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李石樵一九六○年代作品之價值重構與「台灣現代繪畫運動」
    (2014) 徐婉禎; Hsu, WoanJen
    研究李石樵的學術論作相當短少與薄弱,使得大多數人對李石樵,包括其人其作都感到非常陌生。至於李石樵於一九六○年代投入長達十數年的「現代藝術(繪畫)」研究實驗作品,則僅有描述性文字而少有作品畫面分析,且台灣美術史籍中關於「台灣現代繪畫運動」之內容亦不見將李石樵列入討論。本論文主要是風格分析李石樵一九六○年代之「現代藝術(繪畫)」作品,重構其藝術美學價值,並述及與其同時之「台灣現代繪畫運動」,將李石樵納入「台灣現代繪畫運動」之中討論,以期台灣美術史因而更為完整。
  • Item
    殖民與再殖民的認同困境—李石樵〔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之研究
    (2008) 潘桂芳
    摘要 關鍵詞:李石樵、社會寫實繪畫、台灣民族意識、殖民、再殖民、認同的困境、「祖國意識」、戰後初期、二二八事件、大屠殺、〔唱歌的小孩〕、〔市場口〕。 本文以藝術社會學和圖像學的原理,深入探討李石樵的社會寫實繪畫〔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李石樵學畫的歷程中,先接觸日本殖民當局積極提倡的地方色彩,復受到陳植棋與台灣民族運動的影響,內在潛藏的台灣民族意識滋長抬頭。太平洋戰爭爆發,當局推動相關的美術活動,台籍畫家因應政策而創作具時局色的作品。李石樵〔唱歌的小孩〕除了表達時局無論如何緊迫,直到最後也必須保持喜悅與希望的精神,也呈現殖民地的台灣人在國家文化的認同上,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大戰結束,台灣人一度狂歡「回歸祖國」,期待能建設美麗的新家園。不料面對的猶如日治時代「總督府制」的再殖民統治,生活陷入更加不堪的悲慘境地,終於導致二二八事件的爆發蔓延,但國府即刻派兵前來進行大屠殺與逮捕的恐怖行動。經過二二八風暴的洗禮之後,台灣人的「祖國」之夢想終於破滅,戰後初期盛行一時的S.S.漫畫集團同人與首屆省展的社會寫實繪畫,也因而消失於歷史的舞台。首屆省展李石樵推出的〔市場口〕是以太平町永樂市場為題材,描繪上海派的女子—有餘裕的內地人,對照四周貧窮的本地人,展演出戰後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前,台灣遭到「祖國」歧視剝削的實景。畫面中左側牽鐵馬的現代女性正面迎向中央焦點的上海派女子,象徵現代化、充滿自信的台籍菁英,抗拒「祖國—中國」的再殖民統治。
  • Item
    台灣前輩油畫家市場之研究—以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之油畫市場行情為例
    (2007) 簡秀枝; Chien, Katy Shiu-chih
    台灣油畫市場從八0年代的萌芽、九0年代的狂飆,到二千年的高低兩極化表現,戲劇性十足。中國經濟崛起後,藝術市場水位跟著水漲船高,在「大中國熱」成形的影響下,整個市場也跟著版塊位移,台灣雖然有邊陲化的隱憂,但可喜的是,台灣油畫市場並未出現齊頭式的低迷,而是冷熱兩極—飆漲者恆飆漲,不漲者恆不漲。其中像是陳澄波的《淡水》,以新台幣1.4億元之姿堂堂登入「億元榜」,而廖繼春的拍賣行情,也在穩步中躍過新台幣8,000萬元的門檻,但反觀其他同儕,拍場行情落差極大,截至目前,他們只寫下千餘萬餘的最高拍賣紀錄,留給收藏界許多思考與玩味的空間。 本文便是以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等五位台灣前輩油畫家作為研究對象,企圖探討此一高低兩極化的市場現象。