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關懷據點餐飲服務執行者心理資本之探究
    (2023) 簡靜嵐; CHIEN, Jing-Lan
    醫療照護的進步,使得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台灣的社會福利政策走向長期照顧體系是有其必要性的需求。本研究旨在長期照顧體系下的社區關懷據點餐飲服務的執行者,在都會區為高齡者的餐飲服務需求上,由亞健康的高齡者邁向輕中度失智、失能的高關懷服務中,是憑藉何種的心理資本讓據點內的高齡者在生命的老年期階段依然能夠享有尊嚴與幸福的生活。本研究以都會區三位社區關懷照顧據點餐飲服務執行者為訪談對象,研究發現她們對據點的餐飲服務涵蓋高齡者的健康餐飲服務外,更積極的投入軟食技巧學習,對於照顧高齡者的吞嚥困難、生活習性轉化、據點的制度、人力運用上都必須投入精力學習與改變,她們能夠持續投入高齡者的餐飲服務,秉持的就是「積極的助人行為」與「感恩的價值信念」的心理資本。三位受訪者從服務中的經驗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涵括:1.學習增加自我能力,改變自己對老化觀念的迷思。2.拓展自己助人的格局,提升生命的廣度。3.積極尋找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夥伴,繼續照顧高齡者。4.從照顧服務他人的境界中滋養出的生命意義;來增長累積自我的心理資本。三位受訪者的屬性不同,卻能在發心助人的特質上激發出不同的服務理念,她們皆認為正向的心理資本是支持他們提供餐飲服務的最佳力量,尤其在「自我效能」的歸因上,她們為高齡者的付出就像是為自己的父母盡孝,展現出無比的耐心與毅力,雖然老化帶來了無力感,但是多年來累積的心理資本使得他們在「樂觀」的歸因上仍能積極往前邁進。同時,在心理資本中呈現「積極」與「感恩」的共同特質,對她們在餐飲服務的服務過程中,處理困境及排除挫折感產生莫大的效用。本研究依據結論對政府部門及經營社區關懷據點餐飲服務的執行者提出建言,對於高齡者的飲食照顧除了中國傳統的孝道外,更需要心靈上的社會支持與關懷,儘管各種心理資本的累績、運用,確實是據點餐飲服務執行者的強力後盾;但是,關懷據點的工作繁細而緊湊,若能制定服務內涵流程,並按部就班的實踐,不僅能減輕工作量,更能漸次累積個人的心理資本。
  • Item
    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關係之研究
    (2023) 孫菁蔓; Sun, Ching-Man
    迎接斜槓世代來臨,企業的競爭力除了有賴於具備高抗壓性的員工外,在營運上也需要有因應時代變動不斷創新的能力,高等教育既作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如何培育出能展現創新行為的人才以符應市場,以及如何將創新培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政策,是所有發達國家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而能夠實踐創新點子的人通常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性,並且具備較高心理資本以適應環境變遷,就算遇到挫折時,也能保有希望及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挑戰。然則,除了強健心理素質外,個體也必須願意追求個人成長與自我實現方才能真正促成創新行為的產生。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五所頂尖大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回收465份有效問卷,以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與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獲致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之整體現況屬中高程度,其中以「希望」層面表現程度最高,以「樂觀」層面表現程度最低。 二、臺灣頂尖大學學生自我實現之整體現況屬中高程度,其中以「開放經驗」層面的表現程度最高,以「自主」層面表現程度最低。 三、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創新行為之整體現況屬中高程度,其中以「創新構想執行」層面的表現程度最高,以「創新構想推廣」層面表現程度最低。 四、頂尖大學女性學生之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明顯低於男性學生。 五、頂尖大學第一類組學生之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明顯低於第二、三類組學生。 六、頂尖大學大一學生之自我實現明顯低於大四學生。 七、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彼此之間呈正向顯著關係,而心理資本會透過自我實現影響其創新行為,自我實現在心理資本與創新行為之關係中扮演部分中介角色。
  • Item
    國中生學習挫折復原歷程模式之建構:心理資本、社會資本、挫折容忍力、正向情緒、適應性動機涉入之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21-09-??) 張映芬; Ying-Fen Chang
