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同儕對高中生利社會行為之影響:以同理心、友誼特性與同儕相似性為調節角色
    (2011) 簡嘉盈; Chia-Ying, Chien
    本研究主要目的欲了解同儕對於高中生之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探討高中生好友們利社會行為與其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利社會行為包含三種行為表現,即:關懷、助人、合作行為,同時,以高中生本身同理心(同理關懷、觀點取替)、同儕間友誼特性(友誼品質、互動頻率、友誼持續度)及同儕相似性(社交地位相似性、休閒活動參與相似性),進一步探討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是否具有影響效果。本研究對象為台灣北部地區公立高中一、二年級502位學生(男259人,女243人,平均年齡15.9歲)。使用「利社會行為問卷-同儕提名」、「好朋友提名問卷」、「同理心量表」、「友誼特性量表」、「社交計量問卷-同儕提名」、「休閒活動問卷」等研究工具,分別測量高中生利社會行為、同儕利社會行為、高中生同理心能力、友誼特性、高中生社交地位及活動參與類型。主要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1.同儕利社會行為對於自身利社會行為具有顯著預測力。 2.同理心對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具有調節效果。 3.友誼特性(友誼品質、互動頻率與友誼持續度)對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皆未達顯著調節效果。 4.同儕相似性(社交地位相似性、休閒活動參與相似性)對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皆未達顯著調節效果。
  • Item
    國中生自尊情緒智能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2010) 陳若芝; JO-CHIH, CHEN
    自尊與個體的發展和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個人對自己的感受與評價會影響其行為表現,而個體的行為表現又會影響其與周遭環境、他人互動的關係。本研究主要在探索國中生的自尊、利社會行為與情緒智能三者的現況與三者間的相關情形,並進一步探索自尊與情緒智能對國中生利社會行為的表現預測情況。 本研究以基隆市、台北縣/市、桃園縣與新竹縣的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共1043份有效問卷,男生504人,女生539人。以問卷調查法來了解青少年在自尊、利社會行為與情緒智能上的得分情形。採用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比較、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描述統計、皮爾森績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針對研究假設進行考驗。
  • Item
    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2010) 吳佩靜
    本研究係採調查研究法,以台北縣市國民小學(共五間),四至六年級普通班學童(樣本數1008名:有效樣本數971名)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利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 針對研究目所使用之研究工具,包括:「兒童生活型態量表」、「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及「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並於施測後將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主要發現歸納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在父母親依附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上,女生高於男生;在生活型態上,女生高於男生。 二、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童在父母親依附關係上,四年級高於六年級。在生活型態上,六年級部分高於四、五年級生;在利社會行為上,四年級部分高於五年級學生。 三、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與生活型態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且與父母親的依附品質越佳,越容易傾向「社會型」與「個人型」;國小學童之「信任」、「溝通」愈低者,「疏離」愈高者,其生活型態中的「社會型」、「個人型」得分越低,「支配型」與「逃避型」程度也愈高。 四、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兒童與父母「正向」、「積極」的互動越高,則兒童的「利社會行為」也愈佳。 五、國小學童生活型態與利社會行為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國小學童在生活型態中的「社會型」與「個人型」與利社會行為有正向關係。 最後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及具體建議,作為從事教育、輔導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
