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探究師資生之教師信念圖像 —以教育議題專題生命教育課程為例(2024) 李芷維; Lee, Chi-Wai教師信念是理解教師思維與教學實踐的重要概念,除了需要對在職教師的教師信念進行探究,對於即將成為教師的師資生亦有研究之必要,其中特別需要關注師培課程對師資生教師信念的形塑產生何種影響。為了解師資生的教師信念以及師培課程在其中的影響,本研究欲探索師資生在修習一門師資培育課程前後教師信念的異同之處及其原因。本研究為個案研究,研究對象為某國立大學修習111-2「教育議題專題(一)-生命教育」課程之19名師資生,研究範圍為三個單元實施十四週的課程。為了探討師資生在修課前後的教師信念,本研究主要採用Personal-Meaning-Mapping(PMM)分析工具,以繪畫心智圖的方式蒐集師資生修課前後兩次教師信念圖像。在課程期間全程參與觀察並蒐集師資生的每週學習日誌,以及課後與師資生進行訪談,以輔助PMM的分析和探討師資生的教師信念與課程之關係。本研究主要有三項發現:一、師資生修課前後的教師信念向度:通過編碼整理歸納成不同向度的教師信念,發現師資生在「個人修養與特質」、「師生關係」、「教學實務」和「學習目標與表現」向度重合度最高,而「教職期待」和「自我省思」是師資生特有的教師信念。二、師資生修課前後教師信念的異同:對師資生繪畫的兩次教師信念圖像進行對比分析,發現PMM2概念廣度、深度和完整度比PMM1高;同時發現師資生的教師信念不會隨課程有巨大的改變,師資生在修課後意識到其教師信念經歷「保留、消失、新增或更新」,並在師培歷程中持續地建構。三、影響師資生教師信念的因素:藉由訪談找出個案課程如何影響師資生的教師信念,發現課程之外影響師資生教師信念的因素有「家庭背景」和「教學實習經驗」兩項,而課程中影響師資生教師信念的因素包括「課程內容」、「課程形式」以及「模範教師」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最後透過本研究的發現為師資培育者在課程設計提供實務建議,同時為未來研究者提供建議方向。Item 師培生社會情感學習課程實施成效之探討(2023) 曾麗紅; Zeng, Li-Hong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CASEL提出的社會情感學習為學生心理健康與福祉提供了教育實踐指引,並為解決學生心理與行為問題提供了預防性教育措施。此外,師培生作為學校教師的重要來源,其社會情感能力將會影響未來學生的自我管理、積極地社會互動、負責任地決策等的社會情感能力。因此,培養師培生的社會情感能力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四:(一) 編擬「社會情感學習課程」,探討實驗組在「社會情感學習課程」介入相對於對照組的教學內容,對於提升師培生社會情感能力之影響。(二) 探討實驗組在「社會情感學習課程」介入相對於對照組的教學內容,對於提升師培生利他行為之影響。(三) 探討課程實施對提升實驗組社會情緒能力之成效。(四) 探討課程實施對提升實驗組利他行為之成效。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中「不相等控制組前後測設計」,實驗對象為68名大學三年級兩班的師培生,聚焦「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8個教學主題,以量化及質性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論得知,實驗組師培生社會情感能力沒有顯著優於對照組;實驗組師培生利他行為沒有顯著優於對照組;「社會情感學習課程」對師培生的社會情感能力有積極的正面影響;「社會情感學習課程」對師培生的利他行為有積極的正面影響;質性資料的分析顯示,師培生對於「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回饋普遍積極,認為這些課程主題和教學方法有助於增強他們的社會情感能力和利他行為。預期研究結果有助師資培育的課程與教學內容能夠與時俱進,以改善學校教育品質。Item 美援對師大的教育援助(1952-1962)(2023) 李明昇; Lee, Ming-Sheng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我國重要的中等師資培育機構之一,而在1952至1962年間,美援對於師大的校務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提供超過美金52萬3,000元及新臺幣6,113萬5,000元的援助,協助推動師大的校園基礎建設和學術單位發展。