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1
  • Item
    從設計師角度探討教師美感素養賦能之道
    (2022) 邱鈴惠; Chiu, Ling-Hui
    本研究旨在從不同設計領域角度出發,分析與討論中等階段藝術教師美感素養之養成與賦能的落實與建議途徑,強化以自身美感認知的信念與價值觀在各自領域發揮影響力的自覺。研究方法為透過文獻分析建立訪談綱要,立意取向分別選擇各領域設計師與中等階段藝術教師共八位為研究對象,針對深度訪談的內容進行交叉比對與綜合討論,主要探討三個研究問題:一、設計師所認為的美感素養為何?該如何養成?二、從設計師觀點,針對中等階段藝術教師美感素養增能/提升的課程/工作坊,宜包括哪些重要概念?三、以設計師角度,針對中等階段藝術教師的美感素養賦能方面,有哪些途徑?本研究歸納出以下結論:一、設計師所認為的美感素養應是能自然而然實踐於生活中的個人美感價值觀與美善的追求;二、美感素養增能/提升的課程/工作坊建議包涵的重要概念:(1)對生活的觀察與敏銳度;(2)在地化與國際觀的意識;(3)廣泛閱讀的重要性;(4)從個人到專案的管理能力;(5)人際相處的重要性;(6)系統思考能力。三、美感素養賦能的建議途徑:(1)培養對日常生活觀察的敏銳度;(2)在地化與國際觀的連結與轉化;(3)不同資源的利用以進行閱讀活動;(4)各方面管理能力的應用與轉換;(5)溝通表達與說話的藝術;(6)系統思考能力的培養;(7)個人美善與積極主動的價值觀建立。
  • Item
    生命教育融入高中美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 生命美學的探尋
    (2014) 蘇郁雯; Su, Yu-Wen
    本研究旨在發展與建構生命教育融入高中美術之課程,主要以藝術教育與生命教育之內涵為基礎、「生命美學」為核心議題,進行課程設計與教育行動實踐。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法取向,以高雄某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二年級3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十八週之教學活動。藉由觀察紀錄、參與者學習評量、學習單、參與者之創作、文件分析與教學省思札記等,進行資料分析以作為生命教育融入高中美術課程之評估與修正,同時理解參與者之學習成果。 本研究課程實施之成果如下:(一)「人與自己」之「內環境」經營,參與者藉由述說自身生命故事,形塑自我影像,透過創作與思辨,個體得以尋求生命的可能性與自我超越;(二)「人與環境」之「外環境」經營,參與者藉由藝術與環境之互動,學習公共參與、關照生態與環境議題,理解並應用生命美學。由各類學習評量中,明顯可見參與者於過程中審美知覺、生命態度之轉變。 本研究之建議,可分為課程與教學。課程設計方面,建議(一)藉由科際整合尋求藝術教育之轉化與擴展視域;(二)過程可尋求合作,形成專業學習社群,藉由「行動--反思」歷程,建立知識體系,精進教學專業知能;(三)「創新」並非無中生有,可藉由轉換思考而來。教學方面,建議(一)採多元教學與評量,藉由藝術家生命經驗分享、影片欣賞、分組活動形成學習社群,學習將抽象情感轉化、內化為生命經驗;(二)提供參與者體驗與實踐之機會,無論是生命或藝術,皆植基於深刻之生命體驗,情感與生命關懷皆由內而外形塑而來,因此需落實參與者體驗與實踐機會,以豐富生命厚度;(三)以真實生活中之經驗或結合在地文化特色,作為教學互動之基礎,可免流於理論論述;(四)師資培育與教師研習可多提供研究方法之理論與實務分享,以精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
  • Item
    臺灣國民教育之藝術教育實踐評估
    (2012) 潘金定; Pan, Chin-Ding
