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針對曾於中國大陸學習普通話之來臺外籍學生的兩岸華語銜接課程設計
    (2023) 解禮安; Kravtsov, Nikita
    本文旨在構想一門兩岸華語銜接課程,期望對於先於中國大陸生活之後再前來臺灣生活的外籍人士們,提供一些適應協助,以盡快融入當地生活。因此本文除了依據語音、詞彙、語法、語用、文字以及教學方法等層面進行兩岸華語差異之研究回顧之外,另以問卷調查及訪談兩種方式進行相關背景人士的需求分析,而後結合二者以提供教學內容。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本文決定將臺灣華語的發音、用詞、正體字(繁 體字)、語用和語氣詞五個方面當作本課程的焦點,而將語法、注音符號、「非正規」的臺灣腔等其他方面當作輔助教學內容。另外,本文參考兩岸 出版的詞典及臺灣的口語語料庫以進一步篩選教學內容,確定最為值得教 的文字、語音和詞彙差異。接著,本文根據學生的目標設定一種混合型教 學法,採聽說教學法為主,情境式教學法為輔,期望以有效的組合方式提 供更好且多元的教學。最後,本文執行試教並收集學生的反饋,以得到提 升教學效果的方法。
  • Item
    看電影學華語—跨文化的華語教材設計研究
    (2022) 翁詩寒; Weng, Shih-Han
    隨著科技發展,電影已成為現代常見的休閒娛樂,同時亦有許多語言學習者透過電影學習目的語和其文化。但目前華語市場以電影為本設計教材者尚少,而現有的電影教材多數偏重語言形式的教學,惜未能充分運用電影具有豐富文化元素的優勢。因此,如何透過電影進行文化教學及跨文化交流為本研究亟欲探討的重點,而為了讓學習者能夠在課堂中達到真實世界的交際目的,亦須透過合適的課程設計方能讓學習效益最大化。為了提供華語學習者更多學習的可能性,提升語言和文化素養,筆者設計一套《看電影學華語》的跨文化教材,其中包含三大課程主題:1.節慶、2.人際關係與價值觀、3.社會議題,讓學習者一方面能有效進行目的語和文化學習,一方面培養跨文化意識,提高交際能力。筆者在台北市兩所大學附設的語言中心進行6次教學,總計50位學生,透過課後問卷及課後訪談結果,探討《看電影學華語》這套教材能否讓學生清楚理解特定的華人文化,幫助學生思考及比較目的語文化和母國文化的異同,並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本研究透過電影的優勢和跨文化教學的策略,結合任務型教學法設計出《看電影學華語》這套教材,盼能為華語教師提供電影教學上的參考,促進第二語言和第二文化的有效學習。
  • Item
    遠距華語文化課程設計之教學反思—以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國畫與書法課為例
    (2021) 賴映蓉; Lai, Ying-Jung
    本研究旨在藉由遠距華語「國畫與書法課」課程設計,探索適合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開設之入門遠距華語文化技藝類課程教學模式。本研究使用內容分析法、參與式觀察法與半結構性個別訪談法,根據課程架構、學習者需求與專業性材料作分析,再結合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與遠距教學互動性來規劃課程,並採混合同步與非同步遠距教學模式。課程內容設計以國畫為主,書法為輔,以「永字八法」、「花中四君子」、「花卉」、「動物」、「食物」和「水果」6大主題進行教學,並利用不同的媒材結合節慶與手工藝創作,增加課程趣味性和互動性。課程目標為讓學生透過體驗中華傳統藝術,增加目的語文化的了解與中文輸入,以提升學習動機與促進其中文學習。經教學實踐後,對整體課程框架、教學教材與錄影、學生反饋訪談進行反思並優化課程設計。研究顯示透過大量的自然中文輸入,學習者對中華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且課堂活動有助於紓壓,亦提升其在聽力、漢字認讀、詞彙方面的華語學習成果。經教學反思後,發現本課程較缺少口說訓練、書法教學較單調與較缺乏課程評估方法,故除優化教學大綱與教材外,更利用線上平台MyET設計口說輔助課程與增加口語表達活動。書法教學嘗試除了題字、春聯,也含詩詞教學。為增加互動性和成就感,利用線上平台Padlet另增期末成果展活動。最後,提出遠距華語技藝文化類課程設計教學建議。
