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僑生來臺就學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2019) 許碧芬; Hsu, Pi-fen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僑生來臺就學動機及學校生活適應情形,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度訪談40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學生及校友,依據訪談內容分析及歸納出研究結果,發現僑生來臺升讀大學的動機包括臺灣高品質的教育、平價的學費、良好的生活機能、親切友善的人民、優越的打工條件以及壓力較僑居地小等因素。由於僑生具有華人的身份,基於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父母親的鼓勵以及在臺有親人照顧,都是僑生從身份延伸出的來臺就學拉力。 另外,就讀選擇個案學校的考量主要有三項,第一為自認中文程度不佳,想先奠定學習中文再升讀大學;第二是因為臺灣的課業進度超前於僑居地,希望先加強基礎學科,才能順利與大學學業接軌;第三則是個案學校學生僅須依校內成績排名填寫志願分發大學,也就是不必和校外僑生一起競爭,因此分發至理想校系的機率較高,這一點是個案學生最重視的因素,也是其他入學方式無可取代的地方。 僑生在學校生活適應的問題為飲食習慣不同、中文比想像中困難、學業跟不上進度、住宿生活摩擦多以及原有的社會支持系統無法發揮作用。就因應策略部份,若有學習的問題會藉由自身的努力去改善,如面臨生活上的壓力及困擾則會尋求專責導師的協助。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一步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個案學校、僑輔人員、未來研究者及相關單參考。Item 北部地區國中普通班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2010) 柳嘉玲; Liu, Chia-L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普通班視覺障礙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情形。研究者以自編之「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臺灣地區北部八縣市之國中視障學生為對象進行普查。回收有效問卷113份,問卷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及次數分配百分比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之重要發現如下: 一、 國中視障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情形趨於良好。各向度得分由高至低的順序為「學習適應」、「自我適應」、「同儕關係」及「師生關係」。 二、 國中視障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表現,不因年級、障礙程度等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 國中視障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表現,因性別、障礙發生時期等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中,男生適應情形較女生佳;障礙發生時期為先天者適應較障礙發生時期為後天者佳。 四、 國中視障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表現,不因家庭社經地位等環境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五、 國中視障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表現,因居住地區等環境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中,居住於都會區者適應較居住為非都會區者為佳。 六、 「學校行政支持」、「課程與教學」及「家庭支持」三個變項對於視障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預測均有正向的影響。其中,以「家庭支持」變項對視障學生學校生活適應的影響最大,預測力也最佳。 最後,針對研究結果對學校行政單位、課程編輯與教學者及擁有視覺障礙孩子之家庭等三方面提出建議。Item 高中生學校生活適應、生涯自我效能及希望感之相關研究(2013) 簡慧貞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生在學校生活適應、生涯自我效能及希望感的差異與關係。研究過程採立意取樣,共抽取新北市新莊區三所公立社區型高中之高一、高二男女生,男320人,女294人,有效樣本共614人。研究工具包括「學校生活適應量表」、「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預期量表」及「希望感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進進行整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高中生學校生活適應、生涯自我效能及希望感之分層面間達顯著相關。 二、高中生整體學校生活適應,在性別、年級、組別及入學管道等背景變項上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三、高中生整體生涯自我效能,在性別及組別等背景變項上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在年級、入學管道上並無顯著差異。 四、高中生希望感之意志力、方法分層面,在年級、組別上有顯著差異,且高一自然組得分高於高二自然組。高中生之希望感分層面及整體在性別、年級上,性別達主要效果,在其他背景變項上無顯著差異。 五、高中生之學校生活適應與生涯自我效能對整體希望感有顯著預測力,其中以「能力與人格自我評量」對整體希望感之預測力最高。