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見觀經圖:影像世代的東方媒材創作
    (2024) 郭雅倢; Kuo, Ya-Chieh
    五感,是主體認識外在世界的重要感官系統,而視覺又與平面藝術最為相關。隨著人造影像鋪天蓋地的佔據視野,創作思維、議題關注與形式等,於東方媒材創作有著怎樣的表現,是筆者專注所在。藉著社會學家的論述,深刻審視半虛擬社會下的生活樣態與心理感受,進而探討當代東方媒材創作者的與影像社會的互動,乃是第二章的內容。在第三章,筆者回歸自身創作思維與形式的反思。「以類古典形式統合日常奇異影像」之創作模式為筆者面對碎片化社會的方式,其中關於「類古典」的探討,筆者借鑑了十七至十九世紀,傳往日本並接受文化交匯的畫譜、技法書著作。以當代人後見的視角而言,這些內容正處於現代視覺形式與古典視覺形式的交叉口,透過探討線條、造型、漸層與反覆等視覺元素在和刻本、當代視覺經驗、筆者自身創作中的詮釋角度、形式差異,理解類於古典又或者趨向當代視覺的決定性因素為何、如何依據作品表達需要良加運用、筆者對東方媒材又抱持什麼樣的認知,是本章的重要探討。至於第四章,則進行個別系列作品的發展軌跡與思維釐清,以客觀反思的方式確認個人思維與作品形式的對應關係;最後於第五章結論。本文借上述研究,對自身所處社會文化、藝術脈絡節點進行觀察與理解,以跳脫創作的主觀與直覺性,並協助未來的創作深化。
  • Item
    境.太魯閣三部曲 — 黃英添彩墨創作論述
    (2023) 黃英添; Huang, Ying-Tien
    臺灣當代的繪畫,是由日治時期的早期西畫家、膠彩畫家、及國民政府治理臺灣後的水墨畫家,三股支流匯聚而成現代架上繪畫的洪流。當代水墨畫家,承繼先賢的腳步,在以「臺灣思考」為優先的理念下,無論形式、題材、媒材與技法,在本土化的驅力下試圖找出自己的辨識度,並以「彩墨」一詞為創作的指標,試圖在國際激流下,圖繪臺灣的人文、風土、地貌…等,建立屬於臺灣的繪畫風格。筆者秉持著上述理念,並思考以「意象」、「想像」的思維,透過技法、媒材、形式的操作,呈現臺灣特殊的地貌風格及個人作品的辨識度。 本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包含創作及研究動機,創作及研究目的,創作論述方法與步驟,創作論述範圍與限制等。第二章「境.太魯閣三部曲」相關學 理探悉。第三章個人創作理念與技法分析,包括思維、媒材、技法、表現形式,及個人「彩墨」辨識度的形成。第四章個人創作實踐與解析,包含個別作品的解析,及展覽作品的展示。第五章結論,包含個人作品辨識度的形成、省思、與前瞻。
  • Item
    論Daniel Arasse的細節理論與近看的繪畫史
    (2021) 張雅婷; Chang, Ya-Ting
    本論文旨在探究繪畫史闡述與繪畫詮釋的多樣性,並以法國藝術史學家丹尼爾.阿哈斯的《細節——為了建立一部近看的繪畫史》(Le Détail : Pour une histoire rapprochée de la peinture)為研究對象,關注作品本身的闡述策略、建構方式,以及阿哈斯的研究方法與理論模式。內容環繞著幾個主要的問題:以細節論述繪畫史的效益性、細節如何揭示古典繪畫體系的建立與變化、阿哈斯如何建立近看繪畫的經驗秩序、近看的經驗會導引出什麼樣的陳述空間,以及阿哈斯如何連結理性古典繪畫體系與近看繪畫的感知經驗之間的矛盾。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乃依據上述問題為論文發展的中心,首先遵循作品自身的形式法則與結構邏輯,分析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係與規則,藉以釐清這些要素之間的關係如何建立與表達,接著才進一步廣泛比較並整合學界的相關研究結果。作品優先的方法論旨在避免主觀詮釋的文獻分析篡奪作品自身的訊息與位置,使得一部以「細節」建構的繪畫史更為離散。研究結果發現阿哈斯在《細節》中,藉由「細節—徽志」與「細節—高點」的概念,區分了可述與可視二種建構模式,並透過三重面向的關聯,連結四個異質的陳述空間。可述的形式是「言說的」,對應於古典的繪畫模仿之語言與秩序的機械論,可視的形式觸及的是「非言說的」觀看經驗與私密的場域。事實上可視的陳述空間才是阿哈斯的理論核心,在本文所得出的凝視理論架構下,可以發現阿哈斯區分二對繪畫細節概念(「切分的細節與特定的細節」、「圖像性細節與繪畫性細節」)之目的是為了凸顯圖像的無意義與多重意義的詮釋問題。繪畫並非如圖像學觀點所認為的只具有一種主導意義,它可能因私密的原因而具有多重意義,其中無意義也是一種意義。阿哈斯以近看繪畫所看到的細節思考建構,並以系譜學方式陳述的繪畫史,透過其所建立的細節關係與凝視理論架構,將歷史再度置於天平之上。其目的並非要還原一部「細節史」,而是要透過細節建立一種藝術符號學的繪畫史,藉以將詮釋繪畫與陳述繪畫史的觀念網絡予以更新並加以重新定位。
