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ee, Su-Hsin"
Now showing 1 - 19 of 1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Applying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to examine landscape preference in Prospect-Refuge theory(2009/07/05-08) Lee, Su-Hsin; Tsu-Chiang Lei; Shih-Chieh WuItem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and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of national park visitor centers(2008/11/22-24) Lee, Su-Hsin; Jing-Shoung HouI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lifestyle and community park usag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 inaiwan(2008/10/06-10) Lee, Su-Hsin; Jing-Shoung HouItem The relationship of leisure lifestyle and leisure behavior of elders inaiwan(2008/10/06-10) Lee, Su-Hsin; Jing-Shoung HouIte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ffordance perceptions leisure motivation, and leisure activities in neighborhood Parks of Senior Citizens(2008/10/06-10) Lee, Su-Hsin; Jing-Shoung HouItem Sustainability in wetland(2009/07/05-08) Lee, Su-Hsin; Jing-Shoung HouItem 以社會-生態系統觀點強化原住民韌性部落-以福山部落為例(2022) 游騰宇; You, Teng-Yu原住民部落面臨著內在或外在的影響要素,讓原住民部落陷入艱難的發展狀況,因此建立部落韌性對於部落來說非常重要,然而相關研究以災害相關韌性為主要,而影響原住民部落的影響要素除了災害,還有社會與治理面向,因此本研究希望建立更完整面向之部落韌性,透過訪談深度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探討福山部落在災害、社會、治理等面向組成的部落韌性,以下為本研究整理出的研究結果:一、社會組織的重要性,無論是災害、社會、治理韌性,其內涵皆有強調要建立社會組織,如災害韌性中的防災團體、社會韌性中的福山部落在地組織,及治理韌性中的部落會議及在地治理組織,顯示建立組織位於三個韌性系統的交會點,建立了良好的組織,並串聯起部落居民建立共識、凝聚力後,可同時建構三個韌性系統,因此在建立部落韌性系統,可先從建立組織開始。二、傳統生態知識貫穿在韌性系統中,如在社會韌性中建構的傳統文化深植於部落族人心中,在災害時可以讓部落族人遵循傳統知識及gaga所規定之規範進行災害調適,故傳統生態知識及文化對於建立部落韌性而言,無疑是相當重要之概念,如封溪護漁概念,從泰雅族的傳統gaga出發,除了可用於保護環境,建立生態韌性外,也可提供部落居民工作機會。