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國高中生輔導工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2008) 陳又華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自覺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抽取台北縣立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共770人,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分別為研究者自編之「人際吸引力自覺量表」與「高中生學校生活適應量表」兩種。在資料處理方面,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考驗五個假設。綜合整個研究結果發現: 一、不同性別、年級的高中生在人際吸引力自覺得分上達顯著差異;不同出生序的高中生在人際吸引力自覺得分上未達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出生序的高中生在學校生活適應得分上達顯著差異;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學校生活適應得分上未達顯著差異。 三、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自覺和學校生活適應成顯著正相關。 四、高中生性別與人際吸引力自覺能有效預測其學校生活適應。 根據上述結論與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諮商輔導機構及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邊緣/異己之歌:五位性別少數的性別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2010) 吳詩媛; Shih-yuan, Wu.本研究從五位性別少數的主體觀點出發,呈現其性別認同的面向,目的在於檢視這些性別少數抗拒主流性別認同發展的過程,希望透過描寫他們的生命故事,能夠替那些邊緣/異己發聲,並且思考性別多元的可能。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邀請五位性別少數者擔任研究參與者。資料收集方面,採取半結構式的訪談方法,訪談他們的生命世界,包括家庭、學校,以及構成他們性別認同發展之過程。當研究逐漸成形時,我們也可以發現性別議題有很多值得探討的空間,故本研究將焦點放在幾個問題意識上,分別是「性別少數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世界?」、「性別少數如何適應學校生活?」、「性別少數如何建構其性別認同?」,以了解性別少數如何在性別二元中尋找詮釋自我的新意。 在研究發現的部分,首先,在分別呈現五位性別少數的生命經驗後,結果歸納出她們有以下幾個主要的性別認同展演特質:分別是顛覆叛逆的性別特質、孤單早熟的人生旅程、獨善其身的處世原則。接著,整理歸納五位性別少數在學校生活適應上,面對同儕、教師或行政人員壓迫時採用的抵抗策略,分別為「自我肯認」、「喬裝矇騙」、「見機行事」、「特殊才能」與「降低風險」。最後,研究者再根據他們的性別認同和在學校所遭受的對待,提出結論與啟示。Item 國中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正向情緒、工作壓力及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探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4-09-??) 黃文三; 沈碩彬; Wen-San Huang; Shuo-Pin Shen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知覺的校長服務領導、正向情緒、工作壓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研究者以高屏地區349名國中教師及33校校長為研究對象,利用自編量表蒐集實證資料,進行現況、相關與路徑關係分析。結果顯示:一、「校長自覺」的服務領導勝過「教師知覺」的校長服務領導情形,但均達高評價;教師正向情緒中的愉悅勝過浮流;教師工作壓力以角色期望最低;教師學校生活適應以人際適應最佳。二、校長服務讀導和正向情緒、學校生活適應皆有正相關,和工作壓力有負相關,其中以正向情緒和學校生活適應的相關最強。三、校長服務頡導可正向預測正向情緒,而後正向情緒可直接或藉工作壓力中介而問接正向預測學校生活適應。據此,校長須強化服務領導力,樟益教師有高正向情緒、低工作壓力,以達優質學校生活適應。Item 國中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正向情緒、工作壓力及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探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4-09-??) 黃文三; 沈碩彬; Wen-San Huang; Shuo-Pin Shen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知覺的校長服務領導、正向情緒、工作壓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研究者以高屏地區349名國中教師及33校校長為研究對象,利用自編量表蒐集實證資料,進行現況、相關與路徑關係分析。結果顯示:一、「校長自覺」的服務領導勝過「教師知覺」的校長服務領導情形,但均達高評價;教師正向情緒中的愉悅勝過浮流;教師工作壓力以角色期望最低;教師學校生活適應以人際適應最佳。二、校長服務讀導和正向情緒、學校生活適應皆有正相關,和工作壓力有負相關,其中以正向情緒和學校生活適應的相關最強。三、校長服務頡導可正向預測正向情緒,而後正向情緒可直接或藉工作壓力中介而問接正向預測學校生活適應。據此,校長須強化服務領導力,樟益教師有高正向情緒、低工作壓力,以達優質學校生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