    臺灣刻正施行中的國民教育之一般藝術教育現況,若思考還有什麼值得改善之處,應該以何種視角找出關鍵性因素,並尋求具體可行且符合教育目標規準之改進方法與策略,是本研究所關注焦點。 教育部1998年公布「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將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三科目融合為「藝術與人文」領域,多數學者認為這是國民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教學演變成另一種形態的轉捩點,更是一次教育根本價值和意義上的「派典轉移」(paradigm shift)。 研究者在此一關鍵時刻,正巧服務於教育部所屬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經歷各界對這重大轉變之討論,以及其施行結果之研究;期間並親身參與2002年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對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普查、2005年全國藝術教育會議地區公聽會和總檢討會,和2009-2012年教育部藝術政策專家學者諮詢會議的「藝術教育會」。彙總過程中有關國民教育之一般藝術教育值得探究改善議題,廣泛包括法規、制度、行政組織層面、師資、課程、教材、設備資源等問題,甚至提出重新討論藝術教育目標之意見。 基於實用性原則與目的,本研究參採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0台灣》書中有關政策管理概念結構圖之各項要素,作為評估和檢視上述藝教實務議題的考量重點,並當作提供對策主要參考架構,兼顧理論與實務可行性。 在論文中,將部份重心聚焦於國民教育之藝術教育目標上,並大篇幅引用理論論述審美活動,強調審美經驗與國民教育課綱基本理念之陶冶生活情趣、啟發創造潛能、健全人格發展的目的息息相關;因為真正的審美活動有歷程,感受因人而有深淺,受內在、外在諸多因素交互影響,它是如此豐富、精彩多變化,其結果: 一、不僅產生美感愉悅,陶冶生活情趣; 二、更涉及對世界的想像,啟發創造潛能; 三、最終紮紮實實影響生命,因為審美是完整人格的表現。 審美,除符合英國教育哲學家R S.Peters所提出「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合認知性」(cognitiveness)及「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 之教育三規準外,並能達到國民教育課綱基本理念健全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據此,最後分別針對直接影響藝術教育落實的相關法規與改進策略提出建議。
  • Item
    臺灣藝術教育志業者的精神性特質:吳正雄與丘永福的生命敘事研究
    (2013) 張栢烟; CHANG,PO-YEN
    本研究旨在了解以藝術教育為志業者,在藝術教育推展歷程的精神性表現,包括精神性在教育志業動機、藝術教師人格特質,以及在藝術教育推展的過程中的表現與影響。以立意取樣選擇吳正雄與丘永福兩位藝術教師,採敘事研究法,建置與探究其生命故事,並進行綜合分析,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 精神性對藝術教育之個案教師的動機表現與影響方面來說,精神性結合藝術教師確實能展現藝術教育志業動機,而其動機展現精神性的形式有:對文化原真性的認同,以及對人的情感所產生對生活目標遷移性認同的精神性形式;受重要他人影響的精神性形式;來自於特殊事件影響的精神性形式;具有對承諾的實踐的精神性形式;激發教育實踐動機的愛與完美追求的精神性形式;從編輯教科書獲得快樂、光榮與肯定的精神性體驗儀式。還有兩位研究個案在致力藝術教學的傳承,也確能展現出利他的教育志業動機。 二、 精神性在以藝術教育為志業者人格特質有:創造力特質、面對困境所顯現不服輸的堅強性格、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理想重於名利的價值觀、體現和諧的人生觀、行動派特質、展現高度的覺察與後設之反省力、不怕挑戰的開創性格局、為著理想使命承擔的特質、展現成功就是分享的信念特質、感恩與處處關懷的精神,以及具備學習力以增強賦能的特質。 三、 在推廣藝術教育歷程中所展現的精神性面貌,包括:快樂、愛、真、善、美、社會公義與正義、社會責任、價值觀、人生觀、使命感與光榮感等,讓個體覺知,並產生轉化的意義,這些意義,也影響他們一生在藝術教育推廣中一直努力不懈。而精神性認同後轉化為無形的行動力,包括:使命的承擔力、精神性的感知力、覺察的後設反省力、覺知認同後的轉化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轉化成具體作為的行動力、面對困境的轉換力、堅強的意志力、使命的達成力與持續前進的續航力、永不放棄的學習力、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求新求變的創造力、對提昇藝術教學品質的堅持力、理想的追求欲與精神性的發展力,以及圓融的統合能力。另外兩位個案教師當精神性所轉化的使命或目標達成時,會再為藝術教育未來擘劃遠景,追求更高層次精神性,顯現精神性的與發展。 最後本研究依據結論,提出對當前藝術教師、大學學術單位、政府行政單位、藝術教育研究者,師資培訓單位,以及後續研究方向的建議。