三、公部門在福山部落韌性的重要角色,在災害韌性建構中,福山部落是依照烏來區公所的指揮、以及國軍進駐、直升機載運物資和載居民前往新店等,皆是由公部門主導;社會韌性發展生態旅遊活動在初期也適合採行與公部門協力的方式;治理韌性則強調了與公部門協力推動治理,如與烏來區公所合作推動封溪護漁護溪措施。最後期許後續研究可以針對福山部落社會組織、德拉楠民族實驗學校以及公部門能有更多解析及探究,以在後續研究中補足福山部落韌性不足之處。Item 以農村生態與文化景觀探討里山精神–以苗栗縣苑裡鎮蕉埔社區為例(2018) 羅雅竹; Lo, Ya-Chu苗栗縣苑裡鎮的蕉埔社區,座落於火炎山自然保留區山腳下,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傳統客家人文資源,建造埤塘與擷取地下伏流水的「塭窟」,以及農田田埂和住家建築基腳使用疊石保護,形成特殊的文化景觀,是與大自然共生的聚落單元。然而隨著時代演變、經濟與產業的發展,以及人口老化、土地休耕、產業活化、傳統智慧凋零、農業水利遺址破壞等問題,社區的傳統文化逐漸流失。本研究目的為了解蕉埔社區農村聚落生態及文化景觀資源空間分布關係,以及居民社經背景對里山倡議精神認同、生態系統服務之內涵重視程度之差異,並藉由居民對生態系統服務重視集群探討與里山精神之關係。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回顧了解里山倡議精神以及生態系統服務,同時進行環境資源調查,將社區之歷史文化景觀及特殊的水利系統設施整理及分析,並透過在地居民以及相關人士的訪談,了解社區土地對於人的回憶與意義、信仰、活動與期望,以及對於地方之生態環境及歷史文化景觀之保存態度,再以問卷調查分析蕉埔社區居民對里山精神的認同與生態系統服務內涵之重視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1)居民對於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感到無力,年輕一代為了生活離開農村社區到城市打拼,而蕉埔社區的水池、魚池、卵石田埂不僅是重要的水利及農作生產設施,更是珍貴的文化景觀資源及田間動植物的農村生態棲地;而居民對里山精神認同以及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視程度有顯著差異,(2)越年輕與教育程度越高之社區居民,較認同透過永續管理和使用生物資源,從而適當的維護生物多樣性之里山倡議理念,(3)並且較重視蕉埔社區生態系統服務的生物多樣性、優質的生態環境以及供給服務,其中蕉埔國小藝術發展課程強化了生態系統之美學服務功能,(4)研究發現里山精神與生態系統服務有顯著的相關性;(5)生態系統服務重視集群之社經背景不同對里山精神認同程度也有所差異,生態系統服務高重視群與環境供給重視群主要也以年輕居民組成,由此可知社區中青壯年的居民,已成為發展台灣里山社區之重要關鍵。研究建議能以生態旅遊、儀式、環境教育、技藝傳承等活動提升居民對農村生態保育與傳統文化景觀保存的認同感及認知,並且藉由里山倡議之願景提出蕉埔社區規劃與保存策略,如推廣生態友善農業、與相關機構協同經營…等,落實農村生態環境、生產、生活文化三者之間的平衡,實踐以自然資源永續利用與傳統文化資源維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里山願景。Item 公園遊戲場改造之制度分析與發展架構(IAD)研究(2018) 何孟修; He, Meng-Hsiu公園遊戲場自2015年以來,在特公盟、相關團體、公部門、廠商、學者與使用者等行動者的努力下而展現全新面貌,特色公園儼然成為一股熱潮。在這樣的背景脈絡下,這場公園遊戲場改造行動的發展情形、特公盟與其他參與者的互動、目前的成果與成效、帶給社會的影響與轉變是這場社會運動中值得探討的議題。本研究旨在應用制度分析與發展架構(IAD架構)探討公園遊戲場改造行動的源起與過程,並應用行動者網絡理論之思考概念,目的為了解(1)公園遊戲場改造行動之現況、其造成的公園遊戲空間型態轉變;(2)行動者互動樣態與其影響的公園設計制度轉變。