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基於語料庫的現代漢語通用量詞「個」之研究(2022) 芮晶瑩; Rui, Jingying「量詞」作為現代漢語中單獨存在的一種詞類,是漢藏語系語言的重要特徵,而「個」作為現代漢語中唯一的通用量詞,其「通用」的屬性讓「個」不可避免地與其他的專用量詞存在語義重疊的情形,從而造成包括母語者群體在內的混用及誤用現象,值得深入探討。本研究首先基於語料庫的研究方法,針對量詞「個」的語義語法等相關語言使用規律進行分析探討,並結合學習者語料庫數據對大陸及台灣地區學習者有關量詞「個」的使用偏誤進行分析與總結。此外,本研究還採用了問卷調查法對量詞「個」在兩岸不同族群中的日常語言環境表達進行補充考證,探討不同族群間有關量詞「個」的使用差異性及泛化特徵分佈。經綜合分析,本研究共揭示以下五項結果。第一,「個」的使用範圍及可出現的語境均較為複雜,並不存在明確的語法規則,但具有一定的傾向性規律。第二,「個」是典型的具有中性語義韻的詞項,一般不能跟數詞「二」連用,個體數量或者巨大數量都可以用「個」來修飾。「個」與「件」在計量事件上存在共現語境,但是「個」的使用範圍通常局限在口語,名詞「事件」一般只被「個」修飾;而「個」與「種」在語義上並無重疊,二者不可替換使用。第三,兩岸母語者在「個」與名詞搭配的用法上雖不存在顯著的兩岸差異,但台灣地區的母語者在有關職業稱謂詞前的量詞選擇等方面上存在更為明顯的泛化現象。第四,兩岸學習者因語言環境的不同在量詞「個」及其近義量詞的辨析使用上存在一定差異性,在有關職業稱謂詞前的量詞選擇和巨大數量前的量詞選擇等用法的區分上,台灣地區學習者的表現相對較弱。第五,受熟悉效應理論影響,兩岸學習者對於量詞「個」的使用與兩岸母語者的語言使用存在密切的相關性。Item 華語時間副詞探究—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2023) 陳家妮; Chen, Jia-Ni漢語時間副詞在事件中扮演了事件發展方向與狀態的重要角色(郭翼舟,1984;張誼生,2000)。其中,時間副詞的多樣性可以依據時態,依照事件的整體或內部時間結構區分狀態;或是根據時制,以旁觀者的視角觀察時間發展順序,表達時間流的相對時間概念,常見分類為過去、現在、未來;又或者以時體為基礎,就事件當事人的角度觀察事件發展中的時間與狀態(呂叔湘,1942),說明時間副詞不但涵蓋了時間概念,彰顯動作狀態的特徵以提升理解性,同時也能增加語言的完整度(陸儉明、馬真,1989;張誼生,2000)。綜觀過往時間副詞的研究,以語義為主要探討內容的並不多,加上對詞彙學習重要性的考量(Milton,2009),因此本研究以教材中出現的52個時間副詞為探討對象,以時態的概念為基礎,根據「事件是否完整」、「狀態所處的階段」與「狀態類型」進行分類,接著,利用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4.0的語料,從語義方面探討各類型時間副詞的語義,確立各別時間副詞的語義特徵,再針對「事件是否完整」中,完成貌的時間副詞與未完成貌的時間副詞進行狀態類型的綜合比較與討論,並根據本研究的內容提出教學建議。本研究依據事件階段、狀態以及語義分類,將時間副詞分成15組近義詞,並藉由平衡語料庫的語料分析,從中具體了解時間副詞之間的差異;同時,也根據分類結果,了解是否為完成貌與狀態有著緊密的關聯,一般完成貌的時間副詞,皆為過往已發生的事件,因此敘事者清楚知曉事件的始末與經歷一段時間的變化歷程;而未完成貌的時間副詞,強調狀態變化,甚至隱含對事件的不確定性與情緒。最後根據研究成果,本研究最後提出與時間副詞相關教學建議,以期能為華語教學帶來助益。Item 以語料庫為本探究多變項與雙及物構式的偏向分布(2021) 詹士微; Chan, Shih-Wei雙及物構式的研究最初從形式結構分類以及雙賓動詞語義探討(朱德熙,1979;湯廷池,1979),之後學者採用Goldberg(1995)的構式語法理論討論雙及物構式語義,如張伯江(1999)、沈家煊(1999)等。除了以動詞語義、構式語法的角度分析雙及物構式,也需考量義項及語境因素如何影響雙及物構式選擇。 在漢語雙及物構式研究中,較少將動詞義項細分探討雙及物構式。因此,本文旨在以多義詞「送」為主題研究義項對句式選擇的偏向性影響以及其他多變項如何影響雙及物構式選擇。本研究以「COCT書面語語料庫2019」中2011至2018年的語料為研究範圍,利用顯著共現詞素分析法(Stefanowitsch& Gries, 2003)分析「送」的義項(給予義、傳送義)與雙及物構式的搭配關係,以及義項與哪些直接賓語搭配。由於雙及物構式受到多變項影響,本文以二元邏輯斯迴歸分析建立能夠預測雙及物構式的多變項模型,同時以實證研究為輔,視相同義項、尾重原則但不同的信息結構的條件下,中文為母語者是否受到信息結構制約。 