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Browse
Search Results
Item 水景繪畫的美學心靈-林芳蘭創作論述(2022) 林芳蘭; Lin, Fang-Lan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鉅大。雖然物質取得容易與資訊傳播快速而使人生活變得方便,卻也使人每天忙忙碌碌而忽略了滿足精神世界及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筆者原本從事外界社會所認定的好工作,卻每天身心疲憊且焦慮煩躁,直到學畫之後,漸漸懂得靜下心來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思考生命的意義。也在為了躲避都市水泥叢林的壓力而接觸大自然、接觸河流與大海之後,深刻體會到大自然所帶給筆者的神奇撫慰與安定力量。尤其是當身體接觸到沁涼的河水與海浪、耳朵聽著潺潺流水聲與一波一波的浪潮聲,看著清澈柔美的河水與寬廣無邊的大海,水景所帶給筆者身心靈的療癒力量更是遠遠大於大自然的其它部分。因為受到水景的療癒,也因此讓筆者有了研究與創作水景療癒繪畫的想法。在本論文第一章中,筆者基於自身學習藝術創作的經驗,來分享繪畫創作帶給筆者的影響、轉變與成長。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筆者得到以描繪水景為主要創作對象的想法,並在實際創作後得到壓力的釋放與心靈的安定。藉由繪畫,筆者獲得了心靈的療癒,因此決定深入研究療癒以及水對人類的意義,並且探討和療癒及水相關的藝術繪畫創作,並進而創作完成一系列作品,期待觀賞筆者作品的人也能從中得到療癒與慰藉。在第二章文獻探討部分,筆者首先探討文學與哲學層面水的象徵意義,也同時研究了水景錄像。然後研究分析水景及療癒繪畫藝術家的作品特色,並進一步探究色彩與藝術家心境及風格的關聯。第三章是針對筆者的繪畫創作來進行觀點分析、創作歷程與創作形式分析、以及創作媒材與技法的分析。第四章則是對於筆者的三個系列創作進行介紹與解析。這整個過程讓筆者了解「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唯有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做事,人才不會覺得容易疲累。也唯有畫出象徵自己內心感受的色彩,才能真正表達藝術家的情感。唯有創作出「像自己的畫」這樣的創作,才能真正表達藝術家的心靈,而將藝術家內在的能量釋放出來,進而療癒藝術家與療癒觀賞者,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Item 從寫生到寫意――油畫風景之色彩與意境表現(2006) 陸慶熊在西洋繪畫中,「風景畫」最早並未成為一個獨立的門類。在文藝復興時期,它尚僅為人物畫烘托、陪襯之點綴。但歷經數百年的發展,佳作紛呈,已蔚為大觀。 從創作方式來看,「風景寫生」在油畫風景創作中,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人」,本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對自然中四季變換,風、雨、晴、晦的感動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在各種藝術形式的抒發中,「寫生」就成為視覺藝術裡較為原始、直接和真切的表達方式了。 在筆者個人的油畫創作經歷中,曾嘗試過各種不同的創作形式,其中風景寫生,一直是筆者心靈中深層的需求。寫生時週遭環境、氣氛的感染,地理、人文的體驗,常能激發創作之靈感,因此有時過程雖然艱辛,筆者卻依然樂此不疲。依照筆者個人的體驗與理解,風景寫生非並僅將景物照搬照抄在畫面上而已,還應發揮各種「繪畫元素」的表現力,才較能使畫面激盪出動人的效果。當中包含的層面甚廣,筆者認為以「色彩」元素較難掌握。 以西洋繪畫中「印象派」的發展為例。「印象派」的產生,標誌著色彩表現的一個高峰,而印象派許多作品中對色彩的新觀念及表現方式,便是從風景寫生的實踐中來。印象派一些畫家將寫生視為現場創作,捨棄已往在畫室中靠想像細嚼慢嚥的經營方式,轉而面對大自然,要表現當下「寫出」的新鮮氣氛與感覺。而大自然的變化是豐富而微妙的,古典油畫中素描式的色彩語言已無法盡情表現大自然的千變萬化,於是色彩語言的重要性大為提升。 