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雙字複合詞中的同根詞詞類探討與教學應用---以日語為母語之漢語學習者為例(2006) 蔡如佩在漢語中,詞彙是組成句子的重要成分,所以假如學習者想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意義,就必須瞭解詞彙的詞類、用法等,並且知曉最常出現的詞彙及其與同根詞的區分,才能較正確快速地掌握用法。漢語詞彙有兼類的現象,而一個詞彙的主要詞類為何?其出現的頻率又有多高?漢語的構詞特性是同一核心字可出現在許多雙字複合詞中,而由核心字延伸出來的詞彙又有多少?同根詞族中哪些詞彙是學生迫切需要而教師須盡快教學的?這些都是詞彙教學的重大議題,也是本文的研究問題。 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是前言,敘述本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假設和術語釋義。第二章是文獻探討,包括漢日同形詞、詞類、構詞等相關的研究文獻。第三章利用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配合詞頻表,挑選出36個同根詞並設計問卷,最後再整理研究對象華語教師10人及日籍學生30人所填寫之問卷結果。第四章針對問卷結果,對比了36個同根詞在師、生和語料庫之間的差異,並依照「詞類組成(form class)」的表格來分析其詞類,得出判斷詞類的原則。第五章為華語教學應用,整合語料庫、教材、HSK 詞彙大綱和詞頻表,篩選重要的教學詞彙並排列教學順序,再提出詞彙教學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流程。第六章為結語。Item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2009) 葉信鴻; Yeh, Hsin-hung西方對助動詞的定義多採用構詞和語法功能標準,但漢語在語言類型上缺乏外在形態變化,因此漢語助動詞容易與其他功能詞類混淆,如:副詞;另一方面,僅依照功能定義,容易造成語法學家之間對助動詞涵蓋範圍不同、在次類劃分上也大相逕庭以及與其他功能詞類的混淆,造成各家的系統過於龐大,莫衷一是。 形式語法、功能語法及認知語法學家都曾對助動詞下過定義,也都有各自的問題。形式語法重視語法上的結構關係,GB理論將助動詞設為一個節點,置於謂語性詞組中作為情態成分;功能語法將句子的概念分為三個層次,如:Halliday (1985) 對助動詞的定義是在視句子為交換的層次上,主語對謂語性詞組所作的情態微調;認知語法則多從語法化的角度切入,視助動詞為動詞虛化過程的連續面。 本文主要從王楚蓁 (2008) 以Hengeveld (1992) 提出的跨語言詞類系統指出漢語的中心語類為動詞與名詞,在此基礎上,修正王楚蓁 (2008) 對謂語性詞組中擔任修飾動詞功能的非為副詞而是助動詞,起情態修飾的作用,而助動詞則依照鄧守信 (1975) 動詞三分系統,置於狀態動詞下做為一個次類,並提出助動詞劃分的標準與依據,確定現代漢語助動詞的典型成員以及非典型成員。確定助動詞範圍以及成員以後,在語義上,根據Palmer (2001) 跨語言情態系統為主並修正為情態三分,再按照Heine& Kuteva (2007) 提出世界上在情態上發生的語法化現象,據此提出歸類程序,並提出測試標準。 在相關的語言學文獻討論以及實際教學上,多半重視助動詞之間的混用現象,但根據我們從病句語料庫中學習者偏誤的統計結果顯示,助動詞在整體上缺漏以及誤加的現象比混用現象還多,因此我們認為教材編寫首先需要在個別的助動詞上多給予學習者判斷的信息,比如語法共現成分、使用語境和篇章關係,提高學生使用的意識,其後再進行近義助動詞之間的比較與辨析,為助動詞教學提供更有系統的教學依據。Item 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2008) 王楚蓁; Chu-chen Wang過去漢語詞類系統經常沿襲西方語言學的傳統劃分模式與命名,劃分標準則多採以語義、句法和詞形等綜合判斷的折衷主義 (eclecticism) ,易造成「就 (預設) 詞類推論劃分標準」的作法,缺乏漢語詞類發現程序的具體操作,亦忽略漢語的語言特性及跨語言的對應關係,將傳統的漢語詞類系統運用於華語教學上,產生諸多負遷移之影響。 本文檢視Jackendoff (1977) 、Wierzbicka (2000) 、Croft (1991) 等學者從生成語法、原型理論及型態句法的角度提出詞類劃分的不同模組,進一步探討三者應用於劃分漢語詞類時的適切性和優缺點。本文採Croft (1991) 的主要詞類劃分模組,輔以Hengeveld (1992) 語言詞類類型劃分,初步建立劃分漢語詞類之架構。並討論劃分漢語詞類的先備條件,藉以釐清漢語詞法與句法的界面,以便於句法層面上討論劃分漢語詞類的句法測試程序,並說明本文提出的詞類之句法測試如何處理漢語詞類兼類與名物化問題。 詞類本為理論語言學運作的基本單位,應用於教學上時,則產生依不同教學法、不同程度或不同學習對象所訂定的權宜分類,因此目前華語教材的詞類表仍是眾家紛紜,詞類的劃分標準、詞類的數目、詞類術語 (terminology) 及詞類於教材語法點中之編寫等形同雜集,此現象不利於漢語教學語法 (pedagogical grammar) 之建構。教學語法的編寫須考量L1與L2跨語言之間的對應關係,詞類於跨語言間的不對應性是造成L2學習者負遷移的常見因素,對於L1與L2可相對應之詞類 (如三大詞類) ,卻經常能達到正遷移之效,因此完善漢語詞類系統可助語法教學事半功倍之力。 鑑於此,本文從L2學習者於漢語詞類使用的偏誤現象著眼,探討對外漢語教材詞類標記之使用現況,並以本文提出的漢語詞類劃分架構為軸,建立基於教學語法理念的漢語詞類系統與個別詞類的編寫要點,冀於日後能將漢語詞類的教學語法推廣納為華語教學領域內,以提升對外華語教材素質與教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