    復原力理論主張不管外境多險惡,個人能從中復原,為其一大優勢。然過去文獻甚少具體化復原歷程,使人不易了解個人如何從逆境復原。故本研究建構「學習挫折復原歷程模式」分析國中生學習挫折復原歷程,同時亦建構「社會資本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來探討國中生學習挫折復原歷程中的社會資本變項。本研究抽取二批國中生為樣本,分別為307 人、1560 人,共1867 人,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1)「社會資本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學習挫折復原歷程模式」與觀察資料適配;(2)心理資本正向預測社會資本、挫折容忍力;(3)社會資本正向預測挫折容忍力、正向情緒;(4)挫折容忍力正向預測正向情緒、適應性動機涉入;(5)正向情緒正向預測適應性動機涉入。本研究結果不僅能具體化復原歷程,回應當代心理學重視正向心理學主題,且有助於整合復原力與其他議題的理論、研究。
  • Item
    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2014) 謝維純; Hsieh Wei-Chun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間的差異與相關情形。研究者抽取基隆地區八所高中職學校男女學生,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得有效樣本共682人,男生344人;女生338人。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心理資本量表」及「高中生幸福感量表」,並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 私立高中職的青少年其同儕依附、希望、樂觀、自我效能,和幸福感知覺程度較公立高中職的青少年高。 2. 高一學生的希望感高於二、三年級學生。 3. 青少年的母親依附與同儕依附呈現性別差異,女生的母親依附與同儕依附關係高於男生。父親依附則無不同性別的差異。 4. 男女生在希望、樂觀兩層面並無差異,但是在自我效能與復原力上具有差異,且男生的自我效能與復原力均高於女生。 5. 獨生子女青少年其父親依附較其他排行為高。 6. 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間呈現正相關。 7. 青少年依附關係與心理資本能有效的預測幸福感。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期能提供高中職輔導人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
    (2012) 陳怡君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因應策略間的差異與相關情形。研究過程共抽取新北市某國中之七、八、九年級男女學生,有效樣本共728 人。研究工具包括「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國中生心理資本量表」以及「因應策略量表」,以SPSS 18.0 版進行統計分析。並以描述統計、積差相關、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青少年之依附關係在性別、年級、家庭組成、父母教育程度等背景變項上有顯著差異。 二、青少年之心理資本在性別、父親教育程度變項上有顯著差異,在年級、家庭組成、母親教育程度變項上無顯著差異。 三、青少年之因應策略在性別變項上有顯著差異,在年級、家庭組成、父母教育程度變項上無顯著差異。 四、青少年的依附關係愈佳時,其在心理資本的「希望」、「樂觀」、「自我效能」、「復原力」四層面的滿意度也愈高。。 五、青少年的依附關係愈佳時,其在因應策略上也愈會採用「面對問題」、「面對情緒」二種因應策略。 六、青少年的心理資本愈豐厚時,其在因應策略上愈會採用「面對問題」、「面對情緒」二種因應策略。 七、依附關係與心理資本對因應策略具有預測力,其中以「心理資本」對因應策略之預測力較高。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家長、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2012) 吳宜珍; Wu, Yi-Chen
    本研究旨在瞭解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間差異、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間關係等。 本研究以服務於臺北市政府所屬機關編制內公務人員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得到的有效樣本共349 名。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心理資本量表」及「組織承諾量表」暨「基本資料表」。調查所得資料,以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整體心理資本呈現中上程度。 2.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整體組織承諾度屬中高度的認同水準。 3.公務人員背景變項中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公職服務總年資及職別在整體心理資本上有顯著差異。 4.公務人員背景變項中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服務年資、公職服務總年資、職別、機關規模及機關類別在整體組織承諾上有顯著差異。 5.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為中高度相關,且其各層面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6.在控制部分背景變項下,公務人員心理資本對組織承諾具有影響力,整體說來,擁有愈高「樂觀」者,組織承諾愈高。 最後,根據實證研究及統計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九點建議,作為服務機關及人事主管機關、公務人員個人實務上之參考。
