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韓籍學習者於漢語雙及物構式習得探究(2021) 陳瀅伃; Chen, Ying-Yu先前研究發現信息結構及句法重量是影響韓籍學習者選用英語雙及物構式的因子(Lee et al., 2015),此兩因子在漢語研究中,多用以討論與格轉換現象;在韓語系統中,也被發現是影響語序漂移的因素。韓語與漢語在信息結構皆遵守舊到新原則(Park, 2018;陳俊光,2007),但句法重量,韓語長詞組置於短詞組前的傾向(Choi, 2009),漢語則遵從尾重原則(陳俊光,2007)。因此本文旨在探究韓籍漢語學習者,習得漢語雙及物構式是否受不同語言能力、母語系統特性影響,及其與漢語母語者的表現有何異同。研究方法採用產出任務(翻譯及句子組合)及語句接受度給分任務,前者討論句法重量的影響,後者以信息結構為操縱變因。人工標記語料後再輔以統計工具分析是否具顯著性。研究結果發現,整體而言韓籍學習者的與格動詞習得表現比雙賓動詞優異,產出語料也偏好使用與格構式。動詞與構式搭配之限制關係是影響韓籍學習者產生系統性中介語偏誤的因素,學時長短則無明顯影響,與韓籍學習者於翻譯任務最常見的偏誤類型為構式雜糅的結果相呼應。韓籍學習者使用構式偏好帶「給」的結構或介詞在前的構式,這類構式語序最貼近韓語母語語序;其構式偏好與漢語母語者偏好產出雙賓構式及與格構式有顯著不同,但都產出較多符合尾重原則的語料。其中,韓籍學習者產出的漢語與格構式有長到短語序傾向,產出的漢語雙賓構式則相反,與母語韓語句法重量觸發漂移語序機制相符,漢語母語者則皆符合尾重原則。韓籍學習者及漢語母語者的信息結構標記次數都以新到舊原則為最多,未有顯著差異,但從該任務結果發現漢語母語者運用了篇章功能,韓籍學習者仍依賴語序結構,偏好可對應母語語序的目標語構式。綜上,韓籍學習者總體習得表現主要受母語遷移影響,亦是形成其中介語偏誤的主因。Item 現代漢語比字句與韓語相對應形式之語義和篇章對比分析(2021) 林宣余; Lin, Hsuan-Yu本研究以現代漢語比字句的語義分析、篇章分析及韓漢比字句對比分析為三大研究問題進行語言現象分析,並依研究結果進行教學設計。本論文透過文獻回顧和中央平衡語料庫,以及自建的漢韓平行小說語料庫共870筆語料進行探討。從語義層面上來看,現代漢語介詞「比」的功能是用來比較兩個事物性質或狀態的程度差異,含有比較前項(X)、比較點(P)、比較標記、比較後項(Y)、比較結果(R)等五個成分,基本結構是「X(P)比Y R」。比字句的謂語項有語義上的限制,必須是可程度比較的動詞,如狀態動詞中的形容詞及心理動詞或是有數量增減義的動詞其他一般動詞,不能直接進入比字句中,需有其他表程度差異的語法成分,如描述補語、狀語或能願動詞。篇章層面上,從省略和移位兩個面向討論比字句句式。省略分為比較前項省略及比較點省略,比較前項省略為信息省,比較點後項省略為認知省,省略動因乃是語言經濟原則中的省力原則。移位也可分為比較點移位和比字介詞組(比Y)移位,未移位時句子為自然焦點,移位後可帶來對比焦點。接著從漢韓對比語料庫發現,漢語「比」的韓語對應形式以「보다(boda)」為主,「보다(boda)」是比較格助詞,黏著在比較後項的後方,基本結構為「X 이/가(主格助詞)+ Y보다(boda)+R」。其次,韓漢比字句中皆有狀語和補語增補意義,但是漢語狀語只能是相對程度副詞(更/還),不能使用絕對程度副詞(很/非常),但韓語則無此限制。再者,漢韓補語的語序不同,漢語的程度/數量補語位在謂語後方,而韓語則是位於謂語前面。在篇章分析上,漢韓語同有零代詞的回指方式,且漢語比字句使用移位帶出對比焦點,韓語則使用對照格助詞引出對比焦點。最後筆者根據比字句句式的困難與否和跨語言距離排出教學語序,並分析現行的華語教材後,將對比結果應用到教學中,希望能針對韓籍學生提供有效的建議。Item 回聲效應與語用因素對處理中文語句之影響:以中文動詞結構句為例(2021) 張子聰; Cesar Carbajal Solis回聲效應指的是進行交際時,我們說出來的句子會重複使用說話者的句型、說話風格與詞彙選擇,甚至非語言的交際也會受到對方的影響(Giles, Coupland& Coupland, 1991)。回聲效應可分成產出與理解兩類。在產出一類,回聲效應一詞指的是說話者重用最近加工過的語法結構(Bock, 1986);而在理解的方面,回聲效應指的則是處理結構後,說話者對該結構更進一步的理解(Fine & Jaeger, 2013)。 我們知道我們所收到的輸入會影響我們的,但除了回聲效應是否還有其他因素能影響我們的語言。本文使用語用因素中的訊息結構以及攝取視角來判斷母語者以及外籍人士對回聲效應以及語用因素的影響力是否有差異。 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同時進行兩個圖片描述任務實驗,主要測試「回聲效應與攝取視角」與「回聲效應與訊息結構」在理解以及產出的兩個方面。本文使用「結果動詞結構」(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縮寫為RVC)作為啓動語句。研究結果指出,回聲效應與語用因素對於以中文為第一語言和以中文為第二語言的影響在於理解與產出的情況下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針對「回聲效應與攝取視角」在理解的方面兩組受試者受到回聲效應的影響,在產出的方面呈現不明顯的差異,而針對「回聲效應與訊息結構」受到回聲的影響則出現在於產出的階段。