  • Item
    IBDP 中文 A 文學課程研究與設計—以莊子作品為例
    (2020) 王怡方; Wang, Yi-Fang
    本研究旨在針對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簡稱 IB)之大學預科項目(Diploma Programme, 簡稱 DP)中的中文A文學課程進行課程分析及研究,並提出可供參考的課程設計範本。此課程設計範本是以莊子的作品為例,一共分為四大課程單元,附有課程架構表、課程環節表,以及兩大單元詳細的課程綱要與課程學習單。   隨著國境情境的變動與科技高度的發展,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勢必要具備高度靈活的適應能力。由於傳統教育強調知識技能學習,難以培育出符合時代洪流的全方位人才。也因此,強調多學科整合能力培養、探索與思維啟發的國際學校教育,逐步受到全球教育界所關注。   然而,IBDP課程項目本身未有實際的教材可供教師使用,教師們必須依據國際文憑組織給予的教學與學習方法(ATL ,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設計出符合組織教學理念的課堂教材,這對教師來說無疑是不小的負擔。不僅如此,現今與IBDP課程項目相關的研究也相當缺乏,少數與IBDP相關的研究主題也都侷限在「中文B課程」與「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較晚納入IBDP項目的「中文A文學課程」少有人討論。   因此,本研究期望能透過文獻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整合,設計出一個完整的、可供參考的IBDP中文A文學課程設計範本,期望能為IBDP中文A文學課程教師們帶來一些方向與幫助。
  • Item
    初級華語口語課程設計 -以越南學生為對象
    (2012) 阮越進; NGUYEN VIET TIEN
    由於一些地理、歷史的原因,越南的語言、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就越南語而言,這些影響到現在還在越南語的詞彙、語音中留下痕跡。越南人因此在學習華語過程中有了相當多的優勢,但同時也受到自己母語所造成的一些困擾。在本論文範圍內,筆者主要從探討初級越南學習者的口語表達特點入手,最後目標為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口語課程,盡量發揮他們的學習優勢、避免母語的干擾、提升初級越南學習者的口頭表達能力。 筆者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越南學生在學習華語口語時比較快掌握、記得詞彙,特別是跟漢越詞相對應的一部分詞語;而發音、語法是比較突出的難點。越南學生發音時常發錯聲調,尤其是第一和第四聲、一些聲韻母比較難掌握(如捲舌音zh-ch-sh;送氣音q、c、ch等)。這些因素影響了說話的準確性、降低溝通效果。對華語語法,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不太難,但初級學習者說話時卻常犯語法錯誤。特別是在說長句子裡,因為越南語和漢語在語序上有所不同,學習者更容易把定語、狀語、補語等句子成分排錯位置。 針對越南學生的這些口語表達特點、筆者在教學設計部分主張利用漢越詞的優勢提高學生學習與記憶詞語的效果,同時透過一些練習形式和技巧加強學生的對聲調、聲韻母的掌握。比如使用強調法、音圖、詞卡等方式來練習和糾正學生的發音。在語法訓練上增加一些語序練習、訓練學生能說出比較完整、標準的句子來進行溝通。課程裡的各種練習都很注重真實語境,希望透過圖片、會話錄音能讓學習者更生動、自然地體會與掌握華語。
  • Item
    中級商務華語口語溝通課程之設計與實證
    (2011) 廖玉蕙; Yu-Hui Liao