  • Item
    黃‧金‧葛-黃小鈴墨彩創作研究
    (2009) 黃小鈴; Huang, Hsiao-Ling
    傳統水墨畫講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創作的經典準則;現代水墨畫融入技法的實驗性與內容的多元性,開拓出多采多姿的創作空間。本創作研究以「黃金葛」這種校園植物的寫生開始,從物像的觀察描繪著手,並透過文獻、期刊、畫家、畫論、畫冊等資源探討中國畫的審美精神及當代的藝術思想,以人的需求理論、心靈的自由為發展核心,逐步形成個人創作的發展脈絡。 創作內容以「黃金葛」藤蔓植物為主,配合景物及人體,以象徵生命力、謙虛、卑微、忍耐、陽光性、欣欣向榮、情感糾葛、纏繞、連綿不絕…等意涵,在水墨方面使用傳統筆墨及半自動技法,在膠彩方面使用礦物顏料及貼箔技法,把心中所感所想產生的意象具體呈現出中國水墨畫作之美。 筆者現任教於國中美術班,此創作研究在校園隨時可展開並教學相長,從微觀中品察生活的趣味,進而實驗創作。藝術是把人類生態化為審美對象的創造,人類生態、美學、創造的發展過程是本研究探索的重點。
  • Item
    窗的意象-----心靈窗口與都會櫥窗之人文關懷
    (2009) 陳秋穎
    藝術反映一種社會現象並為現實生活的投射與縮影,創作即是一種自我追尋、實踐的過程 。本創作研究以「窗的意象-----心靈窗口與都會櫥窗之人文關懷」為題,藉「窗」的符號、形式、媒介來與筆者自我及觀者內心對話,透過窗的意象以日常生活中一景,來表現、象徵、隱喻內在的心靈世界,關心當下的環境、社會與人的對應關係,對週遭的社會文化、成長環境投入關注與省思。 在今日變動快速的時代裡,現代人的心靈是空虛寂寞的,文明並未帶給人快樂;而藝術形式表現多元,如同時代進步般,如何從心靈深處的感動,透過時代關懷與環境省思,轉化為個人的藝術語彙,讓觀者感同身受也帶來內心喜悅是創作者的使命。 本論文撰寫的重心架構共分六節來分述,謹摘要如下: 第一章敘述筆者創作研究之動機與目的,創作內容、範圍及方法,以生活體驗的一種內在省思,從心靈窗口與都會櫥窗為加以研究探討; 第二章則從創作理念與理論基礎之探究,藉由對「人」內在心靈的關注,及對社會的人文關懷,重新賦予新的形象,透過窗的意象,尋求一種共感的心靈交會。並從心理學及藝術流派之理論基礎,探討心靈世界及都會文化,精神與物質的深層意涵;第三章 創作主題之背景條件與元素,從窗的意象來探討,並從凝視的觀點探討消費櫥窗,以深入了解內在心靈世界,利用重疊、穿透、分割,轉化對自我心靈做一反思,運用光影的明暗,寧靜、獨處氛圍的情境,象徵意涵來呈現; 並從美術史中擷取西方繪畫中以窗為題材之創作表現,內容及形式、技法以及美學意涵,加以分析,作為創作的元素;第四章為創作內容、形式、媒材與技法,創作內容以櫥窗及心窗為主,並探究其形式與技法媒材之應用;第五章作品解說與分析,分析作品之主題內容及表現形式;第六章結論則為此研究做心得的分享與總結、省思。
  • Item
    親情的意象與表徵
    (2016) 林福全; Lin, Fu-Chuan
    本論文是以「親情」為主軸,以「親情的意象與表徵」為藝術創作的構思,當作生命內涵的養分,表達筆者內心對所愛的父母、家人無限感恩的情感,把心中的意象與對愛的渴望轉化,將現實世界的親情昇華,進而關懷家族、社會與國家,從關懷「血緣親情的小愛」推展至「普世親情的大愛」,讓「親情」的主題意象更明確,從研究中讓自己能更明確的掌握自己,更有自信的活在當下,透過自身的生活經驗,以及學理的探究,進一步釐清自己心中的迷霧,找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緣自於筆者對父母、家人的愛與關懷為出發點,進而關注生活週遭一切的人事物,目的是探究「親情的意象與表徵」的藝術本質與人文思想。筆者嘗試以文獻與理論蒐集與探究,分別從文學、儒學、倫理學的角度,探討親情的文本意象與表徵。除了文本上的梳理外,再以親情表現的視覺圖像為論述主體,進一步以圖像學、象徵主義及移情理論,探討中西方畫家筆下的親情意象及繪畫風格。然後以個人創作實踐與理念之陳述,透過作品的解析闡述筆者創作過程中的想法、創作元素的發展、作品表現內容、形式和技法的探討。最後針對本創作研究提出筆者的心得及期許,並為此階段藝術創作的總結。 本論文表達筆者自我的生命情感與生命的觀照,論述親情的題材及所延伸的理論意涵,從各種畫論研究中加以體會,具體表現個人創作風格。透過筆者自我內心對話,來表現、象徵、隱喻內在的心靈世界,關心當下的環境、社會與人的對應關係,對週遭的社會文化、成長環境投入關注與省思,發現更深層的人文思想與情感。