Item 美籍學習者作文偏誤的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2012) 范雅婷; FAN, YA-TING寫作為語言能力中的聽說讀寫四大項能力之一,也為語言課堂中的重要訓練項目。然而,寫作往往為四大能力中最難以掌握的一項,其中篇章層面的偏誤比例尤其甚高,高水平能力的學生作文仍有許多偏誤出現.然而,以往研究學生的篇章偏誤主要關注於各項偏誤的表面現象分類,偏誤來源以及教學應用較少深入探討之。 本文以Halliday(1961)的三種篇章功能為基礎,從銜接、信息結構、及主位結構來探討學習者的表現,研究目的為二:1)學習者進行漢語寫作時的各方面偏誤及原因為何?2) 這樣的偏誤現象,是否會隨著學習者漢語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變? 本研究以英語母語者為研究對象,蒐集美國威廉大學(Williams College)二、三、四年級學生的作文共89 篇(二年級33 篇,三年級29 篇,四年級27 篇),配合面談,分別從形式和功能的角度來分析偏誤現象。 研究結果主要有三:第一,偏誤與語言類型有很大的關係,本文除了從孤立語、屈折語、主要分枝方向、代詞脫落參數、主語顯著、主題顯著等面向探討語際偏誤來源之外,也經由面談討論其他偏誤來源,諸如過度類化與簡化等等.第二,銜接方面,學生在連接詞及指稱方面的偏誤率是最高的,指稱方面下的各類小項偏誤,隨著學習者漢語水平的增加而有明顯的改善。然而,在連接詞的部分,卻是中級組偏誤率高於初級組,產生了U-型學習曲線的現象。第三,信息結構與主位結構方面,主要與語言類型中的新舊訊息順序有關,且與學生的篇章意識不足所致.本文也依據偏誤的類型與比例,提出關於漢語篇章銜接方面的教學應用。Item 現代漢語存現句及其次結構(2010) 盧俊宏; Jyunhong Lu對於現代漢語的存現句,過往學者多以語義和表層詞組的線型結構來定義之,而未能深究語義結構和句法結構如何互動。在缺乏漢語存現句的發現程序下,前人往往直指某類句子為存現句,一方面誇大漢語存現句的表層結構特徵,一方面也未能從功能上對應其他語言的存現句。 本文從語言類型學出發,輔以形式語法和功能語法對於存現句的討論,從言談和語言共性的層面探討存現句的語言普遍性,進而從言談和信息結構的角度切入,論證所謂的存現句是一個語言系統中用以調節信息結構的句法機制。本文指出存現句的功能在於將一個帶有新信息的所指引入言談中。具體的操作過程則有賴於信息包裝(information packaging)(Chafe,1976),意即說話者如何組織句子內部的信息結構,妥善地傳達新信息,使得言談溝通得以順利進行。 本文在最上層將漢語存現句分做存在和隱現兩類,並於其下再根據動詞次類的不同和語義內涵劃分次類,同時論述了各種存現句如何從語義到句法、句法乃至於表層信息結構的生成歷程。其中存在句包括「有字句」、「’是’存現句」、「姿勢動詞句」和「移位動詞句」。隱現句之下則區分「出現句」、「消失句」、「分裂主語句」和「氣象句」。最後,還有一類衍生的存現結構「緊湊句」。 存現句在華語教學中常常安排在初期的課程中。但是目前華語教材對於漢語存現句語法點的描寫、言談功能的介紹乃至於次類的劃分仍是眾說紛紜。再者,有鑑於存現句調節信息結構的功能,而漢語的表層結構又多受信息結構的影響,因此有必要明確地定義現代漢語存現句的句法結構以及詞序變換的動因,使華語學習者在學習華語的初期便能在習得漢語存現句的同時開始接觸漢語的信息結構,稗使華語學習者最終能夠達到高水平的漢語能力。Item 現代漢語與德語分裂句的信息結構與教學應用(2015) 楊尤媛; Young-Stein,Yu-yuan漢語的信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主要研究的是漢語的基式結構(basic structure)因交際的需要而改變其句法、語義而產生的變式結構(derived structure)。對以漢語為目標語的學習者來說,當無法以基式結構的句法或語義來說明時,往往會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因此解釋變式結構表達信息的句式和功能就成了教學上的一大重點。漢語分裂句(cleft sentence)是漢語表達焦點的信息結構,以往的研究最早是由Teng(1979)提出的,接著湯廷池(1981)等語言學家也對分裂句作出了後續的研究,然而對於“是”與“的”的詞性和功能,在很多研究中各有不同的看法。 本論文以Teng(1979)提出的漢語分裂句的研究為基礎,對“是”的詞性進行了論證。鄧提出“是”為焦點標記,其功能是標記句中的焦點成分,並輔以方梅(1995)對焦點標記的定義而找出“是”為焦點標記而非動詞的論點。關於“的”則由表“過去時制的確定語氣”,以信息結構的角度論述為“預設”的標記,並與德語分裂句作弱式的對比分析,找出與德語分裂句的相對應形式,以期對以德語為母語的學習者有所助益。 在教學語法方面,本論文針對以德語為母語的學習者編寫漢語分裂句的語法點描述與內容,並以顯性與隱性教學法相互配合設計教學步驟。在此部分,首先定出漢語分裂句的困難等級以及跨語言距離加以排序,接著再對現今華語教材加以檢視其對漢語分裂句在編寫上的不足之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