如果說風景畫像一首詩,那麼「色彩」就有可能使這首詩「搖蕩性情,形諸舞詠」,而發揮感人至深的力量。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 1866-1944)說:「色彩是一個媒介,能直接影響心靈。色彩是鍵、眼睛是槌、心靈是琴弦。藝術家便是那隻依需要敲鍵而引起心靈變化的手。」 說明了色彩的情感作用。而風景寫生正如音樂一樣,可說是難度很大的「即興曲」。因為要在一定的時間內用色彩表達大自然無限空間中的「情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透過風景寫生,研究大自然瞬息萬變、豐富微妙的色彩印象,正是提升創作者色彩感覺與表現層次的良好途徑。 相對於西方的「風景畫」,中國的「山水畫」雖然同樣以大自然的景物為題材,在「意境」的表現與創作方式上則有不同的追求。身為東方人,在中國傳統文化孕育下成長,當我們面對景物時,自然和西方畫家的感覺會有所不同。「楊柳依依」、「曉風殘月」等詩詞畫意,對境界的表現或許會有所啟發。而中國書畫理論對「意境」表現的探討,「文人畫」中強調的「筆墨」功夫與「寫意」表現方式,如果能在油畫色彩上得到解決,相信應能在油畫風景的表現上有新的拓展。 基於此,本論文擬就「從寫生到寫意――油畫風景之色彩與意境表現」這一主題,以寫生的創作方式為切入點,先對自然光色的變化做較深入、多面向的探討,進而結合中國山水畫中的筆墨意境理論與油畫色彩的表現特性,嘗試在西方思維之外探索一條新的油畫風景創作道路。 本論文的第一章,闡述個人研究色彩與意境表現的原因、目的及方法。 第二章則以寫生的觀察為基礎,研究油畫風景的自然光色之變化。從冷暖色之表現、物體光色變化的原理、及色調表現等各方面分別探討。 第三章是本論文之核心,進一步探討山水意境與油畫表現的問題。 最後一章是本論文的創作實踐,從寫生創作到利用資料的寫意表現,驗證本論文中對色彩與意境表現研究之心得與體會。Item 光與色―台灣風景繪畫創作研究(2012) 張泉豐; CHANG,Chuan-Feng本論文以台灣風景中的「光與色」為研究主題,在學理上吸納的中西美學思想和色彩、攝影等理念,並深入探索印象主義等流派的繪畫思想和台灣前輩畫家如何表達對本土景物的關懷。實務創作植基於美感追求上思考生態保護與建設發展之間的關係,並緬懷著往昔美好的鄉土情景,並以客觀創作的角度表達了深刻的土地認同和真實的生活情感。 繪畫創作的內容與形式兩者互為表裡,且互動關係微妙,於創作期間筆者持續思考與調整情感與形式的適切性,以貼近主客觀的感受。在與材料的接觸與對話中作品次第成形,內心隱微的思緒也得以明朗化。作品的時空背景的說明有助於暸解作品的內蘊與外延的意涵,過程中的上色程序、畫面的元素的調控等,思考著能否將所提及的理論思想深化於現今的土地裡,以期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來。Item 意隨心轉 - 色彩與線條的繪畫性表現研究(2011) 簡世哲藝術是自我內心的顯影,藝術家藉由創作,將個人主觀的情感與外在客觀的情境做一連結,並以最適當的形式及技法,表達出心中的意象。在創作的形式上,筆者選擇了油畫、壓克力及各種不同的打底劑為創作媒材,並以抽象及半抽象風格為主要的表現方法。在畫面中,使用了西方的色彩及中國的書法、水墨線條,造就一個屬於東方意境的心靈空間。至於內容的選擇上,多半是藉景寫情,其中包含了荷花、池塘、船、鄉情、城市、季節等自然及生命的意象,來表達內心多樣的情感。在本論文的架構上可分為以下幾個章節: 第一章:序論,說明主題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主題的內容與方法,研究的範圍 與限制。 第二章:探討抽象藝術的發展與型態,色彩運用的演變及特色,「線條」在中 國書法及中國水墨畫中的表現方式,以及在西洋繪畫中的使用方法, 並在意境上探討「簡化」與「禪」的精神性。 第三章: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論述個人主觀的用色方法,線條表現及抽象思 維。 第四章:闡述格人創作風格、創作形式、表現技法,使用媒材及創作過程。 第五章:作品解析,針對筆者的個別作品來分析探討,延伸對主題的論述,並 藉此研究接續過去的創作歷程,對抽象性繪畫的色彩及線條進行更深 入的了解。 