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華語時間副詞探究—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
    (2023) 陳家妮; Chen, Jia-Ni
    漢語時間副詞在事件中扮演了事件發展方向與狀態的重要角色(郭翼舟,1984;張誼生,2000)。其中,時間副詞的多樣性可以依據時態,依照事件的整體或內部時間結構區分狀態;或是根據時制,以旁觀者的視角觀察時間發展順序,表達時間流的相對時間概念,常見分類為過去、現在、未來;又或者以時體為基礎,就事件當事人的角度觀察事件發展中的時間與狀態(呂叔湘,1942),說明時間副詞不但涵蓋了時間概念,彰顯動作狀態的特徵以提升理解性,同時也能增加語言的完整度(陸儉明、馬真,1989;張誼生,2000)。綜觀過往時間副詞的研究,以語義為主要探討內容的並不多,加上對詞彙學習重要性的考量(Milton,2009),因此本研究以教材中出現的52個時間副詞為探討對象,以時態的概念為基礎,根據「事件是否完整」、「狀態所處的階段」與「狀態類型」進行分類,接著,利用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4.0的語料,從語義方面探討各類型時間副詞的語義,確立各別時間副詞的語義特徵,再針對「事件是否完整」中,完成貌的時間副詞與未完成貌的時間副詞進行狀態類型的綜合比較與討論,並根據本研究的內容提出教學建議。本研究依據事件階段、狀態以及語義分類,將時間副詞分成15組近義詞,並藉由平衡語料庫的語料分析,從中具體了解時間副詞之間的差異;同時,也根據分類結果,了解是否為完成貌與狀態有著緊密的關聯,一般完成貌的時間副詞,皆為過往已發生的事件,因此敘事者清楚知曉事件的始末與經歷一段時間的變化歷程;而未完成貌的時間副詞,強調狀態變化,甚至隱含對事件的不確定性與情緒。最後根據研究成果,本研究最後提出與時間副詞相關教學建議,以期能為華語教學帶來助益。
  • Item
    漢語心理動詞「愛」字近義詞群區辨架構
    (2016) 關芳芳; Kuan, Fang-Fang
    本論文針對漢語心理動詞「愛」字探究其語義特徵及義項,並藉由賓語範疇、漢語詞素、情感分析,以建立「愛」字近義詞群之區辨架構。本研究以鄭錦全(2007b)之「同義詞詞林檢索軟體」爲詞語分類依據,同時以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做爲實證之分析。結果顯示多義詞「愛」字核心語義具有賓語和情感深厚特徵,並依語料劃分為六個義項,分別是「近親愛、情侶愛、社會愛、喜好愛、惜護愛、傾向愛」,各義項間皆以愛為核心,因側重面不同,呈現不同的近義詞群網絡,而詞群間則藉由相異詞素及語義呈現情感的強弱排序,即「近親愛、情侶愛」為原型義項,側重近親、長幼與情侶的近距離關係;「社會愛」則強調社會距離的遠近,屬於外人的關係;「喜好愛、惜護愛」側重興趣的情感強弱關係;「傾向愛」則強調行為習慣的趨向性,情感已經虛化,本論文亦以愛字為例,提出華語教學和線上詞典編輯之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