    人類通過語言溝通傳遞訊息與交流情感,其語言形式與功能有時是不對等的,其中又屬商務華語溝通交際話語最具目的性,其形式與策略豐富多元。本文旨在探討商務話語能力及跨文化能力,從語用策略、跨文化交流出發,把商務語言形式與功能結合,期能結合溝通知能理論與應用設計商務華語口語課程。 本文探討口語溝通交際能力、商務口語溝通交際、口語教學理論與應用、與商務口語教學設計,從Bachman (1996) 等學者之語言策略能力出發,Wang (2006)、張黎 (2006) 商務溝通交際功能、至呂必松 (1995, 2002) 口語教學理論與Jin (2004) 定式任務活動為基礎,綜合當代外語教學理念(美國外語教學標準、歐洲共同框架、與中國漢語教學大綱)等,以上述為本教學設計之理論結構,分析以功能為綱之一般與商務口語教材,通過學習者之需求分析與教學者之回饋,整理分析所得結果為本設計之總體方向。 本文研究法為調查分析與教學試驗。在需求分析階段蒐集師生對商務口語課的意見,筆者發現師生間存在意見紛歧,如學習者對課程的期待遠高於教師所評估;另外,分析台灣現有商務口語教材的適切性後發現,教材缺乏具體溝通交際功能與策略,造成教學方法固定化,學習者沒有機會接觸語言功能與策略。而從標準化口語測驗也讓我們獲得通過模擬有利於商務目標語使用場域的應用。綜合文獻回顧與資料分析後,針對商務語言功能與策略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並進行試驗,從學習者課堂回饋與訪談以及教學者自我陳述,修正設計內容,提出改進與後續研究之方向。 教學試驗發現,學習者對於商務口語溝通之教學設計持高度肯定,對於商務功能策略使用與跨文化交流亦給予正面評價。學習者認為通過此法能更精確掌握言語行為深層含意,培養得體應對能力,同時任務活動也真實地模擬商務職場語言所需。整體而言,本教學設計是創新的並具實用性與可行性。試驗後根據學習者反饋予與修正原教學設計。筆者並於文末提出未來研究的發展與方向。
  • Item
    針對韓國學生之華語電影教學
    (2010) 李智慧; Lee Seoul Gi
    本篇論文針對在韓國學華語的韓國學生,利用適合語言教學的電影設計跟語言與文化教學相關的課程。研究各種不同電影及片段的特點,論述以電影作為主要教學媒介的教學應用過程以及教學活動。 本篇論文首先探討國內外語言教學的理論與在語言教學上運用電影媒體的相關研究,並整體論述語言課程設計及教材設計相關之研究。從這些研究結果得知在語言教學上使用視聽覺媒體對學習者非常有幫助。接著,本篇論文透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蒐集韓國和台灣的華語教師以及韓國學生的寶貴意見。有些教師有電影華語教學的經驗學生也有上過電影華語課程的經驗。從這些實際經驗得出的調查結果對設計針對韓國學生的電影華語課程非常有幫助。 本論文詳述用對話、跟電影相關的文章、劇照、值得討論的議題等,提出有效提高語言能力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活動。接著,設計用總共九天的時間學完一部電影的學習指導方案及相關的教材。最後,分成觀賞之前、觀賞電影、觀賞之後這三個階段,實際設計在每個階段適合的教學活動及步驟。 本論文利用電影媒體語言教材上的實用性,設計有助於增強四種語言能力的電影華語課程。再者,用在電影裡的中國文化和歷史背景讓學習者對華語感到興趣並維持強烈的好奇心。另外,透過使用電影的教學活動讓學習者輕鬆愉快地學並有效地習得語言能力。
  • Item
    中級華語交際溝通會話課程之設計與實證
    (2008) 吳馥如; Wu, Fu-Ju
    語言學習之目的在與人溝通互動,而溝通互動的基本條件為相互理解。本研究旨在探討交際溝通會話課型的設計與運作,並從中得出實際規劃操作此類課程時所應注意的方向,以期日後有更周詳的設計方案,且將交際溝通會話課程納為正規課程。 本文從交際溝通能力的定義出發,而以Scollon and Scollon(1995)與Sacks,Schegloff and Jefferson(1974)等學者的會話結構分析理論,以及李曉琪(2006)與呂必松(1997,2000)等華語教學界資深學者對於口語教學之觀點為基礎,結合5C(美國外語教學標準)、CLT(溝通交際式語言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等重要理論,以上述為本研究教學設計之理論架構,並透過對口語課的現況瞭解、學習者於交際溝通會話課程上的需求分析,以及教學者對此課程的見解,整理分析所得結果為教學設計之總體方向。