第六章:結論,經由論文的撰寫及創作過程,再次整理自我的認知及方向,做 為未來創作發展的省思。Item 爵音佳色-臺中爵士樂繪畫創作(2016) 曾崇智; Zeng, Chong-Zhi中文摘要 2002年時臺中爵士樂尚隸屬為臺中閃亮文化季下的活動之一,因活動舉辦深受市民肯定,2003年便獨立出來成為主要性活動,舉辦至今人數從最初的2萬提升至百萬人潮,相關節目增加與豐富,也帶動周邊產業興起,如今臺中爵士音樂節已成為臺中知名的國際性節目,對於臺中文化的推廣有極大幫助。 筆者是臺中人,本身喜愛音樂且對於平常所見的事物形、色、質均有相當敏銳度,筆者參與音樂節時,對舞台上多彩多姿的表演有產生極大共鳴,整體氣氛表現對筆者而言是有藝術上美感的成分,激起本身的創作靈感。 基於上述所處在地文化的精神與個人情感上的引發促使對臺中爵士樂加以探究,藉由資料統整瞭解爵士樂與西美史音樂呈現的歷史脈絡,並將色彩學實際運用於創作上,繪畫創作時嘗試使用複合媒材,觸類旁通,突破自我,建構自我繪畫風格。 此論文共分為六個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創作題材與媒材選擇之動機及目的,敘述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要素。 第二章為「學理基礎與文獻的探討」,筆者以爵士樂的歷史脈絡、美術史上藝術家對於音樂的多樣呈現方式,科技的發達對於光學上應用與色彩學的理性及情感上所產生作用給予探究。 第三章為「創作理念」,針對筆者對於音樂上的啟示與藍調對時下年輕人的影響;畫面與音樂之律動關係及色彩呈現的方式以予論述。 第四章為「內容與形式、媒材與技法」,畫面內容緊扣著主題臺中爵士樂所取之題材繪製,形式與過程以創作來排序並論述細節,媒材與技法方面則以水性的水彩與壓克力繪製創作。 第五章為「作品解析」,創作作品上以爵士樂的歷史作為創作作品之時間軸,首先為藍調系列、其次過渡至繽紛多彩之系列呈現,並對其各幅作品論述創作之心得。 第六章為「結論」,將這兩年研究之成果做個階段性總結,此題材筆者愛不釋手,期望未來能更加精進成長。 關鍵字:爵士樂、藍調、色彩、光Item 國小學童對於性別色彩認知之研究(2004) 陳信博本研究對象是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男女學生對於色彩感受以及色彩性別聯想是否有性別上或其他因素之差異,並深入探究其差異的由來,期望藉由兒童直接、敏銳感受,以及其較不曾受環境影響的特質,找出其差異原因之由來。調查研究樣本以黑林(Ewald Hering)補色論(Opponent theory)中的紅、黃、綠、藍為問卷調查統計的方式,瞭解男女學生對於此四色的喜好、認知以及對性別聯想。本研究中假設性別、年齡及生活環境為其主要影響因素,並比較其差異程度為何。進而探究學童對色彩的性別聯想認知,是否受環境潛移默化所影響,以及性別聯想概念認知是否被師長直接或間接教育?或是色彩本身已具有代表性別之特質? 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男生最喜歡藍色;女生最喜歡紅色。 (2)男女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愈喜愛藍色。 (3)男女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愈覺得自己最適合藍色。 (4)全體學生大多認定藍色是代表男生的顏色;紅色是代表女生的顏色。 (5)學生對於性別色彩的認定及認知,大致受環境影響而成。Item 繪畫中色彩對比研究(2003) 張姬榮; CHANG HEE YOUNG《繪畫中的色彩對比研究》 論文提要 在繪畫上, 彩色與光色有甚麼意義? 是否可以當作一種繪畫表現的手法, 是否可以利用這些來表達畫家的情感? 畫家運用光彩之陰影、對比、變化,描繪物象的遠近與立體。光線的角度、明與暗的對比, 都是現代繪畫上常見的表現手法,可以說陰影法也是在繪畫上佔重要角色。彩色與陰影,在東方與西方的繪畫中, 雖然呈現出不同的發展, 但是已經成為繪畫表現的重要手段。 本論文以文獻探討與分析來研究, 並以中西韓各家作品加以驗證。追究色彩的範圍, 限於色彩對比與明暗對比,而考察色彩與明暗在歷史上的演變, 也限於繪畫上所見的範圍。 