(3)行動成果與產生之社會性影響。本研究以質性方式蒐集資料,分別對臺北市各地區已進行改造的8項案例(共13座公園遊戲場)進行現況及改造背景之調查,並有較深入之行為觀察,同時參與觀察改造行動的相關活動,如共學課程、參與式工作坊、學術研討會與鄰里宣導講座等;另外對行動者組成之焦點團體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包含相關團體、廠商、公部門與學者,藉此了解行動者參與改造行動的過程與遭遇之困難、行動者之間的互動狀態以及各機制的實際操作方式與成效。 研究結果發現,(1)公園改造行動是一個持續轉變的過程,透過不同案例的實驗操作,目前已建立起一套在事前選址、中期規劃設計、事後的驗收使用都能夠有公民參與的設計流程;(2)扭轉傳統的常規、慣例與思維,如推行最有利標、設計師與使用者參與、兒童遊戲權意識抬頭等,也產生了具有多元特色的遊戲場;(3)行動的目標與訴求也因參與過程的經驗積累,在不斷地發散與收斂之後轉變,從一開始對特色公園的呼籲及罐頭遊具的反對,而後倡議公園遊戲場的共融性與多元性,最近則逐漸轉向倡議兒童參與、應有挑戰性與分齡分區之規畫;(4)雖有越來越多的各界人士加入行動,卻也因為社會性結構問題、現有招標與審查制度的缺陷、民眾對參與及認同的差異、權力自主性衝突等問題,導致在行動的推廣上遭遇困難,仍待突破。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供後續政策之擬定與行動方向參考:(1)政策規劃上需考量可及性與公平性;(2)花博公園美術園區的蹲點研究,且其可作為辦理推廣活動基地;(3)應超越遊具、遊戲場層級,營造遊戲空間;(4)遊戲場改造需要有更專業化的分工;(5)現行機制與相關知識仍需一段時間的社會共學與練習,以內化共融精神於日常生活之中。Item 台灣地區眺望夜景餐廳之空間位置特性與觀賞者景觀偏好、復癒知覺關係之研究(2015) 謝怡倩; Hsieh, Yi-Chien台灣近年夜景餐廳蓬勃發展,本文探討台灣地區夜景餐廳空間特性及觀賞者觀看夜景的景觀偏好及復癒性感受。研究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蒐集台灣75家夜景餐廳的空間資訊,發現以北部、中部台灣較多,皆位於丘陵台地與平原之交會處山坡。為了解觀賞者偏好何種空間位置特性之夜景,挑選台灣各地共20個夜景餐廳,蒐集其燈光來源聚落的人口數、最近燈光實際距離、相對高度、俯角、最遠視距等5項空間特性資料,請觀賞者觀看20個夜景的照片填寫景觀偏好及復癒性。結果發現復癒性及景觀偏好都有在中位數以上分數且兩者呈現高度相關(r=0.913)。而空間特性部分除了最近燈光實際距離之外,與燈光來源聚落的人口數、相對高度、俯角、最遠視距皆呈現正相關,顯示人們偏好燈光亮度高、非扁平狀夜景以及視野開放的夜景。建立迴歸方程式,發現以空間特性預測景觀偏好,主要的影響因子為人口規模和相對高度;以空間特性預測復癒性,主要的影響因子為人口規模。 第二階段進一步探討那些夜景元素是吸引人的?各項視覺認知因子、復癒因子對整體景觀偏好、復癒性的影響為何?以及現地與非現地觀看的差異。研究者挑選已有聚集經濟的五個夜景景點:陽明山、貓空、乳姑山、百果山、華山,請夜景餐廳造訪者觀看另外四個地點的夜景照片以及就現場看夜景感受填寫調查l表,每位受測者得到現地評值一份及非現地評值四份,共252人次;問卷題項包含環境偏好矩陣四項因子〈一致性、複雜性、易讀性、神秘性〉、開闊性、生動性、自明性、注意力恢復理論四大特徵〈遠離日常生活、魅力性、延伸感、相容性〉、整體復癒性、整體偏好值、前往意願、交通時間意願等共15項題目。 研究結果發現:一、到夜景餐廳的交通時間以30分鐘人數最多但都有跨縣市前往客群,陽明山的夜景評值在兩次階段問卷中都是最高。二、現地的各項評值都高於非現地,顯示現場看夜景的復癒感受及偏好感效果優於看照片,特別是城鎮夜景大多呈顯著差異。三、整體而言受測者看夜景最能感受到的依序為開闊性、復癒性、遠離。