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

教育學系創於民國35年,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初期七系之一,迄今將屆七十年,期間組織與課程歷經變動,目前採行一系兩所之制運作。

教育學系創設之初,學制上只設大學部五年制學士班(含實習一年),招收本地生,之後增班並收海外僑生,主要來自港澳韓馬等地。另先後設有一年制及三年制教育專修科,自50年起增設夜間部六年制(含實習)學士班,至68年師範教育法公布實施後,改辦進修部三年制及四年制學師班招收現職教師,直至七十年代末。

至於研究所,民國44年單獨設立教育研究所碩士班,61年增設博士班,並開辦暑期教師碩士四十學分班。

民國76年配合學校行政組調整,系所合一。83年以後,再配合大學法修正,更名為教育學系,分設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另開辦暑期、夜間及週末等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為因應學術日趨分化專精,92年先行設立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班,98年再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為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自100年起推動「系所合一、一系二所」政策,系所務順利運作迄今。

本學系與教育研究所位址數經遷移,初創時,教育學系設於本部校區。後與研究所分設於圖書館校區舊圖書館兩側(今博愛大樓)。後教育系遷入舊教育大樓(今進修推廣學院),而教育研究所則於61年遷入公館校區研究大樓三樓(今數學系館)。77年新教育學院大樓落成,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一併遷入三、八、九樓。

本系所教師專長涵蓋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等主要領域,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早期有田培林、楊亮功、劉季洪、黃建中、王文俊、林本、余書麟、孫亢曾等名師執教。之後獲教育部學術獎者有程石泉、伍振鷟、黃政傑、楊深坑等諸師,兩度獲教育部國家講座者為楊深坑教授。另獲國科會傑出獎者有歐陽教、簡茂發、謝文全、楊深坑等諸師。另有賈馥茗、伍振鷟、歐陽教、謝文全、吳清基及簡茂發諸師,先後獲聘為名譽教授。有關行政服務上,郭為藩、林清江及吳清基三師先後擔任教育部部長,而系友多人歷任教育部司處長或地方教育廳、局、處首長,或擔任大專院校或中小學校長、主任。