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1)「送」的兩個義項句式偏好顯示傳送義偏好與格構式(PDC),給予義傾向雙賓構式(DOC)。(2)二元邏輯斯迴歸分析預測義項、信息結構、尾重原則為影響雙及物構式為DOC、PDC的變項。(3)實證研究結果與迴歸分析預測結果一致,整體的評分表現為PDC中,不符合信息結構、尾重原則時,PDC得分較高;DOC中,當符合信息結構、尾重原則時,DOC得分較高。論及兩句式的信息結構表現,本研究認為動詞語義、構式義仍影響句式的信息結構順序,信息結構需考量聽者信息結構。Item 條件關聯連接詞「只要」與「只有」和假設關聯連接詞「如果」與「要是」之語義、語法及語用探究(2021) 楊之綾; Yang, Chih-Ling華語關聯詞語包含連接詞、副詞和短語等,扮演連接語句和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呂叔湘、朱德熙,1952)。其中,關聯連接詞可以連接單句中的句法成分和分句,不但使前後分句的關係更為緊密,增加段落與篇章間的連貫性(Halliday& Hasan, 1976),還能提升訊息整合與閱讀理解的效益(詹益綾、柯華葳,2010)。 奠基於學者們過去的研究,本研究融合語義、語法和語用三層面分析條件關聯連接詞「只要」與「只有」和假設關聯連接詞「如果」與「要是」,探究四個詞語的歷時語義和語法化演變過程,再透過真實語料瞭解其在句子中所表現之語法結構,如常見搭配詞等,最後以問卷探求「只要」、「只有」、「如果」與「要是」在語境中表達的語用功能,比較條件和假設關聯連接詞的語用功能是否有所差異,期待本研究能提供華語教材編寫和教學時的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語義層面中條件關聯連接詞「只要」和「只有」最初為詞組「副詞+動詞」,受語境、搭配副詞和大量地使用而演變為今日的條件關聯連接詞,分別表示充分和必要條件關係,而假設關聯連接詞「如果」與「要是」中的單詞最初即具假設義,受雙音節連接詞和使用慣例化的影響,語法化為今日常用之假設關聯連接詞;就語法層面而論,關聯連接詞的常見搭配關聯副詞為「就」與「才」,其中假設關聯連接詞常以連接詞「的話」標示出假設條件,本研究也統計了條件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和常見搭配副詞的比例,支持前人提出之「條件在前,結果在後」的句法順序(Comrie, 1986; Diessel, 2001);就語用層面而言,華語母語者認為「只有」句中條件達成難度高於「只要」,但卻難以區辨「如果」和「要是」語氣強弱和主客觀差異,故可知兩者的語用功能相近。Item 華語二語者的華語名動詞比例及其影響因素(2020) 黃玉樹; Huang, Yu-Shu語言習得的研究發現幼兒初期的詞彙發展存在名詞優於動詞的現象,即名詞學得更好、更快、更多。計算學習者使用的名詞和動詞的比值(名詞數量除以動詞數量,後稱「名動比」)會得到大於1的結果,表示名詞多於動詞,是謂「名詞優勢」。Gentner (1982) 認為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因為名詞指涉的是「東西」,有形狀、可以自背景獨立、具體、可想像的特性;動詞則指涉是東西和環境以及東西之間的「關係」,它更為複雜、隱晦,而且轉瞬即逝,因此學習動詞也比較困難。名詞和動詞在習得上的差異,被認為有跨語言的普遍性。然而,也有學者發現,在強調「關係」的語言(例如:華語和韓語),名動比與西方語言存在明顯差異。我們假設學習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詞彙發展符合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自然順序假說」(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和「輸入假說」(The input hypothesis),我們想知道他們的習得和輸入之間的關係以及詞彙發展的情況。我們預計探討如下因素:目標語社會自然語言環境和課堂教學環境的輸入,以及比較不同的詞彙發展階段和二語者的詞彙發展接近母語者的可能性。我們使用兩種語料來進行上述研究,第一種是既有的語料庫,包括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國教院語料庫索引典系統(含國教院華語中介語索引典系統)。第二種是自行收集、處理的語料,包括學習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主流華語教科書,以及包含二語者和華語者的碩博士學位論文摘要。