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2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圖畫書教學對國小教師創造力教學及學童創造力表現之影響(2009) 林宥榕本研究旨在探討圖畫書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創造力的影響, 同時也探究學生的學習感受、研究者的教學成長及圖畫書教學的限制與因應。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以台北縣某國小二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接受約四個月的圖畫書教學方案課程。 研究者除了以Torrance的「陶倫斯擴散思考測驗圖形版」對研究對象進行創造力前後測評分,採無母數統計方法中的wilcoxon 考驗進行分析;同時配合自編之「閱讀學習單」、「學習回饋表」、『學生作品」、「訪談」、『學生觀察紀錄表』、「教師省思札記」等相關質性資料,提供多面向的資料回饋與檢證,藉此了解圖畫書教學方案對學生創造力成效之參考。研究結果如下: 一、圖畫書教學有助於啟發學童『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和『精進力』之創造力表現。 (一)圖畫書教學重視個體認知發展與生活經驗,有助於擴展學童思考的流暢力。(二)圖畫書教學結合多元化活動,有助於提升學童思考的變通力。 (三)圖畫書教學重視美感知覺的學習,有助於學童肯定其獨創力。 (四)圖畫書教學強調師生互動、同儕合作學習,有助於增進學童思考的精進力。 二、圖畫書教學方案有助於學童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體會美感閱讀的樂趣。 三、教師以身作則,提供尊重、包容、愉悅的支持性環境,能協助學生仿效,習得激發創造力的正確態度。 四、圖畫書教學有助於改變教師教學慣性及了解教師角色的定位,提升教師創造力教學知能。 最後, 研究者再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對教學者與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 關鍵字: 圖畫書、圖畫書教學、創造力、行動研究Item 壓力對助人工作者專業枯竭的影響-以創造力、幽默風格為調節變項(2009) 管意璇; KUAN,YI-HSUAN助人工作者由於長期與人密集互動,容易產生持續或重複的情緒壓力,導致專業枯竭。本研究旨在了解壓力對助人工作者專業枯竭的影響,也探討創造力、幽默風格調節變項對壓力與專業枯竭關係的影響。本研究對象為204位台灣地區助人工作者。研究採用五種研究工具,分別為「工作壓力反應量表」、「馬氏專業枯竭量表」、「職場幽默風格量表」、「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及「陶倫斯創造力測驗成人適用精簡版」,本研究主要以多元迴歸分析考驗研究假設,研究結果如下: 一、助人工作者的壓力對專業枯竭有影響。 二、「流暢性」對助人工作者的壓力與專業枯竭的關係有調節效果。「低流暢性」較「高流暢性」的調節效果高。 三、「產生聯繫型幽默」及「自我提升型幽默」對專業枯竭有主要效果。 四、「攻擊型幽默」對助人工作者的壓力與專業枯竭的關係具小調節效果。「高攻擊型幽默」較「低攻擊型幽默」調節效果高。Item 「創造思考教學法」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之影響(2009) 林嘉琪; CHIA-CHI LIN本研究旨在將創造思考策略融入作文教學,設計一套適合國中生的創造思考作文教學方案,探討該課程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之影響。本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公立國中七年級兩個班的學生,其中參加「創造思考教學法」者為實驗組,參加「一般作文教學法」者為對照組。 研究工具包括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寫作評定量表、創造性寫作評定量表、寫作興趣量表作業單、期末課程回饋單,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變異數分析進行考驗。 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創造力方面:實驗組學生在「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的流暢力、變通力及獨創力以及全量表標準分數等四方面的分數皆顯著高於對照組。 二、在一般作文能力方面:實驗組學生在文法修辭、內容思想、組織結構三個向度的分數無顯著差異。 三、在創造性寫作能力方面:實驗組學生在作文敏覺力、作文流暢力、作文變通力、作文獨創力及作文精進力及總分等五個向度的分數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四、在寫作興趣方面:實驗組學生在「寫作興趣量表」的分數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五、分析期末課程回饋單,「創造思考作文教學法」對超過六成以上的實驗組學生帶來正向感受。 本研究所使用的教學法確實對學生創造力有助益,雖未能有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但學生對於寫作課程普遍都有正向感受,仍有推廣的價值。最後期能以本研究結果與建議,提供教師作文教學或為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多元智能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英文寫作能力、寫作態度、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影響(2009) 徐毓苓本研究旨在依據「多元智能」的內涵以及國小英語教學原則,設計一套將語言、數學-邏輯、肢體動覺、音樂、空間、人際、內省、自然觀察者等八種智能融入的「多元智能寫作教學方案」,進行十次的實驗教學,探討此方案對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英文寫作能力、寫作態度、創造力及創造性傾向的成效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採立意取樣選取台北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派實驗組和控制組各一班。