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與心理健康之關係:以壓力為中介變項(2022) 謝亞倫; Hsieh, Ya-Lun近年來臺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漸增,能協助的資源卻未能及時跟進,此情形極需更多關注與重視。過去研究較關注大學生的負面心理健康問題,故本研究試圖從大學生的正向、積極心理健康層面做探討。另外,大學生正處於所謂「小型社會」及成人初顯期,面臨許多人際與自我認同議題,而拒絕敏感度與人際和自我則有著重要的關聯,因此本研究試圖從拒絕敏感度的角度探討大學生的正向心理健康層面。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族群拒絕敏感度、壓力和心理健康間的關係,並檢驗壓力在拒絕敏感度和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臺灣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共487人。研究工具採用「大學生拒絕敏感度量表」、「大學生壓力量表」與「正向心理健康量表」,透過網路問卷施測,再進行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研究結果呈現如下:第一,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整體拒絕敏感度、整體壓力與整體心理健康上並無顯著差異,但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整體拒絕敏感度與整體心理健康有顯著差異,而在整體壓力則無顯著差異。第二,大學生族群的拒絕敏感度、壓力與心理健康皆呈現顯著相關。拒絕敏感度與心理健康呈現顯著負相關、拒絕敏感度與壓力呈現顯著正相關、壓力與心理健康呈現顯著負相關。第三,大學生的壓力在拒絕敏感度與心理健康中具有中介的效果。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大學輔導相關人員多關注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此一特質,並在初級輔導部分,推廣拒絕敏感度與心理健康的相關介紹,促使大學生了解自身拒絕敏感度,以及是否因此而導致壓力或心理健康問題,使大學生覺察並促進心理健康。Item 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關聯研究(2020) 黃旻; Huang, Min近年由親密關係所致之親密關係暴力與精神疾病問題屢見不鮮,大學生正處於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之發展階段,因此本研究將焦點聚焦於探討大學生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間之關聯性。研究者以問卷調查法收集668名大學生樣本,採用「親密關係體驗量表-中文版」、「拒絕敏感度量表」、「衝突因應方式量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如下: 一、男性在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中的忠誠因應上高於女性,其他變項在性別上則未有顯著差異。 二、無分手經驗之依附逃避顯著高於主動分手、協議分手,被動分手之依附逃避顯著高於協議分手。表明因應上,協議分手顯著高於無分手經驗,忠誠因應部分,被動分手顯著高於主動分手與無分手經驗,協議分手亦顯著高於無分手經驗。其他變項在分手方式在上則未有顯著差異。 三、從未有過交往對象之依附逃避顯著高於曾經有過將往對象與目前有交往對象,依附焦慮則為曾經有過交往對象與從未有過交往對象高於目前有交往對象。拒絕敏感度在感情狀態上則未有顯著差異。在表明上,目前有交往對象者顯著高於曾經有交往對象與從未有交往對象,至於忠誠、忽視、離開,則是曾經有交往對象顯著高於目前有交往對象與從未有交往對象。 四、在年級之差異分析發現,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三者之結果均未有顯著差異。 五、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呈顯著正相關,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兩者均與拒絕敏感度有顯著正相關。依附逃避及依附焦慮與忠誠、忽視、離開有顯著正相關,依附焦慮與表明則有顯著負相關,依附逃避則與表明未有顯著相關。拒絕敏感度與表明有顯著負相關,與忠誠、忽視、離開則未有顯著相關。 六、拒絕敏感度在依附逃避與表明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在依附焦慮與表明間則有部分中介效果。拒絕敏感度在依附逃避、依附焦慮與忠誠、忽視、離開間未有中介效果。Item 父母心理控制、拒絕敏感度、自我分化與社交焦慮之關聯研究(2020) 梁䕒鎂; Liang, Chia-Mei本研究旨於針對成年初顯期階段之個體,探討其所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社交焦慮之關聯,並分別檢驗拒絕敏感度與自我分化於此關聯間之中介角色。研究對象為955位(男生364位、女生591位)18至25歲成年初顯期樣本(平均年齡為21.41歲)。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為「父母心理控制量表」、「社交焦慮量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自我區分量表」。在控制性別與年齡變項之後,本研究所得之分析結果如下:(一)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顯著地正向預測社交焦慮;(二)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顯著地正向預測拒絕敏感度;(三)拒絕敏感度可以顯著地正向預測社交焦慮;(四)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顯著地負向預測自我分化;(五)自我分化可以顯著地負向預測社交焦慮;(六)「拒絕敏感度」在「父母心理控制」與「社交焦慮」之關聯中,有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果;(七)「自我分化」在「父母心理控制」與「社交焦慮」之關聯中,有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果。