  • Item
    台灣大學生自發性裝飾行為之分析研究
    (2011) 鍾政岳; Cheng-Yueh,Chung
    本研究以「台灣大學生自發性裝飾行為之分析研究」為方向,視覺文化為研究基礎,進行大學生在「視覺文化訊息來源」、「選擇與偏好」、「認知與理解」在實際裝飾行為的裝飾品、形式、風格之次數與廣度的交叉比對與分析,研究工具使用問卷調查、照片收集,研究法則運用了敘述性統計量化分析、質性訪談、內容分析法等進行探究。 研究問題是要探究大學生對視覺文化相關的認知與自發性裝飾行為的相互關係,研究主要結果為: 一、大學生對視覺文化訊息來源之探究: (一)受到「動漫、電影電視媒體」之影響效應,不如「個人喜好」來得顯著;在受「日韓」、「歐美」與「台港澳」的流行文化影響因素上,均不顯著。 (二)大學生在訊息接收上個人喜好明顯,且男女不同。 二、學生對裝飾品之選擇與偏好之探究: (一)大學生在選擇裝飾品時,外觀之造型與風格為首要影響的條件,仍需與自身的審美品味相投合。 (二)大學生的自發性行為,其審美基礎受自我喜好與學校美術教育影響,尤其女性更顯著。 三、大學生對自發性裝飾行為與視覺文化之認知與理解之探究: (一)大學生對於視覺文化認知的部分並不顯著,對於說出物品背後的脈絡與意義沒有顯著的狀況。 (二)大學生對自發性裝飾行為可以營造空間氣氛,表現出我的審美品味或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認同度高。 (三)大學生對自發性裝飾行為可以表現自我特質,裝飾品代表了某一部份的自己認同度高。 四、以綜合分析而言: (一)雖然男女性對視覺文化整體認知呈現一致,但在裝飾行為上,不論在次數、形式、風格等,女性的都比男性要來的顯著。 (二)根據質的探究,個人意義或情感層次,在大學生對於自發性裝飾行為與裝飾品上明顯重要。 以上結論,提供藝術教育工作者,成為對大學生與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策略擬定之參考,以建構出適合大學生學習之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協助大學生對裝飾物品之情感與意義層面的脈絡關係,協助引導大學生對視覺文化與裝飾品背後脈絡之探究學習。
  • Item
    青少年性別概念與藝術表現關係之研究-性別圖像之建構與解構
    (2006) 陳育淳; Yu-Chun Chen
    本研究以台北市國、高中二年級之美術班與普通班學生為對象,探討其性別概念與圖像創作以及圖像解讀之間的關係。首先透過文本分析法選擇訪談圖像;以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了解青少年的性別概念,並從中選擇訪談對象;使用內容分析法探究學生所繪之「男性人物畫」、「女性人物畫」、「忙碌的爸爸」,以及「忙碌的媽媽」等圖像,並輔以人物圖像性格特質問卷;最後以訪談方式,了解青少年對於自己所創作的人物,以及五張具有性別意涵之廣告的解讀。本研究的重要發現為青少年之性別概念、圖像創作與圖像解讀皆接受到大眾媒體、家庭、學校教育、同儕之影響,性別概念愈現代多元者愈能察覺這些影響因素。圖像創作方面:無論是何種典型的青少年會以刻板印象表現人物畫,圖像創作的過程,受到青少年創作的動機,創作慾望,創作習慣與創作的能力等影響,並與當下情境與情緒相關。圖像解讀方面,青少年對符號的熟悉程度、其先前經驗、個人的聯想能力與當下情境會影響圖像解讀。性別觀念傾向傳統刻板化者,多以支配式立場接受圖像中的訊息,當性別觀念越傾向現代多元化時,越能發現圖像中的主流之意識形態與性別差異,進而與圖像進行協調或反抗圖像中的訊息。
  • Item
    「藝術與性別」課程發展與評鑑之研究:從創作意識、理念到實踐之歷程建構