根據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的報告,美援在臺灣進行了八項教育援助計畫,其中師大在工業教育、家政教育、僑生教育、科學教育、師資教育和社會教育計畫等五項計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顯示師大在美援教育計畫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討美援援助時期的背景,以及當時臺灣經濟發展、人力資源規劃和師大的歷史發展,並分析美援在師大推行的工業教育、家政教育、僑生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等計畫所取得的成效和教育影響。本文的文獻採用美援運用委員會、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的檔案報告,以及各公部門機關的檔案和公文進行資料梳理和分析。研究發現,美援首先協助師大在1950至1960年代興建校園設施及教學資源的援助;其次引進工業教育與家政教育學科,並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合作,協助師大成立工業教育學系和家政系(現今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促進了我國工業教育和家庭與幼兒教育領域的發展;再者協助政府推動僑生教育政策,培育海外華僑來臺就讀大學;最後成立中等教師在職訓練中心及運用視聽教育改善教師教學方法。Item 一位語文跨界教師專業成長的敘事探究(2021) 溫亭羽; Wen, Ting-Yu本研究運用自我敘說,探究我從國文教師、華語教師到華語師培教師的跨界經驗,透過面對困境、教學實踐與行動反思的歷程,達到教師專業成長的目的。本研究透過經驗回溯、課堂教學觀察、重要關係人與學生訪談、文件分析等多元方法蒐集資料,再現我在不同專業成長歷程中的代表性故事,藉由經驗敘說與探究,將經驗意義化。 故事撰寫分成四個章節:大學師資生時期、國文教師時期、華語教師時期、華語師培教師時期,以整體──內容的敘事模式,按照時間順序記錄重要事件。故事分析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探究跨界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在跨越不同邊界的過程中,當我的教學實踐遇到挫折與困頓時,我如何調整我的教學理念並轉化為行動,再透過經驗與理論對話的過程,提升我的教學專業成長。第二節從專業知能、教學實踐、專業投入三個面向,貫串前述的故事,並再概念化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本研究針對國語文與華語師培提出數項建議:教學生「如何學」、思考讓學生學以致用、將課程內容融入彼此的生活與人生、教學方法創意多元求新求變、理論結合實務的師培課程、師培課程小班制與師徒制。Item 以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特殊教育輔助科技課程之實踐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21-06-??) 林珮如; Pei-Ju Lin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旨在探討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運用於某國立大學特殊教育系輔助科技課程之實踐與成效。本研究參與者為選修輔助科技課程的 39 名四年級學生,共分成 8 組,每組 4-5 人。研究者以行動準備期、課程實踐期、反思與成長期三階段發展 PBL 教學模式,並透過問卷調查、焦點團體訪談、省思日誌、文件等量化與質性多元資料的蒐集,以了解 PBL 運作的歷程與成效。本研究主要將教學案例融入問題情境中,模擬教學實務,讓學生整合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專業知能,以小組合作方式解決三個案例的問題。同時在 PBL 運作歷程中,以學生為核心,學生在小組中分別擔任主席、紀錄、發言人與其他組員等角色,教師則擔任誘發者、引導者與促進者。