  • Item
    異鄉人之歌-沈錦政繪畫創作研究
    (2016) 沈錦政; Shen, Chin-Cheng
    回顧藝術史的發展,藝術從為宗教性、政治性的服務角色,慢慢取得獨立發言的地位,成為藝術家表達個人情感、精神思想甚或對應社會環境的最有利工具。藝術家藉由不斷的嘗試與探索,試圖找出屬於個人最適當的形式、媒材與技法,使得藝術創作能展現最動人的力量。在創作的媒材上,筆者選擇了以壓克力、油畫為主加以各種不同的打底劑為創作媒材,以介於寫實及半抽象的形式為主要的表現方法。在主題內容的選擇上,筆者爬梳個人生命中重要的記憶與「異鄉人」情感,將之化為生命風景,以記憶影像的「自傳式風景」為主要的表現。藉由這個創作研究,筆者除了提煉了自己創作的能量,也重新以存在主義哲學、存在心理治療觀點審視這些生命風景的深沉意義。本論文的架構分為以下幾個章節: 第一章:說明主題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主題的內容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說明筆者的創作理論基礎。從中西方藝術哲學、異鄉人與存在主義哲學、記憶與影像的文化意義等面向,探討影響筆者創作的文化因素與及支持的理論基礎,並說明當代「異鄉人」背後存在心理治療與自傳式風景的意涵。 第三章: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從繪畫的現代性、內容與形式、造形與色彩等面向,論述個人的創作思維。 第四章:闡述個人創作風格創作形式、表現技法、使用媒材及創作過程。 第五章:作品解析。針對筆者的個別作品來分析探討,延伸對主題的論述,並藉此研究,對於個人記憶影像對創作的影響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第六章:結論。藉由論文的撰寫與創作過程,爬梳個人成長記憶對於創作的意義;再次整理建構自我的認知與省思,並以此期許做為未來創作發展的另一新起點。
  • Item
    台灣形象商圈的形象策略及視覺識別設計之研究
    (2003) 陳清文
    台灣的經濟快速變遷發展,但整體的都市景觀、商圈環境和先進 國家相比,則呈相對落後、盡顯髒、亂、擠、醜和失序。經濟部自民 國八十四、八十五年度起陸續推動「塑造形象商圈計畫」、「商店街 開發計畫」、「商業環境視覺設計」, 並自八十八年度起以五年時間 投入六億三千萬, 推動由點、線、擴大為面的改善商業環境機制。此 外內政部亦於八十八年度「擴大國內需求方案—創造城鄉新風貌計畫」 中,亦編列新台幣五十億補助地方政府推動改善當地環境。 政府投入可觀經費, 單就商業司輔導架構下的形象商圈在全國也 已有7 6 處。然而形象商圈的形象識別、環境視覺改善距理想目標或 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相比, 實乃呈美學提升有限狀態,形象商圈在 政策阻力或執行缺失改善為何, 至今從未邀請過形象及環境視覺設計 專家、團體, 公開檢討過,而其委託執行單位的執行成效, 亦應可受 公評檢視, 使形象商圈未來更具有競爭力。 本研究透過相關文獻檢索、國內外案例比較分析及以形象商圈實 務規劃案例求證, 探討形象商圈的形象策略及視覺識別設計之應用現 況與建議。 研究成果如下: 一、形象商圈的定義、源流發展、類型、推動內容、步驟、預期效益、 執行輔導結果。 二、形象商圈的形象識別再定義、基本要素、應用系統、環境視覺設 計的關係性。 三、國內外形象商圈案例介紹及優質形象塑造的關鍵因子分析。 四、視覺形象策略及識別設計在實務規劃案例的實施流程、方法、創 作表現及檢討。 五、形象商圈必須要有策略導向的識別定位及命名。 六、形象商圈的識別設計和環境視覺設計應為一體性整合架構。 七、廣告物美化政策應取締違法, 個案輔導並進調整 八、形象商圈應強化社區營造愛家園意識與實踐維護機制。 九、商業司在推動形象商圈景觀改善、形象塑造、形象推廣, 應整合 為垂直式經營,而非橫向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