實驗組三十二名學童每週進行一次四十分鐘的「多元智能寫作教學」,共計十個單元;控制組三十三名學童則接受「一般寫作教學」。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英文寫作能力測驗」、改編之「英文寫作態度量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測驗」以及「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分別進行假設的考驗。研究結果如下: 一、實驗組學童在「英文寫作能力測驗」之得分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學童在「英文寫作態度量表」之得分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三、實驗組學童在創造力「開放性」、「獨創力」及「標題」三項得分顯著優 於控制組;在「流暢力」、「變通力」及「精密性」三項得分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四、實驗組學童在創造性傾向「冒險性」、「好奇性」、「想像力」及「挑戰性」 之得分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研究結果發現,十次的「多元智能寫作教學方案」,不影響國小六年級學童「英文寫作能力」、「英文寫作態度」及「創造力傾向」;但有助於部分創造力之提升。Item 惠能頓教禪之創造觀—以壇經為研究核心(2009) 李政哲目前學術研究的潮流、社會各界對於人才的能力需求、與國家教育的推動走向等,都聚焦在「創造力」之上。但這些創造力的概念與發展,大抵都偏向以西方心理學的理論來代表,所呈現的結果是龐雜多元但卻缺乏統整性,並且也缺少了本土化、東方社會文化的創造力特質之發掘與應用。筆者經過深細的省思後,列出目前創造力的十五個有待突破的問題,並歸納出創造力應朝著「本質性」、「跨領域性」、「實用性」、「超越性」等特質的研究,方能有效回應前述的十五個問題。 筆者在第一章對於本研究的進行,提出了四個不同的研究階段,以及各階段適合的不同研究方法,來達到各階段的研究目標。在研究的信實度方面,筆者亦提出多元檢核、「體用可逆反應」的原理,以檢核研究的成果,是否掌握到真正能發生作用的創造力核心本質;在第二章,筆者則從歷史事實的歸納中,發現「惠能頓教禪思想」是華人文化中,能歷千年流傳而不墜、能傳播至海內外、能跨越不同社會階層與區域文化、並展現其創造性成就與影響者;第三章則結合了紮根理論原理與哲學架構,建構出壇經文本中,頓教禪思想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印心論,以及社會哲學觀等完整的思想體系與系統概念圖,可作為西方創造力理論當中,局部性觀點的統合參考;第四章是筆者以跨學科領域的觀念角度(數學、大腦科學、管理學、物理學……等)出發,對於頓教禪的思想,作一新的多元詮釋,因而發現其具有「跨領域性」、「圓融性」的特質;另外則以成中英本體詮釋學的十大原則等概念,檢核其「本質性」的特質;最後,再以創造詮釋學的五種層次與演進的精神,檢核其是否具有「超越性」、「實用性」的特質,結果顯示頓教禪的思想,皆能符合這些詮釋方法的精神,同時兼具跨領域性、本質性、超越性、實用性等特質;第五章時,筆者則是深入探討頓教禪的創造力理論基礎與精神特質,並與西方創造力觀點作差異的比對,進而發現頓教禪特有的創造力觀點,對現代創造力教育、研究或學習上,有著全然不同的視野與啟發的作用,進而建構出新的創造力教育觀點。 本研究從古代的中華文化思想(惠能頓教禪法),與西方現代教育的創造力觀點,作一東西方創造力觀點的激盪與融合,並進而以禪學為體,西學為用,結合兩方所長,建構出有本質、有體系的新創造力教育學架構。未來希望能將此以理論架構,予以進行實踐、應用,經由實務上的應用、回饋,能對此一創造觀做出不斷修正,也希望能發展出教材、課程,對國內創造力的發展上,產生實質有效的助益。Item 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探索教育體驗學習活動之行動研究(2008) 莊子賢本研究為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探索教育體驗學習活動之行動研究。以創思教學的要素與探索教育的方法來建構支持性環境,運用探索教育的方法與原則,規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課程,讓國中八年級學生親身體驗創思歷程。同時,應用創思策略與心理技巧,來促進學生的創造力與團隊的表現。 本研究共進行兩個單元的教學活動,每一單元皆進行三次的循環教學,透過計畫、行動、省思的教學行動後發現: 一、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探索教育體驗學習活動具有可行性。 二、簡化創思歷程以符合學生的學習,運用探索教育的引導技巧可以幫助學生學習。 三、創造思考教學與探索教育原則和方法有助學生主動建構支持性環境。 四、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探索教育體驗學習活動中有助於學生團隊的表現,重視問題解決過程的發展並展現創造力。 五、研究者能藉由執行創造思考教學行動研究,有助於教學活動設計的成長與創思教學的技巧與應用。Item 英語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學習態度及學業成就之影響(2008) 蘇靜怡; Su Ching-Yi本研究的主旨在設計一套以陳龍安(1989)「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為架構,並融入創造思考策略及Oxford(1990)語言學習策略的國中英語創造思考教學方案,探討實施國中英語創造思考教學,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英語科學習態度及學業成就之影響。