四、將夜景元素分為都市及城鎮、有無地標、動態與靜態、有無結合地方產業等四項,發現都市型聚落較具自明性、城鎮型聚落較具神祕性,動態夜景有神秘性且影響造訪意願和交通時間意願,有地標的夜景在自明性、易讀性、複雜性、整體景觀偏好、魅力等方面較高且影響造訪意願,結合地方產業發展的夜景則一致性較低且影響造訪意願。五、建立解釋型迴歸方程式,影響現地景觀偏好的因子為易讀性最高,接著依序為自明性、神秘性、開闊性,非現地則以開闊性、生動性、自明性最高,其他四項因子也有影響;影響現地復癒性的因子為相容性解釋力最高,其餘依序為魅力、遠離日常生活,影響非現地復癒性的因子同樣為相容性最高,其餘依序為延伸感、遠離日常生活、魅力。 前人研究證實夜景人們偏好開闊且明亮的近景,本研究印證夜間遠景亦同。實務建議上建議善用各地夜景資源促進夜間經濟,設置夜景餐廳的最佳點位為城鎮以上聚落周圍相對高度較高、視野開闊的丘陵台地區,交通時間30分鐘左右,有地標或動態夜景者更佳。後續研究建議非現地調查時需模擬黑暗情境。 關鍵字:夜景、景觀偏好、復癒知覺、空間分析、現地/非現地Item 島嶼觀光地景中的異國想像:馬祖芹壁個案研究(2022) 許詠智; Hsu, Yung-Chih觀光客透過蒐集社會文化環境和觀光資本主義構建而成的觀光記號,在實踐中不斷再現觀光地景。所有人都能將上傳照片,同時實現觀看與展演觀光地景的社群媒體,成為間接加速再現循環的虛擬空間,影響觀光地景的形塑歷程。位於馬祖群島北竿鄉的芹壁聚落,沿著陡峭的山坡上保存最完整的閩東式傳統建築群,雖然位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卻擁有「臺灣希臘」的觀光形象。本研究探討「臺版希臘」的異國想像如何透過社群媒體影響遊客對芹壁聚落的觀光體驗?芹壁聚落在地社群以什麼觀點看待「臺版希臘」的地理想像?在社群媒體的虛擬空間中,在地社群如何彰顯地方的本真性?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法,蒐集芹壁聚落的網路旅遊資訊,包括部落格、社群媒體貼文和主題標籤 (Hashtag),分析在網路上所出現「臺版希臘」的異國想像,展示社群媒體影響觀光地景的形塑歷程。利用網路上的旅遊資訊,針對曾造訪芹壁聚落的30位臺灣遊客、7位在地社群成員、4位治理地方的政府單位和9位遊憩產業業者進行深度訪談,將二手資料、訪談內容及參與觀察內容進行三角驗證,分析與希臘相關的地理元素,思考如何在島嶼觀光中加強芹壁聚落的本真性。本研究發現,第一,芹壁聚落的觀光地景建構於時間與地理環境的偶然交錯下,位於邊界的關係地景隨政治型態不斷轉換。其次,芹壁聚落透過「臺版希臘」的異國想像吸引觀光客透過大眾媒體形成再現循環,他者的客體本真性成為對觀光空間的一種詮釋方式。最後,作為因應觀光凝視所建構的地方,地方社群透過宗教信仰、語言、藝術欲突顯地方的自明性,近一步推動島嶼的觀光轉型、創造在地品牌。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理解通過社群媒體上的地理想像構建觀光地景的歷程,並對打造島嶼特色品牌的島嶼形象及營銷策略提出建議及後續研究。Item 愈綠化,越療癒嗎? 以臺北市生態公園景觀異質性探討文化生態系統服務與注意力恢復之關聯(2023) 黃宣霈; Haung, Syuan-Pei自聯合國於2015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後,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城市」理念,逐漸成為各國都市計劃的核心目標。都市綠地不僅為都市空間的重要組成,更為民眾親近自然及心理復癒的首要場所;然而越綠化的都市公園,是否帶給民眾愈療癒的感受? 近期研究表明,不同景觀結構的都市公園,能帶給使用者不同的感知與心理感受。本研究目為探討: 1. 生態公園異質性差異與使用者景觀異質性感知的關聯;2. 不同社會背景使用者對於異質性感知與文化服務感知的差異3. 使用者異質性感知與文化生態系統服務感知之影響;4. 