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非營利組織韌性之研究:以智障者家長協會為例
    (2024) 林芳羽; Lin, Fang-Yu
    本研究聚焦於探討非營利組織在面對重大危機時的韌性,選擇智障者家長協會作為案例研究對象,分析其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與韌性表現。新冠疫情對全球各級組織都帶來了嚴峻挑戰,非營利組織因其獨特的運營模式和資金來源,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本研究旨在透過組織韌性的視角,深入了解非營利組織在疫情期間的應變能力與應對策略,提供對同類型組織的參考。研究主要集中於了解疫情對協會運營的影響,並分析其在應對危機中的策略與措施。經由過往文獻的整理與分析,整理出研究架構與訪談大綱,並透過立意抽樣法,選定智障者家長協會工作人員及公部門人員為訪問對象,同時採半結構式訪談以確保資料收集的一致性和彈性。研究發現,公部門的穩定資金支持和長期合作的業務形式,是協會能夠在疫情期間保持穩定運營的關鍵因素。與公部門的合作也因兩者的理念相似,且疫情期間彼此有彈性調整業務管理的模式,也讓協會有更充足的韌性來應對疫情。此外,協會領導人的變革型領導風格促進了組織內部業務上的創新和靈活性,有效應對了疫情帶來的挑戰。研究還發現,數位化發展在疫情期間加速進行,為偏遠地區的協會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然而,研究也發現,組織過度依賴單一穩定資源,雖然是渡過疫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樣的特性可能限制組織的自主性和發展,長期來看也可能會損害組織應對災害的韌性。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多樣化資金來源、強化內部管理和推進數位化發展等建議,以提升非營利組織的韌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 Item
    疫情後非營利組織數位轉型影響因素之研究
    (2024) 簡郁倫; Chien, Yu-Lun
    2020年COVID-19席捲全球,各國不論在經濟或社會層面皆受到新冠疫情所帶來的重大影響,而數位轉型議題的重要性也在此段期間被大力突顯,各組織皆嘗試透過科技工具的力量以面對大環境的動盪,並嘗試做出調整因應,國內的第三部門亦是如此。本研究針對非營利組織於疫情前後的數位轉型歷程變化進行深入探討,以了解影響組織進行數位轉型的因素為何,並分析組織採用的應對策略。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首先以自律聯盟發表之《2022 數位時代下的公益現況調查報告》中民眾前次捐款數量最多的二十家非營利組織作為基礎,再進一步設立2022年捐款金額最高及疫情後捐款金額成呈現正成長等兩項條件,最終共有五家組織作為訪談對象,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進行,蒐集組織於疫情前後與數位轉型相關的業務推展狀況,與文獻對照進行分析與討論。研究發現,促使組織進行數位轉型的驅動力為開發募資管道以及效率的提升,前者目的是為回應捐款人支付習慣的轉變,並進一步鞏固組織財務穩定性;後者則是為了改善既有人力的運用效益。而組織面臨的挑戰則是源自於資金有限性,無法長期雇用資訊人才協助發展數位相關業務;其次則是疫情後不斷升高的駭客攻擊與詐騙頻率,導致資訊安全防護已成為現今非營利組織相當重視的議題。此外研究者進一步發現,疫情期間組織對外提供更多線上服務,並加速內部流程的數位化,以因應無接觸的防疫政策及居家辦公型態,於短期內大幅提升員工及志工的數位能力、且組織運作型態的轉變屬於漸進式,而在資訊安全保障方面則透過人員資安意識提升搭配與資訊公司的密切合作,雙管齊下以全面強化資安防護,故本研究認為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內非營利組織的數位轉型歷程有所推進。
  • Item
    新冠疫情下實施遠距教學國小教師困境之研究—臺北市為例
    (2023) 葉珊伶; Yeh, Shan-Ling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教學現場使用媒體、載具已越來越普遍。然而,由於新冠疫情的突襲,學生無法到校上課,使遠距教學成為現今教師教學的必備能力,此趨勢可能為教師帶來新的教學困境。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地區國小教師在新冠疫情下實施遠距教學之困境,期許研究結果能給予教師適當的協助。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對象,共收回456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一)新冠疫情下,教師在遠距教學時遭遇到的困境:教師對於遠距教學產生焦慮、教學工作耗時費力、來自於家長的壓力。(二)新冠疫情下,不同性別、擔任職務、遠距教學年段在遠距教學上所遭遇的困境有明顯差異;不同年齡、教學年資、學歷背景、最近一次遠距教學策略之教師及遠距教學領域在遠距教學上所遭遇的困境皆無顯著差異。(三)新冠疫情下教師實施遠距教學時,學校行政端會提供軟硬體設備、相關資訊研習、教學支援、行政規範。(四)新冠疫情下教師實施遠距教學時,教師會調整課程安排、教材編排、作業及評量方式、班級經營、親師溝通方式。(五)新冠疫情下教師實施遠距教學時,需要的資源有軟硬體設備、線上教材、相關資訊研習、行政規範、家長支持。 本研究提出之建議如下:(一)上級機關能即時提供具體之行政規範。(二)學校要提供符合教師需求的遠距教學設備。(三)學校辦理符合教師需求之增能研習。(四)學校善用平臺公告相關訊息,讓家長放心。
  • Item
    新冠疫情對教育的衝擊-國小教師面對緊急遠距教學之態度與教學創新表現之關係研究