    (2012) 鍾綺文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個「藝術與性別」之課程,以藝術教育與性別教育的課程理論內涵為基礎,透過自我省思的創作歷程建構,結合課程理論內涵發展教學概念,並進行藝術與性別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公立國中一年級共29名學生,在試探性教學及課程修正之後,以「藝術與性別的奧秘」單元課程,進行為期八週十六節課的正式教學。研究資料的蒐集為教室觀察紀錄、學生訪談、前後測問卷、學習單、心得回饋單、教學省思札記等,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資料的整理、比對與分析,藉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的成效,並做藝術與性別課程的評估與修正。 根據本研究課程實施的結果,歸納如下的結論: 一、「藝術與性別」課程之理論、內涵 綜合後現代藝術教育的觀點,藝術與性別課程應檢視、批判、反思藝術與性別所交錯的各種現象,包括知識的建構、意義的產生、與權力的關係等。課程內涵應包括藝術的學科特質與知識內涵,融入相關性別議題及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扮演「自覺者」、「省察者」之角色,帶領學生從個人經驗、知識文化與社會脈絡的連結中,批判、解讀藝術與性別的建構真相與背後意涵,最終目的是透過藝術與性別議題的思考,建立學生的性別意識,並對其未來性別生涯發展有所幫助。 二、「藝術與性別」之創作歷程 以藝術與性別議題作為思考的創作,是結合自我經驗、理論知識及反省實踐之表現,在本研究的課程設計及教學概念發展中,研究者的的創作除了能檢視自我的性別意識,其實踐歷程及作品成果,也可作為教材研究的材料及養分,經由A/r/tography理論中「藝術家/研究者/教師」三者身份的融合與轉換,將藝術與性別之經驗及意識,傳遞與學生,引導其進行藝術與性別議題的思考,除了使學生深刻感受藝術與性別的內涵及重要性,更促進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情感經驗的交流。 三、「藝術與性別」之課程設計 以藝術教育知識內涵、性別議題、學生的生活經驗作課程內容的統整,教學概念配合學生能力指標進行發展,教學策略為「討論教學法」及「探究教學法」,能提升學生發現知識、自主學習的能力。評量方式採取多元化,以學生學習檔案來評量學生學習成效及檢視其性別意識。 四、「藝術與性別」課程之教學實施成效 根據課程實施結果及學生的回饋反應,經由藝術與性別課程的鑑賞及創作教學,提升了學生的藝術鑑賞及認知能力,並且透過創作省思自我的性別經驗及性別意識,課程啟發學生對自我、他人、周遭環境、社會文化進行觀察、檢視與批判,並將其思考運用至未來的生涯發展中。從研究結果可推估,藝術與性別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 Item
    青少年另類服飾穿著者之審美思考與實踐研究─以西門町青少年多重個案為例
    (2007) 黃祺惠
    本研究旨在瞭解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動機、探討青少年另類穿著審美思考與實踐之歷程、分析影響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環境脈絡。本研究的期程為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研究對象則是選定西門町的五位青少年二男三女,作為個案。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多重個案法,並藉由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研究資料之蒐集。 綜合文獻探討與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 一、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動機包含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他們藉由另類服飾來展示身體主權與服飾焦慮,構築服飾的幻想舞台,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 二、個案的另類穿著是一漸變的過程,他們透過多元的方式產生服飾搭配的靈感,而其審美共同偏好為:多層次洋蔥型、整體感、有型,個案的分歧風格類型則為:趣味型、唯美病態、誇張,並且透過服飾社群網絡的交織,凝聚了更多的同好者。 三、個案不同的家庭環境、藝術教育經驗,以及大眾傳播媒體和西門町空間場域形成了影響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環境脈絡。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青少年應尊重他人的穿著,而內在的充實也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外在美,此外,還應省思外來文化的影響與本土文化的地位。 二、家長應了解其動機與背後意涵並尊重孩子審美觀。 三、藝術教育應建構學生的審美觀,並透過藝術教育實踐藝術生活化的理念。