使用者異質性感知對注意力恢復的影響;5. 使用者文化生態系統服務感知對注意力恢復之影響。以臺北市12座生態公園為研究範圍,共發放426份問卷進行量化統計分析;公園異質性測量部分,首先利用Arc GIS進行地圖數化,接著採用Fragstats軟體測量不同公園間的景觀指數差異。研究結果表明:(1) 民眾能夠感知公園異質性的差異;測量的異質性與民眾異質性感知有所關聯;(2) 不同年齡、職業以及公園停留時間長短對民眾異質性感知有所差異;(3) 民眾公園異質性感知對「社會價值」、「教育價值」、「精神與靈感價值」以及「審美價值」之文化生態系統服務感知具有正向解釋力;(4) 民眾公園異質性感知對「遠離性」、「魅力性」、「延展性」以及「相容性」之注意力恢復感受具有正向解釋力;(5) 民眾的文化生態系統服務感知會影響他們的注意力恢復。(6) 文化生態系統服務感知為異質性感知對注意力恢復的影響的中介變數。本研究建議,若能加強生態公園內部景觀上的的差異性,並提升園內環境教育價值,有助都市規劃者打造更完善的都市綠色空間,為使用者帶來更佳的環境與心理效益。Item 景觀敘事–文化景觀時空並置藝術創作研究(2024) 李素馨; Lee, Su-Hsin景觀敘事隱含著歷史敘事文本,也連結著個人成長歷史、經歷與記憶的圖像。本創作研究旨在透過文化景觀,探討記憶圖像對自身生命存在的意義,與景觀所承載的場所故事,並進一步探討對觀看者個人與社會之意義。研究首先透過回憶與探查,爬梳童年成長空間的記憶圖像,擴展至個人所參與考察評審的文資空間,選擇對個人及社會具有意涵之文化景觀,建立問題意識與研究範疇。第二章文獻回顧探討相關景觀敘事、地方感、圖像敘事等文獻,並由藝術史剖析藝術創作思想脈絡,探討創作觀點與表現比較,建立圖像、空間與時間的系譜脈絡。第三章建構創作理念與實踐步驟,整合為創作實踐三系列。第四章為創作作品解析,針對「懷舊敘事」、「不存在的存在」、與「時空並置」三系列之作品進行詮釋。研究並收集展覽現場創作者與閱覽者互動交流的感受與回饋問卷共144份,歸納閱覽者喜歡之原因有(1)與個人記憶、文化歷史、地方感之情感相關;(2)與畫境氛圍、虛實空間、寧靜溫暖所形塑之感知相關;(3)與美學構圖、色彩、繪畫技巧等相關。最後總結討論景觀敘事對藝術創作者與觀看者之意涵,景觀敘事創作實踐,與社會生活美學的期許與展望。Item 民眾環境態度、環境認知對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2018) 凃玟鳳; Tu, Wen-Feng全球城市都致力於永續城市的發展,都市公共綠地如公園、休閒區皆被認為是讓都市宜居的重要因素。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在有如一片綠洲能讓人類回到自然的懷抱,近年來園內環境逐漸改善,但仍有環境問題期望能夠改善。本研究想了解民眾的環境態度、對大安森林公園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認知、環境行為、改善建議之情形為何?環境態度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認知之、環境行為、改善建議是否具有差異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認知與環境行為、改善建議之間是否有關係?本研究目的是以環境保護的角度探討民眾環境態度、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認知、環境行為、改善建議之關係。環境態度使用新生態典範論量表(NEP),生態系統服務認知參考千禧年生態系統服務評估(MA)概念,環境行為參考Hungerford 與 Peyton(1977)的環境行為量表,改善建議參考相關研究及實地觀察彙整出改善項目。 