筆者在繪畫活動上常利用色彩對比與明暗對比, 以襯托筆者要表達的主題, 這就是筆者在創作活動上的理論根據,但這些繪畫理論, 早就見於世界各國歷代繪畫上,因此要考察歷代畫家為烘托主題所利用的色彩、明暗對比,以當作筆者創作理論的背景, 為了闡明筆者繪畫理論背景, 在第二、第三、第四章論及在歷代知名繪畫上所見的色彩、明暗對比。 對色彩的意義,加以色與光的分別,因為肉眼所見的色彩就是色與光的混合,不可缺少一方的構成物。在第二章研論色彩, 分為西方、中國與韓國, 觀察色彩在歷史上的發展與各地域或各時代賦予色彩的意義。 在第三章研討光線,觀察西方與東方國家對在繪畫上所利用之光線的意義。按照歷史發展的次序, 觀察對光線的觀念演變, 各時代賦予光線的觀念。 第四章考察色彩與明暗對比的應用階段, 觀察在歷代知名繪畫作品中所見的色彩、明暗對比, 而探索他們的用意,說明他們要追求甚麼樣的效果,在本文舉例論之。 第五章是要討論筆者作品中所見的色彩與明暗對比。在本章說明歷代畫家對色彩與明暗對比的觀念給我甚麼樣的影響, 而且筆者怎麼應用於我的創作活動上。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參考歷代畫家對色與光的觀念之後,把這些理論應用在實際創作活動上,而且要在創作過程當中親自體會色與光的對比產生甚麼樣的效果,而將之發展為又新穎又獨特的模式, 使之成為本人繪畫作品的風格。Item 色影都會---繪畫光影色彩的表現(2002) 陳靜慧摘要 一、前言 大學畢業後開始教學工作,生活一直是瑣碎的,雖然一直沒有放棄創作,但面對現實的生活卻漸漸失去創作的動力,越來越不敢動筆,離創作越來越遠,多年後,當教學工作漸漸得心應手時,才驚覺自己面對創作的軟弱,發現該是誠實反省自己的時候,正逢新制教學碩士班開班,於是,便回到母校進修。這樣的過程雖然辛苦,但藉由各式課程的學習和老師們的傾曩相授、同學們的經驗交流讓我在省視自己的教學和創作過程中得到很多的啟示,三年南北的交通往返,學校同事們頻頻發問”值得嗎?”就金錢和時間的花費或許倍於其他方式的進修,但是,在這三年中的學習讓我重新尋得創作的力量和方法,這樣的收穫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在學習過程中,特別感謝劉文煒老師犧牲寶貴的假日指導我們創作,不吝教導技巧和分享創作經驗和人生觀,收穫匪淺,除創作外,也從劉老師身上學習為人師的風範,和與人相處的風範,劉老師曾說:「創作就是生活。」更讓我對創作有新的看法。創作不應該是遙不可及或高不可攀的,而應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份,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的常態,創作的人唯有這樣的認知才能持續不斷的創作。 二、研究目的 從迎接千禧年的第一道署光起,我們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藝術的表現在20世紀100年的發展裡,面貌多變,發展到後期,裝置及觀念的藝術形式,也能被大眾接受,甚至認為唯有這樣的藝術形式才是能反映時代精神的,於是傳統繪畫形式的處境就越來越艱難,某些程度被貼標籤為落伍或跟不上時代,甚至有人下結論說:繪畫已死。 但是,繪畫真的從藝術的舞台退下了嗎?其實不然,繪畫永遠不會消失,因為繪畫是人的本能,只是隨著時代、環境、觀念的改變,繪畫的表現和內容也改變了。 個人認為,不論用什麼材料作畫,就繪畫的表現來看,仍然脫不了基本的繪畫要素,這些要素在畫面上的呈現是互相關聯、互相牽制的,如何在畫面上安排這些繪畫要素,不同時代的藝術家提出不同的見解,影響了繪畫的觀念也帶動新的風格。 那麼,生活在都會的我可以利用光、色表現出什麼樣子的形體來反映我所體會到的現代生活?這就是我想研究這個主題的動機。 從繪畫美術史的發展中,可以發現19世紀以前對於描寫自然的光線的畫作占大多數,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科技的發展還未到達跳躍的階段,我想『電腦』的出現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且人們的生活型態還介於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之間,自然對自然的光源和景物關心。但是,也有一些先驅者已經提出新的看法。