韻的詞項,一般不能跟數詞「二」連用,個體數量或者巨大數量都可以用「個」來修飾。「個」與「件」在計量事件上存在共現語境,但是「個」的使用範圍通常局限在口語,名詞「事件」一般只被「個」修飾;而「個」與「種」在語義上並無重疊,二者不可替換使用。第三,兩岸母語者在「個」與名詞搭配的用法上雖不存在顯著的兩岸差異,但台灣地區的母語者在有關職業稱謂詞前的量詞選擇等方面上存在更為明顯的泛化現象。第四,兩岸學習者因語言環境的不同在量詞「個」及其近義量詞的辨析使用上存在一定差異性,在有關職業稱謂詞前的量詞選擇和巨大數量前的量詞選擇等用法的區分上,台灣地區學習者的表現相對較弱。第五,受熟悉效應理論影響,兩岸學習者對於量詞「個」的使用與兩岸母語者的語言使用存在密切的相關性。Item 中文母語者之漢語識詞量研究——以臺灣受測者為討論對象(2022) 郭瑋葦; KOAY, WOEI-WEI本研究旨在探測中文母語人士之漢語詞彙識詞量,作為對外華語教學的參考基準。由於自本世紀開始,學習華語的人士急遽增加,而在教材編寫及華語測驗方面,詞彙量又是檢測語言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但華語教學界對詞彙分級缺乏基礎的識詞量研究,因此極有必要先對中文母語者的詞彙量進行量化探測,以作為構建華語二語學習者能力指標的參照依據。本研究以中研院平衡語料庫中的一千萬字語料匯成的詞表,共包含262,780個詞,經過內容分析法過濾掉中外夾雜等非漢語詞彙,製成測試用的正式測試稿,共包括151,096個不同詞語,排除詞綴後則有143,646個詞。讓募集而來的臺灣中文母語者參加測試,採用清單式詞表法,由參加者逐一勾選不認識的詞語。為了確認參加者的準確度並進行數據調校,研究者也特別為每階段設計了後測環節,從母語者的測試資料中隨機及手動抽取一定比例的詞彙,再請參加者展示其對該詞彙的了解程度,並根據事先訂立的「識詞標準」判定參加者對詞彙的了解程度是否達標。共有八位參加者完成全部的測試,參加者平均識詞量是99,219;數據調校後平均識詞量是94,196。詞頻方面,出現在語料庫中超過一千次的詞語識詞率接近100%,即使只出現過一次的極低頻詞識詞率也平均接近50%。此外,參加者識詞量的影響因素是專業背景及嚴謹度。從理科轉文科的母語者識詞量最高,可能是兼具文理背景的人士具有較寬闊的詞語認知;而純文科母語者次之,純理科母語者識詞量則較前二者低。通過此次研究,保守估計臺灣具有大學學歷的識詞量應在九萬以上。由於歐洲共同語言框架的C級能力描述已是母語者的程度,此數據可供C級對應的參考,而現有的分級詞彙數量均有連帶調整的必要。Item 兩岸網路流行語對比研究(2022) 邱琦; Chiu, Chi隨著資訊時代來臨,網路語言成為新型的語言形式與生活密不可分,網路流行語來自時下最熱門的議題,因為方便兼具趣味的特性為民眾所喜愛,語言背後更反映出豐富的社會樣貌,在中文為母語的語文課程和華語為第二語言的華語文教學中逐漸受到重視。本研究以2017至2021年間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的網路流行語作為研究對象,語料來源使用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所公布的年度網路流行語和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頒布的十大網路用語,分析兩岸地區網路流行語的來源類型、結構形式、分布狀況和語義色彩,比較兩地網路流行語語言使用現象的差異,並提出教學建議。根據本研究結果,兩岸網路流行語的結構類型同中有異,內容來源和語義色彩的差異主要來自於社會制度、政治因素和網民心理,台灣地區的網路流行語內容多是對公眾人物、國家政策的調侃和吐槽,語義色彩多貶義,大陸地區則是含有家國情懷和愛國思想,語義色彩多褒義,此現象除了體現兩地社會風情截然不同,還與本研究語料取材的差異有關,台灣地區的流行語料為民營網站調查結果,大陸地區之流行語料則是經過官方擇汰,褒義色彩的詞語較多。研究也發現兩岸地區網路流行語有互動和共用的現象,台灣地區多直接借用大陸地區的流行語,並以純粹娛樂的來源類型居多,主要原因可能是網路增進兩岸人民語言文化的交流,大陸地區娛樂產業蓬勃,強勢流行文化輸出所導致。Item 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後台灣與馬來西亞客家流行歌曲發展比較(2019) 李明釗; Lee,Ming-Chao1970年代是華語、粵語流行音樂發展的關鍵時期,又稱之為「唱自己的歌」的年代。台灣客家音樂,受當代「民歌運動」、「粵語歌曲興起」啟蒙,以及「1988還我母語運動」之影響,開啟了近代台灣客家流行歌曲創作之風氣。而馬來西亞客家音樂,受當時香港流行文化、粵語歌曲興起之影響,開始了馬來西亞客家流行歌曲發展歷史。 本文回顧客家流行歌曲之發展過程,以《無緣》與《巴刹風光》兩張唱片為研究起點,進行台灣、馬來西亞四十年來客家唱片之比較。