研究結果顯示:(1)職業與環境態度具有顯著相關性;(2)環境態度類群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具有顯著相關性,但不分態度類群皆對「文化功能」的同意程度偏高,對「供給功能」的同意程度偏低;(3)環境態度類群與環境行為具有顯著差異;(4)民眾認為增加公園內乘涼樹木是迫切需要的;(5)不同環境態度類群對於改善建議是有差異的;(6)「文化功能」對「生態管理」、「說服行動」有正向解釋力,「調節功能」對「生態管理」有正向解釋力,「支持功能」對「環境友善設施」有正向解釋力,僅有「供給功能」對環境行為沒有解釋力;(7)「供給功能」對「修剪茂盛陰暗枝葉增加透光性」、「增加兒童遊樂場設施」、「增加無障礙設計」有正向解釋力,「調節功能」對「增加兒童遊樂場設施」有正向解釋力,「文化功能」對「兒童遊樂場設施不具通用性,可增加無障礙設計」有正向解釋力,僅有「支持功能」不對改善建議具解釋力;(8)「反人類中心」類群對於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環境行為、改善建議的同意程度高於其他組態度類群。本研究建議:(1)增加大安森林公園內的樹木;(2)加強民眾環境教育;(3)改良新生態典範量表語句,增加民眾對題目的理解程度。Item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近用綠地行為與健康狀態分析(2016) 鍾一良; Chung, Yi-Liang近年綠地促進健康和社會福祉之議題普遍受到重視,許多研究顯示親近公園綠地有益健康狀態,包括在公園綠地上進行實質休閒運動的活動或僅是視覺上的觀賞。然而也有相當比例的研究顯示結果矛盾不一。如何建立綠地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性,並逐一檢視都市綠地空間、綠地使用行為及影響健康的複雜關係是重要的課題。 本研究參照綠地空間與健康之社會-生態模式架構,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 近用綠地行為對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之影響,首先以影響綠地使用行為之前置變項與信念變項來分析綠地使用行為的形成過程,再依據SF-36量表建構健康的八個構面,檢視綠地可及性、社經背景、綠地特徵認知等變項對健康之中介效果。研究以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抽樣方法採分層便利抽樣法,將臺北市分為北一區市中心區(中正、松山、信義、大安、大同、中山、萬華),北二區沿山環境區(文山、士林、南港、內湖、北投),並從臺北市十二行政區中選取學校及其學區內的公園綠地,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進行問卷施測。共計發放1280份問卷,有效問卷1132份,回收率為88.4%。 資料分析以SPSS 22.0處理,包含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數分析、迴歸分析等,探討各構面間影響及中介效果。研究結果顯示:(1)前置變項會部分顯著影響綠地使用行為。(2)綠地使用行為會部分顯著影響健康狀態與學習成效之結果變項。(3)前置變項會部分顯著影響健康狀態與學習成效之結果變項。(4)綠地的信念變項會顯著影響綠地使用行為意圖。(5)綠地使用行為意圖會顯著影響綠地使用行為。本研究參考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加入其他相關因素,探討各變項間的關係,使其模式更加完整,並期望此研究為臺灣「健康城市」的概念,提供政府及相關單位規劃之參考依據。Item 臺灣都市公園永續景觀評估系統之研究(2021) 潘宣吟; Pan, Hsuan-yin永續指標有助於衡量國家與地區開發時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提供客觀的衡量基準,作為政策制定、計畫研擬與設計規劃方案之參考。