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生活中,變化多端的藝術面像,已經麻痺了大眾的視覺神經,回過頭觀察西洋的繪畫歷史,在漫長的自然寫實風格發展後,在十八世紀進入二十世紀後,產生了極大的革命,特別是科學的新發現造成新觀念的啟發,人類從以往的傳統的古典人生觀和自然觀改變為對新的世界觀的追求,這樣的思潮對當代繪畫的影響甚鉅。由於對個人自由及注重個性的主觀意識的重視,畫家在繪畫創作的主觀表現愈發強烈。 就繪畫形式而言,繪畫的表現包含了形、體、光、色等要素,這些要素在畫面上的呈現是互有關聯,也互相牽制,可說是動一髮牽全身,如何在畫面上將這些要素配合得很好是一個大課題,畫家藉由畫面上對形、體、光、色這幾個繪畫構成要素的經營表現畫面的空間,不同時代的藝術家提出不同的見解,影響了繪畫的觀念也帶動新的風格,尤以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的繪畫思潮,更是顛覆了傳統的藝術形式,例如:十九世紀中葉興起的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視物象為一種光線,對色調分解與混色的觀點,初期雖只是憑在調色盤上混色,後來則發展至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新印象主義的畫家依據物理和生理學的理論,加以科學的方法排列色點,這樣注重光與色的純粹客觀的寫實呈現的表現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後,人們發現其中缺乏主觀及內在精神,畫的內容顯得薄弱且沒有感情,於是強調主觀表現形體光色的後期印象主義(Post-Impressionism)應運而生。自此繪畫發展進入史學家所謂的「現代繪畫」時期。 就藝術表現的內容來看,我們觀察藝術史的發展,可以發現藝術家的創作是敏感而直覺的,因此從藝術層面所反映出來的各種表現,正是畫家們對時代精神的探索和冒險,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人生的面面觀。尤其,當我們的文明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後,我們的社會和生活型態改變甚鉅,脫離了悠閒的農業生活,人們開始忙忙碌碌的在現代化的社會中生活,科學與物質的昌明固然對於人類有很多貢獻,但另一方面,卻又使人類精神沒落、道德頹喪。 筆者試圖研究繪畫形式上光影色彩的表現和主題內容的觀察,嘗試運用光影色彩傳達對於現代都會生活的人群,在霓虹燈光下的冷漠、孤單、和一種面對生活、面對生命的無力感的情懷。 三、研究方法 筆者將藝術的表現分為形式和內容,認為在藝術的表現中,形式和內容是並重的,一個好的創作應該兼具兩者。 所謂「形式」就是藝術家運用熟練的技巧,去處理特定的題材,將表現的要素作適當的安排,產生新的組合,給觀賞者以美的感受。 藝術的「內容」,也就是指藝術品中表現的是什麼?換言之,便是指藝術品中所包含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題材。(註1) 本論文將藝術形式上的分析按時間順序的發展,對於歷來畫家如何將光影和色彩運用在二度空間上以表現三度空間的視覺效果的觀念演變開始著手,特意從美術史上將對於描寫非自然光線的畫作列出並作比較。 藝術內容的分析將著重在時代環境、生活型態的改變如何影響畫家選擇題材、安排畫面的結構、畫家如何運用光影、色彩表現現代都會生活的心理層面。 四、論文架構 本論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份為理論的建構,探討及比較形式和內容;第二部分個人創作理念分析。 第一部份分兩章各自探討藝術形式上光影、色彩與空間的關係,並以畫家的作品說明,希望將光影色彩如何從自然主義的客觀觀察和表現轉變成現代繪畫主觀的觀察和表現作一呈現。 第二部分以作品為例說明筆者如何將光影色彩作主觀的呈現,以表達生活在都會民眾的心理層面。Item 西洋繪畫色彩發展與理念探討暨個人創作研究(2002) 方淑芬摘 要 本研究選擇繪畫的元素之一「色彩」來研究,主要是因為舉凡大師的作品,其色彩的運用必有獨到之處:以其色彩的獨特力量引發人的心靈共鳴。藝術家應是能以色彩表現感情、對色彩感知最敏銳的人。優秀的素描大師不乏其人,善於著色的大師卻很罕見。