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蔡昕璋"
Now showing 1 - 9 of 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外國學生校園經驗、跨文化適應與續讀意願之關係探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2023) 陳芳瑤; Chen, Fang-Yao正式修讀學士班學位之外國學生這幾年來臺人數逐年增加,但受COVID-19疫情影響,使其人數不如以往,為了持續提升臺灣教育國際化程度以及國際形象,吸引更多學生來臺,本研究將關注其在大學續讀之議題,探究在校園經驗與續讀意願之關係,且因他們隻身來到異地,所以亦加入了跨文化適應的因素。本研究以量化方式進行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外國學生校園經驗、跨文化適應與續讀意願之現況、差異情形以及彼此變項之間之關係,並以某一國立大學之大學部學生為研究對象,以email傳送電子問卷給在學生462位;為加強問卷回收,又輔以紙本問卷供其填答,回收222份,整體回收率為48.05%,有效問卷216份,有效問卷比例97.30%。所收問卷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迴歸和皮爾森相關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描述性統計分析部份,外國學生續讀意願感受最佳,其次依序為跨文化適應、校園經驗。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校園經驗之部分面向均有顯著差異,而跨文化適應部分,只有學院類別、社團參與和不同GDP有顯著差異。 三、採階層迴歸分析,區塊一:不同背景變項解釋力12.7%,再加入校園經驗和跨文化適應變項後,提升至37.1%,證實這兩個變項對於續讀意願的重要性;校園經驗和跨文化適應之關聯為0.526,達到中度相關。 四、非正式訪談結果發現,學生對於跨文化適應及感受甚覺良好,對於續讀以及學位的追求意願極高,然而新生初期在人際和課業上的衝擊,可能會有極端不同的校園經驗感受,然經過家人的支持以及老師的關心協助,隨著時間拉長,感受上逐漸朝向正面發展。 本研究根據量化之研究結果,進一步對學校相關單位、外國學生以及未來之相關研究,提出具體之建議。Item 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人員工作經驗之研究(2020) 闕嘉瑜; Chueh, Chia-Yu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人員工作經驗之研究,研究問題包括:(一)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人員工作經驗之內涵為何?(二)影響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人員工作經驗之因素為何?(三)對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人員之建議為何?最後,提出對於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人員之建議。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訪問四位現職課外活動組人員;過程遵循質性訪談倫理,並使用三角檢驗法、研究參與者檢驗、以及同儕檢視,增加研究信實度。研究結果如下: 一、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人員工作經驗內涵:(一)大學時期社團參與經驗、過去工作經驗以及人格特質是入行的契機與養分;(二)專職分工對於學生社團與校園活力有正向的影響;(三)學生與長官的回饋是工作上重要的動力來源;(四)工作上不斷上演「溝通」的課題,造成業務困難。 二、影響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人員工作經驗因素:(一)擁有好的榜樣將影響自己的工作價值觀;(二)陪伴、協助學生學習成長,與學生有良好互動就是課外活動組的工作使命;(三)提升學務知能專業,能對實務工作有所助益。 三、對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新進人員之建議:(一)不斷累積經驗,並充實自我專業能力;(二)擁有創新創意的勇氣並保持彈性;(三)盡可能保持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平衡。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對於大學校院、學務人員與未來研究提出相關研究建議。Item 大學生之校園參與經驗、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與學校認同感之研究(2022) 王建傑; Wang, Chien-Chieh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之校園參與經驗、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與學校認同感,並提出未來在進行原創畢業歌曲創作及宣傳推廣方案的建議,提供學校師生參考。研究方法以質性為主,量化為輔。質性研究運用半結構式訪談法,透過與校園參與經驗、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與學校認同感有關之研究內容設計問題,編制訪談大綱,研究參與者透過立意取樣以及滾雪球抽樣方法,邀請13位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及銘傳大學109學年度應屆畢業生(2021年6月畢業)進行訪談。量化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針對質性訪談發現的共同脈絡,以學生發展理論、閱聽相關理論等為基礎編制問卷。個人背景變項包括生理性別、學校、校區、以及校園參與經驗(包含學校環境、師生互動、同儕關係);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包括閱聽認知與閱聽行為;學校認同感包括認同觀念、認同行為等面向。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質性訪談中研究參與者的生理性別對閱聽經驗以及學校認同感無差異,惟量化調查發現男性閱聽行為高於女性。 二、不同學校對於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有差異,而在歌詞感受性與校園經驗連結亦有不同想法,此外對於校園認同感亦有差異。 三、由於原創畢業歌曲歌詞涵蓋不同校區校園經驗,故不同校區未必影響閱聽經驗,惟量化調查發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不同校區的閱聽經驗有差異。