研究發現,所有學生對於 PBL 教學法持正面評價,肯定 PBL 有助於學生專注與參與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以及在 PBL 歷程中,學生學習主動搜尋相關資訊、參與小組討論並與同儕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以多元與系統性思考推理、問題解決方式,整合與應用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專業知能解決案例問題,進而習得輔助科技專業知能。本研究結果對於大學教師在師資培育應用 PBL 教學法提供一可行之教學實踐參考案例。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教學實務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並說明其研究限制。Item 職前教師教學實踐經歷與職業認同之研究:中國大陸一所高校為例(2020) 王琦; Wang, Chi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大陸職前教師教學實踐經歷以及職業認同的情形,研究目的為:(1)瞭解當前職前教師教學實踐經歷與職業認同的情形;(2)探究不同背景變項下職前教師職業認同的差異;(3)分析教育實習、支教對其職前教師職業認同影響的差異及預測力情形。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中國大陸一所高校為例,採用便利抽樣,共選取該所大學542位職前教師為研究樣本,並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 t考驗、ANOVA以及多元回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職前教師職業認同與教學實踐經歷情形均高於基準分數;師範類職前教師在職業認同所有向度好於非師範類;報考語文、英語、政治、理科學科教師資格證的職前教師職業認同部分向度存在差異;報考教師資格證動機出於自身熱愛以及對教師地位認可的職前教師職業認同更高,而出於同儕、家庭、增多職業選擇、不確定等原因的職前教師職業認同更低;參與教育實習、支教的職前教師的整體職業認同、職業價值與職業意志好於皆未參與的;教育實習、支教均對職前教師職業認同有正向的預測力,並且支教的預測力高於教育實習;教育實習的具體向度中,教學準備和職前教師的態度與行為、教學反思與外部支持兩個向度對職業認同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研究結果對於師資培育教學實踐環節的設計與安排有一定啟示,能夠為大學、中小學端的師資培育提供改進建議,並且可以幫助職前教師對於自身職涯規劃有更清晰的目標,更積極地參與教學實踐。Item 結合遊戲與模擬特性之教學情境判斷測驗(2009) 陳奕蒲; Yi-Pu Chen為了改善師資供需失衝的問題以及提昇師資培育的品質,本研究針對欲修習教育學程的大學生編製出關於教師工作的教學情境判斷測驗,以期達到教育學程選才最適化之目的。本研究除了編製傳統文字式教學情境判斷測驗,更進一步發展出結合遊戲與模擬的多媒體式教學情境判斷測驗,藉以提升情境的真實性,以達到提升情境判斷測驗效度的目標。 本研究針對多媒體式以及文字式教學情境判斷測驗進行信效度的分析,得到文字式教學情境判斷測驗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多媒體式教學情境判斷測驗則是具備與文字式測驗的同時效度。從效度分析以及受試者測驗後問卷的分析,多媒體式教學情境判斷測驗較適用於目前的大學生。本研究將針對教學情境判斷測驗的信效度結果、測驗後問卷分析結果以及情境判斷測驗的編製進行討論。Item 流浪教師的夢與現實─師資培育政策變革後準教師的困境(2009) 劉欣宜; Liu, Hsin-Yi1994年《師資培育法》的公布改變了過去師資培育政策的走向,由封閉轉向開放,由計畫制轉向儲備制,師範校院不再是專門的師資培育機構,一般大專校院也能依循相關規定設立教育學程,結果取得教師資格者數量大增,加上少子化趨勢的影響,導致許多準教師面臨謀求教職的困境,這些人即為大眾所熟知的「流浪教師」。 本研究旨在瞭解流浪教師於師資培育政策變革之後所面臨的困境,為了能更貼近他們的生命經驗,瞭解事件發生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歷史脈絡,研究者採用敘事研究法來呈現八位流浪教師的生命故事,包括選擇教職的原因、師資養成的歷程、謀求教職的經歷,以及結構面因素對其在謀職過程中的影響。 整理與分析研究資料後,所得結果可歸納為四方面: 一、師資培育方面: 職業的穩定性、聲望地位與個人性別特質是影響選擇教職的重要原因,且個人對教師角色的評價與工作價值觀將影響任教意願,再者,師培生對師資職前教育課程的期待常在理想取向與功利取向間擺蕩。 