1970年代後是台灣客家流行音樂的轉類點(1981年),卻是馬來西亞客家流行音樂的起始點(1977年)。雖然台馬兩地客家音樂均受當代華人音樂之影響,但客家歌曲內容表現及音樂風格,走向截然不同的路線。台灣強調文化傳承,傳統與創新並進,而馬來西亞缺少傳統元素,以當代熱門流行曲翻唱為主,但兩地唯一共通點是音樂內容受當地社會環境影響。如今台灣客家流行音樂正蓬勃發展,唱片數量為全球之冠,但馬來西亞客家流行音樂現況早已不復當年,斷層十分嚴重。 台灣與馬來西亞客家音樂曾經在1990年代有過交流合作,但時期不久。如今在台灣政府新南向政策鼓勵下,台灣與馬來西亞客家文化交流頻繁,更拜網路社群所賜,讓兩地音樂人有機會跨國交流,也預告了未來客家音樂跨國合作的新趨勢。Item 從行動者的角度談越南逃逸外勞的生命故事(2018) 梅氏賢; Mai, Thi Hien在台灣近幾年來,外籍移工逃逸問題一直是熱門的社會議題,其中逃逸比率最多的越南籍勞工更是吸引社會關注的議題。然而,研究者在研究此議題的過程中發現,當台灣地區在論述逃逸外勞的時候,多數是由法律方面看待將他們視為違法的對象。本研究與台灣目前的研究不同之處是研究者站在社會行動者的角度研究探討此議題。這意味著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並不是判斷逃逸外勞是否非法,而是研究他們的逃跑過程,而此過程只佔他們的生命故事的一部分。他們為了各種原因而採取了此行動,每個行動之間都有前因後果的關係。 在此研究,研究者採用生命故事分析法、人物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等研究方法。透過提供越籍逃逸移工較為整體的生命故事,其中最強調是他們從越南到台灣工作並逃逸這段歷程,研究者已找出導致這些勞工的逃逸行為的原因。主要原因來自於經濟因素:越南的家境貧困、仲介費的貸款過多、合法工作的薪資待遇不佳等。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研究較為忽略的非經濟原因如:個人的性格與社會關係網絡、外表及性別吸引力、工作的行為與技能、語言能力…… 這都是值得關注的主觀原因,而這些原因我們只能從當局者的角度才可以發覺到。 可以看出,母語溝通深入程度、與受訪者多年的友好關係以及從行動者的研究角度是本論文的最大特色,也是與前人的研究的不同之處,希望可為此研究領域做出比較新的研究貢獻。由此,研究者希望能夠讓社會,尤其是台灣社會更了解越籍逃逸勞工為何選擇這條坎坷之路,也從此對於這些所謂「逃跑外勞」有一個更客觀的看待。Item 華語流行語的探究及教學應用(2019) 廖杏芬; Liao, Hsing-Fen流行語的產生,並不是現代才有。其實在古時候的人們就知道用精煉的語言來表達一些自己的想法或反映社會當時的現象,所以我們有成語、歇後語、方言及慣用語的產生,這些用語也曾在他們誕生的年代獨領風騷,甚至流傳至今仍被普羅大眾所用,他們也可歸類為當時的「流行語」。如果我們會用一些歇後語、成語、方言、流行語與人交流,不但能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精彩,也能在無形之中,馬上拉近彼此的距離,甚至辨識彼此的身份或是社會階層。 近年來由於網路的發達,3C產品的普及和中國崛起,許多國家意識到要想跟中國打好關係、做生意,就要先從中文開始學起,因此華語熱席捲全世界。由於整個地球村的往來密切,流行語不再有地域的限制,只要有人的地方,只要有網路的地方,流行語就存在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有些流行語就像宇宙中的恒星一般歷久不衰,但有些流行語也會跟著某些事件退燒而漸漸失去舞臺,或者因為人事物的更迭而如流星一般曇花一現。 作為一名華語老師,流行語教還是不教,雖然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流行語真真實實的存在我們生活當中。以我個人觀點,流行語當然要教,而且要教得及時,教得入木三分,學生們才能與時俱進並與生活情境結合,讓學生們可以時時經歷學以致用的成就感。 臺灣、大陸、香港、澳門雖同文同種,但由於政治的原因,讓兩岸三地的中國人在華語流行語的創新上,分庭抗禮,激盪出精彩的火花,也讓華語的流行語彙更加豐富多元。本文將對兩岸三地的流行語進行語料的探究分析、提出流行語在華語教學上的應用及瞭解目前的華語老師是否把流行語納入教學中的現況。 於是筆者從閱讀文獻及收集資料開始,訂定研究主題,確認研究方法與問題,還有文獻收集與分析,訂定問卷內容,擬定參與問卷的名單及做問卷施測、採集並分析問卷的結果,針對結果作出總結及檢討。另外再設計三個流行語相關的教學活動並提出自己對未來流行語研究方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