學校認同感則因不同校風、學習環境及學習資源挹注讓學生感受不同,導致兩校大學生有不同反應。 四、校園環境形塑學校文化及特色,並且影響學生校園參與經驗。校園環境投入程度高的大學生,其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以及校園認同感,皆顯著高於投入程度低的大學生。 五、師生互動模式影響大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師生互動投入程度高的大學生,其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以及校園認同感,皆顯著高於投入程度低的大學生。 六、同儕關係互動情況影響大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師生互動投入程度高的大學生,其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以及校園認同感,皆顯著高於投入程度低的大學生。 七、質性訪談發現一首好的原創畢業歌曲能夠增進大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惟量化調查發現部分變項僅達到低度正相關。 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建議學生事務人員,可透過原創畢業歌曲多元形式促進畢業生的情感連結與校園歸屬感,鼓勵並提供大學生製作原創畢業歌曲的行政支援與經驗協助。此外,重視大學生校園參與經驗,有助於增強對學校的認同感,並改善不同校區大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增加凝聚力。亦建議大學生創作原創畢業歌曲需結合學校當前的特色與校園文化氛圍,並積極投入校園參與經驗,增進校園環境對學習發展的影響。Item 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2015) 蔡昕璋; Tsai, Hsin-Ch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之關係,研究問題包括:(一)國內外大學全人教育的重要理念與實施方式為何?(二)本研究大學生參與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之全人教育經驗為何?不同個人因素的大學生全人素養是否有顯著差異?以及(三)本研究大學生個人因素、全人教育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之關係為何?最後,提出未來在大學校園中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的建議,提供師生及行政人員參考。 研究方法以量化為主,質化為輔。量化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以校園衝擊理論等為基礎編製問卷,其中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學院、年級、家庭背景、住宿情況、工讀經驗、宗教信仰、志願服務經驗、學業成績以及健康狀況,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包括正式課程(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非正式課程(學術相關活動、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參與經驗)以及潛在課程與校園文化(學校支持系統、校園環境氛圍、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滿意度)的參與經驗,全人素養包括國際視野、創新領導與問卷解決、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多元文化、環保意識、主動探究、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健康管理、批判反思、科學思辨、人文涵養、資訊素養、靈性思維、終身學習。 研究對象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學生,採取分層比例抽樣,取樣人數為640人。質化研究則針對量化研究發現的問題,透過深度訪談加以釐清:(一)學生心目中的全人素養有哪些?(二)比較強的素養,是受到哪些個人或校園因素影響?(三)比較弱的素養,是受到哪些個人或校園因素影響,並且希望學校提供什麼樣的資源與幫助?訪談對象乃依據問卷調查結果,選取13位學生進行訪談。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歸納國內外全人教育理念,發現臺灣與中國重視個人達到五育均衡發展,歐美及日本強調全宇思維的永續樂活精神。臺灣全人教育的理念可分為「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生命、生活、生涯三生教育實踐」、「天、人、物、我的和諧關係」以及「身、心、靈健全整合」四大向度。 二、國內、外均透過博雅教育或通識教育課程,作為達成全人教育主要途徑之一,並透過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進行方案或環境規劃。 三、大學生個人因素,以t檢定與ANOVA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在全人素養中的差異,發現性別、學院、年級、住宿經驗、工讀經驗達顯著差異,其中校外工讀經驗對全人素養的負面影響較大。 四、 透過多元迴歸分析,探討個人因素對於全人教育參與經驗的解釋力,發現個人因素對於正式課程參與經驗解釋力為25.2%、非正式課程參與經驗解釋力為15.6%、潛在課程與校園文化解釋力為23.1%,其中學院、年級、住宿經驗、工讀經驗、學業成績、健康狀況皆具解釋力,其中又以學院及健康狀況的影響最大。 五、透過階層迴歸分析,探討個人因素、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對於全人素養的整體解釋力為35.8%,其中學院、年級、健康狀況、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學校支持系統、校園環境氛圍、師生互動、同儕關係皆具顯著解釋力,其中又以潛在課程的經驗影響最大。透過逐步迴歸分析,發現「師生互動」、「同儕關係」、「藝文相關活動」、「身心成長活動」以及「健康狀況」是影響全人素養最重要的因素。 六、質性訪談包括學生對於全人素養與影響因素的看法,結果歸納如下: (一)學生認為全人素養,應包含「生活知能與生活管理」、「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家庭關係經營」。 (二)學生認為全人教育參與經驗中,特別是正式課程中的通識課程、體育課程、服務學習課程,非正式課程中的社團活動、身心成長活動,以及潛在課程中的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格外重要。 (三)不同主修領域的同學,對於通識教育的看法不同;且不同校區資源分配不均,影響學生全人教育參與經驗及滿意度,亦會影響全人素養。Item 大專院校導師輔導策略與師生互動關係之個案研究(2024) 劉玉萍; Liu, Yu-P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專院校導師輔導策略與師生互動關係,研究問題包括:(一)個案學校目前導師輔導制度實施之現況為何?(二)影響個案學校導師輔導策略與師生互動之困難為何?(三)個案學校導師輔導策略與師生互動關係為何?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半結構式訪談,透過立意取樣5位優良導師;過程遵循質性訪談倫理,並使用三角檢驗法、研究參與者檢驗、以及同儕檢視,增加研究信實度。研究結果如下:一、個案學校導師輔導制度和現況:(一)明訂導師輔導制度及辦法、提昇導師專業知能、強化良好師生互動,並善盡導師職責與角色。(二)輔導現況包括常見的個別和團體晤談,以及特殊策略如新生日記建立、財務援助和關注特殊需求學生。(三)對於已成年之學生仍給予學業、生活和職涯發展上建議與支持並無差別輔導,僅針對通知家長模式有所改變。二、影響個案學校導師輔導策略與師生互動之困難:(一)輔導結果未達預期,仍會產生無力感。(二)家庭環境、家長互動關係、學生學習意願低及行政支援不足導致輔導與互動面臨挑戰。(三)透過告知學校規則與理由、瞭解並尊重學生、提出其他可行方案及師長調整心態找到解決方法。三、個案學校導師輔導策略與師生互動關係:(一)重視學生正面的回饋。 (二)使用多元輔導模式與學生建立良好互動關係。 (三)用心關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使其順利,成為社會公民。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分別對於大專院校、導師業務承辦人與未來相關研究提出相關研究建議。Item 新冠疫情期間臺師大在學港生學習及生活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2023) 嚴偉蓮; Yim, Wai Lin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冠疫情期間臺師大港生在臺學習及生活適應的歷程,研究問題包括:一、新冠疫情下臺師大在學港生適應困擾及其影響因素為何?二、臺師大在學港生達到學習及生活適應的歷程為何?三、大學有關協助港生學習及生活適應之措施?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焦點團體訪談」的方式,邀請到17位臺師大大二至大四的在學港生參與研究,分為三組進行焦點團體訪談,瞭解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學習及生活適應之歷程與影響因素,當中主要以跨文化適應理論來分析港生在臺適應之歷程,並採主題分析法彙整訪談資料。從港生分享素材中抽絲剝繭,以主題方式歸納出與研究有關的素材。相關內容經由參與者審核、同儕檢視、厚實敘寫及遵從研究倫理等方式,對訪談所得的資料,進行客觀的歸納與分析,使讀者能掌握完整且真實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發現在新冠疫情期間,臺師大在臺港生主要受新冠疫情及文化差異兩大因素影響。其中,新冠疫情的爆發,對港生學業、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方面,造成了急切及暫時性的影響,而期間也導致次團體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為更具體瞭解港生在臺之文化適應,本研究採Berry跨文化適應策略及Bennett跨文化敏感發展模型來探討疫情期間港生在臺生活之文化適應,發現部分港生之在臺生活適應歷程多能與之呼應,使其能更快克服文化差異之影響,融入在臺之生活。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港生來臺求學動機主要受香港升學壓力的影響,擔心無法在港繼續升讀大學,而臺灣升學管道及科系多元,申請也相對便利,進而選擇來臺;其次,本研究之港生在臺學習及生活適應歷程可分為四大類型,分別為適應困難、漸入佳境、漸離佳境及適應良好四類,其中以漸入佳境,循序漸進的適應狀態占人數最多;而港生在臺學習及生活適應最大的支持力量是來自家人與朋友的支持、學校的支援、以及對自己的期許。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學術單位可針對境外新生辦理小型座談會、加強輔導專業知識及提供多元課程選擇。此外,也可加強疫情期間對境外新生學業及融入系所生活之協助。而行政輔導單位可多加宣導學校的輔導資源,協助港生適應。最後,亦可鼓勵在臺港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善用學校資源,有助個人更快適應校園生活。Item 美國品德教育夥伴(CEP)之中等教育階段績優學校介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5-12-??) 蔡昕璋Item 美國品德教育夥伴(CEP)之中等教育階段績優學校介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5-12-??) 蔡昕璋Item 臺灣青少年網路「刺」文化之初探研究(2024) 洪季君; Hung, Chi-Chun本研究旨在探究刺青在青少年中的意義,並分析刺青文化在青少年中的角色,以及調查社群媒體對刺青文化的影響。研究方法採立意取樣以及結構式訪談法,以青少年族群作為研究對象。依據研究探究,青少年刺青行為與網路社群媒體普及化有一定相互作用的影響,因此,為了確保研究的深度和可行性,研究者將場域鎖定臺灣北部某所大學,取1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訪談。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刺青的多重意義:綜觀文獻分析以及訪談結果,刺青在不同的人心裡代表著不同的意涵,選擇刺青圖案與個性表達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顯示刺青不僅是一種外在的裝飾,更是一種內心世界的體現,除了社會上的正反兩面解讀,刺青實是一種生命歷程、亦是一種選擇、更是微觀社會的呈現。 二、刺青文化在青少年中的角色:透過本研究歸納整理,群體歸屬已非當代青少年刺青訴求,原因是刺青者的認同轉變,除了刺青場域的變換,也包含社群媒體的快速運轉,默默地在潛移默化著每一位使用者。 三、社群媒體對刺青文化的影響:網絡場域對刺青文化的推廣來說,有著大功勞,全球無時差、無空間限制地將刺青文化默默地散播著,加上網絡之間的串流合作形式,透過廣告推播以及互聯網大數據影響,青少年也於不自覺間橫跨遊走於多種社群媒體平台,主動(又或許是被動)地瀏覽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無形中增加刺青的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