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對輔導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Item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敵意與憂鬱之關係研究(2015) 吳玫瑩; Wu, Mei-Y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絕敏感度對人際關係中敵意和憂鬱的影響,並檢核多向度敵意在拒絕敏感度和憂鬱之間的中介效果。研究以1131名北部一到四年級大學生為對象,採用「基本資料調查表」、「拒絕敏感度量表」、「短式華人敵意量表」和「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版)」為研究工具,並以Person積差相關、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相關差異考驗、階層迴歸和路徑分析等統計方式分析資料。 研究結果如下:1.目前大學生有明顯憂鬱者約佔全體學生人數的17.5%,其中男性大學生明顯憂鬱的比率較女性高;2.不同的性別和戀愛經驗之大學生,在拒絕敏感度、敵意和憂鬱上皆有顯著差異;3.大學生拒絕敏感度的敵意表現有多向度差異,高拒絕敏感度大學生與敵意認知和壓抑敵意間的關係較高,而與敵意情緒間的關係次之,與表達敵意間的關係最少;4.大學生拒絕敏感度能有效預測敵意和憂鬱變化的程度,且男性大學生的預測能力較女性好,同時大學生敵意也能有效預測憂鬱程度的變化;最後,5.多向度敵意在焦慮程度和憂鬱之間具有部份中介效果,拒絕敏感度中的焦慮程度會透過敵意認知、敵意情緒和壓抑敵意,再進一步影響憂鬱,而表達敵意則與憂鬱程度變化無關。根據以上的發現,本研究結論拒絕敏感度在華人文化脈絡下有獨特表現,高拒絕敏感度者有較高的敵意和憂鬱,且三者間的關係彼此相關並非互斥。研究最後進一步提出實務工作的應用與建議,以及本研究的限制和未來研究的方向。Item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相關研究(2014) 鄭宇喬; Yu-Chiao Cheng目的:社交焦慮為一普遍的現象,每個人皆可能會在人際互動中經驗到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並因此而影響個人的人際關係與身心健康,嚴重者更可能罹患社交焦慮疾患(social anxiety disorder)。個人如何發展出社交焦慮,從相關文獻可發現,早前父母之關愛與保護可能影響個體日後的社交焦慮,且過往研究亦指出個體的自我意識及人際間的拒絕敏感度,亦與個體的社交焦慮有關。因此本研究有三項目的:(一)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間的關係。(二)了解不同的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對個人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差異。(三)了解自我意識與拒絕敏感度是否中介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間的關係。 方法:本研究對象為大學各年級學生共833名,以方便取樣進行抽樣。使用自陳式問卷收集資料,分別是:雙親教養態度量表、自我意識量表、拒絕敏感度量表,以及社交畏懼症評量表。後續並以Pearson積差相關、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共變數分析(ANCOVA)與結構方程模式(SEM)進行統計考驗。 結果:針對研究目的一發現:父親與母親的「關懷」分別與「外表意識」、「內在狀態覺知」皆有顯著正相關;父親的「保護」與「內在狀態覺知」有顯著負相關。母親的「保護」則分別與「外表意識」及「內在狀態覺知」有顯著負相關,並與「一般印象」有顯著正相關。父親與母親的「關懷」分別與所有的拒絕敏感度及社交焦慮向度有顯著負相關;父親與母親的「保護」則分別與所有的拒絕敏感度及社交焦慮向度有顯著正相關。相關結果大部分符合預期。 針對研究目的二發現,不同父親教養類型之大學生,分別在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及社交焦慮的各項度上有顯著差異。不同母親教養類型大學生分別在自我意識與社交焦慮之各向度上皆有顯著差異,拒絕敏感度部份,不同母親教養類型大學生僅在「對晚輩題出個人需要」上有顯著差異。 針對研究目的三則發現:「一般印象」、「外表意識」與「拒絕敏感度」皆具完全中介效果,分別中介父母親教養態度之向度至與二類社交焦慮間的關係。研究並找到三者間的結構模式,結果大致符合預期。 討論:結果呈現不同的父親或母親之教養類型會影響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及社交焦慮;而父母親教養態度中的不同向度,各會透過自我意識與拒絕敏感度影響大學生的社交焦慮。由此研究結果,討論對臨床實務與早期預防之建議,並說明研究限制與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Item 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關係研究(2008) 陳思帆; Sz-Fan 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之間的關係,並採用兩種不同的研究方法(依附類型、依附取向),檢視大學生的拒絕敏感度以及曖昧訊息處理。