  • Item
    幼兒園主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2016) 陳淑娟; Chen, Shu-Chuan
    幼兒園主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摘 要 有鑒於成功因應工作壓力主管之經驗值得探究與學習,可惜探討幼兒園主管正向心理資本與工作壓力之質性研究極少。本研究邀請十八位具備積極正向特質、擔任行政職務超過2年以上之幼兒園主管,採用質性研究的觀點,佐以深度訪談、相關文獻蒐集之方式,探討主管之工作壓力來源、工作壓力因應策略,並分析主管所具備的正向心理資本內涵。 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壹、幼兒園主管之工作狀況 整體而言,專任與兼任主管的上班時間大同小異,然兼任主管卻常因業務無法準時完成而延長加班,且工作內容差異頗多。幼兒園規模與人員編制、職務分工息息相關。園內行政人員較少的主管不論是專任或兼任,均須辦理較多的行政業務、總務、文書、補助…等。編製兩班以上的兼任主管雖有部分業務交由園內教師協助辦理,但仍須負擔大部分的行政業務。獨立設置園的專任主管則因為園內編製人力較為充裕,專任主管多在交辦工作後進行督導、統整的工作。 貳、幼兒園主管的工作壓力來源 參與本研究之專任主管與兼任主管所面臨的壓力來源如下: 一、「新環境與新業務」都是專任主管與兼任主管的壓力來源。 二、「配合上級單位辦理或推展業務」所增加的工作量,是專任主管與兼任主管的壓力來源。 三、「做事不難做人難」是專任主管與兼任主管工作上最大的體悟。主管一致認為與「人」有關的問題最難解決,也是最大的工作壓力來源。這些人是指工作上需要接觸的對象,包括:專任主管所說的下屬、家長;兼任主管所說的搭班教師、其他幼兒園教師、小學處室人員、家長等。 四、「業務量太多」、「教學與行政工作失衡」是兼任主管極大的工作壓力來源。 叁、幼兒園主管的壓力因應策略 主管之壓力因應策略分為四大項,分別是:面對承擔並尋求解決、資源策略、調整心態與做法、轉換情境。 一、面對、承擔並尋求解決:包括以身作則,全力以赴、規劃調配及善用時間、行事曆提醒與檢核、建立人際關係與溝通環境等。 二、資源策略:包括整合內部資源,如在園內設立工作群組、或尋求教師職工或家長志工團等校內資源;以及引進外部資源,如親人好友、其他主管、教授、社區居民或友人…等,提供人力物力、專業諮詢、或情緒支持。 三、調整心態與做法:主管能調整心態,重新建立自己的態度與認知,進而改變做法,尋求平衡,且主管深知「看法決定壓力多寡」的道理。 四、轉換情境:暫時脫離壓力情境或事件,讓緊張的心情獲得舒緩。具體方式包括參與教學活動與幼兒互動、閱讀、休息或放空、休閒或親友聚會。 研究發現,主管雖然遭遇許多困境與壓力,但在遇到壓力任務的當下都是積極的解決問題者,試圖經由各種策略突破難關,克服挑戰。最重要的,主管將「壓力」視為動力,如同力量的泉源。 肆、幼兒園主管的正向心理資本分析 參與本研究之幼兒園主管具備高度的心理資本,除了具備自我效能、希望、樂觀、韌性等特質。除此之外,本研究之主管還具備有「展現理性與勝任人際關係」、「使命感」兩大特質。 一、自我效能 參與本研究之主管樂於迎接挑戰、能充實自己的管理與工作經驗、充滿自信心的面對各項問題,更在每一次的挑戰成功的過程中獲得新的學習,增進自信心,形成正向的循環。 二、希望 本研究發現主管具有具備行動力與規劃執行能力,亦即具有「路徑思考」(pathway thinking)之能力。且主管們能從工作成果與服務對象的回饋中,尋得或創造各種型態的正向時刻,使其工作更有意義。主管表現出來的激勵思考之意志力(willpower),也是積極具希望的心理狀態。 三、樂觀 主管具備的樂觀資本,表現在「正向自我激勵」、「幽默感」與「感恩心」三方面。在正向自我激勵方面,主管能以正面心態解釋自己遇到的困難,並自我鼓勵,以「正向思考」、「座右銘激勵鞭策」、「自我肯定」的方式自我激勵。且主管能以幽默的心態或自我解嘲的方式面對各種壓力情境。認為充滿壓力與挑戰的事件帶給自己更豐富的工作經驗,以感恩的心態看待過去的危機、壓力與磨練。 四、韌性 參與主管從「反省力」、「嘗試學習,吃苦當吃補」展露出韌性的特質。藉由自我反省與檢討,修正自己工作或人際互動的方式。其次,主管以不怕苦難的心態,主動爭取困難的任務。在回顧過往的挫折與痛苦時,能以學習的角度珍視從挫折中獲得的經驗,把吃苦當吃補。 五、展現理性與勝任人際關係 主管在待人處事上,除了自我要求要理性、溫和、有禮貌、做好情緒管理之外,更積極地與他人建立友好的關係,常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六、使命感 主管們對幼兒教育懷有高度使命感,認為自己的工作十分有意義。對學校、幼兒、家長、與他人都有幫助。幼教工作對主管來說是服務與使命,這份使命感也更彰顯主管的工作意義。 伍、壓力因應理論與正向心理資本理論之結合 本研究以Folkman(2008)之壓力因應理論模型為基礎,以正向心理資本之四個構面(自我效能、希望、樂觀、韌性) 加上本研究新增之二構面(展現理性與勝任人際關係、使命感)進行整合,統整出「正向心理資本壓力因應模型」,以利未來相關研究進行討論與對話。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提出對幼兒園主管、幼教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