我們透過詞形(type)和詞體(token)作為分析的單位以及不同名詞和動詞的界定比較語料之間的詞類分佈和名動比差異。研究發現如下:一、華語二語者的名動比低於自然語言環境及課堂教學環境,輸出並沒有反映輸入;二、從A1到C1的教科書,名動比有上升的趨勢,顯示語言程度和名動比有正相關;三、華語二語者和母語者在學位論文摘要的名動比並不存在差異,說明二語者的詞彙發展成就存在接近母語者的可能。研究顯示華語二語者的詞彙習得和使用和輸入存在差異,華語二語者的名動比遠低於華語母語者。雖然可以看到名動比隨著語言程度變高而提升以及不同名詞和動詞定義下有類似的變化跡象,但無法排除文章類型、文化以及語言教學的介入是干擾因素的可能性。以現有研究而言,比起輸入和語言特性,語言程度是較能解釋名動比變化的因素。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討論上述相關因素以及設計華語二語教學以期促進學習者的詞彙發展。Item 動補結構「V+好」與「V+完」完成語義之異同 ——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2020) 張瓊安; Chang, Chiung-An本研究探查動補結構「V+好」與「V+完」於完成語義表達的異同,為了從客 觀的角度討論台灣地區的使用情況,以中央研究院的平衡語料語料庫作為語料來 源,從語義分析探討動補結構,並且應用 MARVS 理論(Huang et al., 2000)進一 步探討動補結構的內部事件。 本研究以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語料庫查詢所有動補結構「V+好」和「V+完」 的組合,應用中文詞彙網路查詢所有「好」和「完」的語義,為了囊括所有詞彙 語義,也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查詢詞義。 在探討動補結構「V+好」和「V+完」時,先討論與之結合的動詞成分,再分 析動補結構的語義以及內部的事件類型。研究結果發現,能夠與補語成分「好」 使用的動詞除了表達一般的動作行為,其動作本身還可能帶有製造某物或達成某 個狀態,動補結構「V+好」在表達完成語義的同時,通常也都帶有新狀態的產生; 動補結構「V+完」中的動詞種類多元,但主要是表達一般的動作行為,所以在動 補結構「V+完」表動作完成時,並無強調新狀態的產生,僅說明動作的結束。最 後,從語法、語義和語用三個方面討論兩者的使用情況。 根據研究結果,動補結構「V+好」與「V+完」的使用差異極大,動補結構 「V+好」更多時候是用來表達動作狀態,且兩者在表達動作完成的語義方面往往 帶有不同的語用功能。Item 應用共現詞於多義句末助詞「吧」與「呢」的語義分析及教學語法(2012) 張玲瑛; Lingying Chang本文提出一個兼具質化分析與量化計算的方法,研究現代漢語句末助詞「吧」與「呢」。以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前期五百萬詞資料為文本,觀察句末「吧」與「呢」表達的情態意義或語用功能後提出假設:句末「吧」應區分為表說話者懷疑的「吧1」、表祈使的「吧2」與表說話者自述主觀意向的「吧3」;句末「呢」應區分為彰顯疑問的「呢1」、表事態不尋常而且值得注意的「呢2」與延續上文而針對主題提問的「呢3」。 依上述假設將文本所有含句末「吧」或「呢」的小句分為「吧1、吧2、吧3、呢1、呢2、呢3」六個電子檔,輸入鄭錦全(2011)編寫的共現詞親疏計量程式,各以句末助詞為關鍵詞,分別計算小句內共現詞的親疏引得並排序得出「吧1、吧2、吧3、呢1、呢2、呢3」的高關聯共現詞。分析各組共現詞的內部語義句法關聯後發現:「吧1」的共現詞「大概、也許、或許、應該」等都與認知情態「表說話者懷疑」相關;「吧2」的共現詞有使役動詞「請、讓」及動作動詞等,與祈使句相關;「吧3」的共現詞則常組成「算了吧、好吧、(就)這樣吧」等構式表達說話者觀點或意向。三類句末「吧」共現詞的語義特徵各符合其句末助詞的假設定義。「呢1」的共現詞「為什麼、怎麼、什麼」等都與非是非疑問相關;「呢2」的共現詞「還、才、真」常用於陳述不尋常事態以引起注意;「呢3的共現詞「那、那麼、萬一」則用於標記主題提問。三類句末「呢」的共現詞也與其句末助詞的假設語義相合。句末「吧」與「呢」的多義假設因共現詞分析結果相符而得到支持。 共現詞分析不僅支持句末「吧」與「呢」的多義假設,也可應用於句末助詞教學。除了提供具體的語義範疇與句法框架,用於建構句末助詞的教學語法與教學策略;以關鍵詞搭配共現詞檢索數位語言資源,也能供教師查詢教學實例或使學習者自修泛讀,體現「針對一詞,廣泛閱讀」的學習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