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為資料蒐集與行動研究。在需求分析方面採資料蒐集法,以觀摩方式記錄口語課堂教學實況,並透過師生訪談瞭解其對交際溝通課程的看法與需求。在資料蒐集過程中,筆者發現封閉式的課堂與真實的目標語環境存在落差,此現象不僅存在於教材對話與真實會話間,也反映在師生的課堂口頭互動和教學重點上。另外,歸納整理出學生對於真實會話的需求後,便結合文獻探討與資料分析結果,進行教學設計與驗證,以課堂回饋表與課後訪談所得結果進行成效評估與檢討,提出改進與後續研究之道。 教學實證發現:學生對於教學活動中「真實會話的分析」一項皆給予高度肯定與評價,認為透過此方法能更以學術角度深入瞭解、並進一步系統化掌握目標語的表達方式,顯示真實會話進入課堂教學的可行性;同時,「討論」形式的課堂活動支持度明顯高出於短劇或情境對話的語言實踐活動,也說明了從「教」與「學」不同視角出發的評估差異性。課程規劃方面,提出功能大綱分類的理據憑依重要性;另外,從「教」與「學」的兩種視角,皆肯定了交際溝通會話課程於不同語言程度的開課必要。筆者於篇末亦提出初級課程與高級課程的後續研究發展性。
  • Item
    外籍留學生學位預備華語課程設計
    (2009) 林宜樺; Lin I-Hua
    近年來,在台灣學習華語之外籍學生約有一萬多名,在大陸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則約十萬名,其中留學台灣攻讀學位的約有五、六千人。多數外國留學生在就學前即已具備良好的學識、語文基礎,但由於未受過專門中文學術訓練,進入大學或研究所後,不但在課程內容的銜接上容易發生困難,更因為中外學術環境不同,適應不良者時有所聞。且由於學生來源、生活背景、學習內容、社會文化等之差異,若直接進入台灣院校就讀,常會遭遇挫折,並影響日後是否能如期完成學業、順利畢業。故本論文擬從課程設計的角度出發,探討以學位預備為主之華語文課程特色,並進一步規劃、設計課程內容。 在理論方面,首先歸納課程設計的要素與發展準則,其次參考國外學術目的英語課程的教學特色及內容規劃,最後針對學位預備華語之相關研究進行探討,並以此作為奠定本研究發展的理論基礎。在設計方面,從問卷及訪談的實施中了解學生及教師的需求與目前相關的教學現況趨勢,並以系統化的教學設計方法發展課程,最後設計出一個完整的課程計畫。 在經過研究及實際設計之後,研究者得出了以下三方面的結論。一、課程方面,於溝通式教學觀下著手規劃課程,以需求分析為基礎設計課程大綱,以學生中心為原則進行課堂教學;二、教學者方面,必須具備了解學習者的需求、接納不同意見及促進意見交流之能力,並發揮鷹架支持的功能;三、學習者方面,本課程可提升學習者入學前之整體中文能力,培養其學術研究技能,使其提早適應目標語環境,並在學習價值觀上形成良好的研究態度。雖然學位預備語言課程的發展還存在著許多的困難和不足,但大學的老師們也都認為,「學生能在進階的學術語言能力培訓中獲益匪淺」。因此,針對學位預備之語文課程不但是可行的,同時也是值得發展與規劃的。
  • Item
    華人文化與扮裝融入教學設計
    (2018) 柯沛吟; Ke, Pei-Yin
    華人文化透過文學、電影的呈現後,在古今中外各產生不同的詮釋,本研究以文學、電影中男扮女裝及女扮男裝的課題作為切入的主軸,將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視為一種鏡面的反映,反映出內心、行為、環境及某一類型的社會現況,尤其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扮裝多半呈現了某種的性別形象與認同。 在我們的生活中,扮裝角色始終並非陌生的事情,可以看到過去或現在風靡於大街小巷的京劇、歌仔戲、黃梅調及野台戲,這些表演形式經常有男扮女、女扮男的情節或角色。因此,本研究選定《梁山伯與祝英台》、《行過洛津》、《霸王別姬》,分別比較文本中角色藉由男扮女裝、女扮男裝的過程,隨著劇情的推動所產生的性別展演與模仿行為。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華人文學、電影中的文化內涵、敘事結構、角色塑造,再加以延伸思考角色扮裝所呈現的性別形象,經由分析角色形象後,設計並融入課程教學,以教學活動的形式討論華人文化與扮裝形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