二、謀求教職方面: 結構限制與個人選擇是流浪的主因,流浪期間準教師常同時扮演多重角色,並對教師甄選的公平性多持保留態度,且其在面對結構約制時並未展現能動性,偏向以消極方式調適與因應生涯阻礙。 三、個人與結構的衝突方面: 流浪教師面對的結構限制包括少子化、鎖缺政策、性別刻板印象、師院學歷、代理代課教師的特殊身分、不穩定的工作狀態及社會的輿論等,兩者間常有衝突與矛盾。 四、流浪教師與師資培育的再概念化方面: 流浪教師與儲備教師雖指涉相同對象,對師資培育的訴求卻各有不同,且流浪教師非全為失業人口,另外多元開放卻標準寬鬆的師資培育易造成人力資源浪費與證照貶值危機。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師資培育方面: 師資培育的改革不應如鐘擺,需有延續性及前瞻性的考量,且政府應建立師資供需機制,並以多元標準遴選師資培育學生,方能兼顧師資培育的質與量。 二、教師甄選與評鑑方面: 教師甄選制度在程序、內容、標準和成本上可有更完善的規劃,且就代理代課職缺與甄選所牽涉之政治酬庸與學校權力佈局的問題應特別留意,另外,學校若欲以教師評鑑來排除不適任教師,首需克服學校的人情文化。 三、解決流浪教師問題方面: 政府應妥善思考鎖缺政策與教師甄選名額的收與放,且準教師需提早為未來超額教師的問題作好心理準備,另外偏遠學校代理代課職缺常無人應聘,政府應設法提升該職缺的吸引力,準教師亦需改變謀職心態。Item 芬蘭師資培育制度之研究(2012) 徐銘璟; Hsu Ming-Ching本研究旨在探討芬蘭師資培育制度,結合文獻分析、文件分析與訪談法等三種研究方法來瞭解芬蘭師資培育發展與現況,其中師資培育現況分為五大面向來加以說明,包含師資生甄選、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實習、教師資格取得與教師甄選,其研究發現如下: 一、 培養以研究為基礎的教師。 二、 有計畫性控管師資生的人數和品質。 三、 師資生必須修畢碩士學位課程。 四、 每間師資培育大學設有專屬的教師訓練學校,且每年實施實 習課程。 五、 完成碩士學位,即取得教師資格。 六、 教職市場呈現平衡狀態。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歸納出芬蘭師資培育的特色如下: 一、 有計畫性地培育師資生。 二、 兼顧優秀的能力和教師人格特質。 三、 以實務研究為本的師資培育。 四、 彈性地師資培育課程。 五、 重視教育學知識。 六、 力行實作精神。 七、 強調反省性思考。 基於上述研究發現與討論,闡發對我國師資培育的些許啟示如下: 一、 吸引優秀的人才。 二、 宜規劃長遠的師資培育政策。 三、 建立以實務研究為基礎的職前教育。 四、 建立彈性且完善地師資培育課程結構。 五、 儘早實施教育實習,建立輔導教師機制。Item 國小教師身分認同之敘事探究——不同師資培育背景教師的經驗故事(2015) 顏靜筠; Yen, Ching-Yu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在學校結構與社會文化脈絡中形成的身分認同意義,研究目的為瞭解不同師資培育背景的國小教師身分認同樣貌,分析影響國小教師身分認同的結構限制,並發掘透過教師身分認同的意義覺察而能開展的實踐潛能。研究方法採敘事取徑,以訪談法蒐集八位國小教師的經驗資料,依據師資培育制度的變革,分為師資培育一元化時期與多元化時期來組織教師經驗敘事的再現,其中一元化時期包括師專、師院與學士後師資班背景的教師,多元化時期主要是師院和一般大學修畢教育學程的教師。 師資培育一元化的時代,早期師專的公費制度提供穩定的經濟補助,吸引優秀的貧寒學生選擇就讀,保守封閉的師範教育體系依規格化的標準,意圖將師範生訓練為素質整齊的忠誠服從者,而教師關愛學生的傳統形象也內化到師專生的自我認同。改制師院之後,隨著政治民主化與社會開放多元,教師開始反思批判學校薪資分配和學科分化模糊等問題,學士後師資班出身的教師則明顯體會到學校整體文化與個人信念之間的拉鋸與衝突。師資培育多元化的時代,教師面臨頻繁的改革要求,學生特殊需求與家長的不信任帶來莫大壓力,教師承擔的角色和責任比過去更為多重複雜。而在時代變遷中仍存續不變的教師身分認同樣貌,則是教師一致認同自身的道德使命,以及保持省思與不斷追求成長的自我期許。 教師身分認同在結構條件的影響下,受到權力規訓與專業主義的控制,過去被操控其執行任務的角色功能,今日被賦予專業人員的角色期望,卻未真正擁有相對的專業地位,績效導向的政策與改革運作模式和教師身分認同之間的不一致,限制了教師能動性的開展。教師尋求突破結構限制的契機,在於身分認同建構歷程中的意識覺醒與批判反思,並透過日常生活的教學實踐和師生關係達成實際的行動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