首先,筆者先耙梳台灣油畫市場的形成背景,釐清作為第一市場的商業畫廊與藝術博覽會、與第二市場的土洋拍賣公司所扮演的角色與運作模式。再來,則是針對這五位台灣前輩油畫家的個人生平與際遇發展,作同質性與異質性的比較分析:他們幾乎在同一時期留學日本與歸返台灣,皆以油畫創作為主,並且作育英才無數,推動台灣美術運動有功;但因每一位油畫家的角色扮演有別,個人天份資質不同,對於印象派的間接學理感受不一,受帝展美學的審美觀的禁錮程度更不等,造成他們在創作的形式內涵、創作的時間與數量上皆呈現出個別差異,而這些「同中有異」之處,也就成為導致後來在拍場反應兩極的重要參考因素。 除了藝術家個人創作的因素之外,影響台灣前輩油畫家市場價格的,還有收藏結構與偽作的問題。在收藏結構方面,公立美術館的典藏數量、私人美術館的成立與否、藏家的品味趨向等,皆與藝術市場的拍賣價格息息相關;此外,偽作的猖獗,也往往使得出處明確的作品價格飆高,而稍有疑慮者慘遭流標,甚至導致收藏家因擔心偽作而放棄或出清該等油畫家的所有作品。最後,筆者則分別就這五位前輩油畫家的市場個案,表列其實際的市場行情數據,並加以比較分析。 根據本文所收集的資料與數據顯示,西方價值主導下的拍場模式橫行、具學術定位的名家名作抬頭,台灣油畫家必須從過去封閉式的「台灣本土市場」,強迫升級到「華人西畫市場」,甚至「全球藝術市場」。最後勝出與否,端看藝術家才氣、天份、原創性與市場籌碼性而定。從陳澄波、廖繼春等拍賣成果顯示,台灣藝術價值不死,只是必須適應浩瀚穹蒼下各自展翅單飛的事實與現實。
  • Item
    李石樵人物畫之研究
    (2006) 胡朝復
    論文摘要 李石樵,1908年出生於台北新莊,於1995年逝世,享年88歲。經歷了日本殖民政府時期和體驗台灣社會和文化的轉變,是台灣美術運動史上資深的藝術家,他一生為藝術奮鬥不懈、勇於突破的精神,造就了其多采多姿、面貌多元的繪畫風格。 本論文主要在研究李石樵人物畫,以李石樵各個不同階段的人物畫作品研究其繪畫圖式,色彩、形式與技法的演變,並對其人物畫作品之風格、內涵意義及特質加以分析與歸納,期望能透過對於這個主題的整理研究而有更多心得,並能為喜愛李石樵先生人物繪畫的人們與鍾情於台灣早期西洋繪畫藝術的朋友們有所助益。 各章節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首先說明研究者選擇李石樵人物畫的表現作為研究對象之動機與目的,及李石樵的相關文獻探討,並運用歷史研究法、田野調查法、理論分析法、風格分析法、比較研究法,試圖了解李石樵人物畫的風格演變脈絡。第二章 李石樵生涯發展歷程:說明其時代背景及生平事蹟、藝術學習歷程、返台後之美術推展活動與創作、及退休後的藝術創作生活。第三章 探討李石樵的繪畫風格及演變:內容包括:1.早期寫實時期2.一九五0年代探索西洋現代畫法時期3.一九六0年代的「幾何抽象風格」4.一九七0年代的「月光系列」5.回歸寫實的晚期風格。第四章 探究李石樵人物畫題材與藝術形式:內容探討李石樵人物畫題材的選擇、藝術形式、材料技法與創作理念,最後舉出李石樵各時期的人物代表作做分析、研究。第五章 李石樵人物畫表現之特質:本章節說明李石樵人物畫表現的風格及其人物畫蘊含的特質,以及分析比較李石樵人物畫風格與同時代畫家之異同,接著討論李石樵人物群像畫的意涵、李石樵文化基金會及美術館成立之時代意義及其人物畫在美術史上的成就與貢獻。第六章 結論:最後綜合前述各項研究結果提出結論。以了解李石樵人物畫作品的繪畫圖示、色彩技巧、筆觸肌里…的特質,作為整理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研究之參考。 綜合前面各章節所述,本研究提出下列結論: 1. 李石樵學習的歷程與當時大環境的變遷對其人物畫風格有決定性的影響;李石樵一生的繪畫風格是多變的,他對自我要求非嚴格,不斷求新求變以滿足自我的挑戰與創新。 