本研究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大學生488人(男生165人;女生323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括「人際關係問卷」、「拒絕敏感度量表」、「曖昧訊息處理量表」,量表資料分別以基本描述統計、Pearson積差相關、相依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Scheffe法事後比較、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以及結構方程模式(SEM)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不同依附類型之大學生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上有顯著差異,其 中,安全型依附者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顯著低於偏執型以及懼怕型依附者。 二、不同依附類型之大學生在曖昧訊息處理量表上之得分未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請求的人際情境中焦慮程度有顯著差異,且研究發現女生在請求的人際情境中,焦慮程度較男生高。 四、大學生與不同對象互動時,在拒絕敏感度全量表、焦慮程度分量表以及負向期望分量表之得分有顯著相關。 五、大學生在與不同對象互動時,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有顯著差異,其中在與同儕互動時在拒絕敏感度全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較與學弟(妹)互動時高。 六、拒絕敏感度在在大學生依附關係以及曖昧訊息處理之間扮演中介角色的研究假設未獲支持。 七、本研究建立的「大學生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曖昧訊息處理模式」在實際資料與假設模式之間的適配程度尚可接受。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之結果針對對學術以及實務方面提出具體之建議。Item 關係受害與心理社會適應之關聯:檢視自責歸因與希望感之調節作用(2019) 高慧軒; Kao, Huei-Hsuan關係受害的普遍性、影響層面及可能產生的人際負向循環,對重視同儕關係的青少年實為不容忽視的現象。本研究之目的即為檢視關係受害與心理社會適應之關聯,並探討認知因素在兩者間所扮演的角色。本研究延伸前人之基礎,同時從負向情緒、自尊、拒絕敏感度著手,分析受害者常見之自責歸因以及實務工作者常運用之希望感的調節作用。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研究參與者來自臺灣8個縣市13所國中,有效問卷共861份(七年級204位、八年級473位、九年級184位)。研究工具使用「同儕受害經驗量表」、「正負向情緒量表」、「自尊量表」、「同儕拒絕敏感度量表」、「自責歸因量表」、「希望感量表」。研究發現:(1)關係受害對負向情緒、自尊、拒絕敏感度皆有顯著關聯與預測力;(2)希望感對於關係受害與自尊之關聯具有顯著調節作用;(3)自責歸因對於關係受害與心理社會適應之關聯則無顯著調節作用。研究結果顯示關係受害青少年可能與整體的不適應有關,而青少年工作者可嘗試運用希望感協助受害青少年。 關鍵字:自責歸因、自尊、希望感、拒絕敏感度、負向情緒、關係受害Item 國中生人格特質、人際歸因、認可需求與拒絕敏感度之關係研究(2019) 李婉綾; Lee, Wan-Ling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的人格特質、人際歸因、認可需求與拒絕敏感度之關係,並將兩種類型拒絕敏感度(即焦慮拒絕預期及生氣拒絕預期)同時納入探討。本研究對象為國中七、八、九年級學生,合計616位學生(平均年齡13.80歲)。使用「人格特質量表」、「人際歸因量表」、「同儕認可需求量表」及「同儕拒絕敏感度量表」做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並以描述性統計、Pearson積差相關、獨立樣本t檢定、多元迴歸及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1)人格特質與拒絕敏感度有顯著關聯;(2)人際歸因對人格特質與焦慮拒絕預期之關聯無中介效果;(3)人際歸因對人格特質與生氣拒絕預期之關聯有部分中介效果;(4)正向認可需求對人格特質與拒絕敏感度之關聯無調節效果;(5)負向認可需求對人格特質與拒絕敏感度之關聯有調節效果。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發現,針對教育輔導工作者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Item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情緒調節與約會暴力之相關研究(2016) 李珊; Lee, San本研究旨在瞭解拒絕敏感度、情緒調節與約會暴力之間的關係,以及不同背景變項在約會暴力上的差異情形。以「基本資料調查表」、「拒絕敏感度量表」、「情緒調節困難量表」、「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量表」、「社會讚許量表」為研究工具,調查臺北地區三所大學(師範、私立及技職)的大學生,刪除社會讚許分數前15%的受試者,得到443位平均年齡20.57歲的大學生。並以描述統計、卡方考驗、Pearson積差相關、階層迴歸等統計方式分析資料,得到研究結果如下: 1. 有五成大學生曾經驗過約會暴力,其中以有口語暴力經驗的大學生為最多。 2. 大多數大學生同時有受暴和施暴的經驗,顯示大學生伴侶間的約會暴力具有交互作用。 3. 兩性在經驗約會暴力總分上,並無差異,但在施加性與親密的暴力上,男性則顯著多於女性。 4. 有同居和交往時間越長的大學生有較高的趨勢有約會暴力經驗。 5. 戀愛次數越多的大學生有較多遭受約會暴力的經驗。 6. 拒絕敏感度能夠預測情緒調節困難,其中焦慮狀態能夠預測個體對自身情緒不接納、衝動失控、阻礙完成目標之程度;負向預期拒絕則對個體不清楚自身感受有預測力。 7. 衝動失控可以預測個體施加暴力總分以及施加輕微暴力。 8. 情緒調節困難對於負向預期及施加約會暴力具有調節作用。情緒調節困難的大學生,越預期他人不會拒絕自己的請求越會對伴侶施加暴力。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進一步提供大學諮商工作以及政府反暴力工作上的應用和建議,並於最後提出本研究的限制和未來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