臺灣都市地區地狹人稠,高強度的開發,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生物多樣性流失,而台灣僅有綠建築(EEWH)評估指標對環境開發進行永續評估,尚乏建築外的綠地開發評估系統驗證其永續效益。本研究目的為建構一套適用於臺灣都市公園開發之景觀評估系統,以利後續都市於綠地空間規劃、居住環境創造、社會福利福祉與經濟產業發展等之綢繆。爰此,本研究採用PSR系統作為評估系統理論基礎,針對環境開發現況(State)制定評估項目,於環境開發壓力(Pressure)來源及未來評估系統配套措施回應(Response)進行共識調查,完備評估系統之架構。過程採用半結構式訪談與專家問卷確立初構評估系統之內容效度,再進行二次專家問卷調查,回收十八份有效問卷後,建立臺灣都市公園永續景觀評估系統,於臺北市「松榮公園」與「永春陂濕地公園」施行驗證,奠定評估系統之共識與結論。經二次實證結果得知,本評估系統係基於多個國外永續土地開發評估系統與臺灣都市綠地環境限制條件下之芻議系統,內容主要分為土地利用評估、規劃與設計、使用與創新三大類別,共計48個評估項目,其中「規劃與設計」類別佔整體評估系統分數比例最高,「土地利用評估」次之,最後為「使用與創新」,顯示指標著重於「開發行為」評定,並確認評估系統於現階段的可行性與使用價值,研究建議為利後續實務操作使用,仍需更多案例研究確認與探討修正。期藉由本指標系統之建立,推廣臺灣永續景觀概念外,亦作為公部門及學術相關研究之參酌建議。Item 茶產業體驗經濟模式研究-以遊山茶訪與茶二指觀光茶園為例(2022) 林東毅; Lin, Dong-Yi臺灣茶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從清領時期北部地區茶出口,帶動經濟重心漸由南往北移動,也形成特有的產銷供應鏈,從生產端的茶農、銷售端的茶商、茶莊與零售端的消費者,其消費型式也逐漸多元化,從傳統的茶道與現今年輕人人手一杯的手搖茶飲,可以看出茶產業發展的兼容並蓄。隨著時代的演進,現代人的工作壓力與日俱增,也因此更加重視周休二日的休閒活動,加上近年政府大力推展觀光政策與進行觀光行政組織改造,期能為臺灣「觀光立國」之願景,奠下穩固的基礎。本文以體驗經濟(包含教育、娛樂、美感與逃脫現實體驗)、遊憩涉入程度(包括中心性、自我表現與吸引力)、滿意度(包括活動規劃、空間規劃與產品價值滿意度)、忠誠度(包括購買、重遊意願)為主題,並以遊山茶訪觀光工廠與茶二指故事館觀光茶園兩地點為研究範圍,共計發放228份問卷,旨在探討製茶觀光工廠與觀光茶園之差別、遊客體驗經濟模式對遊憩涉入、滿意度與忠誠度之間的關係、遊憩涉入是否為體驗經濟與滿意度之中介變項與遊客背景是否對本研究變項產生差異。本研究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並以線性結構進行模式檢定。研究結果顯示:體驗經濟模式對遊憩涉入有正向且顯著影響,徑路係數為0.85;遊憩涉入對滿意度有正向且顯著影響,徑路係數為0.2;滿意度對忠誠度有正向且顯著影響,徑路係數為0.95;遊憩涉入對體驗經濟模式與滿意度的間接效果為0.17,結果顯示產生部分中介效果;不同遊客的背景屬性以獨立樣本t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體驗經濟模式、遊憩涉入、滿意度及忠誠度部分子構面達顯著差異。本研究除了將遊客心理感知具體化外,亦從經營者角度探討觀光工廠法規、經營模式比較,從中瞭解遊山茶訪與茶二指間的異同,並以地理學角度探討在國中教學、產銷邊界與食安議題上能為學習者、經營者與消費者有所啟示。Item 論換位重置下的調適模式與創造性破壞:以屏東平原水分配為例(2020) 蔡淑真; Tsai, Shu-Chen本研究立足於水的新區域與新自由化為視角,探討水分配的過程中,以區域融合為政策目標的理論觀點與經驗分析。本研究目的有四,包含一、梳理水分配的系譜與衝突問題的根源。