    (2022) 張舒婷; Jhang, Shu-T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冠疫情之下,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面對緊急遠距教學時的態度與教學創新表現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及兩項變項之間的相關性和預測情形。 研究對象以臺北市公立小學教師為研究母群,以「緊急遠距教學態度量表」和「教學創新表現量表」為研究工具實施問卷調查,問卷回收後有效樣本共310人,使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皮爾森積差相關與迴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 臺北市國小教師在面對緊急遠距教學時抱持中度的態度。2. 臺北市國小教師在面對緊急遠距教學時抱持中度以上的教學創新表現。3. 不同的年齡、年資、授課年段與偏好教學方式等背景變項,對於教師面對緊急遠距教學時之態度或其面項有顯著差異。4. 教師面對緊急遠距教學的態度對教學創新表現具有預測力。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實務應用上提出具體建議,供教師、學校、教育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之參考。關鍵詞: 新冠疫情、緊急遠距教學、教師態度、教學創新表現
  • Item
    新冠疫情期間臺師大在學港生學習及生活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
    (2023) 嚴偉蓮; Yim, Wai Lin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冠疫情期間臺師大港生在臺學習及生活適應的歷程,研究問題包括:一、新冠疫情下臺師大在學港生適應困擾及其影響因素為何?二、臺師大在學港生達到學習及生活適應的歷程為何?三、大學有關協助港生學習及生活適應之措施?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焦點團體訪談」的方式,邀請到17位臺師大大二至大四的在學港生參與研究,分為三組進行焦點團體訪談,瞭解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學習及生活適應之歷程與影響因素,當中主要以跨文化適應理論來分析港生在臺適應之歷程,並採主題分析法彙整訪談資料。從港生分享素材中抽絲剝繭,以主題方式歸納出與研究有關的素材。相關內容經由參與者審核、同儕檢視、厚實敘寫及遵從研究倫理等方式,對訪談所得的資料,進行客觀的歸納與分析,使讀者能掌握完整且真實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發現在新冠疫情期間,臺師大在臺港生主要受新冠疫情及文化差異兩大因素影響。其中,新冠疫情的爆發,對港生學業、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方面,造成了急切及暫時性的影響,而期間也導致次團體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為更具體瞭解港生在臺之文化適應,本研究採Berry跨文化適應策略及Bennett跨文化敏感發展模型來探討疫情期間港生在臺生活之文化適應,發現部分港生之在臺生活適應歷程多能與之呼應,使其能更快克服文化差異之影響,融入在臺之生活。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港生來臺求學動機主要受香港升學壓力的影響,擔心無法在港繼續升讀大學,而臺灣升學管道及科系多元,申請也相對便利,進而選擇來臺;其次,本研究之港生在臺學習及生活適應歷程可分為四大類型,分別為適應困難、漸入佳境、漸離佳境及適應良好四類,其中以漸入佳境,循序漸進的適應狀態占人數最多;而港生在臺學習及生活適應最大的支持力量是來自家人與朋友的支持、學校的支援、以及對自己的期許。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學術單位可針對境外新生辦理小型座談會、加強輔導專業知識及提供多元課程選擇。此外,也可加強疫情期間對境外新生學業及融入系所生活之協助。而行政輔導單位可多加宣導學校的輔導資源,協助港生適應。最後,亦可鼓勵在臺港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善用學校資源,有助個人更快適應校園生活。
  • Item
    新冠疫情下東吳大學新生定向輔導服務方案對參與者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
    (2022) 曾國強; Tseng, Kuo-Chi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東吳大學學生服務員參與新生定向輔導服務方案前後,其課外學習核心能力變化情形,以110學年度新生定向輔導系列活動(以下簡稱第1哩活動)74位服務員為研究對象,施以量化統計分析與質性訪談歸納方式,運用的調查工具為「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量表」及研究者設計的「訪談大綱」,依據得到的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有關新生定向輔導研究近來已經有較多的相關研究論文呈現,故本研究以之前較少被提及的服務員做為研究對象。而研究者透過本研究希望藉由前後的問卷施測與服務員的質性訪談,達到:一、瞭解第1哩活動服務方案參與者其課外學習核心能力之增值情形。二、探討東吳大學實施第1哩活動其服務方案的成效。三、探討新冠疫情下實體與線上兩種模式之比較分析。同時,期待本研究所得之結論與建議能提供其他大學校院規劃新生定向輔導服務方案參考。針對110學年度參與第1哩活動服務員所做的量化統計與質性訪談後,得到結果如下:發現服務員在五項課外學習核心能力的前測及後測,平均得分分別為4.33分及4.38分(五分量表),瞭解在經過服務方案階段後,平均得分進步0.05分,其中以「團隊合作能力」表現情形最佳、「問題解決能力」則前後測平均值進步最多;而每項課外學習核心能力的平均差值均為正值,也顯現服務方案實對服務員課外學習核心能力達到增值的正面影響;另由訪談服務員實際參與經驗分享得知,對第1哩活動絕大多數的線上服務方案都持以肯定的態度,認為對其課外學習核心能力的提升是有幫助的,也驗證線上服務方案的有效性。本研究進一步歸納的結論與建議如下:一、各項核心能力前後測平均差值皆為正值,表示參與相關服務方案後,服務員課外學習核心能力項目都有達到增值成效;二、從規劃理念與服務員訪談、統計結果交叉印證服務方案成效顯著;三、第1哩活動服務方案較適合以實體模式舉辦;四、第1哩活動確實對大一新鮮人銜接學習助益良多。研究者確信學校如能將新生定向輔導做好、做到位,則對後續學生輔導業務的推展會順遂許多。已經舉辦經年的東吳大學新生第1哩活動,110學年度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擾,促成第一次以線上模式舉辦,對承辦單位、服務員都是新的嚐試,相關的籌辦經驗,相信對學生服務員也是難得的學習與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