    (2007) 趙恕平; Su-Ping Chao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採準實驗研究的「不相等前測--後測控制組設計」。以台北市XY國小附幼四、五歲混齡班級的幼兒為研究對象,進行七週的教學實驗處理,實驗組26人,接受15個教學活動;控制組為28人,無接受任何實驗處理。本研究所使用的測量工具有二:其一為自編之「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其二為改編之「利社會實驗室情境測驗」。 本研究目的有四: (一)瞭解幼兒利社會行為發展之目前水準。 (二)探討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影響之立即效果。 (三)探討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影響之持續效果。 (四)分析個人背景變項對實驗組利社會學習活動學習成效之影響。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五: (一)利社會行為學習活動對促進幼兒利社會行為有立即的效果。 (二)利社會行為學習活動對促進幼兒利社會行為具有學習保留效果。 (三)利社會行為學習活動對實驗組幼兒表現利社會行為有顯著的影響,唯教學結束四週後,實驗組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有減緩的趨勢。 (四)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效果,沒有性別差異。 (五)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效果,有年齡差異,對五歲幼兒的影響較四歲大。
  • Item
    幼兒氣質、父母教養觀與幼兒利社會行為的探討-以澳門為例
    (2018) 陳雅倫; Chan, Nga-Lon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兒氣質、父母教養觀和幼兒利社會行為的現 況,並檢測前兩者與後者的關聯,也探討年齡、性別和家庭社經與 三者的差異。本研究以 664 位小班和大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幼兒 來自澳門地區六所幼兒園。再以幼兒氣質量表、家長教養觀與育兒 價值感量表以及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為工具。透過 SPSS23.0 對回收資料進行處理,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階層迴歸的分析結果顯示: 一、澳門幼兒的氣質反應強度偏大,反應閾偏低。活動量、規律性和適應性表現則為中等偏高、情緒本質屬中等偏負向、堅持性和分神度中等偏低、趨避性屬中等偏趨性。 二、澳門家長教養的傳統觀念正處於新舊交替,育兒價值感則屬較高滿足。 三、澳門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情況,出現頻率由高至低分別是,合作行為、分享行為、幫助行為和關心行為。 四、澳門幼兒男生活動量和反應閾比女生高、適應性和堅持性比女生低。大班幼兒比小班幼兒分神度低。高社經地位的幼兒堅持 性較低社經幼兒高,分神度則較中社經的幼兒低。利社會行為 方面,女生在分享行為、幫助行為、關心行為和合作行為都顯 著比男生高。大班幼兒的分享行為、幫助行為、關心行為和合 作行為都顯著比小班高。低社經幼兒的分享行為、幫助行為和 關心行為皆顯著比中社經幼兒表現好,分享行為和合作行為則顯著比高社經幼兒表現好。 五、澳門幼兒氣質對幼兒利社會行為有顯著預測性,幼兒的適應性愈高,愈會表現出較多的分享行為。適應性愈高和趨避性愈偏趨的幼兒,會表現出愈多幫助行為和關心行為。而適應性愈高、 情緒本質愈負向和活動量愈低的幼兒,則會出現較多合作行為。
  • Item
    學步兒同情與分享的利社會行為探討
    (2019) 陳倚菁; Chen, Yi-Ch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步兒同情與分享的利社會行為表現,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以及兩者間的關聯。以立意取樣選取北部地區公共托育中心\公辦民營托嬰中心18個月、24個月、30個月的學步兒各二十四名,共七十二名研究對象。採用情境測驗法,分別蒐集學步兒在情境測驗中,同情與分享的利社會行為表現。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有二:分別為:「實驗者受傷」情境、「分享工具」情境。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23.0 統計軟體之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迴歸等方式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18- 30個月的學步兒皆能表現「同情」與「分享」的利社會行為。 二、學步兒「同情」與「分享」的利社會行為,不因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而有差異。 三、學步兒「同情」的利社會行為於24個月時明顯增加。 四、學步兒「分享」的利社會行為於18個月至30個月間持續地增加。 五、學步兒的「同情」表現越明顯,其「分享」表現也會越明顯。 六、學步兒的年齡能預測其「同情」與「分享」的利社會行為。 七、學步兒「同情」的利社會行為可以預測其「分享」的利社會行為。 八、學步兒「分享」的利社會行為可以預測其「同情」的利社會行為。
  • Item
    同儕對高中生之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檢視同理心與友誼特性之調節角色
    (國立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2012-06-01) 簡嘉盈; 程景琳
  • Item
    道德發展之擬情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5-06-??) 沈六
    本文探究道德有展之情感來源,蓋道德動機不但來自認知結構理念,也來自善的態度、關懷、善良的心、和擬情。擬情本位的道德發展理論乃從功能性和生物性來考慮社會化取向。擬情是多面向的傾向,此傾向經由生物性基礎、認知發展、和社會化等因素,而導致熟的利社會行為。 擬情是就是人類關心他人的熱忱,也是使人類社會生活可能存在的凝聚力。它就是投入於他人情緒中的情感,或者是與他人的情緒結合在一起的情感。擬情是一種以生物與情意性為基本成分的、且由認知居間媒介的、以及在情緒上與他人聯結的社會化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