至於本系所整體表現,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全球大學30個學科領域排名」,本校102年時教育學科排名首度獲評為第50名,103年晉升至42名,104年更躍升至22名,成績備受國際肯定。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偏遠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生文化之研究
    (2022) 吳怡蓁; Wu, Yi-Jhen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理解學生的想法與行為,從學生的觀點出發是重要的。此外,過往偏遠地區學生文化的研究較少,關於學生文化的研究較少從偏遠地區學生的角度進行,加上偏遠地區學校特殊的脈絡性因素所產生屬於偏遠地區的生活情境的研究背景之下,本研究從學生的立場出發,以一所臺灣偏遠地區的國小為研究場域進行研究,進一步探究偏遠地區學生的文化樣貌。研究的目的有三,一是描述偏遠地區國小學生的學生文化取向和內涵,二是呈現偏遠地區的文化情境,三是進行偏遠地區的脈絡分析。本研究透過民族誌的研究方法,以參與觀察、訪談和文件成品來進行資料蒐集,分別從正式學習、校內生活以及網路世界三個部分來呈現偏遠地區學生的生活情形,以及學生在其中所發展找樂子的玩樂文化。就研究結果進一步討論,歸納出以下兩部分的結論。第一部分,偏遠地區國小學生是以玩樂取向的學生文化。呈現在枯燥單調的正式學習中找樂子的學生文化、在備受限制的學校生活中找樂子的學生文化、在不受地域限制的網路世界中找樂子的學生文化。第二部分,呈現偏遠地區國小學生的情境脈絡以及進行脈絡分析。呈現學生在偏遠地區脈絡下不同的玩樂文化,包含娛樂資源貧乏下學校生活成為多元玩樂文化的主要來源,財務資本缺乏下與在地連結的玩樂文化,缺乏家長陪伴下課餘時間與同儕作伴的玩樂文化。
  • Item
    爛學校與好學校─平地與原住民學生的學校教育觀
    (2009) 曾碩彥; Shou-Yen Tseng
    在追求教育機會均等的社會潮流推波助瀾之下,政府積極針對弱勢民族提出因應對策並制訂相關法令,彰顯政府對於原住民教育的重視,因而在偏遠原住民地區設立完全中學。此類完全中學的高中部同時有原住民與平地學生就讀,他們不同的文化特質與生活習慣,可能使兩群學生對學校教育產生不同的想法與行動。基於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偏遠原住民地區完全中學之平地與原住民高中部學生的學校教育觀,描述學生如何看待學校教育與相應的行動策略,包括對學校、課程、教師與同儕等。並且嘗試分析學校教育觀的背景脈絡及成因,解析學校制度及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因素,以提供教育改革措施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透過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法,選取臺灣地區某偏遠原住民地區的完全中學(化名為蜻蜓中學)作為研究現場,進行七個月的現場研究,每週進入研究現場二至三天,參與學生的學校生活,晚間則夜宿學生宿舍,與學生共同體驗課後的宿舍生活,以瞭解學生在經驗學校生活所產生的觀點與行動策略,並嘗試以學生文化理論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本研究之主要結論如下: 一、學生「學校教育觀」的主軸 1. 外來平地生追求高中教育的「升學」價值,以「升學機會」作為評斷學校良窳之依據。 2. 本地原住民學生追求高中教育的「文憑」價值,以「畢業機會」作為評斷學校良窳之依據。 二、學校教育觀的學校因素 1. 「分數」為影響學生學校教育觀的重要符碼,卻不表示學校具有重視學業成就的統合價值文化。 2. 外來平地學生承繼社會主流文化價值,運用「原住民學生作參照」、「接受補習教育」來突破學校環境不利自己升學的問題。 3. 本地原住民學生放棄內化社會主流文化價值,透過「找尋成績以外的價值」來解決學校環境不利自己畢業的困難。 三、學校教育觀的社會文化因素 1. 外來平地生受家庭環境及社區文化的影響,產生順從學校的文化特徵,發展出排斥「本校校名、但卻肯定學校教育」的文化參照架構。 2. 外來平地生受家庭文化的影響,學生先選擇廉價的公立學校之後,再選擇「補習教育」作為「升大學」的主要途徑。 3. 本地原住民學生受家庭環境及社區文化的影響,並未產生反抗學校的文化特徵,並且肯定學校教育對未來生活的幫助。 4. 本地原住民學生受家庭文化的影響,選擇以發展「玩樂文化」來回應家長對 「拿文憑」的期待,從而再製了家庭文化。
  • Item
    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
    (2007) 王心怡; Hsin-Yi,Wang
    近年來學生文化常被視為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學生的想法與教育工作者不同時,教育就很難成功,國內近幾年來雖有許多學生文化的研究,卻鮮少以高中學生作為探究對象,特別是高中女學生。基於此,本研究主要在探究高中女學生文化,特別著重於高中女學生的課業生活面向。 文化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在定義上的廣狹將會使文化研究有所不同,而在1961年一批從事醫學院學生文化研究的學者們(Becker、Geer、Hughes和Strauss),將文化視為是學生們所共享的「觀點」,本研究將承此看法,探究高中女學生們所共享的觀點。 本研究採取民族誌方法,選擇一所公立的女子高級中學(化名為中間女子高中)的一個文組班級與一個理組班級,共兩個班級,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參與觀察,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以觀察和多次的訪談方式,收集以課業生活方面為主的高中女學生文化的相關資料,再分析整理資料,並進一步詮釋與討論。透過田野研究的過程,瞭解高中女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以及她們對自己和對課業生活的觀點。就課業生活方面而言,高中女學生文化的內容可以歸納出四個部分,分別是女學生的學校觀、課程觀、組別觀以及未來觀,就研究結果進一步討論,歸納出以下的結論: 一、高中女學生文化是順應學校的文化。 二、高中女學生的課業生活反映出了傳統的性別觀念。 三、學校維持並強化了高中女學生的傳統性別觀念。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者個人的反思,並且依據研究過程中曾遭遇到的困難和限制,對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以作為教育研究的參考。
  • Item
    國中體育班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橄欖球隊學生為例
    (2014) 王庭軒; Wang-Ting-Hsuan
    近年來國內的教育改革潮流中,多元適性的選擇與發展儼然已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於2014年正式實施的十二年國教更是強調適性揚才的重要性,尤其是特殊才能班級應是最能突顯此項理念的制度設計。然而其中體育班相較於數理資優班、音樂班、美術班等,鮮少受到關注。在國內升學主義的脈絡下,體育班往往被視為學生課業低落的最後一條選擇道路,因此經常被標籤化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抑或是「不須念書即能升學」的後段班級,缺乏資源的補助與關照。 前導研究中發現,國中體育班內橄欖球隊屬於較為弱勢的群體,因此本研究進入國中體育班實際觀察橄欖球隊學生如何適應學校環境,以及在適應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受到老師、同儕與學校的影響,進而引領其思想與行動,並運用相關學校適應策略以求生存之道。本研究選取北部地區某所設立體育班的國中作為研究現場,以八年級體育班的橄欖球隊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長期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式,從七年級前導研究進入現場進行實徵資料的蒐集至八年級、九年級正式研究結束,研究時程為期近三年左右。透過教室現場觀察以及學生、老師與家長的深度訪談,而後進行資料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分流制度影響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的資源分配與師生互動。 二、橄欖球運動「團結」與「服從」的精神形塑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文化。 三、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學校適應策略轉變背後隱含升學主義之影響。 四、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文化潛藏階級與性別因素的交錯關係。
  • Item
    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5-06-??) 黃鴻文; 湯仁燕
    學生對學校課程的詮釋,對課程實施的成效有很大的影響。過去的課程研究與實務,很少考慮學生的觀點。本文選擇幾個學生文化的民族誌,由其豐富的民族誌資料中,描述不同類型學生對學校課程的詮釋。歸納與整理這些學生的詮釋後,本文發現學生會自行判斷課程的價值,將課程分類、定義,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進行學習,以自己認定的標準,評量自己的表現。這種學生的文化創造,提供課程與教育實務工作者新的研究與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