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西貝流士《十首鋼琴小品,作品五十八》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4) 楊心綾; Yang, Hsin-Ling
    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 1865-1957),為芬蘭重要代表性作曲家之一,橫跨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音樂前期,作品種類多元,所創作曲種包含:交響曲、管弦樂、室內樂、聲樂、器樂、歌劇與鋼琴作品。在這其中,又以交響曲和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較聞名於世,鋼琴作品卻較少被提及。本文以西貝流士在 1909 年所創作的作品《十首鋼琴小品,作品五十八》(" Ten Pieces for Piano, Op. 58 " ) 為研究曲目,共分為五個章節,透過作曲家生平與其創作 風格,來了解西貝流士的作曲理念,並觀察其如何將芬蘭民族傳統元素融合在作品 中。再藉由作品分析,進一步整理演奏技巧及詮釋方式,最後為結論部分。期盼此 文可以帶給讀者對於西貝流士鋼琴作品更多的認識,在演奏上更能展現其特色。
  • Item
    蕭邦四首鋼琴獨奏單樂章輪旋曲之分析與詮釋
    (2023) 翁柳艷; Eng, Liew-Yan
    「輪旋曲」(rondo) 最早可追朔至歐洲古老民間的歌舞,其創作從文藝復興時期 開始發展,並一直維持到二十世紀,發展悠遠。「輪旋曲」先是作爲樂曲裏面的其中 一個樂章發展,而後也發展為獨立的輪旋曲。本論文將著重探討蕭邦四首鋼琴獨立輪 旋曲,即《作品一》,《作品五》,《作品七十三》和《作品十六》。此四首作品皆 為蕭邦少年時期的早期作品。雖然此四首作品在思想感情以及寫作手法都不如後期作 品驚豔,但不乏美學價值。這四首輪旋曲都充分展現出年輕蕭邦的寫作天賦與活力, 巧妙地將傳統輪旋曲式適度創新,如拓展輪旋曲曲式架構。其中導奏、過渡段及結尾 段都被大幅擴大;樂曲以極其優美旋律寫作,透過不同和聲色彩及節奏特點,豐富樂 曲内容。年輕的蕭邦有活力且熱情,創作此四首作品時,堪稱蕭邦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蕭邦遊覽了各地的風光,心中充滿對田園風光的喜愛和大自然的熱愛。蕭邦在青年時期熱衷參與各種民間歌舞活動,並喜歡聆聽意大利歌劇;而這些都成爲了蕭音樂中的養分。本論文總共分爲六個章節。第一章的緒論將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以及方法。第二章則將討論輪旋曲的定義類型與來源發展。到了第三章,筆者將著重討論蕭邦音樂風格以及四首鋼琴作品。第四章寫作樂曲分析,到了第五章在探討樂曲詮釋。最後,第六章為結論。
  • Item
    探討詩、琴、樂韻間的關聯—以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作品15及李斯特《佩托拉克第104號十四行詩》為例
    (2021) 李坤宜; Li, Kun-Yi
    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引發浪漫主義的興起,藝術創作開始朝向自由意志,帶動音樂抒發情感的創作,也讓創作的靈感來源越來越廣泛,甚至開始大量出現文學與音樂的結合,音樂的創作不再只局限於皇宮貴族,樂曲的寫作有了作曲家本人的意識以及其所想要表達的情緒,都將在音樂中一覽無遺。法蘭茲・舒伯特與法蘭茲・李斯特是浪漫時期重要的音樂家,舒伯特有「歌曲之王」支撐,李斯特則被後人稱為「鋼琴之王」。舒伯特的作品《流浪者幻想曲》以及李斯特《佩托拉克第104號十四行詩》兩首與詩文、聲樂曲、鋼琴曲皆有關聯,因此本詮釋報告將針對四個主題進行討論,分別是探討詩文、聲樂曲與鋼琴曲間的關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帶動的新創作手法、分析兩首鋼琴曲與聲樂曲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其創作與改編手法。期望在經過分析後將其創作的心情帶入演奏時的氛圍中,讓音樂演奏更具有情境與靈性,而不再只是單純演奏音符。
  • Item
    作曲家多瑙第和阿恩歌曲作品的演唱詮釋
    (2020) 蔡宜君; Tsai, Yi-Chun
    史帝法諾‧多瑙第(Stefano Donaudy, 1879-1925)及雷納多‧阿恩(Reynaldo Hahn, 1874-1947),兩位皆是十九世紀末期至二十世紀初期歐洲「美好年代(La Belle Époque)」時期的作曲家。多瑙第以古典的曲式寫曲,帶有浪漫的寫實主義風格,作品中常有速度、力度的變化及許多表情記號;阿恩則善於以優雅浪漫的旋律乘載歌詞,讓文字自己展現韻味。本詮釋報告內容為多瑙第的十首歌曲,選取自他的《36首古典風格歌曲》,以及阿恩的《威尼斯組曲》六首。 多瑙第十首選曲 第一首〈充滿愛的日子〉(Amorosi miei giorni) 第二首〈不要停止〉(Ah, mai non cessate) 第三首〈如同雲雀〉(Come l'allodoletta) 第四首〈我的心哪,難道你不知道〉(Cuor mio, cuor mio non vedi) 第五首〈喔!我的摯愛〉(O del mio amato ben) 第六首〈我失去了希望〉(Perduta ho la speranza) 第七首〈何時能再見到妳?〉(Quando ti rivedrò) 第八首〈吹吧!微風〉(Spirate pur, spirate) 第九首〈我心所感〉(Sento nel core) 第十首〈優雅的肖像〉(Vaghissima sembianza) 阿恩《威尼斯組曲》(Venezia) 六首 第一首〈在靜謐水上〉(Sopra l'acqua indormenzada) 第二首〈小船〉(La barcheta) 第三首〈警告〉(L’avertimento) 第四首〈小船上的少女〉(La biondina in gondoleta) 第五首〈真丟臉!〉(Che pecà!) 第六首〈春天〉(La primavera)