本研究透過對西洋繪畫色彩沿革的研究,尋找出西洋繪畫色彩演進的脈絡;並試圖著將畫家的色彩理論加以綜合整理,以期能對西洋繪畫的色彩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藝術是傳承的,藝術家無不受到傳統的影響;而藝術家同時又與其所屬的時代有所連結。因此,不同時代對色彩的獨特的觀念與認知,勢必影響著藝術家的創作。本論文的第二章將西洋繪畫的色彩沿革做系統的整理;而第三章則是畫家的色彩理念之歸納,所探討的包括了達文西、塞尚、梵谷、高更、馬諦斯、康定斯基的色彩理念。畫家透過繪畫的實踐,發展出自己的有關於藝術的理念;這樣的理念是經由實際的創作而整理、歸納出的;所以它往往是經驗的累積、是務實而不流於空談的。經由對這些理念的了解,可以使我們了解畫家在想什麼,進一步對解讀其繪畫有所助益。而對一個同樣是繪畫創作者而言,前輩大師的經驗之談,則能使自己在藝術的形式內容的探究上有更深入的認識了解。 色彩是人類自發的原始本能,隨著時間的進化,人類的色彩本能逐漸昇華為以生命直觀為特徵的藝術創造。起初,色彩只起著依附的作用,依附於形、依附於其所象徵的事物。然而,色彩的力量終是不可忽略的,在不斷的繪畫實踐中,色彩終於慢慢的解放,開始以「色彩」言說自身。任何藝術的目的都不僅止於再現事物,而是要表達情感。刻板而忠實的描繪並非高明的繪畫所必須,因為過於重視是否忠實的再現客觀事物,會使繪畫在某種程度上失去它的表現力。因此,藝術家在創作上應享有某種程度的自由--將色彩作大膽的應用。 在近現代的繪畫藝術中,許多藝術家往往經過一定時期的試驗之後,選擇走向某種形式的色彩情感表現,其藝術作品往往反映出強烈而鮮明的主觀色彩特徵。偉大的藝術家對於色彩總有屬於個人的獨到見解;在色彩的運用上總能顯現出其大膽、有洞見的一面。因此,對一個創作者而言,在使用色彩之際,應訴諸情感的自覺,充分發揮色彩的力量。在創作的道路上對於色彩的持續探索,是視覺藝術工作者所應有的基本堅持。 「人生真理的表現,雖不一定僅賴乎藝術,但藝術的目的,卻在於表現人生真理」。在浩瀚的宇宙中,「人」存在著。在時間與空間交織的座標裡,我們尋找著自己的定位。「生命的究竟 」這一系列的創作,是以繪畫的方式所進行的對於生命本質的探究。藉由這一系列的作品,讓我們有更多思索的空間:在認清生命的有限與永恆的遙不可及之下,在體認生命的不可抗力與自由的可貴之時,認真的思索生命存在的價值。而色彩就是畫家表現情感的媒介,在盡情揮灑的色彩世界中,畫家傳遞了情感,而透過色彩的刺激,也激起了觀者的想像。Item 羅斯科抽象繪畫研究曾懷慧二次大戰之後,美國藝術在本土累積的基礎上,融合了由歐洲現代主義者引入的超現實主義與心理分析學理論,在當時特殊的冷戰氛圍與文化處境之下,興起了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繪畫風潮。本論文所研究的畫家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即是抽象表現主義中,被統稱為「色域繪畫」(color-field painting)一類的主要代表者之一。 羅斯科經歷了表現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風格之後,大約自一九四九年起,轉向其典型的抽象風格。羅斯科為甚麼創作這些約以二至三個矩形色塊構成的抽象繪畫?他畫的是什麼?他又是如何畫的?這是本論文所欲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以其五、六○年代的的油畫作品為主,並以他的早期風格與幾項大型委託作品為輔助,對其抽象繪畫做一宏觀的研究。 融合藝術社會學與風格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可以說,二次大戰與冷戰時代的來臨,是促使羅斯科風格轉向的最主要因素。由於社會普遍的惶恐與僵滯氣氛,使畫家亟欲退守到內在的世界,並尋求超越現實的精神價值。他強調藝術家應表現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悲劇性的命運與超越的經驗,而抽象形式則是最能有效傳遞這些意義的媒介;並且藉由藝術家形式的引導,觀者也能直接體驗到與之相同的宗教性經驗。因此,為了達成藝術直接的交流,他以極簡化的構圖與表現性的色彩來創作,並配合展場條件與空間設計,烘托悲劇性的色彩與精神氛圍。他並強調唯有透過觀者的參與,作品的意義才可能獲得完滿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