  • Item
    遊戲理論融入美術鑑賞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
    (2014) 吳嘉珮; WU CHIA-PEI
    如何寓教於樂,提升學生對於美術科的學習動機與成效為本研究之主要探討的課題。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於探究遊戲理論之內涵,探討遊戲理論融入美術鑑賞教育課程的設計理念與模式,進而發展以遊戲理論融入美術鑑賞課程﹣「藝產大亨遊戲」,師生經由共同建構具遊戲特質的課程內容進行互動學習,並從遊戲過程與結果,分析相關的學習成效。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中山女中二年級四十位學生,設計為期八週八節課的美術鑑賞課程,教學方案經過專家檢核並進行修正後正式實施。研究者自編「美術科學習經驗問卷」為研究工具,於課程前進行前測,瞭解學生先備知識與學習動機,課程結束後實施後測,比對前後施測結果,瞭解學習動機的轉變與教學成效,同時,在課程中搜集研究資料如研究者教室日誌、合作教師觀察記錄、學習單、課後回饋單、訪談稿,進行資料整理、比對、分析,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而針對課程設計、教學進行反思,做遊戲理論融入美術鑑賞課程設計的評估與修正。 本研究所獲致結論如下: 一、以「遊戲理論」融入高中美術鑑賞課程的具體方法應配合學生身心發展,並以學科本位藝術教育策略進行以學生建構為主的益智型策略遊戲。 二、發展以遊戲融入藝術鑑賞之課程內容可以美感基礎、美術史、美術創作、鑑賞方法等面向安排學習內容與活動,並能以學生自身經驗為基礎。 三、實施遊戲融入美術鑑賞課程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主動建構知識與陶冶情意,增強學習與創作成就感,尤其在美術史的學習效果顯著。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遊戲融入美術鑑賞課程的方法、遊戲融入課程操作層面、以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之教學研究
    (2015) 黃祺惠; Huang, Chi-Hui
    本研究旨在研發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研究方法採行動研究法,以某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十二週的教學。此課程內容係依據教育部課綱而發展,經專家效度評鑑後予以修正,爾後透過學生的學習前/後測問卷、學習單、自我評估問卷、作品等文件,評估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 研究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均有明顯提升,且在認知、情意、技能、鑑賞、創作表達之成效均能達課程目標。緣此,研究者將課程設計內涵及教學成效彙整歸結,推導成數位藝術課程發展模式,此模式重點為: 一、課程目標應依據教育部課程標準而制訂;二、課程組織應考量內容廣度與深度,並兼含認知、情意、技能、鑑賞及創作活動;三、教材選擇應考量藝術家之知名度與代表性,並評估作品之媒體表達、美感形式及人文內涵;四、教學方法採合作學習方式可增加師生互動,並訓練學生的統整歸納及表達能力;五、評鑑方式採多元方式,包括形成性及總結性評量。 最後,研究者針對:一、課程設計方面;二、教學策略方面;三、教師專業及行政配合方面;四、未來研究方面分別提出建議,以資後續教學者及研究者參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