二、以地方尺度的衝突案例歸納區域融合的問題。三、以理論觀點解釋分配與區域融合產生的新區域。四、從新區域發展過程中建構水分配的優化。取水空間成為政經交會的結點,以水分配的合理性為脈絡的系譜考究後發現,水分配歷經現代秩序及失序後,正處於全球分配的新秩序中,而台灣在水帳不明與管理失靈的雙重條件下提供仿生資本積累的環境;本研究基於分工而提出的「換位重置(Shift-Reset)」是主要命題,梳理分工的時空耦合以界定研究範圍;藉由地下根莖的概念連結碎片與異質性是研究策略。取徑後結構主義對資本主義反思的思維為主要論述方法,以屏東平原上的地下水分區作為研究的主要空間範圍,並將時間範圍聚焦於1970年至今的水分配高張力時期,採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個案研究法、次級文獻法、訪談法、田野考察、三角檢證等。五個研究個案發生水衝突的時間範圍從1973年到2017年,空間範圍分布在地下水分區內,行政範圍包括高雄市與屏東縣,分別是「新園鄉埋管補償」、「里港鄉封井斷電」、「大潮州人工湖」、「萬丹鄉凍弄井」、「美濃區反深水井」。經由五個地方個案的研究分析與討論後發現,屏東平原的水分配在近半世紀以來有劇烈的變遷,空間範圍由地面水擴大到地下水區,行政範圍也含括高雄市與台南市,尤其在產業轉型中,水分配突顯出政治與經濟為了回應自身於全球分配的處境,所做出的調適模式與地方影響,同時有以下具體結果:一、換位重置的角色是隨新自由市場而動態展演,權益相關者服從指令,在分工過程自利。二、仿生資本藉由生物特質中的最低資源成本發展出:多權責尺度的分工、鑲嵌與滲透、調適與演進、優化期待的投資等方法。三、區域融合的目標,透過轄域、解域再結域的過程進行,但在對話空間仍存在異質性時,衝突將持續發生。四、新區域的自明形式是特殊的社會凝聚力,可有效抵抗仿生資本的轄域。五、仿生資本於區域融合過程中以「創造性破壞」與「破壞性創造」的交相作用,有效操作變革、創新、改善等有爭議的進步,指導新區域邁向優化的迴路。六、市場代理是連結政治與經濟的重要機制,能用貨幣與契約進行空間再結域以及權力的再鞏固,執行優化迴路的整合。Item 雜貨店,不簡單:苗栗縣苑裡鎮仙昌商店的社會功能與社會資本(2021) 王耀德; Wang, Yao-De關於雜貨店的相關研究,幾乎著重在經濟商業方面的角度,並常與超商、超級市場、量販店等批發零售業進行比較,常以一句「雜貨店很有人情味」、「雜貨店是在地居民喜歡聚集的地方」帶過,卻無相關研究探究雜貨店的人情味為何、為什麼在地居民喜歡聚集在雜貨店,成為一個研究缺口。本研究者身為「雜貨店的小孩」,欲透過苗栗縣仙昌商店作為個案研究,以參與觀察及訪談法進行資料收集,探討仙昌商店在當地的地理位置如何使其發展顧客人際網絡與社會功能,以及在地理位置、人際網絡與社會功能三方作用下,如何形成仙昌商店的社會資本,並能持續的進行累積。研究結果如下:一、仙昌商店自設店以來不斷的建立與鞏固人際關係網絡,與顧客間透過長期而重複性的消費、社交行為進行互動,保持顧客對於仙昌商店的信任與消費習慣,仙昌商店亦能給予顧客好處,如消費金額減免、資訊交流、可以賒賬等互惠行為,從而建立起其社會資本的基礎。二、因泰田里為散村的型態,民宅散布在農田間,少有房屋聚集區域,仙昌商店位於泰田里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顧客能夠方便到達,進行消費與其他社交行為,且人群聚集於仙昌商店,可促進地方上的資訊交流、接收地方上活動宣傳;店主與顧客間的信任,使顧客放心請店主代收信件包裹與財物等社會功能的產生,且在仙昌商店人際關係網絡下的顧客能夠使用這些社會功能。三、仙昌商店透過人際關係網絡與社會功能的產生,讓顧客對加深對仙昌商店的信任程度,賒賬制度的使用得當,也可以提升仙昌商店與顧客間的信任、互惠程度,在長期且重複性的操作下,強化仙昌商店的社會資本。最後期許後續研究可從聚落位置差異、雜貨店的種類、族群文化差異等不一樣的研究角度去探討各地雜貨店是否有發展出獨特的社會功能,以及各地雜貨店的社會資與本研究是否有其相同或相異之處。