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漢語動後「上」的語料庫與意象圖式分析及教學應用(2020) 林妤靜; Lin, Yu-Ching語言表現人們的認知方式,不同語言的形式表現不同群體的認知差異 (Lakoff, 1987; Langacker, 1987)。本是方位詞的「上」在漢語中置於動詞之後可表示動作、狀態之結果(孟琮,1995;張旺熹,2006)。不少研究指出,結合意象圖式的多義詞教學可加強學生對多義詞的了解(陳曉湘、許銀,2009;陳曉蕾,2015; Li, 2003; Morimoto& Loewen, 2007)。本文旨在運用認知語言學的觀點,透過隱喻、轉喻機制探究動後「上」的語法化現象及語義的延伸,並結合意象圖式的發展探究語義內部的關聯性。同時,透過書面語與口語語料分析,找出動後「上」常見的搭配動詞類型。最後,本文分析現有華語教材中動後「上」語法點的編寫情形,總結所觀察到的現象,結合本文的研究結果,提出語法點編寫建議,並嘗試編寫出新的語法點說明,以提供未來教材編寫者、教學者或是學習者應用與參考。 根據研究結果,動後「上」有「趨向」義、「接觸」義與「實現」義。「實現」義又分「動作完結」和「狀態達成」,其中,「實現」義的語料數為三者之最。就共現的動詞類型來看,「趨向」義與「追趕類」、「攀爬類」和「奉承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接觸」義與「穿戴類」、「加裝添附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動作完結」的「實現」義與「行走類」、「理想實現類」和「逢遇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而「狀態達成」義則以「愛」和「喜歡」兩個狀態動詞為主。此外,動後「上」的「趨向」意象圖式牽涉物體在空間中的運行,此意象圖是其他「上」語義意象圖式的原型,透過意象圖式轉換機制的運作及側重之概念,將相對抽象且複雜的時間概念以空間概念呈現出來。Item 現代漢語對象介詞「跟、對、給」之探討(2011) 陳玉現代漢語中動詞與介詞的界線模糊,因此本文在進行對象介詞的探討以前,藉由各語言學家在語法形式、語義與語用上的研究,看他們如何界定介詞,並且如何分類動詞與介詞,因為漢語的介詞多是由動詞語法化而來,因此許多介詞也是動、介兼類詞。以及他們對於介詞如何分出次類,這樣的分類存在著什麼樣的問題。 另外,我們也希望從語言類型學來看世界語言大致分為幾種類型,如漢語是孤立語、日語是黏著語等,來瞭解學生是否有介詞的概念,再以認知語言學中的意象圖式理論、格語法等來探討介詞的分類,釐清到底什麼是「對象」,而非「目標」,也就是:哪些才是「對象介詞」,解決第二章中所提出的介詞分類的問題。 之後我們即以「跟、對、給」做為對象介詞的探討標的,因為在第三章中我們提的意象圖式包括了客體在真實世界中移動的方式,「跟」可能是單向,亦可是雙向,因此還發展出連詞的用法;「對」及「給」單向,可是「給」的語法形式複雜,本章探討此三者之間的重疊性、關連性及差異性為何。 第五章及根據筆者所收集的學生病句加以分析,以期利用這些數據來發現不同語言類型學生學習上的困難點。並在第六章中提出一些結論、教學建議,期能為往後的漢語教學提供一些方向及服務。並提出本文所受到的限制級所需要改進之處,希望能在未來看到更多的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