2. 李石樵人物畫擅長色彩的運用,與具有平而薄的筆觸肌里,經常畫面上塑造獨特的畫面效果,並創造「將畫布當成調色盤」的畫法。 3. 李石樵是一位感性敏銳並富於理性的思考的畫家,其人物畫,從畫面分析、空間的安排、結構的處理、色彩的配置…各方面都非常嚴謹而認真。此外他在創作理念上亦有所突破:將畫面遠方空間強化,提高彩度和明度以增加其繪畫性和畫面的平衡。 4. 李石樵有親切的人情味,用其深厚的美術學院養成基礎來記錄生活;家人及周遭的人、事、都成為他人物畫作品題材的重點。 5. 李石樵創作的態度與藝術理念深深影響著其學生,在美術教育工作上扮演著橋樑的角色;對台灣美術發展而言,他從推動美術風氣、成立個人畫室、在晚年將作品悉數捐出,他可說是全心奉獻於社會的畫家;一代大師,留下無數經典名作,豐富了我們得心靈,耿介無私的崇高人格也為我們樹之了典範。 他的一生,猶如台灣美術運動史的縮影,其歷史意義遠勝於所有成就。一位畫家之所以受到肯定,除了作品上的功力,不輟的創作精神外,在學術上的成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李石樵的人物畫,在台灣美術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綻放了璀燦的花朵。 關鍵字: 李石樵/人物畫/肖像畫/群像畫/裸女畫
  • Item
    寫實的形塑與割裂——論李石樵戰後作品之風格與意涵(1945-1949)
    (2003) 鄭宜欣
    本篇研究以畫家李石樵於戰後初期1945-1949年間,創作的《市場口》、《建設》與《田家樂》這三件寫實群像畫為主要論述對象,探詢其中之風格根源與創作意涵。首先對於這三幅作品的風格與圖像進行了解,分析李石樵如何自台灣戰後社會中,擷取不同角度的人物群像,以鋪陳作品之藝術思惟。繼而追溯李石樵寫實繪畫風格形成的脈絡與發展,自李石樵早年於日本留學的背景,探尋李石樵如何從東京美術學校的傳統學院訓練中脫胎,奠定堅實的寫實主義風格之基礎。而另一方面則是自戰前日本官辦美展之發展方向,理解畫家的取材構思。此外,時值戰爭期間,整個日本畫壇都籠罩在戰爭美術的時代氛圍下,對照於李石樵戰後的這幾幅作品,無論在風格或題材上,與日本戰時的「聖戰美術」展出作品中有許多承襲與吻合之處,這個角度則可釐清李石樵創作之構思與圖像根源,並有助於對於李石樵創作意涵的探討與解析。 在最後將《市場口》、《建設》與《田家樂》的創作放置在戰後當時台灣特殊的政治社會背景中加以理解與觀察,有鑑於在台灣有許多的藝術史與藝術家研究論著,似乎仍無法擺脫線性的風格分期,或又侷限於單一的思考角度,常將藝術家置於歷史、政治、社會之度外,以避免牽涉意識形態的爭議,而本研究則希望以美術史研究的方法為起點,藉由圖像、題材、內涵與風格的溯源與分析,繼而觀察歷史之政治、經濟、文化面向,將藝術家與其創作還原於歷史情境中,一步步回溯李石樵親身經歷著於政治變動的時代,是如何地企圖將台灣社會所面臨的轉折,在藝術作品中表現出來。並且試圖探究李石樵寫實風格的利用有何根源與意涵,其作品中對於日本帝展與聖戰美術作品構圖上的挪用,除了在風格的傳承關係外,其背後是否有更深層的族群與文化認同問題。尤其50年代之後李石樵在創作巔峰之際卻又將寫實技巧棄絕,將長年經營的繪畫風格做劇烈的轉向,這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上又有何種深切意義?從戰後幾年間藝術家面臨的是如何以創作與台灣的社會情境互動,因此從藝術創作的內在動機至外在表現的過程作用中,即可發現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與思考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