  • Item
    八首貝利尼室內聲樂作品研究
    (2013) 徐智宏; Hsu Chih-Hung
    美聲作曲家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以寫出熱情而流暢的曲調為名,1831年的《諾瑪》(Norma) 及1835年的《清教徒》(I puritani)更是兩齣成功的歌劇,有許多大歌唱家以演唱貝利尼的經典歌劇做為職業挑戰的一部份。除了貝利尼的歌劇作品受到歡迎外,其室內聲樂作品(vocal chamber music)也同樣有亮眼的成績表現,更是涵括美聲唱法(Bel Canto)的精髓,實屬上乘之作。 本篇詮釋報告分別挑選了貝利尼八首室內聲樂作品,其作品形式豐富多元,有浪漫曲(Romanza)、敘事曲(Ballata)、小詠嘆調(Arietta)等;同時在第二章,分別介紹作曲家貝利尼的生平及室內聲樂作品的風格;第三章是作曲家貝利尼當時的時代背景,19世紀初期的浪漫樂派(The Romantic Era)的盛況,主要包含當時盛行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及美聲歌劇(Bel Canto opera)時期的研究。 筆者冀望透過作曲家多樣貌的室內聲樂作品分析與詮釋,並經由縱向的貝利尼生平及橫向的時代背景研究所得,提供讀者對貝利尼的音樂風格有全面性的認識與了解。
  • Item
    義大利作曲家托斯悌和雷斯必基歌曲作品的演唱詮譯
    (2019) 洪頌穎; Hung, Sung-Ying
    托斯悌和雷斯必基是兩位時代橫跨十九及二十世紀重要的義大利作曲家,風格各具特色,本報告各選八首樂曲加以解說詮釋。 托斯悌浪漫派風格的旋律優美,對愛情充滿熱情。雷斯必基是寫實派作曲家,對愛情描寫偏向陰暗,並表現出受到當時後調性 (post-tonality) 音樂影響。 本篇報告所選的托斯悌和雷斯必基的曲目如下: 托斯悌八首選曲: 一.〈離別之歌〉(Chanson de l'Adieu) 二.〈再見!〉(Good-Bye!) 三.〈愛我!〉(love me!) 四.〈祈禱〉(Preghiera) 五.〈夢〉(Sogno) 六.〈彎月如鈎〉(O falce di luna calante) 七.〈春天〉(Aprile) 八.〈小嘴〉(A Vucchella) 雷斯必基八首選曲: 一.〈敘事歌〉(Ballata) 二.〈彎月如鉤〉(O falce di luna) 三.〈夜〉(Notte) 四.〈愛的故事〉(Storia Breve) 五.〈請來跳舞〉(Invito alla danza) 六.〈霧〉(Nebbie) 七.〈當你們出生時〉(Quando nasceste voi) 八.〈對比〉(Contrasto)
  • Item
    E. T. A. 霍夫曼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樂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5-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1810 年,E. T. A. 霍夫曼(E. T. A. Hoffmann, 1776-1822)於《音樂廣訊報》(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 發表了一篇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五號交響曲樂評。在該文中,霍夫曼不但進行了詳盡的音樂技術分析,也在字裡行間中帶入德語地區於1800 年前後興起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並將器樂指為所有藝術中最浪漫的。霍夫曼的這篇樂評在當年出版後,不僅對時人產生啟發,亦對後人音樂思想的論述造成深遠的影響,成為理解西方音樂史及音樂美學極為重要的文獻之一。本文提出一份此文獻之中文譯本。此譯本力求以中文再現霍夫曼之浪漫主義特殊語境,將此與該樂評中另一部分音樂技分析術語相互映照,可觀察到霍夫曼試圖藉由浪漫主義精神以文字描寫出器樂帶來的無可言喻之超越式體驗。
  • Item
    E. T. A. 霍夫曼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樂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5-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1810 年,E. T. A. 霍夫曼(E. T. A. Hoffmann, 1776-1822)於《音樂廣訊報》(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 發表了一篇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五號交響曲樂評。在該文中,霍夫曼不但進行了詳盡的音樂技術分析,也在字裡行間中帶入德語地區於1800 年前後興起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並將器樂指為所有藝術中最浪漫的。霍夫曼的這篇樂評在當年出版後,不僅對時人產生啟發,亦對後人音樂思想的論述造成深遠的影響,成為理解西方音樂史及音樂美學極為重要的文獻之一。本文提出一份此文獻之中文譯本。此譯本力求以中文再現霍夫曼之浪漫主義特殊語境,將此與該樂評中另一部分音樂技分析術語相互映照,可觀察到霍夫曼試圖藉由浪漫主義精神以文字描寫出器樂帶來的無可言喻之超越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