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立意抽取台北市某國中九年級兩班學 生,並將之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實施總共十四週的國中英語創造思考教學方案,控制組則未進行國中英語創造思考教學課程。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工具為吳靜吉教授「新編創造思考測驗」、林幸台、王木榮(1994)修訂之「威廉斯創造性傾向測驗」、吳金蓮(1990)編製的「國中學生英語科學習態度問卷」、英文科的學業成績,以及研究者自行編製的「國中英語創造思考教學課程回饋調查表」,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實驗組學生在語文及圖形創造力的表現: (一)實驗組學生在「語文流暢力」、「語文變通力」、及「語文獨創力」的表現情形均顯著優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學生在「圖形流暢力」、「圖形變通力」及「圖形精進力」的表現情形均顯著優於控制組。但在「圖形獨創力」的表現則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學生在威廉斯創造性傾向測驗的表現: 實驗組學生在「挑戰心」、「冒險心」、「想像心」、「好奇心」及「總分」的表現情形均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三、實驗組學生在英語科學習態度的表現: 實驗組學生在英語科學習態度的表現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四、實驗組學生在英語科學業成就的表現: 實驗組學生在英語科學業成就的表現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五、實驗組的學生對於英語科創造思考教學課程表示接受與喜愛。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英語教學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的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作為後續研究與教學的參考。Item 國中地理科心智繪圖教學方案對學生創造力、學業成就表現、學習歷程之成效研究(2007) 黃雅卿摘要 本研究旨在根據Tony Buzan的心智繪圖編擬一套適合國中八年級學生的地理科心智繪圖教學方案,探討此方案對增進國中學生創造力及地理科學業成就表現之成效。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立意抽取台北縣立某國中八年級兩班學生,並將之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實施每週二節,每節四十五分鐘,總共十週的地理科心智繪圖教學方案,對照組則實施傳統教學,無實驗處理。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工具為自編之「國中地理科心智繪圖教學方案」、「國中地理科心智繪圖心得記錄單」、「心智繪圖構圖技巧評量表」,以及林幸台、王木榮(1994)修訂之「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進行考驗。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實驗組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測驗的改變情形 (一)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測驗」之「精密力」達顯著差異。顯示實驗組在創造性思考活動之「精密力」優於對照組。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測驗」之「變通力」、「獨創力」、「總分」未達顯著差異。 (三)實驗組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測驗」之「開放性」、「標題」達顯著差異。顯示實驗組在創造性思考活動之「開放性」、「標題」優於前測。 (四)實驗組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測驗」之「流暢力」未達顯著差異。 二、實驗組在威廉斯創造性傾向測驗的改變情形 (一)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威廉斯創造性傾向測驗」之「冒險性」未達顯著差異。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威廉斯創造性傾向測驗」之「好奇性」未達顯著差異。 (三)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威廉斯創造性傾向測驗」之「想像力」未達顯著差異。 (四)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威廉斯創造性傾向測驗」之「挑戰性」未達顯著差異。 三、實驗組在地理科學業成就的改變情形 實驗組在經實驗教學後,實驗組在地理科學業成就的表現沒有顯著的差異。 四、實驗組在學習歷程之改變情形 實驗組在心智繪圖構圖技巧的「規則」、「整體結構」、「線條」、「顏色特性」、「總分」方面已有明顯的進步。表示實驗組學生在接受心智繪圖教學方案之後,對於心智繪圖的技巧方面已經熟悉。 五、實驗組的學生對於地理科心智繪圖教學課程表示喜愛。 大部分實驗組學生認為心智繪圖有用以及好玩,並有超過半數的同學認為心智繪圖適合其學習風格。在實驗結束後,有超過半數的同學會將心智繪圖應用在其他科目上。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未來進一步研究的建議,以作為後續心智繪圖教學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